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3:44
文档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概述】 1.本文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 2.本篇文言文教学所需课时为1课时。 3.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
推荐度:
导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概述】 1.本文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 2.本篇文言文教学所需课时为1课时。 3.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概述】 

1.本文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 

2.本篇文言文教学所需课时为1课时。 

3.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初一学生和古代机智少年的年龄相近,所以故事本身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会表现得积极主动。 

2.但初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加以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3.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4.对于本课的主题思想,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累文言实词。      

2.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展开人物分析。 

3.通过质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课前演讲

一诺千金的故事

     从前,在项羽的麾下有个将军叫季布,因为他多次围困刘邦,在项羽兵败后,刘邦便出千金捉拿他。由于季布平时重承诺,深得人心,所以人们冒着诛九族的危险来藏匿他。当时楚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最后刘邦只好特赦了季布,并升他为江东太宗。这就是“一诺千金”和“季布一诺”的典故。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啊!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就来学习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认识一位方正的少年。

二、出示目标

1.掌握文章词句的翻译。

2.分析文中人物的人物形象。(难点)

3.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重点)

三、预习反馈

(一)读准字音

尊君在    太    可拟

(二)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尊君在不 (“不”,同“否”)

2.词类活用:

   (1)友人惭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陈太丘与友期行 (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三)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今义:预定的时日,日期。

2.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4.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今义:注意,照管。

四、初读感知

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恰当(一读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五、自主学习

翻译课文

(一)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注释】期:约定。  至:到。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乃:才。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时分碰头。(那朋友)正午已过还没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走后,那人才到。

(二)

【原文】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注释】时年:那年。  戏:玩耍。  尊君在不(fǒu):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

【译文】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那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到,他已经走了。”

(三)

【原文】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注释】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译文】那人便发起脾气来说:“真不是人!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四)

【原文】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注释】惭:感到惭愧。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译文】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六、合作探究

(一)带着问题读课文(二读课文)

1.文章记叙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2.文章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二)分析人物,明白事理

1.友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友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由“怒”到“惭”,走下车子拉元方,表明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说明友人虽然不守信用、不懂礼貌,但知错能改。

2.陈元方反驳“客”的话精彩在何处?

【答案】①言简意赅,内容凝练。“期日中”是前提,“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这些都写得很清楚;②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先言前提,再指出言而无信和无礼的表现,有根据,有结论;③用词讲究分寸。“无信”“无礼”义正词严,不失身份,也不过火。

3、难点探究: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A.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词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从这一方面来看,文章批评的是“无信”“无礼”,宣扬的是讲究诚信,为人正派的品格,所以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方的父亲,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于千里之外。

B.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不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三读课文)

七、归纳总结

本课主旨: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赞扬了陈元方的聪明机智,明白事理,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有礼貌。

八、拓展延伸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九、作业

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则白话故事。注意充实内容,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板书:

【点评与反思】

优点:1.讲课的基本功扎实,又能根据课文内容灵活多变。2.采用成语故事的导入形式比较好,契合本课主题。3.预习反馈环节设置的较好。3.以读为线,加之原句释义,思路清晰。

缺点:语速较快,缺乏鼓励性评价语。

文档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概述】 1.本文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 2.本篇文言文教学所需课时为1课时。 3.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