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姓、氏的作用
1、“姓”是个人血缘关系归属的标志,作用:“别婚姻”
2、“氏”是族群政治地位的象征,作用:“明贵贱”
二、名、字、号使用场合
1、名:出生时取 ,使用场合,自称、长对幼、上对下
2、字:成年后取,通常与“名”互相表里,使用场合:下对上、平辈,使用频率最高
3、号:(1)尊称、美称:最客气的称呼
(2)绰号、外号:感情色彩浓郁
三、谥号、庙号、年号 (能够判断)
1、国号名称主要来由有:
(1)根据部族名定:夏、商、周、 秦
(2)根据发迹地定:汉(刘邦为汉王,领巴蜀及汉中地)、宋(赵匡胤曾任宋州节度使 )
(3)根据封号定:晋(司马炎曾封爵晋王),隋(杨坚曾封隋王),唐(李渊曾封爵唐国公) ,
魏(曹操官爵至魏王)
(4)根据发迹地特产定:辽(契丹语“镔铁”)
(5)根据谶语定:南朝齐(“金刀利刃齐刈之”)
(6)根据吉祥之意定:元 (“大哉乾元”)
(7)以建立者的姓氏定:陈(陈霸先)
(8)以社会上流行口号定: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9)按同音通假定:清(“后金”)
(10)根据政权所在地定:如蜀、吴
2、谥号: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所给予的、用来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
谥号按性质分三类:
美谥:如昭、文、武、成 、烈,
恶谥:如厉、炀、幽
平谥:如怀、悼、哀、愍
3、庙号:是根据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祖有功而宗有德” ,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四、避讳的方法
“避讳”就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长名字相同的字或音,用改字、空字、缺笔或改变读音的办法来回避。起源于周朝,避讳有“国讳” (君讳、公讳) ,“家讳”和“圣人讳”三种。
五、四时
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为三个月,分别以孟、仲、季表示。
六、四象
古人把东、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七、二十四节气名称及对应季节
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八、地支与生肖时辰的对应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
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时辰:子时(23-1)、丑时(1-3)、寅时(3-5)、卯时(5-7)、辰时(7-9)、巳时(9-11)、午时(11-13)、未时(13-15)、申时(15-17)、酉时(17-19)、戌时(19-21)、亥时(21-23)
九、五行、五方、五色的对应
五行:土、金、木、火、水
五方:中、西、东、南、北
五色:黄、白、青、赤、黑
第二章
一、人口、民族分布情况
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56个。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
中国人口的分布状况 :
东南密、西北疏。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分布最广的是回族,散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那里居住着25个民族。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面积最大的是维吾尔自治区
二、汉族族称来历
名称:因汉王朝而得名,前身为“华夏族”,“华”:章服之美,“夏”:礼仪之大。
经济类型: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观念文化:宗教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乐天知命和尊敬祖先是汉族主要的传统观念。
传统节日与典型文化事象的对应:
节日名称 | 别名 | 过节时间 | 主要活动 |
春节 | 三元、三朝、元朔 |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 | 祭灶、掸尘、贴春联、放爆竹、吃年夜饭、守岁、拜年、闹元宵等 |
元宵节 | 上元节 | 正月十五 | 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 |
清明节 | 寒食节 | 阳历4月5日前后 | 扫墓、踏青、吃蛋 |
节日名称 | 别名 | 过节时间 | 主要活动 |
端午节(重午、端五) | 女儿节、沐兰节、端阳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龙舟竞渡、挂艾草、吃粽子、饮雄黄酒、系香袋 |
