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2006--2015)年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49:09
文档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2006--2015)年

综合说明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一、社会经济状况二、自然地理条件第二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一、水资源开发利用二、水利工程建设现状第三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第四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十五”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节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推荐度:
导读综合说明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一、社会经济状况二、自然地理条件第二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一、水资源开发利用二、水利工程建设现状第三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第四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十五”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节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综合说明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

一、社会经济状况

二、自然地理条件

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

二、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第三节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节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十五”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节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

第二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第一节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第四节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和重点

第三章 规划的建设规模

第四章 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第一节 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方法

二、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三、典型工程投资估算

四、总投资估算

第二节 效益分析

一、效益分析

二、国民经济评价

第三节 综合评价

第六章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第二节 优化建设管理方案,充分反映农愿

第三节 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

第四节 严格管理,确保质量

第五节 明确工程的管理责任,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

第七章 附表

综合说明

遂宁市船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5年)。是以水利部农水司关于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及编制提纲为依据,进行编写。

船山区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区,幅员面积618km2,人口66.88万,每平方公里1068人,比全省每平方公里172人多6倍。船山区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区,我区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400m3,仅占全省人均水资源的1/6,船山区是一个土地利用率较高的区,每平方公里有耕地422亩,比全省每平方公里138亩多3倍,我区耕地的复种指数为2.3,我区还是一个径流较低的区,全区平均径流深为220mm,比全省年平均径流深525mm少305mm,由于我区人口密集,民营企业生产粗放,生产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江河,加之地表水直接受农药,化肥的污染,据调查,我区有103个村,15.32万人饮水和灌溉得不到保证。

一、项目建设方案

这次规划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小型自流灌区改造建设,渠道108.4km ,建筑物624处,新增灌区12288亩,改善灌排面积24690亩,新增节水能力596610m3,增产粮食143.28kg;另一部分是新建小型灌溉水源工程,2006—2010年30个村设计自流灌面13183亩,补灌25101亩,引蓄水能力2016240m3,新增容积167500m3(自流),753030m3 (补灌),年可供水量自流3691240m3,补灌903636m3,新增自流灌面11865亩,补灌21336亩,自流灌面增产593225kg,补灌增产0076kg,2001—2015年38个村,设计自流灌溉面积14627亩,补灌面积34540亩,引蓄水能力2063560m3,新增容积自流2032000m3,补灌1036200m3,年可供水量自流4095560m3,补灌1243440m3,新增灌面自流131亩,补灌29359亩,自流灌面增产658215kg,补灌灌面增产880770kg。

二、 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按《四川省、重庆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1997)、《四川省、重庆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1997)、《四川省、重庆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1998)以及川建管(1997)7号文件进行编制,这次规划的自流灌区改造工程总投资为2017.2万元(不含群众投劳部分),新建小型灌溉水源工程总投资13510.5万元。

三、工程建设与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强的综合性工作,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职能机构,加强对工程的管理、监督、指导,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协调机构;二是实行目标管理;三是严格质量管理;四是加强资金管理;五是严格工程验收;六是明晰产权。

四、 效益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善了受益群众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深受项目区群众的欢迎。在经济上具有抗风险的能力,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请上级进快立项实施。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

一、社会经济状况。

(一)区位及交通状况

2003年12月18日,经批准,撤销遂宁市中区,设立船山区和安居区。船山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23`13``~105046`00``,北纬:30019`07``~30039`23``。幅度面积618k㎡,东西长32KM,南北相距44KM。东与蓬溪县及重庆市潼南县接壤,南跨安岳县、安居区,西与大英县、安居区相邻,北与蓬溪、射洪县接壤。

船山区以连接成渝的新优势,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体方向,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地处成渝经济圈。是遂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国道318穿境而过,连接渝怀,达成铁路的遂渝快速铁路,连接成南高速的遂渝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绵遂高速公路,望年内开工建设,绵遂铁路,遂内(江)铁路已提上议事工程。船山区正逐步成为四川的第二大交通枢纽,成为四川通往东南西北的快速通道。区内各乡镇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极为便利。

(二)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全区辖12个乡镇;216个行政村;1902个社,总人口65.8805万人,总户数21.6033户。其中农业人口35.557万人;占总人口55.5%,非农业人口29.3万人;占总人口的44.5%,城市化44%;人口密度1068人/Km2

