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班组 | 人数 | 教育时间 | 年 月 日 | ||
分项工程 | 钢筋绑扎 | ||||
活动内容 | 教育记录 | 教育者签名 | |||
1、本班级作业特点及操作规程 | 已进行班前安全教育 | ||||
2、班组安全生产劳动纪律 | 已进行班前安全教育 | ||||
3、爱护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 已进行班前安全教育 | ||||
4、本岗位易发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对策 | 已进行班前安全教育 | ||||
5、本岗位的作业环境与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的安全要求 | 已进行班前安全教育 | ||||
6、其它 | 已进行班前安全教育 | ||||
参加班组活动人员签名: | |||||
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签名: | |||||
现场监理人员签名: | |||||
时间: 年 月 日 |
班前安全教育记录
工程名称:
教 育 记 录 |
1、本班级作业特点及操作规程 (1)绑扎时,按设计要求的箍筋间距和数量,先将箍筋弯钩错开要求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再立起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与搭接筋绑扎好,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向里,便于箍筋向上移动。 (2)柱主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 (3)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 (4)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10d。接头不宜设在梁最大弯矩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30d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6)板与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应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
2、班组安全生产劳动纪律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紧下颌带,安全帽应有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签定,并经市劳动部门验证合格。 (2)施工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确认安全后才能操作,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或报告现场管理人员,工作时必须思想集中,坚守岗位,严禁起哄打闹。 (3)禁止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或打赤脚上班。 |
3、爱护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1)作业部门(班组及人员)都必须认真遵照经审定批准的措施方案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作业。 (2)各项安全设施、防护装置如确因施工工序需要临时拆除或移位时,必须按规定报告,批准后方可拆移,并采取必要的其他防范措施,工序完工后要及时复原。 (3)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脚进入施工现场。 |
4、本岗位易发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对策 (1) 发生工伤事故,应立即向领导报告,发生重伤事故,应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待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劳动、检察、总工会等部门 (2) 发生事故要先抢救人,也要保护好现场。 (3) 发生事故要认真组织调查,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 (4) 坚持三不放过原则,查明原因,分析责任,严肃处理。 |
5、本岗位的作业环境与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的安全要求 (1) 操作前,按有关操作规程检查脚手架搭设是否牢固,跳板有无腐朽和探头板;凡不符合安全要求之处,应及时修理改正,经检查鉴定合格后,方能进行抹灰操作; (2) 垂直运输工具如吊篮、外用电梯等,必须在安装后经有关部门检查鉴定合格后才能启用。垂直运输机械必须有心雷接地装置。 (3) 作业时,不得从高处往下仍东西,脚手架上不得集中堆放材料;操作工具应搁置稳当,以防坠下伤人。 |
6、其它 (1)学习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以及有关安全生产知识。 (2)队组兼职质安员作班前安全交底或每周的安全生产小结队长表扬安全生产上的好人好事;对违章违纪者进行批评教育讨论本队组如何做到确保安全无事故等等。 (3)加强季节性劳动保护和安全工作。夏季要防暑降温,冬季要防寒、防冻、防煤气中毒,雨后要采取防滑措施,并做好防毒、防汛、防洪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