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复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3:53
文档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复习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遗传规律)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对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1、豌豆是一年生植物,YY是黄子叶,yy是绿子叶,基因型为YY和yy的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如图甲。图乙是图甲中F1结的豆荚。关于甲、乙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Ⅰ不能体现分离定律B.过程Ⅱ发生在第二年C.乙图豆荚内的种子子叶全部是黄色D.组成乙图豆荚外壳的细胞基因型是Yy2、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
推荐度:
导读高三生物二轮专题(遗传规律)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对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1、豌豆是一年生植物,YY是黄子叶,yy是绿子叶,基因型为YY和yy的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如图甲。图乙是图甲中F1结的豆荚。关于甲、乙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Ⅰ不能体现分离定律B.过程Ⅱ发生在第二年C.乙图豆荚内的种子子叶全部是黄色D.组成乙图豆荚外壳的细胞基因型是Yy2、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遗传规律)

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一对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

1、豌豆是一年生植物,YY是黄子叶,yy是绿子叶,基因型为YY和yy的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如图甲。图乙是图甲中F1结的豆荚。关于甲、乙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不能体现分离定律

B.过程Ⅱ发生在第二年

C.乙图豆荚内的种子子叶全部是黄色

D.组成乙图豆荚外壳的细胞基因型是Yy

2、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杂交组合F1表现型

交配组合F1表现型

A: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红花∶1白花

D:绿茎×紫茎

绿茎∶紫茎=1∶1

B: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E: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C: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F:绿茎自交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白色 A (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2∶1 (4)紫茎 D组和E (5)绿茎∶紫茎=3∶1 (6)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3、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

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

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显性、b2对b3显性,则b1对b3显性)。但不知具体情况,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

丙:F1青毛兔×f1为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是                    ,则b1、b2、b3对b4显性,b1、b2对b3显性,b1对b2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色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          。若让子代中的青毛兔与白毛兔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你是          ,并请写出遗传图解          。

答案::(1)①青毛:白毛太致等于1:1;   ②b1>b3>b2>b4

    (2)Bb4   青毛:白毛:褐毛=2:1:1

    遗传图解:

P               b1b4        ×            b2b4

青                        白

F1            b1b2          b1b4          b2b4          b4b4

1     :    1     :    1    :   1

青    :    青    :    白    : 褐

青:白:褐:2:1:1

4、家鼠毛色的黄与灰由B、b基因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T、t基因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让一对黄毛、尾弯曲的雌雄家鼠多次交配,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黄毛尾弯曲黄毛尾正常灰毛尾弯曲灰毛尾正常
雌鼠4/12

02/12

0
雄鼠2/12

2/12

1/12

l/12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一

对相对性状是                         。

(2)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基因型是                            。

(3)亲代雌鼠的基因型是                                        。

(4)有一只雄鼠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让这只雄鼠与正常雌鼠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F1个体。

①如果F1代所有雌性个体表现该新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正常性状,则该鼠的突变是

                (显性/隐性)突变。

②如果F1代中没有出现该新性状,原因可能是该突变发生在           细胞中。

(5)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甲和乙都是由控制毛的形状的M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甲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由C变为U,乙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鼠相比,        突变体的毛的形状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                 。

I.(1)黄毛、尾弯曲   黄毛、灰毛    (2)BB   (3)BbXTXt   (4) ①显性   ②体                           

       (5)乙   乙突变体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比甲突变体可能更多(或:甲突变体的蛋

白质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乙突变体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可能从第一个氨

基酸后都改变)。

5.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高产不抗锈病与低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

①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占F2的比例为________

②选出F2中抗锈病的品系自交得F3。请在下表中填写F3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2)另假设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

①F2中,中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AABB      1/16      1/2    1/3     1/6

   (2)A1a1A2a2,A1A1a2a2,a1a1A2A2

两对或多对基因决定一对性状:

