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联想并购IBM PC业务”案例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2:12
文档

“联想并购IBM PC业务”案例分析

“联想并购IBMPC业务”案例分析报告一、联想、IBM简介联想集团成立于19年11月,自1997年起,连续7年为中国最大PC厂商,自1999年起成为亚太区最大PC厂商。其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服务器和外设产品及网络产品等,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设有PC生产基地,年产量约500万台。联想集团拥有庞大的PC分销网络,包括约4,400家零售店,员工总数约为10,000人。2003-2004财年,联想集团销售收入为231.8亿港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0.5亿港元。至
推荐度:
导读“联想并购IBMPC业务”案例分析报告一、联想、IBM简介联想集团成立于19年11月,自1997年起,连续7年为中国最大PC厂商,自1999年起成为亚太区最大PC厂商。其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服务器和外设产品及网络产品等,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设有PC生产基地,年产量约500万台。联想集团拥有庞大的PC分销网络,包括约4,400家零售店,员工总数约为10,000人。2003-2004财年,联想集团销售收入为231.8亿港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0.5亿港元。至
“联想并购IBM PC业务”

案例分析报告

一、联想、IBM简介

联想集团成立于19年11月,自1997年起,连续7年为中国最大PC厂商,自1999年起成为亚太区最大PC厂商。其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服务器和外设产品及网络产品等,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设有PC生产基地,年产量约500万台。联想集团拥有庞大的PC分销网络,包括约4,400家零售店,员工总数约为10,000人。2003-2004财年,联想集团销售收入为231.8亿港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0.5亿港元。至2004年第三季度联想集团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为26.8%。

IBM于1914年创立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30多万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IBM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八百八十多亿美元。二十多年来,IBM的各类信息系统已成为中国金融、冶金、石化、交通、制造业、商品流通业等许多重要业务领域中最可靠的信息技术手段。IBM的客户遍及中国经济的各条战线。 

二、并购动因

(一)谋求经营协同效应

     IBM PC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毛利率高达24%,完全是其高昂成本所致——高投入、高产出、花钱大手大脚导致了IBM高昂的管理费用。而联想具有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毛利率仅为14%,却有5%的净利润。所以,联想与IBM在经营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

(二)谋求财务协同效应

     IBM的优势在于其IT服务业具有盈利构架。仅2001年第一季度,IBM的服务咨询费用与相配套的硬件服务器的总和就几乎占到了总收入的80%。这对于联想来说是其继续创造利润的良好根基。

三、并购过程

2000年:IBM曾找到联想,并购被提及,但联想当时因把难度和风险看得过重而没有考虑。

2003年冬:事情出现转机,并购再次被提及。

2003年11月:联想组成了谈判队伍飞往美国,与IBM进行了第一次接触。

2003年11月—2004年5月:谈判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对方情况并提出有关收购的商业方案。这次并购谈判涉及范围很广,联想集团的各部门都派出专门小组全程跟踪谈判,并聘请专业公司协助谈判。

2004年6月—10月:谈判最艰苦的实质性阶段。谈判双方就并购所涉及的各个细节逐一敲定。

2004年12月6日:谈判的冲刺阶段。当天早晨,联想向联交所递交了有关收购IBM PC业务的申请。联想宣布停牌。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包括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所有业务及IBM相关研发团队和技术。同时,联想方面也拿出了包括收购价格、支付方式、合作方式等的初步商业方案。

2005年5月1日:联想正式宣布完成对IBM PC业务的收购。合并后,联想PC业务的年收入将达到约130亿美元,年销售PC约为1400万台。新联想将成为IBM首选的个人电脑供应商,而IBM亦将成为新联想的首选维修与质保服务以及融资服务供应商。

四、并购支付方式

(一)混合支付方式

在交易过程中,根据双方签订的资产购买协议,联想向IBM支付了6.5亿美元的现和占联想集团18.9%的6亿美元股票。

其中,股票支付方式包括以每股2.675港元向IBM股东发行占比8.9%的新股份和占比10%的新无投票权股份。

(二)承担债务式支付

联想集团还将承担IBM 5亿美元的债务。

五、并购融资安排

(一)银团贷款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银团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基于相同贷款条件,依据同一贷款协议,按约定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本外币贷款或授信业务。银团贷款又称为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 Loan),是由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一家或数家银行牵头,多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参加而组成的银行集团(Banking Group)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融资的贷款方式。国际银团是由不同国家的多家银行组成的银行集团。 