据2004年年鉴统计,船山区国民生产总值:45.202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44.5939亿元,工业总值38.37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300.9万元,耕地面积197公顷,农村人均收入2473元。

船山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工商经济具有一定基础,城市建成区面积47.3km2。一、二、三产业比为16.4:42.5:41.1,初步形成食品,纺织、电力、机电等工业支柱产业;商贸服务业繁荣活跃、辐射川渝10余县市。

(三)区域缺水状况及分布和类型

根据实地调查情况,船山区绝大部分乡镇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状况。涪江两侧由于地处河流低阶地,河流松散堆积层含水性和赋水性均好,一般的沉陷井就能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需要。从区内缺水情况来看,缺水区主要表现为工程性缺水;从地域上看,缺水严重的多分布在偏远处,交通不便且经济落后的地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船山区气候干旱严重,春旱几乎年年发生,夏旱伏旱频繁,农民饮用水严重缺乏。加之干旱期长,溪流田塘干涸,不但农溉水源得不到保障,而且饮用水也十分困难,有的地方要到几公里外拉水解决生活饮用。

2、船山区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低。尤其偏远和交通不便且经济落后的地区,地方财力比较困难,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

3、骨干水利工程少,全区虽有5座小(一)型水库,32座小(二)型水库,但都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且年久失修,淤积严重,渠系配套差,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工程效益。

二、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形地貌

遂宁市船山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处涪江中游,区域内丘包群立,沟谷迂回,宽缓延伸,为四川盆地典型的因造构剥蚀形成的丘陵景观,涪江两岸分布河流堆积阶地,全区地势为东北部及南部高,中部及西北部低,由此向南呈波状起伏,东部海拔350—480m左右,中部海拔260—280m,全区平均海拔340—370m,最大相对高差245.5m,多数相对高差在50—100m以内,以红层丘陵为主,红层面积约487.58Km

2,平坝面积30.42K㎡,区境内地貌按成因和形态特征可分为:侵蚀堆积地形和构造剥蚀地形。

侵蚀堆积地形主要分布于涪江两侧,表现为河漫滩及一至五级阶地;构造剥蚀地形表现为丘陵,包括深丘、中丘、浅丘、缓丘及平坝,分布于区内各个地区。

1、宽谷技状深丘区。

主要分布于东部的仁里、永兴、河沙以北地带,面积180.73Km2,占幅员面积的29.2%,高程350—510m,相对切割深度120—140m左右。主要为遂宁组(J3S)泥岩爽薄层砂岩地层,山脊连续分布,其特征为沟谷发育规模较大,沟谷长4—6.0Km,谷底宽度200—300m,平均坡度20—300。

2、宽谷园顶状中丘区

主要分布于区内北部的桂花—唐家一带、西南部保升一带及南部老池以南地带,面积75.37Km2,占幅员面积13.2%,高程320—410m。相对切割深度50—80m左右。主要为遂宁组(J3S)泥岩爽薄层砂岩地层。地形宽缓,丘顶圆缓,沟谷开阔平坦。

3、宽谷圆顶浅丘区

主要分布于区内西南部的南垭--新桥--西宁--复桥一带,面积221.85Km2,占幅员面积的35.9%。高程300—400m,其特征为主沟沟谷发育规模较大,支沟少而短,沟谷开阔平坦,谷底宽度200—400m。相对切割深度30—50m,主要为遂宁组(J3S)泥岩爽薄层砂岩地层,地层岩性均一,抗风化能力弱,沟谷宽平,丘包低缓。

4、平谷圆丘状缓浅丘区。

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新桥以北的小面积区域,分布面积9.63Km2,占幅员面积的1.6%,高程320—400m。其特征为沟谷发育规模较大,支沟多而短,沟谷开阔平坦,相对切割深度20—30m。主要为遂宁组(J3S)泥岩爽薄层砂岩地层,岩性均一,抗风化能力弱,因而形成沟谷宽平,丘包低缓,迂回绵延的地形。

5、平坝区

主要分布于涪江两侧,表现为河漫滩及一至三段阶地,面积130.42Km2,占幅员面积的21.1%,高程260—280m,主要为第四系(Q4a1-p1,Q3fgL)地层。

