
《矛盾论》全文
矛盾是世界的根本属性,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对立和斗争的结果。矛盾的存在使事物不断发展、前进,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也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矛盾可以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主导发展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在主要矛盾的支配下,相对次要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会发生变化。
矛盾既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又有斗争和转化的过程。对立统一是矛盾的一般特征,是事物内部矛盾的形式。对立统一表现为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对立统一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它表现为事物内部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在对立统一中,矛盾的双方通过斗争,不断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矛盾的转化是指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矛盾的转化是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它是通过内部矛盾的斗争和变化实现的。在矛盾的转化过程中,旧的矛盾得到解决,新的矛盾产生。矛盾的转化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它推动事物不断前进、迈向更高的阶段。
矛盾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在自然界中,矛盾表现为各种对立的自然力量之间的斗争。例如,生与死、生长与衰退、运动与静止等。在社会生活中,矛盾表现为各种阶级、各种利益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例如,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等。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因此,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和对事物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矛盾论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矛盾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但不同领域的矛盾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存在,但不是主要矛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矛盾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实践中,正确处理矛盾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主要矛盾,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来解决和推动事物的发展。对于次要矛盾,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加以处理。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还需要善于分析、善于调查研究,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切忌盲目性和片面性。只有正确处理好矛盾,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矛盾的存在使事物不断发展、前进,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正确处理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关键,只有正确处理矛盾、善于解决矛盾,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