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论文 2011-03-27 10:22:11 阅读660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个呼唤海权的时代
之中国的海洋权益
系别:历史文化系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班级:2班
姓名:奚卫娜
学号:20090401072
Abstract
As the oceans as the world's economic artery, and the role of strategic security and acces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at the pursuit of maritime disputes in many countries to become the new focus. For China, a maritime power is concerned, the ocean is essential for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easure trove of resources, plenty of food, minerals, energy is taken from the sea, while sea transport is the main channel of foreign trade, and foreign trade is to support our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sea power is the role China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platform. But in recent years, China faces a significant problem of sea power, with Japan, India, Vietnam, Philippines, Brunei and other eight countries have the right to dispute the sea, therefore, to safeguard China's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has become China's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task.
Keywords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china Sovereignty Seas Marine Safety
摘要
随着海洋作为世界经济动脉和战略安全通道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海洋成为众多国家追求纷争的新焦点。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海洋大国来讲,海洋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大量食物、矿物、能源都取之于海,同时海上运输又是对外贸易的主渠道,而外贸是支持我们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海洋也是中国发挥大国作用的重要平台。但是近年来我国却面临着重要的海权问题,与日本、印度、越南、菲律宾、文莱等八个国家有海权之争,因此,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持续快速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海洋权益 中国 主权 海域 海洋安全
正文
一、中国海洋权益的内容
中国的海洋权益既包括中国在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架等国家管辖海域范围内享有的领海主权、管制权、管辖权等权利以及其派生的在海洋开发、利用、科研、环保等方面的一系列权利和利益,也包括我国在“国际海底”、公海、极地等国家管辖海域范围以外享有的各种海洋权利和利益。
中国全国的海域面积达47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在世界排名第四,中国有6500多个沿海岛屿,架面积为世界第五,200多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在世界排名第十,从这些数据无一不可以看出,中国是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
二、中国海洋权益现状
(一)中国国家海洋主权的问题没有解决
1.问题
问题是中国海洋主权中,战略意义最重大、牵制中国力量最多的问题,它不仅关系着中国的海上经济,同时也关系到中国的海洋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的国防安全。
2.中国与邻国的海洋领土主权问题
中国在东海、黄海与一些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划分、架问题上有分歧,如中国与日本的东海之争,在南海与有关国家在一些海域上有争议,与中国与菲律宾、与越南等国家的争议。
从北到南,中国还与8个海上邻国都有主权争议。
(二)中国国家海洋安全问题比较严重
1.海洋资源安全问题
现在,在本应由中国管辖的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中,被掠夺最多的海洋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在南海海域,周边国家已经打了500多口油气井,其中在中国传统海疆内的就有200多口。现在,南海海域的石油年开采量已经超过了4000万吨,但其中中国参与开采的极少。
2.海洋环境安全问题
中国的近海是世界上海洋污染最严重的海域之一,水生资源受到很大破坏,各种含磷量超高的废水的肆意的排放,海上石油泄漏污染,生活垃圾向海洋中的任意倾泻等等,都使得中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还很丰富的鱼类、水生植物等资源,现已急剧减少,有的甚至到了绝种的边缘。
3.海洋产业安全问题
海洋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利益,但一些国家通过所谓的“国际招标”,在我经济海疆线内进行非法开发、经济活动,我国渔民在传统渔场作业时,合法权益经常被损害。
4.海上交通安全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90%以上是由海上运输来完成的,中国的石油进口也越来越多依赖海上运输。此外,中国的煤炭、铁矿石、粮食进口数量也都非常可观。而近年来,索马里海盗的猖獗、的袭击等危害中国海上交通安全的活动越来越多,中国如何保持海上战略通道畅通,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
5.海洋信息安全问题
中国海洋信息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洋地形、地貌是划分架的基本依据,海底矿石资源分布及存储量是开发利用的基本前提。海洋气象、海流传播规律、海洋大气波动现象等,不仅有经济意义,更具有国防意义。而我国尚未对海洋信息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更缺乏有效的保护。
6.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
