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0:38
文档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3.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9.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10.量筒与量杯的比较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
推荐度:
导读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3.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9.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10.量筒与量杯的比较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2. 温度计

温度计的结构外壳、刻度、液柱、玻璃泡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定为0。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正确使用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2)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3)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4)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5)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6)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注意事项A 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B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C 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的器壁;          

D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E 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F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平视

13. 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比较

常用温度计体温计
最小刻度(分度值)一般为1°C

°C
刻度范围一般为0 ~ 100°C

35 ~ 42°C
结构玻璃泡容积相对比较小,毛细管粗细均匀(1)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

(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弯口

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可以离开被测物体;用之前需要甩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                  (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3)调平(调节横梁螺母)  (4)称量:左物右码;

(5)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

(6)记录                  (7)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2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观察生物知识要点

 生物和非生物

1. 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   眼   、   口   、   足    、   壳    、 触角 ;它有   视觉    、 味觉   、   触觉 、    嗅觉   等感觉,没有     听觉   。

2. 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  生命 ,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生命特征有:能进行新城代谢、有严整的细胞结构 、 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 能生殖和发育、 有应激性、   能生长   、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3. 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   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常见的动物

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  脊椎骨  ,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其中脊椎动物包括:  鱼   类、  爬行  类、   两栖  类、  鸟   类、  哺乳  类。

鱼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体温不恒定(“恒定”或“不恒定” ),生殖方式为卵生(填“胎生”或“卵生” )。

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主要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体温不恒定,生殖方式为卵生

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一般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生殖方式为卵生。

鸟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前肢化为翼,胸肌发达,体温恒定,生殖方式为卵生

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生殖方式为胎生,幼体用母乳喂养

2、无脊椎动物包括:

原生动物  ,如 草履虫(举一代表动物);

线形动物  ,如 蛔虫  ;

节肢动物  ,如 蝴蝶 ;

环节动物  ,如 蚯蚓  ;

扁形动物  ,如 涡虫 ;

腔肠动物  ,如 水母 ;

棘皮动物  ,如 海星 ;

软体动物  ,如  蛤  。

3、昆虫属于 节肢  动物,它是动物成员中最多的家族,其身体结构特点是体内没有 骨骼   ,而在体表有一层  外骨骼 ,身体分为 头 、 胸 、腹 三部分,有  三  对足,  两  对翅。  

      

常见的植物

1.植物根据能否产生  种子     ,可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可分为 被子植物 ,如  苹果树   ;  裸子植物   ,如    松树    。

无种子植物中:

蕨类有根、茎、叶,用孢子繁殖,

代表植物:蕨、胎生狗脊  

苔鲜类茎、叶但无根。用孢子繁殖,

代表植物:葫芦藓、地钱

藻类无根、茎、叶分化,代表植物:水绵、紫菜、海带

2、生物分类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界  、门 、 纲 、 目、 科 、 属 、 种   ,其中  种  是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级,生物之间的相同点就越   少    。

3、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可能的假设有 香味  、 颜色 、 大小  、  着生位置  、 形状  等因素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

细胞

1. 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发现的。细胞学说又是由德国科学家 施莱登 和 施旺提出来的,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2、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相比,一般还多了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支持细胞,植物细胞一般具有一定的形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里面的液体叫细胞液

3、写出显微镜的各个结构:

(1) 镜座   (2) 镜臂    (3) 倾斜关节    

(4) 载物台  (5) 压片夹  (6) 遮光器     

(7) 反光镜   (8) 镜筒和物镜转换器   

(9) 粗准焦螺旋  (10)  细准焦螺旋      

(11) 目镜和物镜   

4、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安放     对光     放片     调焦     观察          

5、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

(1)如果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上边,要移动到中间,载玻片该往  左上  边移。

(2)向 后 旋转 粗 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

     向 前 旋转 细 准焦螺旋,物镜会慢慢下降。

     一般先用 粗准焦螺旋  找到物象,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使物象更清晰。

(3)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可以把遮光器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且用反光镜的凹面镜观察。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

(5)显微镜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它的视野会变暗,细胞数目会变少,细胞的体积会变大,细胞结构会变得更清晰。

6、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清水  ,将洋葱表皮展开后盖上盖玻片,不能留有气泡,最后滴上  红墨水   染色。

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发现

1)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说明 洋葱表皮撕的太厚或没有在载玻片上展平,

2)视野中发现黑色圆圈,说明 装片中气泡太多,应该 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

7、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滴一滴 生理盐水  ,做成装片后最后用 亚甲基蓝 染色。

8、细胞是指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特点在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结果细胞数目增加
9、 细胞生长的结果是使细胞的体积 增大  。

10、细胞分化是指产生的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

一个细胞就这样经过   、  生长  和 分化  ,最后长成了一个生物个体。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1. 生物体一般由细胞构成,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可将生物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2. 单细胞生物的特点是: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例如: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它摄取食物靠口沟,消化食物依靠食物泡。

