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考物理试题强化演练----声现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1:25
文档

中考物理试题强化演练----声现象

物理强化演练----声现象一、不定项选择题:(共60题)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
推荐度:
导读物理强化演练----声现象一、不定项选择题:(共60题)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
物理强化演练----声现象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60题)

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蝙蝠1000Hz~120000Hz
海豚150Hz~150000Hz

60Hz~65000Hz
大象1Hz~20000Hz

D.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4)、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5)、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7)、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8)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9)、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10)、下面列出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可以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

A.城市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B.在嘈杂环境中居住的居民,安装双层玻璃

C.超车时,超车司机鸣喇叭         D.张聪同学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量开得很大

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声音的大小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D.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1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4)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振幅不同

15)、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     

(A)大声呼救                (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都伴有振动现象      B.音调、响度和频率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C.声不能在气体、液体中传播      D.在教室周围植树不能控制噪声

17)、小王和小强练习敲鼓,小王大力敲,小强用较小的力敲,鼓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D.声速

18)、如图所示,扁担做成扁的,不做成圆的,挑东西时可以:(     )

A.省力    B.省功  C.减小压强D.减小压力

19)、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

20)、嗓声是一种环镜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B.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C.在摩托车上安器          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2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E、嗓音频率

22)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右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一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面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地面上的人            

B.“歼一10”战斗机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一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23)、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   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向左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B.向右移动后静止

D.仍在原来位置

24)当喇叭里响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时,小伟和小明齐声说:“是韦唯在演唱。”他们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25)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地震造成数万人员伤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往往对人体健康有害,次声波的特点是(      )

A、频率高,人耳听不到        B、频率高,人耳能听到

C、频率低,人耳能听到        D、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2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27)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28)、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

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

29)、看电视时,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按键能改变电视机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传播速度

30)、“神七”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31)、有关声音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快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人耳能直接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32)、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33)、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

A.碳-14测定        B.声波探测        C.电磁波探测        D.红外线探测

34)、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35)、)图1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36)、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能够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雷声的响度比人声的响度大得多     D.声音传播的速度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快

37)、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振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38)、如图4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驻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求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4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机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减小噪声

  C.电磁波与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41)、发生地震时,小明被困在废墟里,他处事不惊,通过敲击附近的铁制管道,被救援人员发生而获救,小明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够(      )

   A 传声      B 传热      C  导电      D 通风

42)、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要城区汽车禁鸣、机场搬迁、轨道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  )

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

4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44)、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乐器都是通过振动而发声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的种类无关

C.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悦耳的乐声也会成为噪声

4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男女同学说话时的音调都是相同的

46)、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  (    )                   

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在嘈杂的车间,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        D.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

47)、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人的讲话声音,是因为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音色不同   C.响度不同   D.声速不同

48)、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声音我们就无法分辨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49)、对下列各题描述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B、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信号,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街头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控噪声污染

D、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用于医疗观察

5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

  B.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下雨时搜救人员很难听清废墟中幸存者微弱的呼救声,说明幸存者的呼救声是噪声

  D.“帐篷城”里的小王用纸团塞着耳朵睡觉,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51)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        )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

52)、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真空不能传声。

53)、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     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54)、如图l是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55)、呼和浩特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 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

56)、2010年的CCTV青年歌手太奖赛中有道辩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歌手能判断出用哪种乐器演奏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三者均可

57)、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

  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58)“……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声                         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59)、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

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

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

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

61)图4 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二、填空题(共27,每题   分)

1)、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的              (人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      (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强/弱)于玻璃板.

2)、手机是通过__________传递信息的,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判断的,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_________,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

3)、如图19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

通过              传递到人耳.

4)、我们听到的锣鼓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耳中,我们主要是根据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辨别锣声和鼓声的.

5)、如图8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   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     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6)、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

7)、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________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8)、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l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______________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9)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_____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

10)、乐音有三个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

的              很大;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这主要是根据            来判断的。

11)、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12)、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_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___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13)、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    ___的一种救援装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_________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利尽早营救。

14)、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而产生的,我们能区分长笛和钢琴的声音,是因为两者_____不同.

15)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_____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

16)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完成下面内容:

(1)刮风时,风吹树叶哗哗响,是因为树叶的_________产生声音;

(2)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瓷碗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识别的;

(3)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具有传播________的性质。

17)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这个现象表明发声体在_______;声的利用非常广泛,例如:人们利用声能传递_______来清冼钟表等精密机械。

18)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19)夏秋时节来到田野里,耳边会传来悦耳的鸟叫和蛙鸣.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          .我们根据         能分辨出鸟叫和蛙鸣。

20)男低音歌唱时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与女高音相比较,男低音的响度     (填“大”或“小”),女高音的音调       (填“高”或“低”).

21) 同12题重复 已删除

物理强化演练----声现象

一、选择题(共61,每题   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BCDDDAACBABD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ABDDBDACCAC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AACDBABC
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AADCAACDCCABD

BCD
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
答案ABBACDBDBDACDAD
题号51525354555657585961
答案BABDCCBBCABCACB
27、次声波;20

二、填空题(共27,每题   分)

1)  空气(或者空气振动)  入射角    能          2)电磁波    音色    响度     

3) 振动   线        4) 空气  音色       5) 振动   音调  

6) 振动   空气      7)音调;音色        8)振动音调      9)信息      能量

10)音色              11)信息    能量         12)次声波    振动

13)信息 振动        14) 振动    音色        15)琴弦的振动  空气振动

16)振动;音调(或音色);能量        17) 振动    能量    18)声波  音调

19) 振动 ;音色             20)大  高             21)次声波  振动

文档

中考物理试题强化演练----声现象

物理强化演练----声现象一、不定项选择题:(共60题)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