(二)气象、水文

1、气象

船山区属川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季风气候显著。特征为:气候为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旱、夏热、秋凉,无霜期长。但降雨时空分配不均,雨热同季,夏季伏旱,秋季阴雨,湿度大,云雾多,光照少。区内属低日照区,平均日照数为1471小时,历年平均日照率为32%,最多年为1847.7小时,最少年为1042.6小时。

全区平均气温17.40c,最冷月为1月,极端最低气温-4.60c,最热月为7月和8月,极端最高气温39.30c,且均温皆在00c以上。平均无霜期296天,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93.3mm。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夏季平均降雨量为4.8mm,占全年降雨量的48.7%,冬季仅为46.1mm,占5%。

据收集30多年资料,降雨量区段分布极不均匀,以区内中心地带为900mm左右,由中心地带向南、西、北三个方向逐渐减少,平均降雨量为700—850mm。降雨量差值超过200mm,降雨量不但有季节分配不均的规律(春季3—5月为204mm,夏季6—8月为445.2mm,秋季9—11月为278.3mm,冬季12—2月为46.4mm)且年季差异也十分突出,最多年1371.4mm,最少年602.2mm,年际之差769mm以上。由于降水变幅大,旱涝灾害频繁,春旱3—4月,发生频率为57%;初夏旱5—6月发生频率为43%;夏伏旱7—8月,发生频率为70%;冬干12—2月,发生频率为63%。各类干旱中以夏伏旱影响最大,严重影响大春主要作物产量。冬干春旱又严重影响人畜饮用水。灾害性天气包括冬、春、秋季的寒潮,低温,连绵阴雨、干旱、冰雹、暴雨、洪涝等。尤以夏伏旱影响范围最广,危害最大,据历年来的统计,年发生频率达70%,其中大旱频率为17%,伏旱持续时间一般为20—30天。最长达62天(1967年7月11日—9月10日)。

船山区蒸发旺盛,年平均蒸发量为985.7—1265.1mm,7—8月蒸发量最多,平均为149.4—181.1mm,4—8月各月平均蒸发量在100mm以上,在降水愈少蒸发量愈大的特性。因此些这月份易发生干旱。全年水面蒸发量约787.8mm,陆面蒸发量517.4mm,年内以7月份最大达78.4mm,占全年15.15%,12月份最小仅12.5mm,占全年的2.4%,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

2、水文

船山区境内大小溪河为涪江水系,呈不对称树枝状,西侧流长域宽,东侧反之,其纵横交错,遍布全区。涪江由北而南贯穿全境,区内流程67km,流域面积130.42k㎡,多年平均流量472m

3/s,最大流量为1183.4 m3/s(9月),最小流量为93.03 m3/s(2月),河面宽度一段为500——600,最大洪峰流量2370 m3/s;平均最高水位217.61m(7月),平均最低水位215.93m(3月),水位仅差2m,涪江年径流量为149.24亿m3,年径流深度496.4mm。

第二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

我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水资源主要由江河过境地表水,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

(一)江河过境地表水水资源

涪江是从外县进入我区的唯一过境地表水,其水资源极为丰富,每年平均过境客水149.24亿m3。但因河床较低,需提水或引水才能利用,目前仅利用0.97亿m3,仅占过境客水的0.65%。

(二)境内地表水水资源

我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93.3mm,平均地表径流深200~245mm,多年平均径流量1.377亿m3。主要以蓄水工程拦蓄 加以利用,我区已建成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32座, 塘1401口、石河埝228节,总蓄水1770万m3,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2.9%。

(三)地下水水资源

我区境内的地下水,主要为砂砾石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砂砾石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涪江一级阶地和漫滩中;基岩裂隙水分布广泛,主要附属于砂岩渗漏带中,受降雨的渗入补给。全区共有地下水资源0.876亿m3,可开采0.344亿m3,已开发利用0.024亿m3,占可开采量的21.5%。

综上所述,全区水资源总量为150.96亿m3,现已开发利用1.22亿m3,(详见遂宁船山区水资源总量与开发利用表),目前,我区的农业灌溉中,主要以水利工程进行蓄、引、提水方式进行。

遂宁船山区水资源总量与开发利用表

类型总量(亿m3)