    联想集团获得了一项6亿美元5年期的银团贷款,主要用于支付并购对价。

(二)过桥贷款

    过桥贷款(bridge loan)又称搭桥贷款,是指金融机构A拿到贷款项目之后,本身由于暂时缺乏资金没有能力运作,于是找金融机构B商量,让它帮忙发放资金,等A金融机构资金到位后,B则退出。这笔贷款对于B来说,就是所谓的过桥贷款。在我们国家,扮演金融机构A角色的主要是国开行/进出口行/农发行等性银行,扮演金融机构B角色的主要是商业银行。

   从一般意义上讲,过桥贷款是一种短期贷款(short-term loan),其是一种过渡性的贷款。过桥贷款是使购买时机直接资本化的一种有效工具,回收速度快是过桥贷款的最大优点。过桥贷款的期限较短,最长不超过一年,利率相对较高,以一些抵押品诸如房地产或存货来作抵押。因此,过桥贷款也称为“过桥融资”(bridge financing)、“过渡期融资”(interim financing)、“缺口融资”(gap financing)或“回转贷款”(swing loan)。

    联想集团获得了全球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的过桥贷款5亿美元。

(三)私募资金

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     

金融市场中常说的“私募基金”或“地下基金”,是一种非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其方式基本有两种,一是基于签订委托投资合同的契约型集合投资基金,二是基于共同出资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公司型集合投资基金。

首先,私募基金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其次,在募集对象上,私募基金的对象只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圈子虽小门槛却不低。第三,和公募基金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同,私募基金这方面的要求低得多,加之监管也相应比较宽松,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资更具隐蔽性,运作也更为灵活,相应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机会也更大。

联想集团与全球三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 Atlantic、美国新桥投资集团达成协议,三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向联想集团提供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以供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及日常运营之用。

六、并购后的效果

(一)并购整合的类型

     控制型整合

适用对象:并购双方的战略依赖性不强,目标企业的组织性需求较低。

特点:并购企业注重对目标企业资产和营业部门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目标企业潜在的资源和优势。

(二)并购整合的内容

1.人力资源整合(战略整合):留用外方人才

     新联想启用杨元庆担任董事局,而CEO则原IBM高级副总裁兼IBM PC事业部总经理蒂芬·沃德担任。而实践表明,留用蒂芬·沃德稳定了军心,实现了平稳过渡。对员工的去留,新联想承诺暂时不会解雇任何员工。这些措施都使IBM PC部门的人员流失降到了最低。

2.客户整合(管理整合):留住客户

    新联想通过全球销售、市场、研发等部门悉数由原IBM相关人士负责,将总部搬往纽约,在全球发行的《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上刊登巨幅广告等方式稳定了市场,留住了客户。

3.文化整合(管理整合):融合双方优秀的企业文化因素

    为了跨越东西方文化的鸿沟,减少文化差异,增加交流,融合双方优秀的企业文化因素,形成新的企业文化,新联想将总部搬往纽约,且杨元庆常驻纽约总部。

4.品牌整合(产业整合):保留IBM的高端品牌形象

    新联想在今后五年内无偿使用IBM产品,并完全获得“Think”系列商标及相关技术。与此同时,新联想确定了国内“联想主打家用消费,IBM主打商用”的策略,两条产品线将继续保持不同的品牌和市场定位,并在性能和价格方面做出相应配合。

文档

“联想并购IBM PC业务”案例分析

“联想并购IBMPC业务”案例分析报告一、联想、IBM简介联想集团成立于19年11月,自1997年起,连续7年为中国最大PC厂商,自1999年起成为亚太区最大PC厂商。其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服务器和外设产品及网络产品等,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设有PC生产基地,年产量约500万台。联想集团拥有庞大的PC分销网络,包括约4,400家零售店,员工总数约为10,000人。2003-2004财年,联想集团销售收入为231.8亿港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0.5亿港元。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