3. 细菌没有叶绿体,也没有摄食结构,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活。

细菌根据形态可分为  球菌  、 杆菌 、  螺旋菌 。

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细菌属原核生物。

霉菌、酵母菌、食用菌都属于 真菌  ,它们的细胞都有 细胞核  ,所以属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还包括 动物   和 植物   。

4. 微生物生长的条件有: 空气  、 水分   、  适当的温度和 有机物   。所以我们保存食物的方法通常有 巴斯德消毒法、加热法、冷藏法、腌制法、真空保存法、干藏法  。

5. 组织是 形态相近,功能和结构相同的细胞群。

植物组织保护组织保护植物
输导组织输送物质
营养组织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支撑和保护植物
分生组织产生新细胞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保护、吸收和分泌物质分布:皮肤,内脏器官表面
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

功能:运送和支持

分布:血液,软骨,肌腱
肌肉组织肌细胞构成,功能:收缩和舒张分布:四肢躯体,心脏,胃肠等器官
神经组织神经细胞构成,功能:接受刺激,产生传到兴奋分布:神经,脑,脊髓
6.皮肤由外到内分 表皮 、  真皮  、 皮下组织  三层,皮肤是人体内最大的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器官 。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器官是由许多种 组织  按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 功能 的结构。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2、系统是功能相近的 器官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项或多项 生理活动 的结构。人体的系统是: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

3、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其中消化道包括口腔、咽 、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其中唾液腺分泌 唾液;胃分泌胃液;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肠腺分泌肠液

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4、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人体。

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  → 组织 → 器官  →植物体。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1、仙人掌能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主要是因为它有 肉质 的茎,可以储存 水分 ;叶片退化成 刺状 ,可以减少 水分的散失 ;还有很发达的根,可以吸收沙漠深层土壤中的 水分   。

2、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 警戒色 ; 保护色 ; 拟态 。

其主要目的是 逃避天敌   和 有利于捕食    。

3、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是因为丧失了 栖息地,其中人类的砍伐森林 、 开荒 和 排放垃圾等活动都会使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

4、为了保护  自然环境  ,特别是为了 保护珍稀动物 和 具有代表性 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 自然保护区  ;如我国广东省的 鼎湖山 ,吉林省的 长白山,四川的  卧龙山 ,贵州省的 梵净山  。

地球与宇宙知识要点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4. 东半球包括:0°~160° E和0°~20° W;西半球包括:160° E~180° E和20° W~180° W

5. 160° E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20° W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

6. 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0° ~30°30° ~60°60° ~90°
9.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1)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2)经纬网定向法: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一般的表示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图幅大小一样,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描述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描述的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的类型:

大比例尺小比例尺中比例尺
大于或等于10万分之一

小于或等于100万分之一

10万分之一至100万分之一

10.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亿千米。 植物的向光性、光合作用和叶镶嵌等都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11. 太阳是一颗气体星球。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12. 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和太阳风(日冕层)

13. 太阳黑子:(1)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2)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光球层。

        (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14. 太阳活动的影响:

①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干扰地磁场,发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地质,及人类的健康和生活,造成洪涝、旱灾

④南北极地区形成“极光”⑤危及星际航行 ……

1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山脉和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17. 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没有空气和水

18. 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19. 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20. 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

21. 星空的方向: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22. 北极星是北半球上最好的指北参照物。

24. 星等越小,表示越亮;6等星是肉眼可见的最小的星。

27. 着名的星座:

北极星——小熊座;北斗七星——大熊座;天狼星——大犬座

牛郎星——天鹰座;织女星——天琴座;

28. 星图可以简明的表示出星座和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232. 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的变化。

33. 月相成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2)日、地、月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34.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一个月相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天,称为朔望月。

36. 日食与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原因: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有一个5° 的左右的夹角。

37. 日食与月食

日食月食
概念太阳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现象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变暗的现象
三者的位置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
发生时间农历初一农历十五
类   型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黑)月全食、月偏食(古铜色)
过程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

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

持续时间几分钟一般1-2小时

形成原因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38. 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孔对着地球的原因:月球的自转周期(或速度)与绕地球公转周期(或速度)是相同的。

39.太阳系

40. 行星之最:

(1)水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貌似月球

(2)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3)木星:体积最大的行星,有光环,最显着的特点:南半球有一个眼色鲜艳的大红斑

(4)土星:体积第二,质量最小的行星,卫星最多的行星,有光环

(5)金星: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太白金星、“启明星” “长庚星”

(6)火星: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星球”,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

41.土星的光环主要由小石块和小冰块组成。

42. 彗星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大冰球。

43. 最着名的彗星——哈雷彗星的周期是76年。

44. 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45. 银河系的形状:侧视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俯视银河系像一个大漩涡

46. 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人们看到的大多数天体属于恒星。

47 宇宙的结构层次:

             河外星系

已知的宇宙            其他恒星世界

                银河系           太阳

                         太阳系  地月系:地球、月球

                                 其他七大行星和卫星等

文档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3.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9.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10.量筒与量杯的比较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