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题题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2:40
文档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题题改

泉州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试题(132题)一、单选题(共54题)1、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A)起施行。A、2016年7月1日B、2009年5月1日C、2016年6月3日D、2017年1月1日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等法律和(D)
推荐度:
导读泉州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试题(132题)一、单选题(共54题)1、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A)起施行。A、2016年7月1日B、2009年5月1日C、2016年6月3日D、2017年1月1日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等法律和(D)
泉州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88号令)试题(132题)

一、单选题(共54题)

1、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A)起施行。

A、2016年7月1日   B、2009年5月1日

  C、2016年6月3日   D、2017年1月1日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等法律和(D)制定。

A、《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B、《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C、《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D、《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3、为规范(B)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A、安全生产              B、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

C、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D生产安全事故演练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D)、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A、评审、公布、备案、检查  B、执行、公布、备案、启动

C、发布、考核、备案、宣传  D、评审、公布、备案、宣传

5、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A)的原则。

A、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

B、综合协调、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动态管理

C、综合监管、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动态管理

D、以人为本、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

6、(C)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

A、生产经营单位的分管领导B、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管理人员

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D、生产经营单位的法人

7、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B)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A、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管理人员 B、各分管负责人

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D、生产经营单位的法人

8、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D)。

A、应急处置程序         B、应急处置方案   

C、应急反应计划         D、现场处置方案

9、(A)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A、综合应急预案    B、应急处置方案 

C、应急反应计划    D、综合应急方案

10、(C)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A、综合应急预案         B、应急处置方案   

C、专项应急预案         D、现场处置方案

11、(A)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A、现场处置方案        B、应急处置方案   

C、专项应急预案        D、综合应急预案 

1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B)、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

A、实事求是  B、以人为本  C、统筹协调  D、安全第一

13、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A)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A、属地;  B、; C、企业;  D、安监部门

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B)、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A、登记、管理;         B、编制、评审;

C、编制、管理;         D、管理、审核。

15、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D)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A、董事长;      B、分管安全的副总;

C、安全负责人;  D、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16、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A)参加。

A、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     B、有关专家

C、监管部门相关人员         D、一线员工

17、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D)。

A、意见征集B、隐患排查C、会议讨论D、应急资源调查

18、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C)和应急资源调查。

A、意见征集B、隐患排查C、事故风险评估D、会议讨论

19、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A),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A、次生、衍生后果   B、损失情况

C、伤亡情况         D、直接、间接损失

20、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B)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

A、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    B、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

C、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   D、所有的

21、部门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信息报告、响应分级、(C)、警戒疏散等内容。

A、指挥领导B、事故调查C、指挥权移交D、赔偿标准

2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A)和先期处置等特点。

A、自救互救 B、以人为本 C、科学管理  D、主体责任

2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A),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

A、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 B、劳动者数量

C、危险源类型         D、经营效益

24、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D)。

A、专项应急预案       B、现场处置方案

C、应急预案           D、综合应急预案

25、(D)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A、专项应急预案       B、现场处置方案

C、应急预案           D、综合应急预案

26、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 (B)。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基本应急预案

27、(B)应当规定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基本应急预案

28、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C)。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基本应急预案

29、(C)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基本应急预案

30、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C)。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基本应急预案

31、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A)等附件信息。

A、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B、应急资源清单

C、应急队伍位置       D、经营概况

32、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实际需要,征求(B)、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

A、园区内其他企业    B、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公民

C、上级主管部门      D、有关专家

33、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相关及其部门、(B)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A、园区内其他企业    B、应急救援队伍

C、上级主管部门      D、上级公司或子公司

3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D)。

A、现场处置方案     B、应急计划 

C、应急响应程序     D、应急处置卡

35、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B),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A、现场操作流程 B、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

C、报警程序     D、事故上报流程

36、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A),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

A、评审  B、听证  C、审批  D、论证

37、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D)。

A、主管部门相关人员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C、相关救援队伍负责人D、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38、(B)应当回避应急预案评审。

A、部门工作人员    B、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人员

C、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D、有关安全生产专家

39、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A)等内容。

A、应急预案的衔接性     B、上级部门有关要求

C、善后赔偿措施的合理性 D、风险评估的合理性

40、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C)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A、安全生产责任人员 B、安全生产工作的分管领导

C、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D、本单位法人代表

41、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B)。

A、相关应急救援和队伍 B、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

C、有利害关系的相关公民和法人D、上级主管部门

4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A)、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A、应急职责   B、职责分工   C、报警流程   D、应急响应

43、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C)。

A、应急预案                 B、责任制考核档案

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D、绩效考核记录

4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A)次组织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A、一    B、二、C     三     D、四

4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B)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A、每个月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

46、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C),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A、评价    B、总结    C、评估   D、考核

47、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D)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