七夕节 | 乞巧节 | 农历七月初七 | 对月穿针、盆水浮针、卜蛛丝、听私语 |
中秋节 | 团圆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祭月、赏月、饮桂花酒、吃月饼、吃团圆饭 |
重阳节 | 登高节、茱萸节 | 农历九月初九 | 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 |
满族:
服饰:男子喜欢穿长袍马褂,头顶后留发束辫垂于后;女子多穿旗袍,穿高底的旗鞋。
饮食:嗜烟酒,喜欢吃面食,饽饽是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驴打滚、萨其马等都是满族传统点心。满族人喜欢吃白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满汉全席。
朝鲜族:
服饰:男子素色短衣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女子短衣长裙
饮食:主食一般是大米和小米,泡菜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喜欢吃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
美称:白衣民族
蒙古族:
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饮食: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面食、肉食(红食)、奶食(白食)、茶食。手扒肉是日常生活中肉食的主要吃法,烤全羊是招待贵宾的佳肴。
维吾尔族:
服饰:喜欢穿被称作“袷袢”的长袍,喜欢戴四棱小花帽
饮食:以面食为主,馕和拉面是平时的主食,抓饭、烤全羊在节庆和待客时食用,烤羊肉串
美称:歌舞民族
回族:
服饰:男子戴白色无檐儿小帽,女子一般戴披肩盖头
饮食:只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动物,不吃马、驴、骡、狗肉,不吃动物的血和自死的动物,尤其禁食猪肉。传统食品:油香、撒子,风味小吃:清真万盛马糕点、牛羊肉泡馍等,爱喝茶,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锅锅茶”等,统称“盖碗茶”。
壮族:
服饰:女子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包提花方巾,腰系围裙,穿绣花鞋,戴耳环、手镯和项圈;男子多穿无领右衽和对襟,系腰带,包头巾,穿布鞋。
饮食:喜欢吃腌渍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嚼槟榔,槟榔为聘礼的必需品。
美称:歌海
土家族:
服饰:男子对襟短衫,钉上七对、九对、十一对不等的扣子,穿大筒裤,“布裹脚“,爱用青布包头;女子短衣大袖,头缠圈形的墨青丝帕或布帕。
饮食:喜欢酸辣菜肴,喜欢饮酒,烟熏腊肉为特色风味菜,擅做糯米粑粑、甜酒、团撒等。
黎族:
服饰:以棉麻为原料,多穿对襟无领上衣,妇女下穿筒裙。
饮食:以稻米、玉米、番薯为主食,日进三餐,喜稀不喜干,习惯腌渍生鱼、生肉。嗜好烟酒,香饭(猎获物的瘦肉混以糯米和少量盐放入竹筒内烤制)为招待客人的商品。,食鼠、嚼槟榔。
苗族:
服饰:女子喜欢穿金戴银,有“花衣银装赛天仙”之称,男子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小腿缠裹绑腿,头缠青色包头。
饮食:以大米、小麦、包谷为主食,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酒文化,待客饮料为苗族油茶。
傣族:
服饰:男子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蓝或白布包头,女子束发、筒裙和短衫。
饮食:以米饭为主食,现 先吃,竹筒饭,喜食酸味,嚼槟榔
彝族:
服饰:大致可分为凉山型、乌蒙山性、红河型等,特点:1、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2、反映了彝族“顾头不顾脚”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3、男子服饰多体现其英勇善战的气概;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饮食:以玉米、荞麦为主,喜欢吃坨坨肉、荞粑粑、锅贴乳饼,喜饮酒:转转酒,秆秆酒。
白族:
服饰:,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饮食:以稻米小麦为主食,山区以玉米荞麦为主食,喜食酸辣,爱吃凉菜,善于腌渍火腿、腊肉等,爱吃糯米酿造的酒,用大米制作饵丝,饵块,砂锅鱼为大理著名佳肴,白族独创乳制品乳扇,喜饮烤茶,“三道茶”为待客上品:一苦、二甜、三回味
纳西族:
服饰:纳西丽江妇女“披星戴月”,宁蒗地区摩梭女子穿长可及地多褶裙,戴交缠式布包头,配大银耳环,男子与汉族相似,长袍马褂或对襟短衫,下着长裤。
饮食:以玉米小麦大米为主食,喜欢喝酒,饮浓茶,爱吃酸、辣、甜味的食品,丽江火腿粑粑,宁蒗的琵琶肉,泸沽湖的酸鱼和鱼干。
