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 得分 |
一、选择题 |
A. . . .
2.两人同时完成100道口算题,小红用8分钟,小赵用10分钟,小红和小赵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A.8∶10 .10∶8 .4∶5 .5∶4
3.已知,则说明( )。
A.a<b .a=b .a>b .a和b互为倒数。
4.本学期我市组织了小学体育学业水平监测,甲学校优秀人数占全校人数的85%,乙学校优秀人数占全校人数的85%。那么两个学校的优秀人数( )多。
A.甲学校 .乙学校 .一样 .不能确定哪个学校
5.一杯糖水的含糖率是18%,现在分别加入10克糖和10克水后,这杯糖水的含糖率比原来( )。
A.提高了 .降低了 .不变 .无法确定
评卷人 | 得分 |
二、口算和估算 |
评卷人 | 得分 |
三、解方程或比例 |
评卷人 | 得分 |
四、脱式计算 |
评卷人 | 得分 |
五、填空题 |
10.900立方厘米=(________)升 4.5立方米=(________)立方分米
6立方米80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米=(________)立方分米
1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厘米,棱长总和是(________)厘米。
12.一台冰柜,从外面量,长1米,宽0.6米,高1.1米,所占空间是(________)立方米。
13.最小质数的倒数是(________);的倒数是(________)。
14.正方体底面积与表面积的比是(________),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________)。
15.0.7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16.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布置教室,一根彩带长30米,第一次用去它的,还剩下(________)米,第二次又用去米,这时还剩下(________)米。
17.李师傅小时做了15个零件,那么他1小时可以做(________)个零件,做60个零件要(________)小时。
18.如图,两个平行四边形甲、乙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的面积是甲的,也是乙的,已知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少26平方厘米。那么甲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乙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9.师徒两人一共做了120个零件,师傅比徒弟多做了20个,师傅做了(________)个零件,徒弟做了(________)个零件。
20.一件上衣现价是1000元,比原价便宜250元,这上衣是打(________)折出售的。
评卷人 | 得分 |
六、判断题 |
22.一个自然数乘真分数,所得的积一定小于这个自然数._____
23.一位同学把错当成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3b。(________)
24.把9∶13的前项增加27,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27。(______)
25.一堆煤重101吨,全部运走,就是运走了100%。(______)
评卷人 | 得分 |
七、作图题 |
27.下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长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1。
(2)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
评卷人 | 得分 |
八、解答题 |
29.实验小学在市文明办和市妇联组织的东台、耀州两地“我的书房”公益活动捐书18000本,其中六年级捐了,五年级捐了。五、六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30.小红把2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是3.25%,今年到期后应得利息多少元?她将取回的钱全部捐给了山区小学,她一共捐了多少元?
31.每个大纸箱装多少双运动鞋?每个小纸箱呢?
32.要粉刷教室的四周壁,粉刷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参
1.C
【分析】
正方体展开图一共有11种。
(1)“1-4-1”型: 中间4个一连串,两边各一随便放。
(2)“2-3-1”型: 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便。
(3)“2-2-2”型:两两相连各错一。
(4)“3-3”型:三个两排一对齐。
【详解】
A.符合“1-4-1”型,能折成正方体;
B.符合“2-3-1”型,能折成正方体;
C.不符合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不能折成正方体;
D.符合“1-4-1”型,能折成正方体。
故答案为:C
【点睛】
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四种类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D
【分析】
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可以把口算题目总数看作单位“1”,则小红的工作效率:1÷8=;小赵的工作效率:1÷10=,根据比的意义即可知道小红和小赵的工作效率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
【详解】
由分析可知:
小红:1÷8=
小赵:1÷10=
∶
=(×40)∶(×40)
=5∶4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工程问题的公式以及比的意义,熟练掌握工程问题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3.C
【分析】
两个非0的因数相乘积相等,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越小,据此判断。
【详解】
因为<,所以a>b。
故答案为:C
【点睛】
灵活运用乘数和积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4.D
【分析】
甲学校优秀人数占全校人数的85%,是把甲校的全校人数看作单位“1”; 乙学校优秀人数占全校人数的85%,是把乙校的全校人数看作单位“1”。两个学校的全校人数都是未知的,则两个学校的优秀人数的多少无法确定。
【详解】
本学期我市组织了小学体育学业水平监测,甲学校优秀人数占全校人数的85%,乙学校优秀人数占全校人数的85%。那么两个学校的优秀人数不能确定哪个学校多。
故答案为:D
【点睛】
明确两个百分数的单位“1”不同是解题的关键。
5.A
【分析】
加入10克糖和10克水,根据含糖率的计算,计算出加入的糖水的含糖率,只要加入糖水的含糖率高于这杯糖水的含糖率,则含糖率比原来提高,反之,比原来降低;解答即可。
【详解】
×100%=50%
50%>18%,所以比原来提高了;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计算出后来加入的糖水的含糖率,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6.;;;;
0.008;10;;
【解析】
7.x=72;x=;x=
【分析】
(1)50%=,则方程左边化简得x,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两边同时乘即可解答;
(2)先把方程两边同时乘,再同时乘即可解出方程;
(3)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出比值,据此用前项除以比值即可求出比的后项。
【详解】
解:x=60
x=60×
x=72
解:
