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论文试卷分析范本.doc
全校选修课《数学欣赏》考核要求
1.课程目的
本课程为以提高各专业大学生科学与文化素质为目标。通过浏览数学概貌,欣赏数学之美,品味数学之趣,感受数学之妙,领略数学之奇,伴随着流传千古的典故和让人陶醉的佳话去理解一些著名数学问题,以达到更准确、更完整、更科学地认识数学的实质,剖析数学的魅力,弄清数学的脉络与层次,体味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刻性与普适性,了解数学发展的因素与轨迹,重温某些数学学科产生的过程,再现一些数学问题的缘起、发展、争端,直至最终解决的各个历程,领略数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了解数学发展的最新动态等目的。整个课程从历史与科学的角度切入,沿应用与传播的途径展开,以文化与美学的眼光欣赏,力求富有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应用性。
2.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查。每位同学写一篇学习体会,或具体评论某一数学问题、数学故事、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等。
3.考核要求
文体、字数不限,重在文章中思想方法的深刻性,语言表达的简洁性,要求有见解,有意义。禁止抄袭。以电子文本在课程结束后一周内提交。全校选修课《数学欣赏》评分标准
1.总评成绩评定方案
本课程总评成绩以期末论文与平时成绩(平时考勤和课堂表现)相结合综合评定,期末论文占70%,平时成绩占30%。
2.平时成绩评定标准
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为平时考勤,再结合课堂表现综合评定。平时成绩按照缺勤次数评定,其中每迟到2次折合一次缺勤,课堂表现较突出的酌情加分。本学期共上课18次,考勤9次。9次考勤全勤的为A等(90分),缺课1次的为B等(80分),缺课2次的为C等(70分),缺课3次的为D等(60分),缺勤次数多于3次的平时成绩为F(0——55分)。
3.论文评价等级与标准
期末论文按照A,B,C,D,F五级评价,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及格。各级论文标准如下
A. 对于花费了大量精力去选择、去思考、去认真写作的同学,如果写出的文章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或深刻体会,文笔优美,卷面成绩定为“A”(90分);
B. 对于有一定的见解,写作认真,观点明确,结构清晰的文章,卷面成绩定为“B”(80分);
C. 对于虽然较少有自己的见解,但写作态度认真,文笔尚可,观点较明确的文章,卷面成绩为“C”(70分); D. 对于较少有自己的见解,写作态度一般,文笔一般,观点不很明确的文章,卷面成绩定为“D”(60分);
E. 对于基本是从网络上或其它渠道获取的东西,没有自己的观点的文章,要求退回重写。重写文章按规定标准降一级给分。重写不认真、仍不合格者,本门课程定为“F”。全校选修课《数学欣赏》答卷分析
本学期本课程选修人数为104人,涉及到全校41个专业3个年级学生。提交期末论文98篇,论文以欣赏数学之美,品味数学之趣者居多,计46篇,占47%,其中含诗歌一首;其次为谈数学对自己的影响,学习本课程的收获等,计39篇,占40%;其它文章,包括介绍数学发展史,最新数学问题等,计13篇,占13%。在收到论文文本的同时,还收到PPT文档4份,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数学之美。
大部分文章写得很认真,思考得较深刻,文笔很好,也有一定的见解。也有少部分文章从网络上获取的东西较多,个人观点略显单薄。
对于花费了大量精力去选择、去思考、去认真写作,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或深刻体会,文笔优美的文章,给出的卷面成绩为“优”,这类文章有14篇,占14.3%;对于有一定的见解,写作认真,观点明确,结构清晰的文章,给出的卷面成绩为“良”,这类文章有63篇,占.3%;对于虽然较少有自己的见解,但写作态度认真,文笔尚可,观点较明确的文章,这类文章有18篇,占18.4%;对于较少有自己的见解,写作态度一般,文笔一般,观点不很明确的文章,或者有证据表明其内容有较多取自网络等媒体的文章,给出的卷面成绩为“合格”,这类文章有3篇,占3%。
不少同学在发来论文的同时,另加一封长信,说明了他们从选修这门课的初衷(混学分、好奇)到最后的热爱,表达了他们选修这门课的收获,表达了他们对这门课和任课老师的喜爱之情。
第二篇:仪器分析课程论文
色谱分析技术在植科专业相关实验和教学中的应用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仪 器 分 析
班 级: 09级植物科学与技术(2)班
学 号:
学生姓名:
摘 要:本文通过对色谱分析的一些方法的简要分析和与我们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联系来向大家论述相关知识和信息。我们专业有许多实验都要借助于色谱分析方法才能够的完成相关实验。因此,色谱分析技术在我们专业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与发挥。同时也因为色谱分析方法的发展才引领了科技的进步,进而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
关键词:色谱;实验;化学;应用
正 文:
一、色谱分析法的起源、分类及其原理
1、色谱分析法的起源[1]