已利用量利用率所占比例
江河过境地表水资源149.240.970.6579.4
境内地表水资源1.37710.17712.914.5
地下水资源0.34450.074121.56.1
合计150.96161.2211100
二、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区的水利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水利工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666处,其中: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32座,山平塘1401口,石河埝228节,这些工程的建成,为我区抗旱夺丰收、防汛保平安做到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这些工程都在上世纪六、七年代建成,且标准低、病害严重、渠系配套差,抗御连续干旱的能力低、这些诸多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区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三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水利是农业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去,就谈不上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经济越发展,水利设施的地位就越显得重要。我区的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水利基础脆弱,难以抗御大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搞好水利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之计”。当务之急是要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一号文件,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这些重要举措,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了水利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方针和原则,表明了党、兴修水利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标志着水利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第四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十五”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年区都发出了关于抓好夏修和冬春修农田基本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和“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逐步建立‘引导、农户建管、产权民有、利益民享’的新机制,改变不尊重农愿,由统包统揽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作法、树立农民自愿参与,村社自愿组织的观念。要严格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的同时,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和‘谁投入,谁所有’的原则,鼓励农民户办,联办小型水利工程,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大力支持民投、民建、民营水利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各部门配合下,船山区共修建各类小型水利工程 处,其中:衬砌山平塘34口,囤水田43处,兴建石河埝12 节,防渗灌溉渠14条6.61km,打抗旱井763眼,建蓄水池 53口,其它工程929处,共完成土石方8.18万m3,劳动工日19.57万个,耗用水泥379吨,其中财政补助177.7万元,乡镇投入31.4万元,农民自筹177.1万元,投劳折资85.8万元,解决了3.万人3.04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新增蓄水量15.5万m3,改善溉面0.62万亩,使群众得到了实惠,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利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诸多不足,需值得重视和急待解决。

1、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机电设备严重老化,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水利工程和电力提溉站带病运行;

2、渠系配套建设缓慢,灌溉保证率一直处于低水平运行;

3、商品水的意识不强,以至于征收水费困难重重;

4、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难于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5、“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机制尚未形成;

6、水利工程发展很不平衡、抗御连续干旱的能力低。

第五节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村工作和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备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情系广大农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树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要基础的观念、充分认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树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深化农村改革都是顺应民心之举的观念,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理清思想、扎实工作,努力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全区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更加紧迫。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

实施西部大开发,这是个难得的好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加强我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已成为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和强烈要求。有了现实思想基础,再配合物质条件,搞好我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就完全能实现。

—船山区劳动力资源充足,经济基础较好,按照国家基本建设要求,区早有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匹配筹资文件规定,受益农民自筹资金早已养成习惯,属地方匹配的资金能积极筹集。

——受益区党政群众对工程建设涉及的占地、取料、青苗、林木等方面将给予大力支持。

——交通条件好,受益区各乡镇形成了公路网络,有良好的运输条件。

——技术力量强。船山区具有各类工程建设专业人才、从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技术,工程管理方面有较丰富的施工和管理经验。

——建设区建筑材料丰富,可开采条石、砂、卵石完全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综上所述,无论从思想基础、经济技术条件、施工环境均具备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条件,实施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第一节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关于加强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推进工程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有条件的地方新建部分小型水源并配套溉排设施,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二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田基本建设的总体安排,也是指导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的重要依据,其基本原则除需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路线、方针、外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根据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出分阶段目标、重点放在粮食生产区及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包括粮食增产潜力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的区域;农民民主管理意识强、自愿申请加快建设的区域和已落实工程管理责任,特别是建立了规范的农民用水协会管理的区域。

二、统筹兼顾的原则

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协调各行业的用水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改造与改革、骨干与田间、溉灌与排水相结合。

三、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改造方案,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四、量力而行的原则

根据国家财政投入及地方财力的可能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设目标和操作性较强的措施。

第四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布局和重点

根据我区实情,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遵照“巩固改造,适当发展,加强管理,注重效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重点抓好小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及巩固和挖掘现有工程效益,努力加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全面推行农业节约用水,大力推广渠道防渗技术,实行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大力发展小型、微型水利实行“五个结合”,即大、中、小、微结合;蓄、引、提结合;塘、库、埝、井、田、池、窖结合,灌溉用水与解决人、畜饮人结合,新建与挖潜改造结合,进一步增强供水抗灾能力,形成乡镇有水库、村村有埝塘、社社有井池、户户有水窖的供水体系,实行农业的旱涝保收。