x=
x=
解:x=
x=
x=
8.;;22
;
【分析】
,按照运算顺序,先计算除法,再计算乘法;
,把除法换算成乘法,原式化为:×+×,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16××9-16××9,再进行计算;
,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计算除法;
,=-,=-,=-,=-,=-,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详解】
=××
=×
=
=×+×
=×(+)
=
=16××9-16××9
=6×9-16×2
=54-32
=22
=[1-(-)]÷
=[1-]÷
=×
=
=-+-+-+-+-
=-
=-
=
9.4 16 50 五
【分析】
把0.5化成分数,0.5=,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时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4∶8;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8∶16;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即可;百分之几十就是几成。
【详解】
4÷8=0.5=8∶16=50%=五成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换,以及分数、除法和比之间的关心,关键明确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
10.0.9 4500 6.08 6080
【分析】
1升=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
900立方厘米=0.9升
4.5立方米=4500立方分米
6立方米80立方分米=6.08立方米=6080立方分米
【点睛】
本题考查单位名数的互换,关键是熟记进率。
11.12a
【分析】
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带入棱长总和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
a×12=12a(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字母表示数,以及正方体棱长公式的应用。
12.0.66
【分析】
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
1×0.6×1.1
=0.6×1.1
=0.66(立方米)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体体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3. 3
【分析】
根据质数的意义: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解答。
【详解】
最小的质数是2,2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3。
【点睛】
本题考查质数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关键明确最小质数是2。
14.1︰6 π∶1
【分析】
根据正方体表面积公式:底面积×6=表面积,由此即可知道表面积是底面积的6倍,即底面积∶表面积=1∶6;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由此即可知道周长是直径的π倍,即周长和直径的比:π∶1。
【详解】
由分析可知:正方体底面积与表面积的比是1∶6;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π∶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比的意义以及圆的周长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熟练掌握它们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15.4∶3
【分析】
求最简比和化简比,首先把小数化成分数,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根据前项÷后项求比值;据此解答。
【详解】
0.75∶=∶=(×16÷3)∶(×16÷3)=4∶3
0.7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化简比及求比值的方法。
16.10 9
【分析】
把这根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用去它的,还剩1-=,再用彩带的总长×,就是剩下多少米;第二次又用去米,再用第一次剩下的米数-米,即可解答。
【详解】
30×(1-)
=30×
=10(米)
10-=(米)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关键是明确是分率还剩具体的数量。
17.40 1.5
【分析】
李师傅小时做了15个零件,求他1小时做的个数,即求它的工作效率,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即可求出他1小时可以做的个数;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即可求出他做60个零件要多少小时。
【详解】
15÷=40(个)
60÷40=1.5(小时)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18.52 78
【分析】
设重叠部分的面积是1,已知重叠部分的面积是甲的,也是乙的,则甲的面积是1÷=4,乙的面积是1÷=6,那么甲、乙的面积比是4∶6。把甲的面积看作4份,乙的面积看作6份,则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少6-4=2份,已知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少26平方厘米,用26除以2即可求出1份是多少平方厘米,再分别乘甲、乙的份数即可求出甲和乙的面积。
【详解】
1÷=4
1÷=6
26÷(6-4)=13(平方厘米)
甲:13×4=52(平方厘米)
乙:13×6=78(平方厘米)
【点睛】
通过设数法得出甲和乙的面积比,再根据它们的面积差求出一份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19.70 50
【分析】
根据题意,设徒弟做了x个零件,则师傅做了(x+20)个零件,师徒俩一共做了120个零件,列方程:x+(x+20)=120,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
解:设徒弟做了x个零件;则师傅做了x+20个零件
x+(x+20)=120
x+x+20=120
2x=120-20
2x=100
x=100÷2
x=50
师傅做了:20+50=70(个)
【点睛】
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找出先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20.八
【分析】
打几折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求折扣用现价除以原价,解答即可。
【详解】
1000÷(1000+250)
=1000÷1250
=80%
=八折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折扣问题,明确折扣的含义是解题关键。
21.×
【分析】
净含量600m1,是包装盒的容积。从外面量的长、宽、高,用长乘宽乘高得长方体体积,体积应大于容积。据此判断。
【详解】
长方体包装盒的体积:
10×4×15
=40×15
=600(立方厘米)
600毫升=600立方厘米
故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体积和容积的区别。明确体积是从外面量的数据计算得到的,容积是从物体里面量的数据得到的。
22.×
【分析】
运用举反例法判断,考虑这个数是0的情况.