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06年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经过一段时间洗脱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由一条色带分散为数条平行的色带。由于这一实验将混合的植物色素分离为不同的色带,因此茨维特将这种方法命名为Хроматография,这个单词最终被英语等拼音语言接受,成为色谱法的名称。汉语中的色谱也是对这个单词的意译。
2、色谱分析法的分类[2]
色谱分析法根据流动性的性质可以分为:气相色谱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两种。气相色谱分析法具有高分离效能、高检测性能、分析时间快等优点,因此应用比较广泛。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也因其高效、快速而得以广泛应用。根据物质的分离机制,又可以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等类别。
3、色谱分析法的简单原理[3]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诸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原理以获得分离的方法。其过程的本质是待分离物质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平衡的过程,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会不同,这使其随流动相运动速度各不相同,随着流动相的运动,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相互分离。
二、色谱分析法在相关学习实验中的应用
1、植物生理学相关实验
(1)、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先从菠菜叶片中,用有机溶剂将叶片中的色素提
[4]取出来;然后利用纸层析,在圆形的滤纸中心用毛细管进行点样(少量多次,尽量均匀,形状规则);再以汽油做扩散剂将叶绿素进行扩散,进而得到叶片内色素的主要成份。此试验应用的纸层析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较常用的方法,不仅见效快、成本低、现象明显、重复性强,而且易于操作,适合于教学研究和学生实验,同时也有利于色谱分析法的发展。
[5](2)、植物组织呼吸强度及呼吸商的测定的实验 用直径4mm和2000mm的色谱柱装上担体。采用热导检测器[6] 检测,柱温为60℃,进样器温为40℃,以氦气为载气,气体流速为20ml/min;再用微量注射器分别抽取不同量的纯O2和纯CO2,注入气相色谱仪中,并记录O2和CO2出峰时间和不同量的峰值。进而描绘出进样量中O2和CO2的绝对量和峰值的标准曲线。然后运用相关知识计算植物组织呼吸强度及呼吸商的测定的实验。
2、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
[7](1)、糖蛋白的分离和纯化实验 糖蛋白是存在与植物体内的一种大分子化合物,本实验主要运用三种色谱柱(Sepharose CL-6B、S-Sepharose、SynChropak RP-PC16)依次进行分离和纯化。首先,使用Sepharose CL-6B色谱柱进行初步的分离,然后再将流出液通过S-Sepharose色谱柱进行初步的纯化,使得样品中的各组分的分离更彻底,最后用SynChropak RP-PC16色谱柱进行最终的纯化,最后将吸附柱上的大分子洗脱出来,一般用0.1%TFA和65%乙腈进行脱洗28分钟即可得到纯品。
3、生物化学相关实验
[8](1)、检验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分离效果实验 用碱性氧化铝作为吸附剂,撤在玻板上,然后路套有调节荡层厚度的塑料环的破棒置于玻板一端,用手推至另一线即可。然后,用样品进行点样,接着用有一定倾斜度的薄层色谱进行展开;最后对其进行显色,用改良德氏试剂喷雾显色。显色剂用小型喷雾器喷出,雾点要小,与薄层保持一差距离,或可在展开剂尚未蒸干以前喷雾显色,以免将薄层表面吹坏。如果分离效果好,则显色后共显现两个斑点,莨菪碱及东莨菪碱各显一个斑点。
[9](2)、从绿色叶片中制备线粒体实验 试验前供拭材料放在暗处2—3天,取材前再给光照I一3小时,这种暗处理消除了细胞中大量淀粉,有利于相系统中的分配行为。试验材料为生长健壮的嫩叶片。首先将较大的叶脉除去,然后取100g叶片、洗净、剪碎加200m1冷的A液。在4℃下于组织捣碎机中高速匀浆2次,每次5—7秒钟。8层妙布过滤。滤液以600xg离心10分钟。上清液再以11000xg离心10分钟.沉淀悬浮于B液,并用B液洗2次。用11000xg离心l0分钟收集沉淀。此即线粒体的粗制品。
线粒体的纯化是在Dextran—PEG相[10] 系统中进行的。相系统的成分为:6.1%DextranT500,6.1%PEG、2mMKCl、0.3M蔗糖和5mM磷酸钾缓冲液(pH7.8)。新制备的相系统,放置约1小时就可以形成明显的上下两相。此时Dextran分布在下相,PEG在上相。取5m1上相液悬浮线粒体粗制品。再加入4ml下相液,充分混合后,用600xg离心3—4分钟。此时大部分叶绿体颗粒及色素分配到上相,所以上相为绿色。尤其在上层的界面处分布着大量叶绿体颗粒。而在下相液中游离色素和叶绿体颗粒很少,几乎为白色透明液体。在下相液的界面处分布着大量的线粒体。小心地吸出绿色的上相液。注意不要破坏它的界面,以免把线粒体带出。然后再加入5m1新的上相液,与下相液充分混合后,依照以上步骤,重复分配2次。最后用7倍体积的B液稀释含线粒体的下相液,并用500xg离心3分钟,上清液再以11000xg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此即纯化的线粒体。