中国面临的、海盗猖獗,海上走私、贩毒,台风、海啸,重大海上船舶、飞机事故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日益突出。
(三)制定海洋安全战略迫在眉睫
目前,中国既没有鲜明的海洋资源开发发展战略方案,也没有健全的维护海洋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治体系,而中国又面临着严重的海洋安全问题和海洋主权问题,因此制定中国的海洋安全战略迫在眉睫。
三、中国海洋权益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内部原因
1.地理位置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东部和南部濒临着东海、黄海、南海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面积十分广阔,拥有着众多的海洋权益;同时中国东部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南部又与许多东南亚的国家接壤和隔海相望,中国周边不仅有着广阔的海域,也有着许多面积较小的国家,这样就使得海洋权益问题纷繁复杂。
2.没有回归
中国近代的贫穷落后,使得长期沦丧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国近代的战争,又使与中国长期保持着对峙的局面,没能及时的回归祖国,使得中国在周边海洋权益上问题不断、争端不止。
3.历史问题
二战后形成了波茨坦-雅尔塔体系,根据当时的波茨坦公告中国应当收回自15年后所有被日本侵占的领土。公告中指出包括东海的以及群岛,南海的西沙、南沙都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但是由于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出于封锁,围堵主义中国的需要,长期霸占,后又转让给日本,埋下今日的东海争端的伏笔。而后又鼓动东南亚国家敌视中国,促使其侵占中国在南海的岛礁。而日本则希望通过继续占领二战时所掠取的中国领土-来突破雅尔塔体系,摆脱战败国阴影。
4.中国人海洋意识、海洋权益的淡薄
中国不管是从层面讲还是从普通民众的层面讲,长期以来都对海洋权益采取漠视的态度,使得我国现阶段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由于中国是传统的国家,因此对海洋并不重视,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不断的国内政治斗争,使得中国在宣布领海后并没有有效的行使主权。因此,南海的诸多岛屿被东南亚国家偷偷占领,东海也被日本悄悄开发。而在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了赢得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宣布对领海争端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使得中国没有及时收回被侵占的岛屿,这也是中国当前在海洋权益问题上产生现在的被动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国际原因
1.世界性的能源短缺
中国的近海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能源短缺的今天,中国的东海、南海等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成为周边国家觊觎的对象。同时,南海又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鸟粪石以及石油天然气资源,同时也是战略要道,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周边国家借国际海洋法的名义,瓜分我国架以及经济区,甚至公然抢占我国岛屿。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美国为了实现其全球争霸的野心,在世界上不断散播“中国海洋威胁论”,同时不断地支持日本强占中国东海的行为,并不断煽动东南亚国家提出领海主权,强占中国南海的部分岛屿,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纷争愈演愈烈。
3.解决海洋权益分争的国际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权益划分标准不确定
目前国际上专门针对解决国际海洋权益纷争的法律法规较少,同时国际海洋法约体系严重缺失,海洋权益划分标准分为中间线原则、等距离原则和公平原则三钟,使得不同国家根据自身利益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从而导致海洋权益纷争难于解决。
4.世界各地海洋权益纷争不断
目前世界上海洋权益纷争不断,特别是在亚洲地区,韩国与日本的独岛之争、俄罗斯与日本的北方四岛之争等,国际海洋权益纷争大趋势,也使得中国的海洋权益问题日显突出。
四、如何解决中国海洋权益争端,维护中国合法海洋权益
(一)中国应尽再大努力,和平解决问题,使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二)中国在宣示海洋主权、争取海洋权益上要充分利用法律、政治、外交、经济、科研、文化、旅游等多种手段,实现解决方式的多元化。
(三)中国要对争议海域和岛屿进行行政管理、经济开发、科研调查、文化传播及旅游开发等活动和管理,强化中国在争议海域的存在,在政治、法律、外交解决中赢得主动。
(四)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现代海洋管理机制。
(五)中国在海洋主权的主张上不应该再过于依靠历史证据,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重视现实存在,用现实说话。
(六)中国应加快构建新时期中国海洋战略,促进中国海洋权益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七)中国应大力推进海上国际合作,加大与国际海洋组织的沟通与交流。
(八)中国应充实海上力量,打造综合防护体系,增强我国的海防实力。
(九)中国在南沙群岛的主权纷争中必须坚持“距离远近不能改变主权归属”的原则,在东海问题上不仅要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同时还要最大限度的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不被侵害。
(十)中国应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加强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障海洋产业的发展安全。
(十一)中国应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
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海洋权益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海洋战略的制定和完善,中国一定会在这个呼吁海权的时代站稳脚跟,不断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促进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海洋权益与中国崛起》——李明春
《中国与邻国海洋划界争端问题》——张良福
中国海洋报第8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