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拌和站、预制厂精细化施工要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0:16
文档

拌和站、预制厂精细化施工要求

2016年拌和站、预制厂精细化施工控制标准为加强拌和站、预制厂场管理规范,突出安全管理,依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指南》等相关规定,结合淄博市公路建设特点,要求如下:一、拌和站建设精细化施工标准1、一般规定1.1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后,应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立即着手进行拌和站的选址与规划,一个月内明确拌和站设置规模及位置,并编写建设方案,内容包括位置、占地面积、功能区划分、场内
推荐度:
导读2016年拌和站、预制厂精细化施工控制标准为加强拌和站、预制厂场管理规范,突出安全管理,依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指南》等相关规定,结合淄博市公路建设特点,要求如下:一、拌和站建设精细化施工标准1、一般规定1.1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后,应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立即着手进行拌和站的选址与规划,一个月内明确拌和站设置规模及位置,并编写建设方案,内容包括位置、占地面积、功能区划分、场内
2016年拌和站、预制厂精细化施工控制标准

为加强拌和站、预制厂场管理规范,突出安全管理,依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指南》等相关规定,结合淄博市公路建设特点,要求如下:

一、拌和站建设精细化施工标准

1、一般规定

1.1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后,应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立即着手进行拌和站的选址与规划,一个月内明确拌和站设置规模及位置,并编写建设方案,内容包括位置、占地面积、功能区划分、场内道路布置、排水设施布置、水电设施设置及施工设备的型号、数量等。

1.2每个合同段原则上只设置一座大型拌和站。对个别确因条件无法满足要求的,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总监处初步审批,最终项目业主审批后,方可增设拌和站。

1.3每个合同段所用混凝土必须进行集中拌和,自动计量,严禁在施工现场使用小型拌和设备生产混凝土。

1.4规划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才能进行拌和站建设,并报项目业主备案。拌和站建设完成后,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拌和站不允许进行生产,待整改并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生产。

1.5项目部对拌和站直接进行建设及管理,不得分包、转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1.6拌和站建设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生活区、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及运输车辆停放区等,拌和站的生活区应同其他区隔离开,场地进行硬化处理。

1.7拌和站宜设置视频监控系统。生产、生活营地的消防、安全设施应齐全到位,并做好临时雨水、污水排放以及垃圾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

2、场地建设

2.1面积

(1)水泥混凝土拌和站的占地面积不少于10000m2;(15亩)(2)水稳拌和站的占地面积不少于20000m2;(30亩)

(3)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占地面积不少于35000m2。(50亩)

2.2场地处理

(1)拌和站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集中布置,宜采用封闭式管理,拌和站内宜设置工地试验室,场地外围采用砖砌、彩钢板、隔离栅或其它材料进行围墙封闭,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宜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2)入口前30m内道路、场区内运料道路(包括装载机自料堆至拌合机上料斗行走道路、拌合站出入口道路),基底采用15cm厚10%石灰土或5%水泥水稳定密实+20cm水泥稳定碎石+15cm厚C20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处理,硬化面积满足施工需要,道路两侧采用砖道牙镶边,并做好洒水灭尘及养护工作;生活区、办公区道路硬化采用15cm厚5%水稳碎石基层+8cm厚C15砼面层;材料堆放区硬化采用20cm厚10%石灰土或5%水泥水稳定密实+20cm厚6%水稳定碎石(或15cm厚C15砼面层),材料堆放区建设时埋设工字钢或架杆,且高出水泥混凝土5cm,切实解决铲料高度施工控制。

(3)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低面采用M7.5砂浆进行抹面,做到雨天场地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

(4)在场地外侧合适位置设置沉砂井及污水过滤池,严禁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

3材料堆放

3.1原料的堆放应放一般要求:

(1)凡用于工程的砂石料应按配料要求,不同粒经、不同品种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并设置明显标志,分料仓应采用“37”墙砌筑2.0m高,采用水泥砂浆抹面,仓内地面设不小于4%的地面坡度,分料墙下部预留孔洞,严禁积水。

(2)应严格按照规定对现场材料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出产批号、进场日期、检验状态、进场数量、使用单位等,并根据不同检验状态和结果采用统一的材料标识牌进行标识。

(3)料仓的容量应满足最大单批次连续施工的需要,并留有一定的余地;另外,还应满足运输车辆和装载车辆和装载机等作业要求。(4)油层拌和站储存料斗在内的所有地材存放场地必须加设轻型钢结构顶棚,钢结构顶棚起拱线高度7m;基层及砼拌和站可采用覆盖措施。

