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说课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49:12
文档

三年级说课稿

三年级说课稿三年级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说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翠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动物、植物,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这篇文章共五个自然段,通过对翠鸟美丽的羽毛、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活动机敏特点的描写,最后归纳到对翠鸟的喜爱,进而升华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2、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的语言美,让学生受到爱鸟情感的陶冶。难点抓住动物特点,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有顺序的描写。二、说目标知
推荐度:
导读三年级说课稿三年级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说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翠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动物、植物,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这篇文章共五个自然段,通过对翠鸟美丽的羽毛、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活动机敏特点的描写,最后归纳到对翠鸟的喜爱,进而升华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2、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的语言美,让学生受到爱鸟情感的陶冶。难点抓住动物特点,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有顺序的描写。二、说目标知


三年级说课稿

  三年级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翠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动物、植物,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这篇文章共五个自然段,通过对翠鸟美丽的羽毛、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活动机敏特点的描写,最后归纳到对翠鸟的喜爱,进而升华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2、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的语言美,让学生受到爱鸟情感的陶冶。

  难点抓住动物特点,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有顺序的描写。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抓住有关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1、由于学生没有见过翠鸟,对翠鸟的知识了解甚少,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这样的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并培养了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能力。

  2、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走进翠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欣赏《翠鸟》的美文,读后六人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

  这样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养成看到课题思考内容的学习方法;二是制造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读书明确了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起到了帮助学困生读懂课文的作用。

  3、出示翠鸟图片,让学生看图口述翠鸟的外形。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进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我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读、议议、划划、联系上下文、实物,重点理解"鲜艳"、"小巧玲珑"还努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自由读,默读,男女合读,齐读这样的设计,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读文、交流,在交流中产生一种成就感。

  5、在了解翠鸟的外形之后,我让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拿出画笔,把老师事先发给学生的翠鸟轮廓图涂上美丽的颜色,要求是必须按课文中的描写顺序和特点进行涂色。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翠鸟的外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巩固了课文内容,更能激起学生对翠鸟的喜爱;另一方面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作者的这种抓住事物的特征按一定顺序运用准确的语言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6、课外拓展。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这样美丽的鸟儿,老师真想捉一只回家可以吗?"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爱鸟,保护小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7、课外提升。

  读说结合,让学生运用"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说说你心中喜欢的小动物。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着作者的这种写法进行仿说,为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目标的达成做充分的准备。

  四、说流程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说说你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

  2、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翠鸟。

  师板书课题,强调注意事项"翠"是平舌音,第一笔和第四笔是横折,不是横折钩,让我们一起跟它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师介绍翠鸟,生交流有关翠鸟的资料。

  3、质疑看着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课堂展示,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小组交流读书收获。

  3、翠鸟图片,师仔细观察,口述翠鸟的外形!

  4、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翠鸟?按照什么顺序?用先写……接着写……再写……最后写的顺序来回答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抓住哪些关键词来写?比喻句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5、生合读男生读总起句,女生读分句

  6、学们同桌或者小组合作,拿出彩笔,把老师事先发给大家的翠鸟轮廓图涂上美丽的颜色,一定要按课文描写的顺序给翠鸟涂色。

  7、展示作品,相互评议。

  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1、带着感情朗读课文。

  2、设问,升华主题翠鸟这样美,老师真想捉一只来饲养,这样想对吗?为什么?

  3、我们也学着作者的这种写法,试着说说你们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翠鸟

  小爪子红色

  头上橄榄色的头巾

  外形美羽毛鲜艳背上浅绿色的外衣爱小巧玲珑腹部赤褐色的衬衫眼睛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三年级说课稿二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

  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

  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

  1、操作实践法

  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

  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

  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

  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

  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

  等等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

  最后,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

  学生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

  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

  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

  3、现实需要,引入新课

  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讨论内一下。

  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这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他说对了。

  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版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

  版块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

  2我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

  3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4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

  5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6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7完成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

  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

  版块3、小结

  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

  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

  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

  三年级说课稿三

  大家好!我今天说的内容是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五课歌表演《对鲜花》。

  一、说教材

  《对鲜花》是一首北京儿歌,也流传于河北一带,深受儿童喜爱。

  全曲由、、、、五个音构成,旋律优美而流畅,每段歌词形象而押韵,节奏平稳中有变化,×。

  ×和××的点缀,给人一种神气、得意又调皮的味道。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一段体、一问一答的对唱演唱形式。

