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错误是非常正常的学习行为,这是学生已有知识体系与学习新知之间必然的矛盾冲突的行为具体表现。特别是一些错误屡教屡犯分析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1.学习粗心大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2x3=5之类的错误,不是学生不会。
2.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刻透彻,似懂非懂。例如(a+1)^2+|a-2b|=0求3ab-2a+3b的值,学生无法下手,根本原因在于对平方和绝对值的理解不透。
3.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有待不断提高。如具体数字的绝对值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准确求出,但对于字母a的绝对值却不能准确理解。
4.教学知识片段化,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往往表现为解题时丢东拉西,导致错误发生。比如a的倒数是a分之一,没有考虑a=0这一特殊情况。
5.知识点的混淆。如有理数加法法则与乘法法则经常发生混淆,-2+(-3)=5的错误。
6.学生知识内化需要一个过程,必需用适量的练习和训练加以保证等等。
怎样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呢?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犯错是正常现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应用一种平常心来对待。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实现师生平等交流,允许学生充分暴露其错误的思维过程,为教师了解学生错误实质提供条件,以便教师因错施教。
其次教师应充分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以往学生的易错知识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多加强调,减少学生的错误。
再次对学生的错误实行分类处理,比如,粗心大意的错误,要严加批评。对理解不全的错误,详细讲解.....。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检查。实行自我检查,小组互查师生共查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尽量少犯错误。
总之,学生的学习是在不断犯错,不断纠正,重新构建,不断完善的过程逐渐进步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善待错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