4、植物化学相关实验
[11](1)、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首先,将新鲜番茄洗净,捣碎成浆状后,称取15g左右放人烧瓶中,添加20ml 95%乙醇,热水浴回流5分钟,温度不应高于85℃,趁热过滤,滤渣转移至烧瓶备用;然后,向烧瓶中加人20ml二氯甲烷,热水浴回流7分钟(温度应低于55℃),冷却,过滤,滤渣转移回烧瓶,再添加10ml二氯甲烷,重复操作,合并乙醇和两次二氯甲烷的提取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添加5ml饱和氯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将滤液蒸馏以回收大部分溶剂,所剩溶液继续在通风橱内水浴蒸干备用;最后,用氧化铝装柱,石油醚洗脱。开始之前,应将自制的有色物料平铺在氧化铝上,用滴管添加少许石油醚后,打开活塞,放出石油醚,直至与柱顶平齐。黄带(β一胡萝卜素)移动快,红带(番茄红素)移动慢。待黄带完全从柱上洗去后,换用氯仿继续洗脱红带。将两份洗脱液在通风橱内水浴蒸干,得到的就是两种较纯的色素。
[12](2)、槲皮素与金雀异黄素的分离与提纯实验 槲皮素(quercetin)、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同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抗血小板、抗氧化等药理作用[13~14]。首先,精确配制SDS浓度为0.0081,0.01,0.02,0.03,0.04,0.05mol·L-1的水溶液作为展开剂(0.0081mol·L-1为SDS的CMC)进行实验,并在一定浓度下依次分别加入体积分数为2%,4%,6%,8%的甲醇、异丙醇、正戊醇、正丁醇、冰乙酸。新华三号滤纸切割成2.5cm×12cm的纸条,毛细管点样。药品溶解在甲醇中,展开前层析缸密闭,以展开剂蒸气饱和1h,上行法展开约10cm左右。点样量:Q,Q1,Q2均为0.5μl,而G,G1,G2则均为2μl(因G,G1,G2的检出灵敏度较低)。然后,以10g·L-1FeCl3溶液喷洒后,各药品点显紫黑色,以初步鉴定样品酚型结构的存在。在365nm的紫外光照射下,对原始样品点、非SDS溶液展开并经50g·L-1AlCl3甲醇溶液喷洒的样品迁移点、SDS胶束水溶液展开并经50g·L-1AlCl3甲醇溶液喷洒的样品迁移点,3种不同情况下的荧光表现进行比较。
三、现代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色谱分析成果问世,比如:多孔性聚合物填料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在植物特殊化学成分研究方面的应用、智能色谱的诞生及其应用以及超临界流体色谱的迅猛发展等等。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当今世界科技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快速发展的科技又给色谱分析技术的发展提供的动力。这种“双赢”的局面正迎合了这个信息高速传播、生活娱乐节奏加快的当今世界,是一个良好的循环发展系统。相信色谱分析技术必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芬.现代色谱分析法的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2].敖潇潇.分析化学中的色谱法分类.河南:河南科技杂志,2011 [3].李艳红.分析化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4].陈建勋.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出版社,2002 [5].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杜斌.实用现代色谱技术.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7].师治贤.生物大分子的液相色谱分离和制备.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8].张志良.植物生物化学技术和方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9].B.L.威廉斯,K威尔逊编.实用生物化学原理和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0].郅文波,邓秋云,宋江楠等.高速逆流双水相色谱法纯化卵白蛋白.生物工程学报,2005 [11].陈亚.有机化学实验.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12].刘文,邓亦峰,梁念慈.槲皮素和金雀异黄素硫酸酯合成方法的改进及其HPLC-MS的鉴定.中药材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2008
[13].Ioku K,Tsushida T,Takei et al.Antioxidative avtivity of quercetin and quercetin monoglucoside in solution and phospholipid bilayers.Biochim Biophys Acta,1995,1234(4):99.[14].Barnes S,Peterson TG.Biochemical targets of the isoflavone genistein in tumor cell lines.Th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1995,208:103.