第三章规划的建设规模

鉴于遂宁市船山区的自然水利条件和旱灾以及水资源极度贫乏等情况,全面节流,适当开源,充分挖掘现有水利设施的潜力,开展我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就显的尤为重要。根据党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四川、省府提出,“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战略和遂宁、市府“关于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推动我市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决定”,遂宁市船山区委、区府抓住这一机遇,并结合我区的实际,为抗御自然灾害,促进我区由传统农业向节水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出粮经作物产量,保持好生态环境,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搞好我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满足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

一、增加溉灌面积,实现农业高产稳产。项目实施后,可基本达到农田旱涝保收,同时也可以解决溉灌区人多地少与粮食增产的矛盾。

二、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项目实施后,为开发林、果、桑、鱼、禽等立体型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解决人畜饮水,稳定社会局面。项目实施后,可解决溉区7万人,牲畜8万头(只)的饮用水困难。同时还可为溉区农业的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了水源保证。

四、节约水资源,确保 11.27万亩灌面全面实现。

综上所述,经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这次规划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小型自流灌区29处,渠道108.3km,新建小型灌溉水源蓄水池10167处,整治引水埝坝85处,68个村的塘坝衬砌481处。

第四章 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5)总投资15527.7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补助6695.44万元,完成土石方量139.53万m3新增灌面8.67万亩,现就各时段的主要工程分述如下

一、2006~2010年完成总投资7124.9万元,其中小型自流灌区改造16处,渠道改造73.04km,新增灌面8772亩,改善灌排面积15870亩,小型灌溉水源工程30个村,整治塘坝217处,新建蓄水池4279口,整治引水埝坝39处,开挖衬砌渠道85.6km新增容积自流167500m3补灌753030m3,新增灌面自流11865亩,补灌21336亩,分年实施于后:

1、2006年改造龙老渠10.04公里,新增灌面5300亩,改善灌面2800亩,估算投资200.8万元,小型灌溉水源工程大磨、三胜、燕窝、长虹、西埝、盘龙、飞跃等7个村,整治塘坝44处,新建蓄水池1074口,开挖衬砌渠道21.5km,新增蓄水自流336000m3,补灌1030m3,估算投资1395.7万元。

2、2007年,改造陡坡子水库渠道2.8km,新增灌面202亩,改善灌面2210亩,估算投资50.4万元,改造应龙桥水库渠道6.8km,新增灌面940亩,改善灌面2560亩,估算投资132.6万元;小型灌溉水源工程盐塘湾、大白塔、永石桥、太和桥、冬春村、棕树等6个村,整治塘坝处,新建蓄水池815口,开挖衬砌渠道16.3km,新增蓄水自流418000m3,补灌143400m3,估算投资1148.6万元。

3、2008年改造斑竹园水库渠道12.8km,新增灌面750亩,改善灌面1100亩,估算投资249.6万元;改造观音沟水库渠道12.6km,改善灌面2090亩,估算投资226.8万元;改造藏梁子水库渠道3.5km,改善灌面1200亩,投资估算63万元;小型灌溉水源工程六角、卧龙庵、神龙、松林、菩提寺、大山寺、白家桥等7个村,整治埝塘48处,新建蓄水池1160口,开挖衬砌渠道23.2km,新增蓄水能力自流816200m3,补灌244980m3,估算投资1506.9万元。

二、2011~2015年完成总投资8402.8万元,其中:小型自流灌区改造14处,渠道改造35.3km,新增灌面3516亩,改善灌面8820亩,估算投资5.8万元,小型灌溉水源工程38个村,整治塘坝262处,新建蓄水池5888口,整治引水埝坝46处,开挖衬砌渠道177.8km,新增容积自流2032000m3,补灌1036200m3,新增灌面自流13160亩,补灌29359亩,估算投资7757万元。

三、2016~2020年展望:完成总投资8037.2万元。其中:小型自流灌区改造63.8km,新增灌面2270亩,改善灌面7806亩,估算投资11.4万元;新建小型灌溉水源工程36个村,整治塘坝243处,新建蓄水池5215口,整治引水埝坝32处,开挖衬砌渠道104.3km,估算投资6872.8万元。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第一节 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方法:

这次规划所采用的投资估算是按近年我区已建成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亩均和新增水量综合投资估算法进行投资估算。

