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参
思考题
1.请谈谈对供应链概念的认识。
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在这个网络中,每个贸易伙伴既是其客户的供应商,又是其供应商的客户,他们既向上游的贸易伙伴订购产品,又向下游的贸易伙伴供应产品。
2.供应链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1)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管理模式;(2)供应链管理是全过程的战略管理;(3)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库存观;(4)供应链管理以最终用户为中心。
3.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包括哪些?
(1)以客户需求为中心;(2)相关企业间共享利益、共担风险;(3)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4)信息共享。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信息共享。
4.如何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
(1)制订供应链战略实施计划;(2)构建供应链;(3)改造供应链流程;(4)评估供应链管理绩效。
5.如何用环节法和推/拉法分析供应链流程?
(1)供应链流程的环节法分析。环节法是将供应链流程分解为一系列的环节,每一个环节用来连接供应链中两个相继出现的阶段。供应链流程环节法分析对提高决策的可操作性很有帮助,因为它清楚地界定了供应链中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假定供应链由5个阶段组成,如图7-19所示。
图7-19 供应链阶段图
所有的供应链流程都可以分解成4个环节,如图7-20所示。
图7-20 供应链环节图
(2)供应链流程的推/拉法分析。推/拉法是根据其运营是响应一个顾客订购还是预期多个顾客订购,将供应链流程分为两个大类:拉动流程和推动流程。拉动流程是由一个顾客订购启动的,而推动流程则由对多个顾客订购预期引发并运行的。在拉动流程执行过程中,需求是已知的、确定的;而在推动流程执行过程中,需求是未知的,因此必须进行预测。由于拉动流程是对顾客需求的反应,因而也可以被视为反应性流程;相应地,推动流程可以被视为推测性流程,因为它们是依据预测进行的,而不是对顾客实际需求的反应。供应链上的推拉边界(Push-Pull Boundary)将推动流程和拉动流程区别开来。
6.供应链设计策略有哪些?
(1)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2)基于产品协调开发的供应链设计策略;(3)基于信息的供应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