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0:16
文档

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一、专业名称、代码及支撑学科专业名称:中国语言文学码:050101支撑学科: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美学、课程与教学论二、培养目标根据中国语言文学的内在规律与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和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文秘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三、培养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
推荐度:
导读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一、专业名称、代码及支撑学科专业名称:中国语言文学码:050101支撑学科: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美学、课程与教学论二、培养目标根据中国语言文学的内在规律与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和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文秘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三、培养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
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一、专业名称、代码及支撑学科

专业名称:中国语言文学

码:050101

支撑学科: 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美学、课程与教学论

二、培养目标

根据中国语言文学的内在规律与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和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文秘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水平、较扎实的语言功底、较高的文学艺术素养以及较好的人文艺术气质。

毕业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能够说流利的普通话,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高的汉字书写水平。

(2)熟悉各种文体,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能熟练撰写各类文章。

(3)具有较强的鉴赏、分析各类文学作品以及认识、评价各种文学现象的能力,具有文学批评的实践能力,能运用相关的文学理论进行初步的文学批评。

(4)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中国古典文献典籍,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5)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具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

(6)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学制、学分及授予学位

学制:基本学制四年

学分:本专业毕业不低于187学分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专业能力分解表

能力类型能力分解支撑课程备注
口语交际能力能够说流利的普通话,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学概论、逻辑学、言语交际学等课程
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能够借助工具书准确阅读与解释中国古典文献典籍,具有较高的汉语书写水平;熟悉各种文体,能熟练撰写各类文章。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音韵学、训诂学、《说文解字》讲读、写作、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等课程

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的阅读能力;能以积极的鉴赏态度,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丰富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其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其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能力。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等课程
语文教学能力驾驭语文教材、施教的能力;组织课内外语文教学的能力;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利用现代化语文教育工具的能力等。

教育学、心理学、语文课程教学专题研究、教师基本技能、语文课程教学论

科研能力能制定科研计划,有明确的研究思路。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比较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名作精读、中国现代作家专题、现代诗歌专题等课程

六、学分分配表

学科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技术平台

综合实践

平台

自主教育

平台

学分总计
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方向技术基础

专业实训
学分565718144326187
学分所

占比例

29.9%30.4%9.6%7.4%2.1%17.1%3.2%100%
七、集中性实践教学安排

学年学期

内容合计
12345678
入学教育1周

1周

军事训练1周

1周

专业实训4周

4周

教育见习2周

2周

教育实习20周

20周

毕业论文(设计)8周

8周

合计2周

2周

20周

12周

36周

八、教学计划表

1.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系列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课程

性质

考核

方式

学时分类学期周学时分配

理论实践
思想政治系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修考试354322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考查2363242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考查6108486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考查35432222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考查240

1624***
形势与必修考查2361620********
选修选修考查11818****
小计19194
人文系列选修选修考查11818****
小计11818
自然科学基础系列大学数学A

必修考查232322
大学物理B

必修考查232322
选修选修考查11818****
小计58282
艺体系列太极拳与太极文化必修考查2324282
大学体育必修考查485622
选修选修考查11818****
小计71143084
信息技术系列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考查34832163
VF语言程序设计

必修考查34832163
选修选修考查11818****
小计71148232
外语系列大学英语必修162562564444
选修选修考查11818**
小计17274274
总计56796
(注:思想政治系列实践为课外实践教学,其学时不计入“小计”和“合计”)

2.专业教育课程设置

系列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课程

性质

考核

方式

学时分类学期周学时分配

理论实践
                  专  业  基  础  系  列

现代汉语必       修

考     试

610210233
古代汉语610810833
语言学概论354543
逻辑学考查236362
中国古代文学         考  试

162802804444
中国现代文学4686822
中国当代文学236362
外国文学610810833
文学概论610810833
美学概论232322
中国古代文论236362
写作考查232322
小计571000

1000

语 言 文 字 方 向

现代汉语词汇专题选     修

考     查

232322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236362
汉语修辞学232322
言语交际学236362
汉语音韵学236362
训诂学232322
文字学概要236362
诗歌注释研究232322
汉语史概要232322
《说文解字》讲读236362
中学文言文注释分析232322
     文   学  方  向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                  选        修

考        查

232322
《世说新语》与魏晋文化236362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232322
中国古代文学名作精读232322
《红楼梦》专题236362
唐宋诗词赏析232

32

2
中国古代戏剧专题236362
《诗经》研究232322
古代典籍概要232322
先秦诸子研究236362
中国现代作家专题232322
中国近代文学专题选              修

考              查

236362
港台与海外华文文学专题

23232

2
中国百年文学与哲学思潮236362
现代诗歌专题236362
比较文学概论236362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232322
流散文学232322
东方文学236362
《圣经》与现当代文学232322
文    学   方   向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选     修

考     查

236362
中国戏剧文学史236362
历代曲话名篇选读232

322
雁翼研究232322
文化文论方向中国现代小说美学研究

选           修

            考           查

232322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232322
中国美学史纲要236362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研究236362
《文心雕龙》导读236362
中国古典文献学232322
国学经典选读236362
赵文化专题118182
楚辞与楚文化研究232322
小计18324324
总计751324

1324

*专业方向系列分为三个方向,分别是语言文字方向、文学方向和文化文论方向,全部为选修课,共18学分。每个方向至少选修4学分。

3.专业技术课程设置

系列课程

编号

课程/项目名称

课程

性质

考核

方式

学时分类学期周学时分配

理论实践
技术基础系列

教育学 必     修

考试3484443
心理学考试3484443
教师基本技能考查23216162
语文教学法考试46044
余映潮教学艺术研究考查23216164
小计1422418044
专业实训系列三笔字与简笔画必    修