二、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投资估算按《四川省、重庆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1997)、《四川省、重庆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1997)、《四川省、重庆市水利水电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1998)以及川水建管(1997)7号文件进行编制。 

(一)人工工资

规划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受益村社民工施工,按98编规人工预算单价为10元/工日。

(二)材料价格估算指标

主要材料和地方建筑材料按川水建管7号文件规定价格进行计算。材料价差调整按遂宁市(2001)第十期价格信息进行调整。调整价格如下:

水泥:361元/吨; 炸药: 4000元/吨;

锯材:1500元/立方米; 砂:39元/立方米;

卵石: 35元/立方米; 粗条石: 70元/立方米。

(三)风、水、电价格

风价:0.09元/立方米; 水价:0.6元/立方米;

电价:0.8元/千瓦时。

(四)取费

有关费率标准按《四川省、重庆市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1998)执行,其中:其它直按费1.5%;现场经费:石方工程5%,砌石工程3%,砼工程3%;间按费率,土石方3%,砌石工程、砼工程5%,企业利润2%

三、典型工程投资估算

根据四川省“97”定额和“98”编规的规定,编制结果如下:

(一)船山区三胜村小型灌溉水源,蓄水池每方蓄水元,塘坝每立方造价6元,总投资176.62万元。

(二)龙(凤)老(池)渠道,节水改造工程,总投资200.8 万元,亩年投资380元或每公里20万元。

四、总投资估算

通过典型工程的投资,估算这次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为15527.7万元 (不含群众投劳部份),各类工程投资详见表二

投资分难中,投资按工程分类进行定额补助。

1、单个容积小于500立方米的小水池(小水窖、小水柜),按蓄水容积每立方米财政补助25元,塘、坝按蓄水容积每立方米财政补助4元,主要用于材料费、设备费,施工费。

2、灌溉排水工程的节水改造费用按设备、材料购置费的一定比例补助,亩均投资最高补助标准不超过200元,新建机电泵站(含排涝站)最高每千瓦补助标准不超过1200元,更新改造的最高千瓦标准不超过800元。

3、补助资金中安排3%的前期工作经费。

第二节 效益分析

一、效益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一是确保了项目区粮食的高产增量,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二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项目的实施为建材行业提供了很大的市场,也为当地农民务工提供了条件,既符合党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又扩大了内需,从而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显著。

二、国民经济评价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工程费用表现为工程投资和运行期的年运行费,工程效益主要表现为项目区增产增收,节约水资源、节约劳动力,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增加菜篮子收入效益。按国民经济评价的要求,应采用影子价格来估算建设项目的费用与效益。但由于许多货物的影子价格不易确定,因此,在计算项目费用或效益时大多采用现行价格。

1、投资概算

按照小型农田水利典型工程概算,已经计算出总投资(不含投劳折资)为15527.7万元,固定资产形成率取85%,固定资产余值取固定资产原值的4%,固定资产余值作为现金流入参加国民经济评价。

2、年运行费

年运行费指工程运行管理中每年所需支付的全部运行费用,根据水利部《关于试行财务基准收费和年运行费标准的通知》(水财字[1995]281号)规定参照执行,项目区年运行费按固定资产投资的5%计。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按照《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社会折现率 同时 采用12%和7%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期为分年实施、寿命期取30年,年内各项费用均发生在年未、计算期基准点定于第一年初,那么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n

∑ (B-C)t(1 EIRR)-t=0

t=1

式中: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

B----年收益 万元;

C----年费用 万元;

N----计算期 年;

t----计算期内各年的序号;

经济净现值(ENPV)

n

ENPV=∑(B-C)t(1 Is)-t

t=1

式中:EVPV----经济净现值 万元;

Is-----社会折现率

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

n n

EBCR=∑Bt(1 Is)-t/∑Ct(1 Is)-t

t=1 t=1

式中:EBCR----经济效益费用比

B1----第t年的效益(万元)

Ct----第t年的费用(万元)

经计算,该实施规划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 15%,大于12%,取EIRR=12%代入计算:经济净现值(ENPV),当Is取12%为67.5万元;当Is取7%时为328.1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当Is取12%时,为1.02,当Is取7%时为1.37。计算结果说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三、不确定性分析