【详解】
当这个数是0时;如×0=0;
0=0,积与这个数相等.
23.√
【分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原式=4b+×4,由于错写成b+×4,即用4b+×4减b+×4,算出结果即可判断。
【详解】
=4b+×4
4b+×4-(b+×4)
=4b+×4-b-×4
=3b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4.×
【分析】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
把9∶13的前项增加27,9+27=36,相当于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4,13×4=52,52-13=39,即后项应该增加39。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比的基本性质。
25.√
【分析】
全部运走,就是运走了101吨,用运走的吨数除以总吨数即可求出运走了百分之几。
【详解】
101÷101=100%
故答案为:√
【点睛】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26.见详解
【分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即是把整体平均分成3份,取2份,画从左到右的斜线,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把从左到右的斜线看作一个整体,即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取5份,画从右到左的斜线即可。
【详解】
由分析可知,如下图所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它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27.见详解
【分析】
(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12=12×1=6×2=4×3。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1,则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据此画图。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则长方形的一组长和宽的和是12÷2=6(厘米)。6=5+1=4+2=3+3,已知长与宽的比是2∶1,则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据此画图。
【详解】
【点睛】
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和长、宽的比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是解题的关键。
28.40万棵
【分析】
把原计划培育松树苗的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实际培育的棵数比原计划多20%,则实际培育的棵数是原计划的(1+20%),那么原计划培育的棵数×(1+20%)=实际培育的棵数,设原计划培育松树苗x万棵,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
解:设原计划培育松树苗x万棵。
(1+20%)x=48
1.2x=48
x=40
答:原计划培育松树苗40万棵。
【点睛】
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先求出已知数占未知数的百分之几,再用除法或方程计算。
29.7600本
【分析】
根据题目可知,单位“1”是总共捐书的本数,由于六年级捐了,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18000×,五年级捐了,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18000×,把两个年级捐的本数相加即可。
【详解】
18000×+18000×
=4000+3600
=7600(本)
答:五、六年级一共捐书7600本。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找准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
30.195元;2195元
【分析】
根据利息公式:本金×年利率×存期,把数代入即可求出利息;之后再加上2000即可求出一共捐了多少元。
【详解】
2000×3.25%×3
=65×3
=195(元)
195+2000=2195(元)
答:今年到期后应得利息195元;一共捐了2195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息问题的公式,熟练掌握它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31.大纸箱48双;小纸箱24双
【分析】
观察图形可知,小纸盒箱有6个,大纸盒箱有2个,设小纸盒箱装x双运动鞋,则大纸盒箱装2x双运动鞋,一共有240双运动鞋,解方程:6x+2×2x=240,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
解:设小纸盒箱装x双运动鞋,则大纸盒箱装2x双运动鞋
6x+2×2x=240
6x+4x=240
10x=240
x=240÷10
x=24
大纸盒箱装:24×2=48(双)
答:大纸盒箱装48双运动鞋,小纸盒箱装24双运动鞋。
【点睛】
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32.86平方米
【分析】
由题意知:要粉刷教室的四周壁的面积,相当于求一个长方体前后及左右面的面积再减教室门窗和黑板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
8.5×4.2×2+6×4.2×2-35.8
=71.4+50.4-35.8
=121.8-35.8
=86(平方米)
答:粉刷的面积有86平方米。
【点睛】
明确粉刷的面积就是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减门窗和黑板的面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