6、探究中发现该植株的另一对相对性状胚乳的红色与白色,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 、a ;B 、b ;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胚乳红色,否则胚乳白色。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色胚乳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亲本组合F1植株数F2植株数
胚乳红色胚乳白色胚乳红色胚乳白色
①甲×乙120316
②乙×丙8681175
③乙×丁131135185
④甲×丙

1672
⑤甲×丁9781175
⑥丙×丁156243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①这种植物胚乳颜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②本实验中,植物的胚乳颜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分)

②4对。(2分)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81/(81+175)=81/256=(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到4对等位基因。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波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2分)

7、玉米子粒胚乳的外层叫做糊粉层,其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甲物质时呈紫色,含有乙物质时呈红色。无甲和乙时呈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图所示(注:各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隐性基因不能控制相应酶的合成)。

色素丁          丙              乙           甲

   ↑             ↑             ↑ 

酶1

酶2

酶3

控制酶合成的基因ABD
相应的等位基因abd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9号

10号

5号

①糊粉层为红色的子粒长成的某一玉米植株自交,若所结子粒的性状分离比为

紫 :红 :白 = 0 :3 :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

②糊粉层为紫色的子粒长成的某一玉米植株自交,若所结子粒的性状分离比为

紫 :红 :白 = 9 :0 :7,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

①AABbdd或AaBBdd(答出任意一个得2分,答二个得3分)

          ②AaBbDD(3分)

二、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

常规题:

9.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自带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           和         。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       ,雄蝇的基因型为         。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其理论比例为       。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

【答案】(1)灰身:黑身=3:1  大翅脉:小翅脉=1:1

(2)BbEe    Bbee

(3)4种  1:1:1:1

(4)BBEe或BbEe  bbEe

10.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1)根据________________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判定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能够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_。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后期细胞中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种判断,若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第2组杂交实验。

答案 (1)第1组和第3 无纹、绿色 (2)aB或ab 2 (3)A基因纯合致死 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

(4)

11.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做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都是粉色植株。请写出可能出现这种杂交结果的亲本基因型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知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进行探究。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在右图的图示方框中补充其他两种类型(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②实验方法:该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一种类型;

  b.若子代植株花色为粉色∶白色=1∶l,则__________,符合上图第二种类型;

 c.若子代植株花色为________,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三种类型。

(1)AABB×AAbb,AAbb×aaBB     (2)①

③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a.粉色∶红色∶白色=6∶3∶7

b.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粉色∶红色∶白色=2∶1∶1

遗传规律的验证方法

方法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备注
自交法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

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

①无论哪种方法,其目的都在于证明杂合子产生两种(或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②F2的分离比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则说明该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③F2的分离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该性状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测交法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

花粉鉴

定法

花粉有两种类型,比例为1∶1

花粉有四种类型,比例为1∶1∶1∶1

花药离

体培养

培养F1的花粉,得到的单倍体植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

培养F1的花粉,得到的单倍体植株若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三、遗传与变异

12.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科学家愿意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①                          ②                             。

(2)摩尔根利用x 射线照射处理红眼果蝇,之所以能获得白眼果蝇是因为发生了              。

(3)右图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及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的示意图。该图所示果蝇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可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若只考虑D(d )和A ( a )基因,让该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得到Fl,然后将F1中所有基因型为A_dd 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aadd 的雄果蝇混养,让其随机交配,则理论上F2中基因型为Aadd 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图2

(4)一个基因型为AaXWY 的雄果蝇产生了一个AXW的精子,那么与该精子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                             。

(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B、残翅b),且雌雄果蝇均有长翅和残翅的类型。若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           。

(6)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但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长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这种模拟的表现型在正常温度下能否遗传?为什么?                   。

答案:.(12分)(1)①繁殖速度快,培养周期短(1分)②相对性状明显  (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如成本低,容易培养,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等)

   (2)基因突变(1分)(3)1 (1分)    2/3 (2分)     (4)AXWw、aY、aY(2分)(5)残翅雌蝇与长翅雄蝇(2分)(6)不能,因为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2分

13.图1表示对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状眼是因为       ,该变化称为____        。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型为                 。