本国民经济评价只作敏感性分析,本规划固定资产投资和灌溉效益是主要敏感因素,由于规划项目为社会效益项目,因此采用社会折现率为7%来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经计算,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经济内部回收率也大于12%,因此,项目在经济上具有抗风险能力,请上级尽快立项实施。

第三节 综合评价

遂宁市船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将为船山区的社会全面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和遂宁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灌溉保证率将由原来的50%提高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不到50%可提到85%以上,有了水源保证,有利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

通过对该项目的投资估算和国民经济评价,各种经济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因此,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上是有保证的,项目区交通、通讯、能源条件具备,基础设施良好,项目对环境保护无影响,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六章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小型农区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强的综合性工作,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职能机构,提高规划的组织实施,投入保障、技术保障、建设和建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严格按照省纪委、省监察厅、省计委《关于增强国债项目全过程管理纪律规定的通知》,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监督、指导,才能达到保质、按时、按量完成建设任务。

第一节 加强领导 明确职责

区成立分管区长为组长、区水利局、区、区财政局、区农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为成员的“遂宁市船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在区水利局设立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各工程建设项目乡镇应建立相应机构,加强领导,特别是乡镇要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落实专人,明确职责实行目标管理,区与项目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单位和责任人,定任务、定工期、定质量、定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到位,并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以明确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和完成。

第二节 优化建设管理方案,充分反映农愿

一、充分论证水源,确保水量满足灌溉和生活需要。

二、精心勘测设计,做好水力和结构计算,满足灌区对供水量的要求。

三、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方案,为灌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四、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合谐社会的要求,确定农民的承受能力的合理水价和水费征收方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第三节 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农业基础设施工程,他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参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实行县级报帐制。

(一)、资金组织:财政部门积极配合水利部门及时到位国补资金,认真组织落实配套资金。自筹资金根据工程标准、规模、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提出筹措方案,坚持把握好农村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筹集管理,坚持群众自愿,一事一议的原则,按照“谁爱益、谁负担”的投入机制。通过新闻传播媒体广泛宣传和国家补助资金的引导、粘合作用,充分调动群众投劳、投资的积极性、保证自筹资金落实到位。

(二)资金使用:要建立健全财务审批手续,实行统一采购建筑材料和设备、建设单位按工程进度赁购货,经水利、财政等部门审查后按工程质量、按进度拨款,专款专用,财政部门结帐时按单据认真落实,严格计划外开支,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资金管理:①严格遵照和执行财务制度、会计法规和有关财经纪律。要按照国债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实行县级报帐制,由财政拨付、监督,对投入的资金在县级水利局设立专户,建立专帐,由专人管理,群众自筹资金统一由乡镇财政所代收、代管。②实行财务公开,对农户的补助实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③实行报帐制,先干后补,验收结帐。在操作上严格按进度拨款,在资金使用上,先用自筹资金,后用国家补助资金。④建设管理费、勘测设计费,巡回检查费、竣工验收费只能在地方配套资金中列支,并严格控制比例,除此之外不得以任何名义收费。⑤建立完整的分工程项目建卡制度。对拟建工程进行卡片登记、卡片上反映工程概况、建设时间、补助资金等内容,在验收中检查卡片就一目了然,可确保资金用于工程建设。⑥建立审计制度。除市、县(市、区)财政、水利部门和项目主管单位,对资金的使用随时进行检查、监督外,审计部门要对各个工程项目进行跟踪检查,监督和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工程资金专款专用和及时足额到位,促使工程项目计划任务的完成。同时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要主动接受纪律、监察部门的检查、监督,确保工程建设无违规、违纪、违法事件发生。

第四节 严格管理,确保质量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效益的发挥,主要从材料、设备、施工队伍、安全管理等方面来把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关。

一、材料设备实行采购。全面实行阳光作业,对10万以上的材料和设备实行集中采购。实行市场认证准入,材料设备供应商的产品必须要有三证,才能参与采购竞标,严格“三无”产品,不合格的产品入场、对砂、卵石、水泥等产品进行严格的抽检,要求按规定必须取样试验后方可使用,砼、砂浆拌和用的各种材料必须要严格计量,保证各种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二、择优选定施工队伍,严格按招投标法律法规进行招投标活动,选择资信度高,业绩好的施工企业。