藏族:
服饰:传统服饰:藏袍,金花帽。特点:长袖、宽腰、大襟。
饮食:饮食文化:糌粑、酥油茶、青稞酒 ,弹酒习俗:敬天、敬地、敬佛
第三章
一、各种地貌的典型代表
花岗岩山体:名山:泰山、华山、黄山……名丘:鼓浪屿、普陀山、天涯海角
丹霞地貌:名山:广东丹霞山、金鸡岭、福建武夷山、冠豸山、江西龙虎山、圭峰、安徽齐云山、浙江江郎山
岩溶地貌:分布:广西、贵州、云南,典型景观: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四川九寨、黄龙
流纹岩地貌:著名景观:浙江雁荡山、神仙居、仙都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著名景观:湖南武陵源
海岸地貌:著名景观:野柳
荒漠地貌:著名景观:甘肃鸣沙山、宁夏沙坡头
二、四大避暑胜地
江西庐山、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河北北戴河
三、五岳、庐山、黄山、武夷山
东岳泰山主峰玉皇顶1545米,位于山东泰安市,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以雄伟
著称,有封禅/石刻/岱庙,我国四大古建筑群:故宫、岱庙、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
我国三大古建筑殿宇:岱庙主殿天贶殿、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镇山三宝:沉香狮子、温凉玉、黄蓝釉瓷葫芦瓶 ,四大奇景: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西岳华山主峰南峰落雁峰2160米,位于陕西华阴市,以险峻著称,主要景点及特色:西岳庙:有“陕西故宫”之称,玉泉院、回心石、千尺幢(太华咽喉)、百尺峡、擦耳崖、苍龙岭(韩愈投书处)
南岳衡山主峰祝融峰1290米,位于湖南衡山县 ,以秀丽著称,主要景点及特色:衡山四绝: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忠烈祠 ,麻姑仙境,穿岩诗林
北岳恒山
主峰天峰岭(玄岳峰)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以幽静著称,主要景点及特色:翠屏峰:绝塞天险,悬空寺
中岳嵩山1494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以峻著称,主要景点及特色:禅宗祖庭少林寺,塔林,嵩岳寺塔,汉三阙,元代观星台,汉封“将军柏”,嵩阳书院,中岳庙
黄山位于安徽黄山市,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主要景点及特色: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大主峰:莲花峰(1860米)、光明顶、天都峰,三大瀑布:九龙瀑、百丈瀑、人字瀑
武夷山,位于福建,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主要景点及特色:碧水丹山: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紫阳书院、架壑船棺,武夷岩茶:大红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角怪
四、长江、黄河
长江:
1、发源: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
2、长度:6300公里,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3、地位:旅游“黄金水道”
4、流经:11个省区,注入东海
5、旅游风光
虎跳峡:万里长江第一湾,“狂涛卷地,飞瀑撼天”
三峡:
瞿塘峡—“雄伟险峻”,最短,“夔门天下雄”
巫峡—“幽深秀丽” 神女峰
西陵峡—“滩多水急”,最长,三峡水库
黄河:
1、发源: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
2、长度:54公里,我国第二大河
3、地位: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4、流经:9个省区,注入渤海
5、旅游风光:
一瀑二峡景观:龙门峡、壶口瀑布、三门峡
五、天下第一泉
江苏镇江中泠泉、江西庐山谷廉泉、济南趵突泉、北京玉泉。
六、气候、天象景观的典型观测地
气象、气候景观:
云雾景观 :中国长江流域四大云海:“黄山云海”、“庐山云海”、“峨眉云海”、“衡山云海”
雾凇、雨凇景观:雾凇最多:吉林 ,雨凇最多:峨眉山,庐山雨凇:玻璃世界
冰雪景观:冰雪旅游有“白色旅游”之称,冰城:哈尔滨,齐齐哈尔,世界三大冰雪艺术景观:加拿大魁北克雪雕、日本札幌冰雪雕、哈尔滨冰雪雕
烟雨景观:江南烟雨、巴山夜雨
佛光景观:峨眉山佛光最精彩,被誉为“峨眉宝光”“金顶祥光”
蜃景景观:一般多出现在海湾和沙漠。中国最佳观测地点是山东蓬莱阁。
天象景观:
日出日落景观:著名观景地:泰山日观峰,黄山翠屏楼,庐山汉阳峰,峨眉山金顶,北戴河鹰角亭 等。