(5)所有集料分批验收合格的材料方可进场。

3.2用于混凝土拌和用原材料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砂子采用河砂,过10mm后筛后存放。

(2)碎石应采用反击破设备生产的碎石。

(3)水泥采用罐装水泥。

3.3路面层用砂石等原材料的堆放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路面集料进场应分层堆放,并控制每层集料的堆垛高度。底部卸料按图a)所示斜堆,顶部卸料按图b)所示平堆。上料时,装载机应从底部按顺序竖直装料,减少集料离析。

图分层堆料

②沥青结构层所用粗集料宜搭设遮雨棚,路面用细集料必须搭设遮雨棚。遮雨棚应采用钢筋结构,面积应满足工程需要。

4拌和站的标示标牌

4.1拌和站内公示详细的现场布置图,站内设置明显的标示牌。(1)拌和站内醒目位置应设置工程告示牌、拌和站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牌、操作规程等明示标志。

(2)拌和站出入口、拌和楼控制室应设置禁止、警告、指令标志。

4.2拌和站配合比标识牌:

(1)拌和机操作房前醒目位置应悬挂混凝土配比标识牌,标识牌采用镀锌铁皮制作,尺寸800mm×600mm,油漆喷涂确保不退色,数字采用彩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晰。标识牌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混凝土设计与施工配合比(含外加剂),粗细集料的实测含水率及各种材料的每盘使用量等

(2)拌和站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统一制服,挂牌上岗。

5拌和站生产能力和规模

5.1水泥混凝土拌和站生产能力

(1)所有拌和站必须达到两个四仓式自动计量标准,粗集料按4.75-13.2mm、13.2-19mm、19mm-31.5mm三种粒级进行采集和掺配。若是梁片预制的专用拌和站,只可配备4.75-13.2mm、13.2-19mm两档料仓。

(2)拌和机性能应保持良好,单机生产能力应不低于75m3/h。(3)拌和站建设完成后,需根据拌和机的功率配备相应的备用发电机,确保拌和站有可靠的电源使用。

(4)拌和站的计量设备应通过计量部门标定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过程中应不定期进行复检,确保计量准确。

5.2水稳/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生产能力和规模(1)水稳碎石拌和采用二次拌和拌和机,配置5个集料仓和一个水泥仓,料仓之间隔板高度不小于100cm,自动补水器加水,拌和机性能应保持良好,其能力不低于400t/h。

(2)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配备计算机及打印设备,施工SMA路面时需要配置纤维添加装置。冷料仓的数量满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宜少于5-6个,料仓之间隔板高度不小于100cm,拌和机性能应保持良好,其能力应符合投标时的承诺,并不低于240t/h。(3)拌和楼的计量设备通过有关部门标定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过程中应不定期进行复检,确保计量准确。

二、预制厂建设精细化施工标准

1一般规定

1.1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后,应按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立即着手进行预制场的选址与规划,一个月内明确预制场设置规模及位置,并编写建设方案,内容包括位置、占地面积、功能区划分、场内道路布置、排水设施布置、水电设施设置及施工设备的型号、数量等。

1.2每个合同段原则上只设置一座预制场。对于确实因为预制场地、运输通道等客观条件所限,预制场规划的预制梁片数量达不到“不少于300片”要求的,经总监办和项目业主批准,可以考虑相邻标段合并预制或委托相邻标段进行预制。若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委托相邻标段预制的,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经总监办及项目业主审批同意后,可以适当降低建设规模。

1.3预制场选址与布置要经过多方案选择,合理划分办公生活区、制梁区、存梁区、构建加工区域。预制场建设要与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基本同步启动,避免出现“梁等墩”及“墩等梁”现象。预制场建设标准见表。

预制场建设标准

序号内容要求

1预制梁片数量不少于300片

2移动钢筋棚至少1座

3台座数量应与预制时间相匹配,按1.5片/(座·月)控制

4吊装设备满足起吊吨位需要,至少2台

5模板数量不少于台座数量的1/6

6自动喷淋养护设施不少于0.5×台座数量

7必须的施工辅助设施和个班钢筋定位架、钢筋骨架定位架、和个班底模支撑架

8其他施工设备满足施工需要1.4规划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才能进行预制场建设,并报项目业主备案。预制场建设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预制场不允许进行生产,待整改并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生产。1.5项目部对预制场直接进行建设及管理,不得分包、转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预制场宜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1.6生产、生活驻地的消防、安全设施应齐全到位,并做好临时雨水、污水排放以及垃圾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

2场地建设

2.1面积

(1)一般预制场的占地面积不小于20000㎡。(30亩)