第三篇:一年级地方课程试卷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试卷是当堂测试.进行如下分析:
判断.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学校安全知识的掌握情況,因为命题的思路来源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多数学生在判断中识别能力较强.只有个别数学生因不理解题意导致判断错误.如:“小明拿著铅笔在教室里追小红”,认为是正确的,因此出错.二、改进教学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进一步增加一些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题目,将课本知识巧妙的渗透到实践生活中,以激发学生的热情。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对生活事例的理解和考察。
三、奋斗目标:
及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均分和优生率都很满意。
第四篇:运筹学课程论文与案例分析
运筹学课程论文与案例分析 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姓名:学号:
张崇新 1263104508
运筹学课程论文与案例分析
摘要: 运筹学主要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中用数量来策划、管理的问题。运筹学的思想贯穿了企业管理的全部,对各个方面的管理和规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运筹学的分析,浅谈该学科对社会生产的影响。关键词: 运筹学 规划 管理 生产 正文: 记得老师在第一堂课上说《管理运筹学》是一个以数学知识为基础,递进到技术科学,继而是管理基础,而后是管理运筹学的一门学科,是实际问题到运筹学问题的抽象过程以及数学计算结果到实际意义的一“头”一“尾”。迷雾之中,慢慢地领会到运筹学的“唯美”。
运筹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中能用数量来表达的有关策划、管理方面的问题。当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运筹学的许多内容不但研究经济和军事活动,有些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了。运筹学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数学上的分析、运算,得出各种各样的结果,最后提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处理千差万别的各种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建立模型、制定解法。
一门新兴学科,运用了量化和模型化方法,针对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及生产经营活动的现实需求,来寻找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所研究的系统求得一个合理应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运筹学又是软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兼有逻辑的数学和数学的逻辑的性质,是系统工程学和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种基础理论和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应将重点放在运筹学应用领域和运筹学科学领域,将现代数学工具和计算机技术融入教学,通过丰富的真实案例,切实提高我们同学适应当代社会信息、运用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筹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并不仅仅是只与数学有关,但是也离不开数学知识为基础。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更应该时刻温习,不时巩固,以达到知新的效果。
案例1: 运输问题
某公司经销甲产品。它下设三个加工厂。每日的产量分别是:A1为7吨,A2为4吨,A3为9吨。该公司把这些产品分别运往四个销售点。各销售点每日销量为:B1为3吨,B2为6吨,B3为5吨,B4为6吨。已知从各工厂到各销售点的单位产品的运价为表3-3所示。问该公司应如何调运产品,在满足各销点的需要量的前提下,使总运费为最少。表
1、单位运价表:
销地 B1 加工厂 A1 3 A2 1 A3 7 B2 B3 B4 11 3 10 9 2 8 4 10 5 表
2、产销平衡表:
销地 B1 加工厂 A1 3 A2 A3 销量 3 B2 4 2 6 B3 2 3 5 B4 6 6 产量 7 4 9 解:其总运输费用为: 3*3+4*11+2*9+2*2+3*10+6*5=135 即费用最少
案例2:职场规划
在职场上,职业生涯中的“五个坎” 可被列为
• 第一坎:“青黄不接”阶段; • 第二坎:“职业塑造”阶段; • 第三坎:“职业锁定”阶段; • 第四坎:“事业开拓”阶段; • 第五坎:“事业平稳”阶段。
针对这五个阶段,你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给出你的最佳职场规划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是学生进入职场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学生离职业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大学的三四年级到进入职场的一至三年是职场的“青黄不接”阶段。因此在大学中做好职业规划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你能否很快地度过职场的“青黄不接”阶段。假设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良好,有余力进行职业规划。如果成绩不好的话,还是先别规划了,把成绩提升上去再讲,大学的主要人去还是学习,如果因为职业规划而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甚至不能毕业,那么这些规划还有什么意义呢。