月色景观:洞庭秋月、三潭印月、二泉映月
日月并升:最佳观测点是浙江海盐南北湖
极光:中国的漠河和阿勒泰,每年可见一次极光。
云南大理四大名景: “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
桂林象山夜月:“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七、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25处):书上23处,广东开平碉楼,福建土楼
世界自然遗产(7处):四川九寨沟,四川黄龙,湖南武陵源,云南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三清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5处):山东泰山 ,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福建武夷山,江西庐山
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4处):昆曲,古琴,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
第四章
一、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典型代表:
皇家园林 :现存的著名代表: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 :代表: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师园,上海的豫园等。
二、园林各构成要素及其地位
叠山:山为骨架,类型:土山、石山、土石混合山,土山代表:北京的景山,北海的琼华岛。石山代表:江南三大奇石 :上海豫园玉玲珑 苏州留园冠云峰 ,杭州竹素园的绉云峰,苏州环秀山庄的太湖石假山:造园者未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知李杜。
理水:水为灵魂 。古典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一)掩。豫园鱼乐榭隔水花墙。(二)隔。杭州西湖。 (三)破。绍兴兰亭曲水流觞。(例子)
植物:园林的毛发
动物
建筑 :建筑被称为“园林之眼”。
匾额、楹联、刻石
三、主要的园林构景手法
抑景
透景
夹景
添景
对景
框景
漏景
借景
障景
四、苏州四大名园及其特色
沧浪亭(宋代):未入园林先成景,复廊
狮子林(元朝):假山
拙政园(明朝):文徵明设计蓝图,以水为主,疏朗平淡 ,以对比、借景取胜,水廊
留园(清代):曲廊、三绝:冠云峰、楠木殿、鱼化石
五、个园、豫园、网师园、寄畅园的特色与地位
个园:位于扬州市,园内翠竹成林,故取清袁枚“月映竹成千个字”之句命名,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号称“四季假山”,游园一周,似历一年。
豫园:明代潘允端为“豫(愉)悦老亲”而建,被誉为“奇秀甲江南 ”,龙墙围合空间,以小见大,体现“壶中天地”的境界,豫园黄石大假山名冠江南,“玉玲珑”:江南三大名石之冠
网师园:渔父钓叟之园,以少胜多的典范 ,世界文化遗产
寄畅园:成功之处在于“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颐和园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廓然大公(后也称“双鹤斋”)仿寄畅园的
第五章
一、古建筑分布规律
我国的古建筑群中有主要建筑、主体建筑、次要建筑之分。
分布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是主要建筑,其中高大而重隐深藏的是主体建筑;分布于中轴线两侧的是次要建筑。
二、主体建筑的判断
判断主体建筑的三个标志
1、屋顶 : 等级: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
2、开间: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以奇数为吉祥。开间越多,等级越高。一般9间为最高。
3、台基:区别标准:高度/级数/汉白玉/须弥座/栏杆档板
三、宫殿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2、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
3、前朝后寝
四、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
2、石狮:辟邪、显示“尊贵、威严”
3、日晷:显示时间
4、嘉量: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5、吉祥缸: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水缸
6、鼎式香炉:礼器
7、铜龟、铜鹤:象征长寿
五、著名坛庙的功能
北京太庙: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