(2)预制量较少合同段,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业主批准,可适当减少面积,且不小于8000㎡,(或经相关单位批准到相邻合同段)。

2.2场地处理

(1)预制场布置

①预制场布置要符合工厂化生产的要求,道路和排水畅通,场地四周用砖砌围墙(或通透式围栏)。预制场的所有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必须使用不小于15cm厚碎石垫层+不小于10cm厚的C15混凝土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预制场的一般行车道路硬化,必须使用不小于15cm厚碎石垫层+不小于20cm厚5%水稳+不小于15cm厚的C20混凝土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

②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地面采用M7.5砂浆进行抹面,做到雨天场地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

③办公区、生产区、操作工的生活区等,要做到区域功能分明。同时预制场还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④变压器设置的安全距离要符合相关规范规定。所有的电器设备按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安装,所有穿过施工便道的电力线路采用从硬化地面下预埋管路穿过。

⑤场地内必须根据梁片养生时间及台座数量设置足够的梁体养生用的自动喷淋设施,喷淋水压加压泵应能保证提供足够的水压,确保梁片的每个部位均能养护到位,尤其是翼缘板地面及横隔板部位。养护用水需进行过滤,避免出现喷嘴堵塞现象,并且管道埋入地下。张拉台两侧设置切实可行的排水措施,无大面积存水现象。

⑥混凝土拌和站应靠近预制场,并远离办公生活区。

(2)预制梁的台座设置:

①预制梁的台座强度应满足张拉要求,台座尽量设置于地质较好的地基上;对软土地基的台座基础要进行加强;台座与施工主便道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②预制场场地分层碾压密实,确保无沉降,并对台座基础进行加固,尤其台座两端经设计部门验算后,用C40以上的混凝土扩大基础进行加固,以满足梁板张拉起拱后基础两端的承载力要求。同时应在台座上设置沉降观测点进行监控。存梁区台座应视基地的承载力情况适当配筋。

③台座应满足不同长度梁片的制作,底模应采用通长钢板,不得采用混凝土底模。钢板厚度应为6~8mm,并确保钢板平整、光滑,及时图脱模剂,防止吊装梁体时,由于黏结而造成底模“蜂窝”、“麻面”。

④预制台座、存梁台座间距应大于2倍模板宽度,以便吊装模板。预制台座与存梁台座数量应根据梁板数量和工期要求来确定,并要有一定的富余。

⑤台座要满足不同长度梁片的制作。台座两侧用红油漆标明钢筋间距。

⑥用于存梁的枕梁可设在离梁两端面各50~80cm处,且不影响梁片吊装的位置。支垫材质必须采用承载力足够的非刚性材料,且不污染梁底。

(3)材料堆放

①堆料场要求同“拌和站材料堆放”

②波纹管、锚具、支座等其他材料必须按相关要求建库保管和加工,做到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有牌,做好防锈、防腐、防火、防盗工作。

3预制场标示标牌

(1)预制场内醒目位置应设置工程公示牌、施工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牌等明示表示。

(2)吊装作业区、安全通道应设置禁止标志;预制场的制梁区、存梁区、构件加工区等各生产区域应设置明示标示(3)钢筋绑扎区在明显位置应设置明显标识牌。

(4)张拉台座两端应设置指令标志,并设置钢板防护。

(5)正在使用的机械设备应在醒目位置悬挂机械操作安全规定公示牌(即安全操作规程),易发生机械伤害的场所、施工现场出入口应设置禁止和警示标志。

4机械设备

(1)进场机械设备必须能满足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要求,采用智能张拉、智能压浆、钢筋弯曲机控制施工质量;安装调试简便,容易操作、维修方便,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和破坏,如油、声污染。

(2)大型机械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一机一人专职防护,做到“五个一,”即:一机、一人(专职防护)、一本(机械施工日志)、一牌(设备标识牌)、一证(机械操作证)。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机的构造、性能及保养规程,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3)施工现场安装、拆卸大型施工机械时,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施工单位负责人、安质、安全(设备)主管工程师到场把关。转场时,应有“专项方案、专项检测、专项见证、专项放行、专项检查”,技术负责人、领工员、安全员、技术员及监理员要现场把关。大型施工机械夜间不得安排专场、移机。大型施工机械作业时,现场必须有领工员、安全员、技术员、监理员等有关人员把关。龙门吊、架桥机、塔吊必须经过有关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机械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前,应按设备错做规程进行检查,作业中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酒后上岗或连续疲劳作业,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并做好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记录。