“青黄不接”阶段规划的目标是尽快走出这一阶段,走出职场的低谷,“迈进职场”的职业塑造阶段。规划理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对不同的选择方向及可能目标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经过对各种选择方向进行仔细的分析斟酌,确定几种备选方案,理智地选择将来工作行业,选择行业中的哪一种工作。职场规划的可控变量教育程度、对职业的了解程度等是需要自己努力把握的。不可控变量有家庭因素、职业因素、个性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
在这一阶段,没有工作经验,或者工作一段较短的时间而换工作,工作变动频繁,都会你的发展,行业选择要有内在连续性,在行业选择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没有行业。在青黄不接这一阶段,最好不要轻易跳槽,刚刚工作的人有时也很难马上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行业,但你可以去尝试,目标是要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没有相当年的行业经验,你很难说了解了一个行业,比如对于行业的惯例、发展趋势的了解、行业的价值链条、各个层面的细节、人脉关系的积累等等都需要相当时间的积累。失去了行业背景,你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这段时间你较为“安静”,你往往能够积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从学习迈向工作”时段内宝贵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业心态。
职业决策的方法与技巧,可以利用五W分析法来寻找自己的职业方向。5个“W”的含义是:Who am I(我是谁)、What will I do(我想做什么)、What can I do(我会做什么)、What does the situation allow me to do(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和What is the plan of my career and life(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回答完这五个问题,也就基本上完成了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
接下来进入职业塑造阶段。这一阶段一般为工作后三至八年,这个阶段是你开始发挥特长的时候,因为你已经经过了1-3年的工作磨练,这个磨练不但使你熟练地掌握了你当前从事工种的操作技能,同时刚好分化出了你的“职业性格特点”。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扬长避短,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做到取长补短。在公司内的各个部门之间适当进行换岗,找出自己真正适合做什么,避免了跳槽之后找工作的各种麻烦。了解行业的惯例、发展趋势、行业的价值链条、各个层面的细节,积累自己的人脉关系。
规划理念是你要在这份工作上工作较长的一段时间,塑造自己的职业形象,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从知识、技能、观念,到思维方式、态度、心理素质等总体的提升。在这个阶段做到以责任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工作为首选。
假如这时的我已经进入了CCTV,成为一名记者,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由于职业的需要,因此我不会穿写字楼里白领们的那种职业装,但也不会太马虎。记者不仅要有责任感,还要有良知。作为记者就要服从职业化的工作道德和职业操守。美国轰炸南联盟时,所有的记者都奉命撤离,只有CNN的记者自愿留在轰炸区——没有人责难那些撤离的记者不应该或者不对,但几乎所有人都敬佩CNN记者的职业操守,那就是视新闻为第一生命。可控因素为工作形象、工作态度等,不可控因素为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等,认真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职业锁定阶段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承担起工作的责任,发挥并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提升或进入其它职业领域打基础。在这一阶段必须干一行像一行,在执行任务时必须履行职业道德与专项准则。要做到爱社会、爱企业、爱岗敬业,掌握本岗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找出存在的差距与努力的方向,向身边的同事学习,缩短差距,做自己岗位上的专家。
干一行像一行,注意自己的工作形象和工作态度,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增强自我管理,做到四点:
第一,我的优点是什么?我的强项是什么?我如何发挥我的优点和我的强项来面对我身边的人和事。
第二,我平常做事情用的是什么方法?有多少方法是自己悟出来的?有多少方法是跟前辈、领导学习的?有多少方法是在外面体会的。
第三,我帮助过谁?我与谁主动地沟通?关切过公司里的什么问题? 第四,到一个公司去上班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这一生打算做什么?你到这个公司想要学什么?你在这个公司想要体会什么?将来带着什么离开这个公司?你对这个公司做了什么贡献?