北京社稷坛 :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
天坛:祭天、南郊、冬至
地坛:祭地、北郊、夏至
日坛:祭日、东郊、春分
月坛:祭月、西郊、秋分
曲阜孔庙是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
六、封土的沿革
1、秦汉:方上:特点: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而成;著名陵墓:秦始皇陵、汉茂陵;
2、唐代:以山为陵:特点:利用天然山体;著名陵墓:唐乾陵;
3、宋代:方上(规模较秦汉小)
4、宝城宝顶:特点:在地宫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城内填土,砖城即宝城,城中的土高出城墙成一圆顶,称宝顶;著名陵墓: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
七、著名陵墓与墓主人的对应,孝陵、显陵
1、秦始皇陵:位于陕西,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2、汉茂陵:汉武帝的陵墓
3、唐乾陵: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
4、北宋陵:位于河南,七帝八陵
5、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区,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长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地面建筑最宏伟
明定陵: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墓,开创了宝城宝顶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由王墓改为帝陵而形成的一陵双冢,举世无双的孤例。,是我国历代帝王中遗存最为完整的城墙孤品。
6、清陵:在坟丘上增设了月牙城。
定东陵,即慈禧陵的地面建筑最考究。
清太祖以前的肇、兴、景、显四陵位于今辽宁新宾,清太祖福陵与太宗昭陵在今辽宁沈阳,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
八、长城的历史演变
1、春秋战国,公元前7世纪,楚国最早
2、秦: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长城连接,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3、汉:东起辽东,西至罗布泊,1万公里,规模最大
4、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6350公里以上
九、四大古城特色
南京城墙:
1、建筑年代:明朝
2、特色:
(1)城垣内侧长33公里,为世界第一
(2)聚宝(中华)门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堡垒瓮城
(3)保存至今的四座城门:聚宝(中华)门、石城门、神策门、清凉门
西安城墙:
隋唐长安基础上修建的明代古城。
平遥古城:
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1998年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有“龟城”之称,城内街道、市楼、商店均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制的实物资料。
丽江古城 :
特色:道路临河就水,没有森严的城墙。199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以及外来建筑特色的唯一城镇,始建于南宋末年
十、民居特色
1、四合院
2、窑洞:黄土高原地区,冬暖夏凉,但采光较差
3、碉楼: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
开平碉楼:建造历史最早的是迎龙楼,最美的是铭石楼,最具代表性的是瑞石楼
4、土楼:福建永定“土楼之乡”
典型代表:承启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和振成楼
5、徽州民居: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
6、干栏式木屋:主要分布在炎热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例云南瑞丽傣族民居
7、毡房:,容易拆迁,门一般朝东开
8、白族、纳西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9、井干式民居: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林区
10、云南一颗印民居:适应当地四季如春、多风、人口稠密的特点
11、碉房:藏族农区住宅