三、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场质量的监督管理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实施严格的质量措施,落实分级管理负责制,按规定执行“三制”管理,实行“两卡”制和“公式”制,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严把质量关。杜绝产生豆腐渣工程和发生工程质量责任事故,确保工程质量。在各项目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理组和质量监督组,明确质量标准,落实2名专职质监员,巡回检查工程质量,每一处工程明确1名素质好、业务精的工程师为项目专业监理员,负责项目的建设。在工程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工程技术负责人对质量工作负技术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要制定质量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层层签订责任书和项目合同,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在工程建设实施前及时将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向各方作技术交底,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按规范执行工程建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设计文件和按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施工,如有变动必须通过设计单位,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同时制定工程技术管理措施,明确职责,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对工程建设程序,建材选用,各道工序和工艺水平等均制定相应的技术操作标准,明确施工员职责,进行规范操作。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并将工程进度、质量指标等列入考核内容。

四、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各项目工程实施单位应成立施工安全组,负责施工安全检查。在工程施工中作好安全宣传,制定安全措施,对重点工程、隐蔽工程、施工爆破等指定专人负责,划定施工安全区,设立安全标志线和警示牌,确保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不发生任何伤亡事故。

五、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

加强质量法制教育和技术培训,增强质量法治观念,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加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知识的教育,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激励机制,积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质量,努力创建优质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除在工程建设中边学习边实践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外地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提高业务技能,促进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建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从一开始就必须高度重视各个单位工程的验收工作,施工单位明确质量负责人,跟班检查,认真执行“三检”制度,初验由跟班作业人员负责,复检由各班组长负责,终检由工程质量负责人负责,严格每道施工工序,上一道工序完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对隐蔽工程和重要工序必须报请建设质检部门共同检查。项目业主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全面认真复检,凡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现场立即要求返工,一直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各项目乡镇全面完工后,由乡镇向县(区)提出验收申请,县(区)组织相关部门逐处进行组织验收,对工程建设完成好并通过验收的予以适当的奖励,对工程进度缓慢办事拖沓的乡镇给予限期完成的警告。

第五节 明确工程的管理责任,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

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关键是明确管理责任,工程在验收当中要促进建后管理,为工程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各乡镇在报帐时要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的同时必须落实管护责任。否则不予报帐。也不予验收。因此,各项目在工程建设前可先成立建后管理机构。明确产权和工程管护使用权。管理单位与工程建设,成为工程质量最有力的“监督员”。工程在运行管理中要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增强活力。对工程的管理要积极推行到目标责任制,或因地制宜地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经营方式。以上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规范工程管理行为,在保确工程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运用管理中,合理的水费收入是保证工程良性运行的前提。建立完善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是重要环节。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责任,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规章和制度是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效益永续发挥。

第七章 附表

表一:遂宁船山区2004年基本情况总表

表一~1:规划区2005年基本情况汇总表

表一~2: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缺水区基本情况表

表二:小型 自流灌区基本情况及改造建议情况汇总表

表二~1:2006~2008年新建小型灌溉水源基本情况汇总表

表二~2:2006~2010年新建小型灌溉水源基本情况汇总表

表二~3:2011~2015年新建小型灌溉水源基本情况汇总表

表二~4:2016~2020年新建小型灌溉水源基本情况汇总表

表三~1:四川省遂宁市小型灌溉水源规划任务汇总表(2006~2008)

表三~2:四川省遂宁市小型灌溉水源规划任务汇总表(2006~2010)

表三~3:四川省遂宁市小型灌溉水源规划任务汇总表(2011~2015)

表三~4:四川省遂宁市小型灌溉水源规划任务汇总表(2016~2020)

表四~1:四川省遂宁市小型灌溉水源规划投资估算汇总表(2006~2008)

表四~2:四川省遂宁市小型灌溉水源规划投资估算汇总表(2006~2010)

表四~3:四川省遂宁市小型灌溉水源规划投资估算汇总表(2011~2015)

表四~4:四川省遂宁市小型灌溉水源规划投资估算汇总表(2016~2020)

表七:2006~2008年小型自流灌区改造情况汇总表

表八:2006~2020年小型自流灌区改造情况汇总表 

字串5

文档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2006--2015)年

综合说明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一、社会经济状况二、自然地理条件第二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一、水资源开发利用二、水利工程建设现状第三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第四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十五”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节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