接下来进入事业开拓阶段,开始从前期“职业阶段”中的技能、经验及资金积累走向人生事业的开拓历程,年龄和阅历已经将你推向了事业发展的起跑线。事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通过分析公司目标和战略来提高自己在公司的价值。明确如何才能为公司做出具体的贡献。要申请新的任务或承担新的挑战。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对自己能够胜任的挑战充满自信。
在事业平稳阶段,你所需要的是如何使你的事业能够在平稳的过程中持续上升。这期间你还要不断地去观察市场、了解市场,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所以你可能会感觉很累、很辛苦,不过你见的多了,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增大了很多,于是你也就能游刃有余了。
第五篇:《电子商务及案例分析》课程论文大纲
《电子商务及案例分析》课程论文大纲
一、适用班级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电子商务及案例分析》公选课
二、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学时:33学时(理论2学分)课程性质:通识教育公选课
三、课程论文要求:
1.每个人一个选题,完成
2.可在选题基础上进行微调或自行拟定选题,如需调换题目,请在授课时间和老师沟通 3.如论文有抄袭行为则后果自负,论文将采用查重系统进行查重。4.时间及内容安排如下:
《电子商务及案例分析》课程论文,时间进度分4次完成
1.选题下发及微调
第九周周二(4.30)
2.论文书写答疑
第十周周二(5.7)
3.论文一稿提交(电子版,在课堂上提交)
第十一周周二(5.14)
老师会针对第一稿,抽取部分给予评语
4.论文二稿提交(电子版及打印版)
第十二周周二(5.21)
四、论文评阅表要求
课程论文评阅表中,课程名、学生的学号、姓名以及论文题目,均需要打印,不得手写。
六、课程论文的要求
1.对课程论文的理解。从学术角度的分析,需要有相关理论支撑。
2.要自成一体,论文要有引言、主要内容、总结、参考文献(不能都是URL,需要有研究性论文)
3.论文的图和表要按要求标有序号。4.同专业、同年级学生不得选同一个选题 5.每个选题控制的二人 6.论文字数为不少于6000字。
五、课程论文格式规范
1、课程论文的编辑与排版
1).论文一律用Word编辑、排版,A4纸、纵向横排、单面打印; 2).页面设置:上方2.5cm,下方2.2cm,左侧2.7cm,右侧2.2cm;
3).一级标题采用4号宋体加粗;正文内容一律用小4号宋体;文中图、表采用5号宋体;注释、参考文献采用5号宋体;
1.5倍行距;
4).小标题序号按“一”、“
(一)”、“1”、“(1)”, 理工类专业也可按(1、1.1、1.1.1„„)格式编写。“一”后加“、”号,“1”后加“.”。
(一)、(1)不加任何标点。
5).正文中的图与表
需要注明图序(序号)与图题(图的名称)、表序(序号)与表题(表的名称)。图、表中文字用5号字。图表标号采用如下方式: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依次为表1.2,„„表6.1,表6.2, „„(标在表上方左上角处);表名与表序同行,排在表的正上方,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
图要求使用用visio软件作图,并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图序为“图1.1”,依次为图1.2,„„图6.1,图6.2, „„(标在图的下方);图的名称与图的序号同行,排在图的下方,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标识并置于分图之下。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采用5号字。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2、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基本要求如下:
(1)参考文献放在文章末尾,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序号就全篇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
参考文献列于正文之后,与正文间隔两行。(2)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格式: A.连续出版物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1] 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B.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3] 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 C.会议论文集
[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D.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12]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
E.学位论文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例:[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F.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G.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示例:[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H.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I.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例:[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J.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21]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六、课程论文选题指南 1.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安全技术 2.电子商务网站的策划和推广 3.电子商务及其安全性分析 4.经贸企业电子商务模式探析 5.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管理研究 6.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及其战略的比较 7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分析
8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9.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10.电子商务与企业发展 11.解决电子商务信用瓶颈的方法
12.信息不对称——电子商务环节中的失信原因分析 13.我国电子商务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14.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5.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架构 1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17.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如何构建供应链 18.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诚信探讨 19.试论电子商务中的信用管理 20.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
21.网上购物带来的新竞争
22.中国交易类电子商务网站存在的问题
23.XML技术在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的具体应用 24.关于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思考 25.电子商务平台中的身份认证 26.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管理模式探讨
27.网络经济时代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三大法宝——SCM ERP CRM 28.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实施CRM 29.网上支付的问题与对策 30.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关键问题 31.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探讨
32.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33.移动商务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34.企业电子商务赢利策略探析 35.企业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浅析
36.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其所面临的若干问题 37.电子商务对未来商业的影响 38.电子商务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39.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 40.电子商务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 41.电子商务对网络安全的要求
42.电子商务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分析 43.电子商务时代的政务管理探析 44.中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所需条件分析 45.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46.电子商务中的风险及其对策