我国现存著名古民居: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主人乔致庸,院落布局形似一个大吉大利的双“喜”字,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
十一、古塔、古桥的特色与对应
桥名 | 年代 | 位置 | 类型 | 特点 |
安济桥(赵州桥) | 隋 | 河北 | 敞肩拱 | 世界现存最大的敞肩桥 |
苏州宝带桥 | 唐 | 江苏 | 连拱石桥 | 孔数最多的连拱石桥 |
泉州洛阳桥 | 北宋 | 福建 | 梁式桥 | 种蛎固基法 |
卢沟桥 | 金 | 北京 | 连拱石桥 | 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连拱石桥、七七事变、 精美石狮 |
程阳永济桥 | 1916 | 广西 | 梁式桥 | 整座桥梁用榫卯接合 侗族建筑艺术 |
一、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1)、教:大多居住在西北地区,维吾尔族、回族等
2)、藏传佛教: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甘肃,藏族、蒙古族等
3)、大乘佛教:西南、东北等省一些地区,白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等浙江畲族
4)、上座部佛教:云南省的一些少数民族,傣族、德昂族、布朗族等
5)、教中的东正教:东北的俄罗斯族、鄂温克族
二、佛教宗派及其地位
1)天台宗(法华宗)——我国创立最早的佛教宗派(隋朝)
2)净土宗(莲宗)——百姓中流传最广的宗教
3)禅宗——纯粹中国化的佛教
三、三世佛、三方佛、旃檀佛像
三世佛:未来世:弥勒佛 现在世 :释迦牟尼 过去世:迦叶佛(燃灯佛)
三方佛: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 药师佛
旃檀佛像:释迦牟尼立像
四、四大菩萨名称、道场、坐骑、法器
菩萨名 别号 坐骑 法器 道场
文殊菩萨 大智菩萨 青狮 宝剑 五台山
普贤菩萨 大行菩萨 六牙白象 如意棒 峨眉山
观音菩萨 大悲菩萨 莲花宝座 净瓶、杨柳枝 普陀山
地藏菩萨 大愿菩萨 锡杖、如意珠 九华山
五、韦陀、四大天王、弥勒供奉的殿宇、法器
韦陀:天王殿 金刚杵
弥勒:天王殿
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 :天王殿 手拿琵琶
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 :天王殿 手持宝剑
四大天王·西方广目天王 :天王殿 手缠小龙
四大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天王殿 手执宝伞
六、道教 全真道三大祖庭、三大妈祖庙,道教名胜
1、全真道三大祖庭:终南山重阳宫、北京白云观、山西永乐宫
2、我国三大妈祖庙:福建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妃宫、云林北港朝天宫
3、道教名胜
道教名山——五岳
(1)东岳泰山——五岳之首
岱庙、碧霞元君祠(“泰山娘娘”)
(2)西岳华山——五岳中唯一为道观所独占
玉泉院(陈抟老祖隐修之处)
(3)南岳衡山——佛道儒三教荟萃
黄庭观(女道士魏存华,《黄庭经》)
(4)北岳恒山
(5)中岳嵩山
道教名山古观
(1)道教发祥地
青城山
终南山——草楼观,有“道观之祖”的美誉
(2)其他名山大观
崂山太清宫
武当山——紫霄宫——金殿
龙虎山
葛岭抱朴道院
七、教 特点、标记、经典、著名的清真寺
特点:彻底的一神教
标记:新月
经典:《古兰经》
著名的清真寺:
1)、沿海教四大古寺:
泉州清净寺:又名圣友寺、麒麟寺;
广州怀圣寺:又名狮子寺,俗称光塔寺;
杭州凤凰寺:因原建筑布局状似凤凰故名;
扬州仙鹤寺:明清时重建。
2)、其他著名清真寺
北京牛街清真寺
西安化觉寺:俗称“东大寺”,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
喀什艾提尕清真寺:最大的,也是教最高学府所在地
八、教 三位一体 教堂与派别的对应
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
1、天主教堂:建筑风格多为哥特式
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上海佘山圣母教堂(罗马风格)
北京西什库天主教堂
广州圣心大教堂
2、新教教堂
上海沐恩堂
福建莆田大教堂
南京圣保罗教堂
3、东正教堂(主要在哈尔滨):
尼古拉大教堂
圣母安息教堂
圣母领报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
第七章
一、四大菜系的特点与地位
1、鲁菜
地位:北方菜的基础和代表 御膳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点:
(1)以清香、鲜嫩、味佳著称
(2)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
(3)济南菜的烹调方法以爆、炒、炸见长