三、钢筋加工厂精细化施工标准

3.1一般规定

(1)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后,应按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立即着手进行钢筋加工厂的选址与规划,一个月内明确钢筋加工厂设置规模及位置,并编写建设方案,内容包括位置、占地面积、功能区划分、场内道路布置、水电设施设置及施工设备的型号、数量等。(2)每个合同段原则上只设置一座大型钢筋加工厂,对合同段内桥梁、涵洞等结构物的钢筋进行集中加工。加工场地应合理选择设置地点,宜采用集中加工配送方式,减少二次搬运量,做到加工与施工互不干扰。

(3)大型钢筋加工厂必须配备数控钢筋弯曲机1台、数控弯扎机1台,保证工程所需要各种钢筋均由机械自动加工成型。

(4)规划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才能进行钢筋加工场建设,并报项目业主备案。钢筋加工场建设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加工场不允许进行生产,待整改并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生产。

(5)钢筋加工场的规模及功能应符合投标文件承诺的有关要求及满

足施工需要。材料堆放区、成品区、作业区应分开或隔离。

(6)项目部对预制场的管理模式,由项目部进行建设并采用封闭式管理,并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监理单位也应配备足够的专监及现场监理员进行监管。现场宜设置视频控制系统。

(7)桥梁下部构造钢筋可视实际情况在现场拼装。

(8)钢筋加工场必须配备桁吊或龙门吊,龙门吊必须由专业厂家生产,使用前须获得有关部门的鉴定,严禁使用自行组装的门吊。

3.2场地建设

(1)面积

钢筋加工棚面积不小于2000㎡。顶棚及架构原则采用钢结构搭设。

(2)场地处理

钢筋加工场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集中布置,宜采用封闭式管理,材料堆放区、成品区、作业区应分开或隔离。

①钢筋加工场应做硬化处理并做好散水。棚内地面必须使用不小于15cm厚水稳+不小于10cm厚(场地内的道路不小于15cm厚)的C20混凝土作为面层。棚内按照其使用功能分为:原材料堆放区、钢筋下料区、加工制作区、半成品堆放区。

②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场地四周应设排水沟。

(3)材料堆放

堆料场用于加工场内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的堆放。

①钢筋应垫高堆放,离地30cm以上,下部支点应以保证钢筋不变形为原则。

②钢绞线的存放应保持干燥,防止被雨水淋湿。

③应严格按照规定对现场材料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出厂批号、进场日期、检验状态、进场数量、使用单位等,并根据不同的检验状态和结果采用统一的材料标识牌进行标识。

3.3钢筋加工场标示标牌

加工场应实行封闭管理并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储存区、加工区、成品区布设合理,设置明显的标志标牌。

(1)加工场内醒目位置应设置工程公示牌、施工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牌等明示标志。

(2)焊接、切割场所应设置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木工加工区应设置禁止标志。安全通道应设置禁止标志。使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场所应设置禁止标志和明示标志。加工场出入口和场内应设置禁止标志和警告标志。消防器材放置场所应设置提示标志。各作业区应设置分区标识牌。

(3)机械设备应悬挂机械操作安全规定公示牌(即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标志牌。

(4)各种原材料时、半成品或成品应按其检验状态与结果、使用部位等进行标识。

(5)加工制作区应悬挂各号钢筋的大洋设计图,标明尺寸、部位,确保下料及加工准确。

(6)钢筋加工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统一制服,挂牌上岗。

3.4加工能力和要求

为满足钢筋加工的精确度,必须使用数控钢筋加工设备。机械加工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进场机械设备必须能满足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要求;安装调试简便,容易操作、维修方便,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和破坏,如油、声污染。

(2)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机的构造、性能及保养规程,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3)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相应劳动保护用品。作业前应按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查,作业中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相应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做好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记录。(4)金属加工工作台应稳固;卷扬机应安装牢固、稳定,防止受力时位移和倾斜。

(5)各种气瓶应有标准色,气瓶间距不小于5m,距明火不小于10m 且采取隔离措施。气瓶使用或存放符合要求,应有防震圈和防护帽。(6)施工现场各类实验设备应定期检查。

文档

拌和站、预制厂精细化施工要求

2016年拌和站、预制厂精细化施工控制标准为加强拌和站、预制厂场管理规范,突出安全管理,依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指南》等相关规定,结合淄博市公路建设特点,要求如下:一、拌和站建设精细化施工标准1、一般规定1.1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后,应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立即着手进行拌和站的选址与规划,一个月内明确拌和站设置规模及位置,并编写建设方案,内容包括位置、占地面积、功能区划分、场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