47.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对网上银行发展的影响 48.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价值链选择
49.电子商务环境下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50.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加强审计
51.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电子商务网站研究 52.对网络环境中信息共享的思考
53.当前中国连锁零售业的电子商务与物流模式的选择 54.我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环境分析 55.电子商务的绩效分析 56.电子商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57.在电子商务中的职能定位 58.电子商务对行业竞争结构的影响 59.论电子商务产品的定价策略与方法 60.论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机制的建立 61.论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62.适应电子商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63.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一体化 .Email营销的现状和问题
65.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挑战与对策 66.电子商务对企业传统运作的冲击与对策 67.电子商务发展及经济金融安全对策 68.如何增强网络广告效果
69.谈我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及其法律问题 70.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71.WTO条件下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72.电子商务话动中的信息需求与信息服务 73.网络营销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74.新经济时代创造价值的经济模式 75.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 76.由戴尔看供应链的战略管理 77.ERP系统---企业管理创新的平台 78.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的影响及对策 79.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问题分析 80.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 81.对电子商务中物流“瓶颈”的探讨 82.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模式探讨 83.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运作设计 84.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85.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 86.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管理 87.电子商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 88.信息化与组织结构变革的探讨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文化管理 90.电子商务与企业竞争优势 91.电子商务与企业协同运作 92.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问题初探 93.电子商务与企业管理变革 94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资金流管理
95.电子商务下企业内部物流的发展模式与策略 96.价值链分析与电子商务 97.电子商务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分析 98.电子商务价值链与企业竞争 99.电子商务环境下生产管理模式创新
100.核心能力与传统企业应对电子商务挑战的对策分析 101.电子商务网络价值评估问题探讨 102.虚拟企业的知识学习与知识共享
103.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104.企业信息交流机制创新与企业管理变革 105.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服务
106.网络环境下的营销创新和客户关系管理
107.电子商务环境中虚拟社区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108.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109.电子商务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110.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交易模式研究 111.电子商务与传统企业转型 112.电子商务模式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113.网络营销与传统市场营销的比较分析 114.论网络营销的理论创新与优势 115.论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
116.我国网络营销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7.企业网络营销与客户信息管理研究
118.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及其对网络营销的影响
119.网络营销产品与传统营销产品的比较研究 120.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网络营销渠道分析 121.我国B2C网络营销的市场需求分析 122.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123.电子政务与管理创新 124.电子政务与的知识管理 125.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126.网络经济时代的价格体系 127.电子商务企业的定价行为分析 128.论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价格歧视” 129.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30.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联动发展 131.电子商务技术前沿 132.电子商务与物流关系研究
133.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134.电子商务中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135.电子商务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136.电子商务中的供应链管理
137.企业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138.企业物流模式探讨 139.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模型研究 140.数据仓库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141.信息技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142.论网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43.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研究 144.电子商务面临的法律障碍 145.全球电子商务法制建设探讨
146.论电子商务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147.论电子商务带来的管理创新 148.网络时代的法律服务模式探索 149.电子商务格式合同的法律问题探析 150.网络自由与隐私保护问题的探讨 151.网络拍卖的法律风险及对策 152.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
153.电子商务法发展进程及方向研究 154.电子签名与认证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 155.电子商务信用管理的战略研究 156.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分析 157.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探讨 158.网络营销中搜索引擎优化的分析
159.基于电子商务的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问题探讨 160.第三方物流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作用 161.论电子商务对我国现代物流的影响及对策 162.物流企业如何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163.电子商务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分析 1.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发展研究 165.电子商务对物流及其管理的影响 166.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167.某电子商务企业的案例研究(有背景分析、发展过程分析、盈利模式分析、发展战略分析等,一定自己的分析内容,不能直接从网上下载,需要有理论支撑,最多20人选此题)
168.电子商务企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