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果 | 评定准则:后果的严重度 | 严重度级 | |
当潜在失效模式导致最终顾客和/或一个制造/装配厂产生缺陷时便得出相应的定级后果。最终顾客永远是要首先考虑的 。如果两种可能都存在的,采用两个严重度值中的较高者。 | |||
顾客后果的严重度 | 制造/装配后果的严重度 | ||
无警告的危害 | 当潜在的失效模式在无警告的情况下影响整机安全运行和/ 或涉及不符合法规的情形时,严重度定级非常高 | 或可能在无警告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产品引发的对操作者造成危害 | 10 |
有警告的危害 | 当潜在的失效模式在有警告的情况下影响整机安全运行和/ 或涉及不符合法规的情形时,严重度定级非常高 | 或可能在有警告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产品引发的对操作者造成危害 | 9 |
很高 | 整机不能工作(丧失基本功能) | 或100%的产品可能需要报废,或产品很难维修 | 8 |
高 | 整机可运行但性能水平下降。顾客非常不满意 | 或产品需治具进行分检、一部分(小于100%)需报废,或产品较难维修 | 7 |
中等 | 整机可运行但舒适性/便利性项目不能运行。顾客不满意 | 或一部分(小于100%)产品可能需要报废,不需治具分检,或产品较易维修 | 6 |
低 | 整机可运行但舒适性/便利性项目性能水平有所下降。 | 或100%的产品可能需要返工,且容易维修 | 5 |
很低 | 配合和外观、组装等项目不舒适。很容易发现缺陷。 | 或产品可能分检(需治具),但部分产品(小于100%)需维修且容易维修 | 4 |
轻微 | 配合和外观、组装等项目不舒适。较容易发现缺陷。 | 或产品可能分检(无需治具),但部分产品(小于100%)需维修且容易维修 | 3 |
很轻微 | 配合和外观、组装等项目不舒适。不易发现,或有辨识力顾客能发觉缺陷。 | 或产品可能分检(无需治具),但部分产品(小于100%)需维修,在生产线上原工位维修。 | 2 |
无 | 无可辨 的影响 | 或对操作或操作者而言有轻微的不方便或无影响。 | 1 |
制程FMEA发生度(O)评价准则
带有PpK值的PFMEA频度评价准则 PFMEA频度评价准则
不良发生率 | 等级 | 不良率 | Ppk | 失效发生可能性 | 可能的失效率 | 频度 | |
很高 | 10 | 10% | <0.55 | 很高:持续性失效 | ≥100个 每1000件 | 10 | |
9 | 5% | ≧0.55 | 50个 每1000件 | 9 | |||
高 | 8 | 2% | ≧0.78 | 高:经常性失效 | 20个 每1000件 | 8 | |
7 | 1% | ≧0.86 | 10个 每1000件 | 7 | |||
中 | 6 | 0.50% | ≧0.94 | 中等:偶然性失效 | 5个 每1000件 | 6 | |
5 | 0.20% | ≧1.00 | 2个 每1000件 | 5 | |||
4 | 0.10% | ≧1.10 | 1个 每1000件 | 4 | |||
低 | 3 | 500ppm | ≧1.20 | 低:相对很少发生失效 | 0.5个 每1000件 | 3 | |
2 | 100ppm | ≧1.30 | 0.1个 每1000件 | 2 | |||
最低 | 1 | 10ppm | ≧1.67 | 极低:失效不太可能发生 | ≤0.01个 每1000件 | 1 |
1.新制程:以试作的PPK或不良率评价;
2.已有制程:该制程类似产品该项目平均前三个月的不良率评价。
制程FMEA检出度(D)评价准则
检出性 | 准则 | 检查类 | 检测方法的推荐范围 | 检出度 | ||
A | B | C | ||||
几乎不可能 | 绝对肯定不可能检测 | √ | 不能检测或没有检查(根本检测不到) | 10 | ||
很微小 | 控制方法可能检测不出来 | √ | 只有通过间接或随机检查实现控制 | 9 | ||
微小 | 控制有很少的机会能检测出 | √ | 只有通过目测检查来实现控制 | 8 | ||
很小 | 控制有很少的机会能检测出 | √ | 只有通过双重目测检查来实现控制 | 7 | ||
小 | 控制可能检测出 | √ | √ | 用品质管控图的方法,如SPC来实现控制 | 6 | |
中等 | 控制可能检测出 | √ | 本工位不检,下一个工位有全检 | 5 | ||
中上 | 控制有较多机会可检测出 | √ | √ | 在本工位上有首检或抽检,下一个工位有全检 | 4 | |
高 | 控制有较多机会可检测出 | √ | √ | 在本工位上有全检,后续工位利用多层验收方式再检。 | 3 | |
很高 | 控制几乎肯定能检测出来 | √ | √ | 在本工位上的误差检测(易检出且无法继续操作)。不能通过有差异的零件 | 2 | |
很高 | 肯定能检测出来 | √ | 由于有关项目已通过过程/产品设计采用了防错措施,有差异的零件不可能生产出 | 1 | ||
检验类 : A:防错 B:量具 C:人工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