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强整理
1、作壁上观——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例句:受到未来几年预期赤字的,财政只能作壁上观。
那些质疑这一道路,作壁上观的人,我呼吁你们与我们共同努力。
2、讳莫如深——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3、子虚乌有——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4、血脉偾张[xuè mài fèn zhāng]——本义是血液流动突然加快,以致血管膨胀,青筋鼓起。现多用来形容激动、亢奋、激情。偾”读fèn,意思是“奋”“起”;张,即扩张
5、力能扛鼎[lì néng gāng dǐng]——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①形容气力特别大。②亦比喻笔力雄健。例句:《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常用搭配词语:扛鼎[gāng dǐng]人物、扛鼎之作等。
6、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例句:①咖啡豆市场难免鱼龙混杂。②互联网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
7、白龙鱼服[bái lóng yú fú]——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8、氤氲[:yīnyūn]——①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例句:云烟氤氲。“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②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例句:光影氤氲。
9、呢喃【ní nán】细语——呢和喃本是同一个意思,都是象声词。形容用细小的声音说话。反义词:震耳欲聋。
●汲取[jí qǔ]—吸取。汲:动词,从下往上打水。汲取经验、汲取营养,汲取知识。
10、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非常崇拜。
例句:中国一些最成功的英语教师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英雄。
11、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古代楚人)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12、蔚为大观[wèi wéi dà guān]——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13、安步当车——安,安闲。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14、安土重还——重,看得很重。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15、嗷嗷待哺[áo áo dài bǔ]——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喂养。原指小鸟饥饿时叫着,等待母鸟来喂食。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急需帮助。
16、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17、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8、不容置喙(huì)——喙,嘴。不容别人插嘴。
19、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20、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21、沧海一粟(sù)-——粟,谷子。比喻非常微小
22、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23、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24、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25、飞扬跋扈 ( fēi yáng bá hù )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目中无人。
26、空前绝后 ( kōng qián jué hòu ) ——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形容独一无二的成就或不平常的盛况。
27、集思广益 ( jí sī guǎng yì ) ——思:思考;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28、间不容发——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
29、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30、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31、大快人心——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于“一般的好事”。
32、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能用来描写冰雪融化。
33、对簿公堂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34、一抔黄土[yī póu huáng tǔ]——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①不多的土地或②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例句: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35、血脉偾fèn张—偾:“奋”“起”;张:即扩张。—本义是血液流动突然加快,以致血管膨胀,青筋鼓起。现多用来形容激动、亢奋、激情。
36、大眼瞪小眼——大眼看着小眼,没有解决的办法
37、动辄得咎[dòng zhé dé jiù]——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38、字字珠玑——珠玑:珠子。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39、锱铢必较[zī zhū bì jiào]——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40、跌宕起伏[diē dàng qǐ fú]——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
41、满腹狐疑——满腹:一肚子。狐疑:像狐狸那样多疑。一肚子都是疑惑。形容疑虑很多、极不相信。
42、奇技淫巧——奇,奇异。淫,过分,极端。指过于奇巧而无益的技艺与制品。
43、利出一孔kǒng]——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商君书》中的“孔”指的是从事耕战)。
“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养,隘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选自《管子·国蓄》)
【译文】:经济权益由国家统一掌握,这样的国家强大无敌;分两家掌握,军事力量将削弱一半;分三家掌握,就无力出兵作战;分四家掌握,其国家一定灭亡。先王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杜绝民间谋取高利,他们获利的途径。因此,予之、夺之决定于国君,贫之、富之也决定于国君。这样,人民就拥戴国君有如日月,亲近国君有如父母了。
44、秋扇见捐[qiū shàn jiàn juān]——见:被;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45、折戟[jǐ]沉沙——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折戟:断戟沉没在泥沙里,成了废铁。形容失败十分惨重
出 处 唐·杜牧《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销:销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东风:指火烧赤壁事.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铜雀:即铜雀台,台上住姬妾歌妓供。
[翻译] 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欣赏]属于咏史诗。前两句运用叙述手法,为后两句的感慨抒情做铺垫(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作者以小(战戟)见大(国家兴亡)。后两句采用议论手法,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46、蔚然成风[wèi rán chéng fēng]——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含褒义。
47、垂垂老矣:渐渐老了。垂垂:渐渐。矣:语气助词,可译为“了”。
48、白云苍狗——苍:青黑色。本义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黑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语出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苍色:青色,如:苍山(青山);苍苔(青苔);苍头(旧指仆人。汉时奴仆皆以深青色巾包头,故名;又指老年人)。后引申为青黑色。
49、承欢膝下[chéng huān xī xià]——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例句:他也因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未能承欢膝下而觉得气恼,可是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
50、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如:水仙不开花——装蒜;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51、功败垂成——功:事业 事情;败:失败;垂:接近,快要;成:成功。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 含有惋惜之意。
52、拾人牙慧——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例句: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切不可拾人牙慧。
53、色厉内荏[sè lì nèi rěn]——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例句: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色厉内荏的窘态。
54、破瓜之年——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
例句: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55、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例句:大观园里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56、分庭抗礼——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57、见兔顾犬——顾:回头看。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意思类似于“亡羊补牢”
例句:《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58、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例句:《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59、蜀犬吠日[shǔ quǎn fèi rì]——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60、吴牛喘月[wú niú chuǎn yuè]——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61、一琴一鹤——琴”和“鹤”都是古代文人学士高雅不俗的象征。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62、上下其手[shàng xià qí shǒu]——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例句:李克强在考试中上下其手。
63、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例句:在我们这里既没有“老虎”可打,也没有“苍蝇”可拍,所以简直有“尸位素餐”之嫌,心里很觉得不安。——邹韬奋《经历·临时的组织》
、空穴来风——穴:孔、洞;来:招致。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不可理解为:毫无根据!