A、考核评价B、定期分析C、修改完善D、定期评估

48、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C)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49、应急预案评估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A)、有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A、专家   B、领导   C、负责人   D、志愿者

50、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内容变更的,修订工作应当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急预案(B)程序进行,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A、修订    B、编制    C、评估   D、修改

5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D)状态。

A、正常 B、使用 C、常规 D、适用

5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A),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

A、应急响应  B、应急反应  C、应急预案  D、应急程序

5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B)。

A、修改完善 B、总结评估 C、考核评价 D、书面上报

54、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A)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A、应急处置   B、应急响应   C、应急程序  D、应急指挥

二、多选题(共23题)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是依据(AB)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制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B、《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C、《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D、《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E、《劳动合同法》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ABCDE)、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A、评审B、公布C、备案D、宣传E、教育

3、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ABCD)的原则。

A、属地为主              B、分级负责

C、分类指导              D、综合协调

E、动态管理

4、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ABC)。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单项应急预案

5、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CDE)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A、重要节假日B、重点销售产品C、重要生产设施D、重大危险源E、重大活动

6、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ACD)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A、场所B、环节C、装置D、设施

7、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ABCD)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A、以人为本    B、依法依规    C、符合实际   D、注重实效

E、安全第一

8、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AB)参加。

A、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

B、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

C、企业分管安全的领导

D、有关专家

9、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BD)。

A意见征求B、事故风险评估C、风险隐患排查D、应急资源调查

10、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ABCDE)、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A、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B、应急预案体系

C、事故风险描述

D、预警及信息报告

E、应急响应

11、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ABC)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确保准确有效。

A、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

B、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

C、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D、应急工作职责

12、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实际需要,征求(ABCD)的意见。

A、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B、公民  C、法人  D、其他组织

13、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BC),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A、现场处置方案

B、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C、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

D、详细岗位操作规范

14、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ABD)等内容。   

A、应急工作职责         B、应急处置措施

 C、应急场所危险源       D、注意事项。

15、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相关(ABCD)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A、及其部门   B、应急救援队伍

C、涉及的其他单位     D、所在社区或村镇

16、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ABCDE)等内容。

A、基本要素的完整性  

B、组织体系的合理性 

C、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

D、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

E、应急预案的衔接性

17、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下列哪些材料(ABCD):

A、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

B、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C、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D、风险评估结果和应急资源调查清单

1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BCDE)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A、发展愿景B、应急预案C、应急知识D、自救互救E、避险逃生技能

19、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ABCDE)

A、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B、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C、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D、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E、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20、应急预案修订涉及(ABCD)等内容变更的,修订工作应当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进行,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A、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B、应急处置程序C、主要处置措施D、应急响应分级

2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ABC),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

A、应急指挥体系     B、应急救援队伍

C、应急物资及装备   D、应急救援经费

22、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监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AB)。

A、未按照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的

B、未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

C、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修订并重新备案的

D、未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物资及装备的

23、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ABCDE)

A、在应急预案编制前未按照规定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

B、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的

C、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

D、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单位、人员的,未将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的

E、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

三、判断题(共42题)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

3、生产经营单位分管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

4、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5、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6、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7、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8、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相关安全生产技术服务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9、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10、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11、应急资源调查,是指抽查本单位自身掌握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

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

13、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只编写专项应急预案即可。(×)

14、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15、对于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事故风险,生产经营单位也应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16、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

17、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18、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不用征求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

19、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相关及其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2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

21、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22、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不用及时更新预案。(×)

23、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部门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

24、评审人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25、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的,下同)、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并形成书面纪要。(×)

26、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有关部门的领导。(×)

27、应急预案评审人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28、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29、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本单位法人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30、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

31、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也必须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3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33、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3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35、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36、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但无需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

37、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五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

38、应急预案评估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39、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内容变更的,修订工作应当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进行,完成后无需重新备案。(×)

4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

4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

4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结束后,上级监管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四、简单题(共13题)

1、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什么原则

答: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3、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答:(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4、什么是综合应急预案

答: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5、什么是专项应急预案

答: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6、什么是现场处置方案

答: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7、什么是事故风险评估

答: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8、什么是应急资源调查

答: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

9、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什么材料

答: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

(二)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四)风险评估结果和应急资源调查清单。

10、有什么情况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三)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六)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

(七)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11、未按照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的应给予什么处罚

答: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12、未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应给与什么处罚

答: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13、生产经营单位有哪些情形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答: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在应急预案编制前未按照规定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

(二)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的;

(三)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

(四)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单位、人员的,未将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的;

(五)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

(六)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修订并重新备案的;

(七)未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物资及装备的。

文档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题题改

泉州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试题(132题)一、单选题(共54题)1、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A)起施行。A、2016年7月1日B、2009年5月1日C、2016年6月3日D、2017年1月1日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等法律和(D)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