考    查

11周

1周

*
教师口语与班级管理

11周

1周

*
课件制作11周

1周

*
教学设计11周

1周

*
小计44周

4周

总计18224/4周

18044/4周

4.综合实践课程设置

系列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课程

性质

考核

方式

学时分类学期周学时分配

理论实践
综合实践入学教育11周

*
军事训练11周

*
教育见习22周

*
教育实习2020周

*
毕业论文(设计)88周

*
总计3232周

5.自主教育课程设置

系列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课程

性质

考核

方式

学时分类学期周学时分配

理论实践
理论系列中外教育史考查每门课1学分任选2学分

教育心理学考查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考查
教育名著选读考查
名师名家讲坛考查
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考查2
学术报告或科技创新活动考查2
总计6
(注: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各类比赛中获得奖励、各类报刊发表作品、专利、文体活动获奖、职业资质、参与课题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等)

九、主干课程描述(专业基础课中的必修考试课)

古代汉语课程介绍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周学时为3课时,开设学期为第三与第四学期。本课程属于文学一级学科下的汉语言文字学二级学科。它以现代汉语为先修课程,以文字学概要、训诂学、汉语音韵学等为后续延伸课程,并将为一切与古代文献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古汉语素养,能够将古汉语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古文阅读和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实践中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古代文献语言(主要是先秦两汉)为主要研究对象,阐释古汉语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学习方法。其核心内容是研究文字理论和文字关系、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语法、上古音、古书注解、诗词格律、修辞以及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等。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周学时为4课时,开设学期为第一至第四学期。本课程属于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无先修课程,后续课程为古代文学方向专业选修课。本课程讲授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辽、元明清近代文学,以文学史的发展为基本线索,以作家作品为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了解期间出现的文学流派和思潮,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评价作家作品的能力,培养其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语言学概论课程介绍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周学时为3课时,开设学期为第五学期。本课程属于文学一级学科下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先修课程为现代汉语、英语。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比较系统掌握语言学基础知识,了解语言和社会的关系、了解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它和语言的关系等语言学基本内容。本课程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母语和第一外语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能够利用语言学理论分析语言现象。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包括母语或对外汉语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现代汉语课程介绍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周学时为3课时,开设学期为第一、二学期。本课程属于文学一级学科下的汉语言文字学二级学科。无先修课程,后续课程为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个别语言学中的描写语言学。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将原有的对语言的感性认识理性化、系统化,不断增强学生运用语言规律的自觉性。在学习、掌握具体的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逐步熟悉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运用已学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和纠正常见语言运用中错误的能力。本课程包括绪论、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五部分内容。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周学时为2课时,开设学期为第五学期。本课程属于文学一级学科下的汉语言文字学二级学科。中国古代文论属于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理论学。先修课程为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本课程开设意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素养,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发展脉络;熟悉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作品,掌握其重要的文学理论观点;进而运用古代文论分析和评价古典文学作品。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上自先秦、下迄近代的文学理论资料,重点介绍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阐释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轨迹。

文学概论课程介绍

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周学时为3课时,开设学期为第三、四学期。文学概论属于文学一级学科下的文艺学二级学科,先修课程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围绕文学活动四要素展开,涉及文学活动的性质、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批评与接受等。文学概论以文学的具体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以哲学方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属性、特点和规律, 使学生掌握有关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懂得文学基本规律,拥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学现象的理论工具,从而树立科学的艺术观和审美观,能够正确地创作、欣赏和评论文学作品,能够从事文学研究和社会文化工作,并为学生学习其他文学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美学概论课程介绍

美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周学时为2课时,开设学期为第六学期。本课程属于哲学一级学科下的美学二级学科。美学概论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是人类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创造美实践的产物,是对人类、个体的历时性、共时性审美、创造美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美学概论课程讲授以马克思实践论为基础,适当吸收了当代西方存在论思想的合理因素,尝试建构有中国当代特色的美学理论,围绕审美活动论、审美经验论、审美形态论等内容具体展开,本课程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语文教学法课程介绍

语文教学法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周学时为2课时,开设学期为第六学期。本课程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语文教学法是以语文教育的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中学语文教育思想、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规律和方法等基本理论,训练学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从事语文教育的兴趣和信念以及不断改革教学的意识,为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做好思想上和技能上的双重准备。

                          外国文学课程介绍

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周学时为3课时,开设学期为第四、第五学期。本课程属于文学一级学科下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级学科。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和演变情况;掌握外国文学主要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主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成就及其含义;提高鉴赏和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后续相关选修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周学时为2课时,开设学期为第一、第二学期。中国现代文学属于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上重点讲授中国1917年至1949年的文学思潮与文学创作。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目的是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历史的梳理和作家作品的解读与讨论,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及重要的文学现象,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与特征,让学生基本掌握分析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论修养,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介绍

中国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周学时为2课时,开设学期为第三学期。本课程属于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本课程主要讲授1949年以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讲授在注重经典文本解读、重要现象介绍的同时,特别强调对其整体性的历史贯通,尤其注重把关于“50-70年代”的文学史和“80-90年代”的文学史贯穿起来,并辨析其与现代文学的逻辑关系和异同,使学生在微观了解的基础上,对于当代文学的历史形成有一定的宏观把握。另外,由于“当代文学”没有“下限”,因此对于文学现状的敏锐捕捉和分析,也成为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文档

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一、专业名称、代码及支撑学科专业名称:中国语言文学码:050101支撑学科: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美学、课程与教学论二、培养目标根据中国语言文学的内在规律与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和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文秘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三、培养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