65、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注意:只能形容房屋建筑。
66、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注意:是贬义词。
67、侃[kǎn]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注意:不单指口才好。
68、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注意:不是首先之意。
69、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注意:特指说话有分量,不代表有信用,不能用于自己。)
70、首鼠两端——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右动摇不定。(含贬义的“迟疑不决”)
71、蓬荜生辉——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谦辞)。错用的广告词“用**产品使您的家庭蓬荜生辉”(×)
72、一发不可收拾——一发:更加。指一件事情发展势头很猛,无法收手,不可阻挡。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 。
73、不负众望——负,原意为违背,后引申为辜负;众:众人;望:期望。引申为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词。
74、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词。有大失所望之意。
75、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回头看。根据道义,不容许回头观望。意思是为了道义只能奋勇向前,不能再犹豫退缩。褒义词。(注意:不能错用做毫不犹豫地做坏事儿。)
76、不可理喻——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注意:易误用为:不可理解)
77、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注意:只用于否定句中)
例句:亚马逊能提供大量附加资源,在这点上,当当网难以望其项背。
78、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注意:只用于第一人称,是谦辞)
79、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例句:朋友让我帮忙写论文,因自己不专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敬谢不敏。
80、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例句:我诚惶诚恐地为今晚发生的事情道歉。(略含贬义,有幽默讽刺意味。)
81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建筑、雕刻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容易误用在自然景物上)
82、良莠不齐[liáng yǒu bù qí]——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的比较上。)
83、无所不至——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两个意思。类似于“无所不为”)
84、七月流火——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多年来却常被误用来形容暑热。
例句:在去年的七月流火之后,一些农民干脆把发育不良的作物犁倒在地,而不是花钱收割。
85、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例句:邻里之间互相有点小摩擦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耿耿于怀就难和谐相处了。
86、耿耿于怀——耿耿:有心事的样子。不能忘怀,牵萦于心。(心存怨事之意)
87、俯首帖耳——像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例句: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88、身临其境——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例句: 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设身处地——设:设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例句:人们认为女人比男人更容易设身处地的想问题。
90、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注意:不可用于同辈之间或贬义使用)
91、火中取栗——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例句:但此举被论者称为“火中取栗”之举,因为一旦此举不能阻止股票下跌,则其必将陷于更大的困境。
92、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不可重复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93、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例句:八年后,脸谱网成为了世上最有声有色的公司之一。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例句:其它一些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们对昔日英国统治下的有了一些了解。
94、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只用于夫妻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95、不可向迩[ěr]——迩:近。不可接近。
例句:我破晓就到车站去找车子,但见混乱之状,不可向迩,废然而返。—丰子恺《艺术的逃难》
96、石破天惊——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常被误用惊人的消息等)
97、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主语通常是人,若主语是物则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例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逗,引。)——《李凭箜篌引》
98、息息相关——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同甘共苦之意)
相濡以沫[xiāng rú yǐ mò]——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例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我们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那么相忘于江湖是更好的选择
99、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小的改变之意。例句:随着有关欧元区面临的生存威胁变得更为明显,欧盟领导人已改弦更张。
改弦易辙——辙:车轮轧过的痕迹。琴换弦,车改道。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有彻底改变的意思。
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贬义词。
100、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不一定受到影响)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01、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可理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
102、汆(cuān)水——氽水是一种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引申为把东西丢到水里或人钻入水中,如:水氽丸子、氽汤、氽黄瓜片。就是将初步加工的原料放在开水锅中加热至半熟或全熟,取出以备进一步烹调或调味。它是烹调中特别是凉拌菜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103、纵横捭阖[zòng héng bǎi hé]——纵横:合纵连横。捭:开;阖:合。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为推行合纵或连横策略而进行游说的手段。后形容在政治、外交上进行分化瓦解或拉拢的手段。
104、锱铢必较[zī zhū bì jiào]——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105、一蹶[jué]不振——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106、沉疴难起——沉疴:重病或老病。久患重病,不能下床。
107、数典忘祖[shǔ diǎn wàng zǔ]——: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08、八面玲珑(líng lóng)——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原指窗户很多,四面八方通明透亮;现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各方面都能巧妙应对,面面俱到。
109、聊胜于无——聊:略微。比没有要好一点。
110、一通百通——通:通晓。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111、萍水相逢——萍:浮萍;是随风飘荡, 聚散离合不定的一种蕨类植物。像浮萍随水漂泊,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12、摇曳(yè)生姿——姿态闲雅,婀娜多姿的样子。例句:夕阳斜照,晚风袭来,吹得满园的桂花,摇曳生姿,清香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