(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l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l,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2所示。l在纯合(XlBXlB、XlBY)时能使胚胎致死。请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棒眼雌果蝇(Xl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其中雄果蝇占              ,这是因为                               。

②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为检验其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用棒眼雌果蝇(XlBXb)与之杂交,得到的F1代有3种表现型,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                       ;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                              。

答案:(1)X染色体上的 16A区段重复  染色体变异  XBY

(2)①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  

1/3   XlBY在胚胎发育阶段死亡

②1  2/3

14.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如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减数形成配子时,X、Y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第______次。如果形成了染色体组成为XX的精子,其原因是______         

(2)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_____  ;此区段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

(3)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区段还是B区段。

实验步骤:①选用纯种果蝇作亲本,雌性亲本表现型为       ,雄性亲本表现型为_       

②用亲本果蝇进行杂交

③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记录结果。

结果分析: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则此对基因位于A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则此对基因位于B区段。

(4)一野生型雄蝇与一个对白眼(隐性)基因纯合的雌蝇杂交,子代中发现有一只雌果蝇具有白眼表型,你如何利用上述果蝇判定这一结果是由于一个点突变引起的,还是由缺失造成的。(提示:①白眼基因位于B段,②缺失纯合或异配性别的伴性基因缺失致死)

杂交方法:                                                    

结果和结论:①                                                        

②                                                               

【答案】(1)一;减数第二次后期两条XX没有分开

(2)E或e;基因的分离   

(3)实验步骤:腿部无斑纹;腿部有斑纹;   结果分析:腿部有斑纹;腿部无斑纹

(4)杂交方法:让子代的白眼雌蝇与野生型父本回交

①如果回交后代雌雄比分别为1∶1,则为基因突变;

②若回交后代雌雄比分别为2∶1,则为缺失造成

表型模拟

15.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实验材料,先后有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1933年)、穆勒(1946年)和刘易斯(1995年)分别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下面有关的问题:

(1)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将纯合长翅品系的果蝇幼虫,在35℃温度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长翅的果蝇表现型却为残翅,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试问:这种模拟的表现型能否遗传?为什么?

 

(2)现有1只残翅雌果蝇,你如何通过实验判断它是属于纯合子aa,还是“表型模拟”?请设计鉴定方案。

方法步骤:

结果分析:

 

(3)假设这只残翅果蝇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现有一定数量的长翅和残翅果蝇,请以最简捷的实验设计思路,确定该性状是否为伴性遗传,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步骤:

结果分析:

(1)不能遗传   因为这种残翅性状仅仅是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基因)并没有发生改变。

(2)方法步骤:让这只残翅雌果蝇与正常培养温度下发育的雄性残翅果蝇交配,并让其子代在正常培养温度下发育。

结果分析:若子代均为残翅果蝇,则这只残翅果蝇为纯合子aa;若子代中有长翅果蝇出现,则说明这只残翅果蝇为“表型模拟”。

(3)方法步骤:选择多只雄性长翅果蝇和这只残翅果蝇杂交,在正常培养温度下培养、观察。

结果分析:若子代果蝇中,雌雄个体均出现长翅和残翅,则不是伴性遗传;若子代果蝇中,所有雌果蝇均表现为长翅,雄果蝇表现为残翅,则为伴性遗传。六.

四、育种:

16.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诱变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诱变I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________性状,低酚是______性状。

(2)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白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

(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I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自交。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________的区域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请你利用该纯合体作为一个亲本,再从诱变I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设计一方案,尽快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⑴显性  隐性  表现型为棕色、低酚

⑵AaBB  aaBb

⑶不发生性状分离或全为棕色棉或没有出现白色棉

17.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在基因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mm为单果型。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

(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

(2)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为什么?