(4)胶东菜以烹制海鲜菜驰名,口味以鲜为主,偏重清淡
2、川菜
地位:食在中国,味在四川
特点:
(1)用料广博
(2)调味多样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麻辣、鱼香、味厚,离不开“三椒”和鲜姜
(3)技法多样:小炒、小煎、干烧、干煸
(4)适应面广
3、苏菜
地位:
特点:
(1)选料:用料广泛,以水鲜为主、善烹鸭子
(2)味型:追求本味,清鲜平和
(3)技法:刀工精细、擅长炖、焖、煨、炒、焐
(4)风格雅丽,讲究造型
4、粤菜
地位:清末有“食在广州”之说
特点:
(1)选料:广博奇杂,重“生猛”。 “蛇馔”尤为独特
(2)味型:清鲜、嫩滑、脆爽,有五滋六味之别
酸甜苦辣咸,清鲜嫩爽滑香
香松软肥浓,酸甜苦辣咸鲜
(3)技法:吸收西菜制作方法,烹调方法多样,善于变化
(4)注重季节搭配
二、浙江菜的构成、特色、典型代表
构成: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
特色:
1)杭州菜
味型:清鲜、爽脆、清雅精致。
技法:以爆、炒、烩、炸为主,善烹淡水鱼虾
2)宁波菜
味型:鲜咸合一,注重原味
技法:蒸、烤、炖,烹制海鲜见长
3)绍兴菜
味型:入口香酥绵糯,汤浓味重
技法:常用鲜料配腌腊食品同蒸或炖,且多用绍酒烹制
三、素菜的构成
寺院素食 宫廷素食 民间素食
四、清真菜三大派别
西北风味:阿拉伯特色明显
北方风味:受北京菜、山东菜影响明显,善烹羊肉
南方和沿海风味:善烹羊肉和鸭肉
第八章
一、名茶分类、代表
1、绿茶
西湖龙井
太湖碧螺春
黄山毛峰
2、红茶
安徽祁红
云南滇红
3、乌龙茶
武夷岩茶、铁观音
4、黄茶
君山银针,温州黄汤
5、白茶
白毫银针、白牡丹
6、紧压茶
砖茶、沱茶、圆茶、饼茶、方茶
7、花茶(熏花茶、香片茶)
茉莉花茶、白兰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
8、黑茶
二、白酒香型代表
酱香型(茅香型):茅台酒、郎酒
窖香型(浓香型):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古井贡酒、剑南春、沱牌曲酒
清香型:汾酒
米香型:桂林三花酒
兼香型(复香型):董酒、西凤酒
西凤酒:“酸、甜、苦、辣、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头”
三、葡萄酒的分类、贮存、礼仪
1、葡萄酒的分类
(1)按酒的颜色分
A、红葡萄酒:葡萄带皮发酵而成。
B、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红葡萄榨汁后不带皮发酵酿制而成。
C、桃红葡萄酒:选用皮红肉白的酿酒葡萄,进行皮汁短时期混合发酵达到色泽要求后进行分离皮渣,继续发酵、陈酿而成。
(2)按葡萄酒中含糖量分类:
A、干葡萄酒,含糖(以葡萄糖计)小于或等于4.0g/L
B、半干葡萄酒,含糖在4.1~12.0g/L
C、半甜葡萄酒,含糖在12.1~50.1g/L
D、甜葡萄酒,含糖等于或大于50.1g/L
2、葡萄酒饮酒礼仪
(1).倒酒:倒至杯中的三分之一处
(2.)举杯:手指捏着杯身下的杯杆
(3.敬酒:高举齐眼,注视对方,并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4)打转:入口前先晃杯 ,香味更浓,口味更柔
3、葡萄酒的贮酒技巧:
平放
避光
通风
温度:5度到20度 ,11度最佳
避免气味重的东西同放
四、我国三大特产、工艺三宝、浙江三雕、文房四宝
中国三大国粹:中医中药、国画、京剧
中国传统工艺三宝: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福建脱胎漆器
浙江三雕:青田石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
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第九章 诗词名句及其与景点的对应
袁枚《谒岳王墓》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郁达夫《咏西湖》
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
宋之问《灵 隐 寺》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白居易《春 题 湖 上》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宋·林逋《山园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籍《入若耶溪》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孟浩然《宿建德江》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李清照《题八咏楼》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三首》
两岸蒙蒙空翠合,琉璃镜里一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