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质课 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1:26
文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散文,语言幽默风趣。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学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散文,语言幽默风趣。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散文,语言幽默风趣。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  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提高语文能力,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期。他们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弦、揿”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等16个字,会写“关节、拇指”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3.找出文中描写五根手指特点及作用的语句,体会语言的幽默风趣,领悟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

找出文中描写五根手指特点及作用的语句,体会语言的幽默风趣,领悟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这是什么?”(学生猜),课件出示手的图片。那么:“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上又都有五个手指,让我们拿出我们的双手叫一叫这些手指的名字。”,

2.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都能各抒己见,不错!我们今天便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又是如何认为的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猜谜导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快地进入以下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己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查字典,把字音读准。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指出“搔”“庸”“憎”3个难写字的笔顺、笔画和结构。

3.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设计意图:扫清词语障碍,读通读懂课文,为下一环节作准备。】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既然这些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作者在文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浏览课文,重点阅读描写五根手指特点的相关段落,想想作者各写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完成下列表格。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填写表格。

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优点
缺点
【设计意图: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通过一张表格把文章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让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加强对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学习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并阅读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结构。

2.请同学们课下继续阅读课文,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不相同),然后分别描述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最后(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3.提问: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二、检查自学情况,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上节课表格的理解。

2.指名反馈表格中的内容,教师适当引导。

观察表格,结合课文内容,想想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

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例如,学习描写大拇指的第2自然段,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使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大拇指在五指中是最能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要喷出来、血要流出来、重东西翻倒去、读书、进门时的大拇指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表现大拇指特点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技巧,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4.读第1、6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五指的目的是什么?

(告诉我们:“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即团结就是力量。)

5.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语言特点。

(1)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其勤奋、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特点。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的优裕环境中,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优美的姿态和高傲的性格。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反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突出了无名指和小指在艺术表现中的重要地位。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话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群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不仅是对所学知识、道理的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更是文本中的道理与实践的一次碰撞,更重要的是为下面理解中心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作了铺垫。】

三、品读课文,迁移运用。

1.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2.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根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3.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都理解更加深刻。】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丰子恺先生在散文中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2.作业:

小练笔,想想身边有哪些事物让你有所感触,有所启发,学习本课写法写一写,写出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悟。(如:五官的对话;标点符号的争论;文具的争吵等。)

【设计意图:为了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书上的内容,而且还能积累到课外的知识,丰富、深化学生对课文都认识】

板书设计

手指

姿态不同 性格各异

团结一致 握成强有力的拳

(团结就是力量)

文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散文,语言幽默风趣。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