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0:59
文档

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2014.4)高考资源网命题人:董强丁瑞审核人:邱志俊试卷说明: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卷)两部分,满分150分。3.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Fe—56Cu—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
推荐度:
导读江苏省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2014.4)高考资源网命题人:董强丁瑞审核人:邱志俊试卷说明: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卷)两部分,满分150分。3.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Fe—56Cu—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2014.4)

高考资源网

命题人:董强 丁瑞           审核人:邱志俊

试卷说明:

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卷)两部分,满分150分。

3.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的转换),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

2.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Rn(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52              B.138              C.86                 D.224

3.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氮气的电子式:                         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溴化钠的电子式:                       D.水分子的球棍模型:

4.据报道,N4是一种形似白磷的分子,18O2是比黄金还贵重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O2 与16O2 性质完全相同                  B.N4=2N2是化学变化

C. N4和N2互为同位素                        D.18O2中含18个中子

5.下列晶体或分子中,含有化学键类型有差异的一组是 

A. NH3、NO2          。                    B.NaCl、KF

C. NaOH、Ca(OH)2                                   D.MgO、H2O2 

6.“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象冰。1体积“可燃冰”可储藏100~200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D.“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7.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C60              B.CaCl2             C.NH4NO3           D.C6H6

8.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O3—、Fe2+、Na+                  B.Ag+、NO3—、C1—、K+

    C.K+、Ba2+、OH—、SO42—                 D.Cu2+、NH4+、Br—、OH—

9.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锌粒与稀H2SO4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CO2反应                   D.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

10.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A.温度和压强                           B.反应物的浓度

C.物质自身的性质                       D.催化剂的加入

11.对于反应2SO2+O2           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 mol SO2和足量的O2反应,必生成2 mol SO3

B.平衡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为2∶1∶2

C.平衡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的生成速率的2倍

D.平衡时SO2的浓度必为O2浓度的2倍

12.下列有关反应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限度之前,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可能与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有关

B.炼铁高炉尾气中CO含量不随高炉高度改变而改变,是因为有关反应达到了限度

C.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D.可逆反应的限度不随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13.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错误的是

A.半径:F—>Na+>Mg2+>Al3+            B.沸点:H2O< H2S < H2Se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熔点:SiO2>NaCl>CO2

14.下列关于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挥发性,因而浓略带有黄色

B.具有不稳定性,实验室里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C.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以溶解铝片     D.具有酸性,实验室可以用它来制氢气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过量的NaHSO4和Ba(OH)2溶液反应:2H++SO42—+Ba2++2OH—= BaSO4↓+2H2O

B.NH4HCO3和过量NaOH溶液相混合:HCO3—+OH—=CO32—+H2O

C.NaHSO4溶液中滴加氨水:H++NH3·H2O=NH4++H2O

    D.向氨水中通入过量的SO2:NH3·H2O+SO2=NH4++HSO3—

17.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                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

18.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H2O                   B.NH3                C.Cl2                   D.BCl3

19.下列不能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实验是

A.HCl比H2S稳定   

B.HCl溶液(盐酸)的酸性比H2S溶液(氢硫酸)的酸性强

C.HClO4溶液的酸性比H2SO4的酸性强      D.氯气比硫有更强的氧化性

20.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经导线到负极

21.肼(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 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N2H4(g)+O2(g)=== N2(g)+H2O(g)       ΔH=+267 kJ·mol-1

B.N2H4(g)+O2(g)===N2(g)+2H2O(l)          ΔH=-133.5 kJ·mol-1

C.N2H4(g)+O2(g)===N2(g)+2H2O(g)         ΔH=-534 kJ·mol-1

D.N2H4(g)+O2(g)===N2(g)+2H2O(g)         ΔH=+534 kJ·mol-1

22.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属于第七周期ⅣA族, 称为类铅元素。下面关于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A.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B.其常见价态为+2、+3、+4