  二、说目标

  根据音乐教学大纲要求。

  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前提,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为路线。

  再加上我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活泼、乐观的情绪熟练地演唱歌曲;了解对唱歌曲的艺术特点;进一步掌握衬词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2情感目标继续了解多彩的乡音,学唱本土民歌,激发民族自豪感。

  3能力目标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提高创编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多元化的综合知识。

  三、说重、难点

  1重点因为是歌表演教学,所以学唱歌曲、表演歌曲是教学重点。

  2难点歌曲中附点节奏是难点。

  所以我改变了以往枯燥的节奏练习,改为按节奏读歌词,化难为易、化枯燥为趣味。

  四、说设计理念

  我认为音乐课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对知识结构的分析,我的设计教学理念是从以下8点进行考虑

  1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

  2引导学生在质疑、探究、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

  3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过渡要自然合理,衔接应紧密连贯。

  4多用丰富的语言去评价、调动、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5整个课堂要建立师生平等互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7鼓励创造性思维,提倡创新,使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8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丰富课堂内容,给学生多一些相关的综合知识。

  五、说教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的知识"所以好的教法使人受益终身,好的教师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本着这个目标我采用了比较法、演示法、引导法、谈话法、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

  使学生手、口、脑并用,说、唱、思、练相结合,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参与性。

  从而达到感知、认知,应用新知巩固旧知的目的,在教学上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六、说学法

  托夫斯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学习方法的人"根据音乐课的特点,我对学生进行一下5个方面的学法引导。

  逐步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目的。

  1听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所以听非常重要。

  通过聆听让学生听意境、听内容、听色彩、听情绪,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2思思是听的继续。

  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启发学生善于思考,进一步了解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语言。

  3唱引导学生用亲切、活泼、乐观、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用情绪感染自己,用声音打动听众。

  4练练就是实践。

  人常说"熟能生巧"只有多练、多参与、多实践,知识才会更牢固。

  5能力人是社会人,是需要在社会大环境中生存的,所以结合音乐课的内容,我都会给学生一些多元化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七、说过程

  一说导课

  人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认为导课非常重要,所以用以下环节进行导课。

  谈话引入从学生所熟悉的鲜花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突出本课所学歌曲和花有关系为新课教学做好了自然的过渡。

  二说歌曲教学

  1带着问题,闭目聆听歌曲这样既明确了歌曲的段落、歌词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2突破难点,打节拍。

  学生根据节拍特点,拍出附点音符的强弱规律,这样既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又鼓励创造性思维。

  3教师范唱给学生以直观的示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4按节奏读歌词解决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化难为易,化枯燥为趣味。

  5对唱让学生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达到熟练歌曲的目的,突出对唱的效果。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体现了师生平等互动。

  6艺术处理

  1用听辨对比的方法,强调歌曲的地域特点—方言及衬词。

  2用形象的比喻,分析歌曲乐句,帮助学生积累音乐知识。

  3师生合作。

  按要求理解,地将歌曲唱一遍,将歌曲教学推向高潮,为下一环节做好过渡。

  三说拓展

  我认为拓展一定要丰富、新颖,而且实用。

  所以设计了以下三个方面

  1创编动作它是对本课歌曲的升华和再生成,让学生从创编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同时也检验了教学效果。

  2对唱表演把歌曲、对唱、动作三者结合起来,形成表演唱。

  使歌曲得到一个完美的表现。

  四说总结

  1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的知识要点。

  我觉得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的而且快速的回顾本课的内容,既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自2唱着歌曲《对鲜花》离开教室。

  为本课划上了的句号。

  八、说教具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多媒体课件、琴、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节约时间,容量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档

三年级说课稿

三年级说课稿三年级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说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翠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动物、植物,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这篇文章共五个自然段,通过对翠鸟美丽的羽毛、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活动机敏特点的描写,最后归纳到对翠鸟的喜爱,进而升华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2、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的语言美,让学生受到爱鸟情感的陶冶。难点抓住动物特点,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有顺序的描写。二、说目标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