(1)步骤:①二倍体植株(rrYyMm)自交得F1;②从F1中选择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二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甲);③播种种子甲,长出的植株用秋水仙色处理得白色块根、单果型四倍体植株并收获种子(乙);④播种甲乙两种种子,植株长大后杂交,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植株。(2)不一定,因为表现型为红色块根、复果型的二倍体植株有多种基因型,但只有基因型为本RrYyMm或RryyMm的植株自交后代才能出现基因型rryymm的二倍体植株。

遗传系谱图:世纪金榜P30典题训练4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与遗传关系类

其它类型

判断基因的位置

18.经研究发现一只雌鼠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假定上述突变后的雌鼠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代的表现型有4种,分别为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为1∶1∶1∶1。从F1代选用野生型♀、突变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其下一代的表现型中所有的♂都为野生型,所有的♀都为突变型。

该突变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呢?现有一同学根据上述情况,对于这一问题作出了以下的分析判断,请你填写该同学还没完成的内容。

假设1: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假设2: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遗传图解:                                遗传图解 :

分析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1和假设2各3分,酌情给分)

分析判断:假设1的遗传图解所表示的推理结果与杂交实验结果一致,假设2的遗传图解所表示的推理结果与杂交实验结果不一致,所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分)

性染色体的同源区和非同源区

19.下面甲图为某动物的一对性染色体简图。①和②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和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II2

I

(1)分析甲图,位于Ⅱ1片段上的某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最可能与乙图的        (填编号)相符,其遗传特点是                                       。

(2)乙图为该动物的某些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其中肯定不属于Ⅱ2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是                 (填字母代号)。

(3)根据甲图,该动物与人类在性染色体的形态上的区别是该动物               。

(4)假设控制黄毛(A)与白毛(a)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①和②染色体的I片段,某雌性杂合子与雄性杂合子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5)假设该动物为果蝇,科学家在研究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如果现有各种果蝇(XbXb 、 XBXB  、 XBYB 、 XbYb、 或XBY 、XbY)若干只,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的I片段还是位于非同源的Ⅱ2片段,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用文字简要说明你的推断过程。

(1)D   只在直系雄性中表现(或限雄遗传) (2)ABC(3)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

(4)雌黄:雄黄:雄白=2:1:1(或 雌黄:雌白:雄黄=1:1:2)(只答一种情况即可)

(5)亲本  截毛雌          刚毛雄              截毛雌         刚毛雄

      XbXb      ×     XBYB                 XbXb      ×    XBY

                

子代  XBXb                   XbYB                                    XBXb                  XbY

        刚毛雌       刚毛雄               刚毛雌       截毛雄

              

说明:用纯种截毛雌果蝇与纯种刚毛雄果蝇杂交,若子一代雄果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的I片段上;若子一代雄果蝇为截毛,则这对等位基因非同源的Ⅱ2片段上。

演绎推理题

 20.某遗传试验小组用纯合的紫花香豌豆(AABB)和白花香豌豆(aabb)杂交,得到F1植株366棵全部表现为紫花,F1自交后代1650棵,性状分离比为9﹕7。是F1产生配子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呢?还是F1产生配子时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只是其他原因导致这一特殊性状分离比呢?请用假说—演绎法对其进行讨论。

(1)你的假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根据你的假说,你演绎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假说是否正确。

Ⅰ.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结果及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个性状可以由两对个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_B__的香豌豆开紫花,基因型为aaB_、a_bb、aabb的香豌豆开白花      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Ⅰ.①第一年选用F1植株与亲本白花香豌豆测交,得到香豌豆种子②第二年将香豌豆种子种植,统计花的种类及数量

Ⅱ.①如果出现紫花与白花的比例约为1﹕3,说明F1产生配子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②如果出现紫花与白花为其他比例,说明F1产生配子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文档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复习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遗传规律)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对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1、豌豆是一年生植物,YY是黄子叶,yy是绿子叶,基因型为YY和yy的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如图甲。图乙是图甲中F1结的豆荚。关于甲、乙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Ⅰ不能体现分离定律B.过程Ⅱ发生在第二年C.乙图豆荚内的种子子叶全部是黄色D.组成乙图豆荚外壳的细胞基因型是Yy2、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