C.它的金属性比铅弱                      D.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 

23.0.3 mol Cu与足量的稀HNO3完全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A.0.3 mol           B.0.6mol            C.0.4 mol                  D.0.2 mol

24.a、b、c、d、e五种物质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在一定条件下

可发生如图所示转化,其中a 是单质;b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

c、d都是氧化物;e是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且是

一种强电解质,则a可能是 

A.N2                B.C12                C.Si                    D.C   

25.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 

B.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C.C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氧化物的低

D.A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第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二、填空题(共4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26.(6分)把0.04 mol X气体和0.06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nZ(g)+6W(g);2 min末生成0.03 mol 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5 mol·(L·min)-1。试计算:

(1)前2 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           。

27.(27分)(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①NaOH + HCl = NaCl + H2O

②Fe +H2SO4 = FeSO4 + H2 ↑

两反应中为放热反应的是       ,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填序号)

(2)根据右图填空

① 电子从       片流出,溶液中H+向       片移动。

② 正极的现象是                                 ,

发生             反应(填写“氧化”或“还原”)。

③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                           

④ 若反应过程中有0.01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氢

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3)写出电解氯化铜溶液时,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

28.(2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族

2
3
4
(1)被选作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核素是          (填核素符号)。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在第        族;写出它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从⑤到⑧的元素中,          原子半径最大(填元素符号)。

(5)元素④与⑥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 “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6)若要比较⑤比⑥的金属性强弱,下列实验方法可行的是                     。

         A、将单质⑤置于⑥的盐溶液中,如果⑤不能置换出单质⑥,说明⑤的金属性弱

         B、比较⑤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性,前者比后者溶解度大,故前者金属性强

         C、将⑤、⑥的单质分别投入到水中,观察到⑤与水反应更剧烈,说明⑤的金属性强

         D、将⑤、⑥的单质分别在O2中燃烧,前者得到氧化物的颜色比后者得到氧化物的颜色深,则前者金属性强

29.(1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备、收集二氧化氮气体,并探究其性质。

(1)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里盛装的液体通常是          ,圆底烧瓶中预先加入的是铜片,但铁的价格比铜的价格低,此处用铜片不用铁片的原因是              。

(2)干燥管D中装的干燥剂是无水氯化钙,其作用是                            。

(3)随着时间的推移,浓逐渐变稀,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①NO和NO2混合气体的组成可表示成NOx,该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被完全吸收时,x的值可以为                    CD

(填字母)

A.1.1             B.1.2             C.1.5              D.1.8

②现有2.4mol NO2和1.2mol NO组成的混合气体,要用NaOH溶液使其完全吸收,最终无气体剩余。现有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则需此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是         L。

(4)在上述装置中,若改用其它收集装置,最后收集到的气体中无NO2气体,则采用的收集装置是      (选填“F”或 “G”)。

高一化学期中试卷参

1、D    2、A    3、B    4、B    5、D    6、C    7、D    8、A    9、C   10、C  11、C   12、D   13、B   14、B   15、D   16、B   17、A   18、C   19、B  20、A  21、C   22、A   23、D   24、A   25、B

26、0.005 mol·(L·min)-1 ;    4

27、(1)①②;          ②

 (2) ①Zn ; Cu;   ②有气泡产生;   还原;    ③Zn—2e—==Zn2+ ;   ④0.112

   (3)Cu2++2e—== Cu

28、(1)12C                          (2)HClO4;     KOH   

(3)ⅢA ;     Al2O3+2OH—===2AlO2—+H2O

(4)Na                 (5)离子                 (6)C

29、(1)浓;               铁在浓中会钝化而终止反应 

(2)防止E装置中的水蒸气进入集气瓶 

(3)CD;      3.6                              

(4)G

文档

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2014.4)高考资源网命题人:董强丁瑞审核人:邱志俊试卷说明: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卷)两部分,满分150分。3.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Fe—56Cu—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