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显性与隐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Ⅰ: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显性性状
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隐性性状
Ⅱ: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一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
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显性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Ⅰ:自交的方式。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若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子。此法是最简便的方法,但只适合于植物,不适合于动物。
Ⅱ:测交的方式。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子。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例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紫花×紫花——〉紫花 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紫花×白花——〉紫花 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和 B、和 C、 和 D、和
例2.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1)-(3)的遗传问题 ( )
(1)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2)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叶和狭披针型叶的显隐性关系
(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的比例
A.自交、杂交、自交 B.自交、测交、测交
C.杂交、测交、自交 D.测交、杂交、自交
二、表现型与基因型的推断方法
1.正推型: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
亲代基因型 | 子代表现型比例 |
Aa×Aa | |
Aa×aa | |
AA×AA或AA×Aa或 AA×aa | |
aa×aa |
判断 搭架子:显性大写在前,隐 看后代表现型 填空
显隐性 性小写在后,不确定就空着 有无隐性性状
①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 来表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即aa,根据子一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②隐性突破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为aa,其中一个来自父本,另一个来自母本。
③后代分离比推断法: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基因型为Aa和Aa,即:Aa×Aa→3A∶1aa。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或AA×aa。
例3.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两株红果番茄进行杂交,F1中全部都是红果。这两株红果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例4.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黄果 | 红果 | ||
1 | 红果×黄果 | 492 | 504 |
2 | 红果×黄果 | 997 | 0 |
3 | 黄果×黄果 | 1511 | 508 |
C.实验2的后代黄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三、关于自交与自由交配计算问题
1、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对于植物,自花传粉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交方式;对于动物(雌雄异体)自交更强调与交配的雌雄个体基因型相同。如基因型为2/3AA、1/3Aa植物群体中自交是指:2/3AA自交、1/3Aa自交,其后代基因型及概率为3/4AA、1/6Aa、1/12aa,后代表现型及概率为11/12A 、1/12aa。
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即交配。仍以基因型为2/3AA、1/3Aa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如下:♀2/3AA×♂2/3AA、♀2/3AA×♂1/3Aa、♀1/3Aa×♂2/3AA、♀1/3Aa×♂1/3Aa。其后代基因型为25/36AA、10/36Aa、1/36aa,表现型为35/36A 、1/36aa。
2、杂合子Aa连续多代自交问题分析
Ⅰ.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Fn | 杂合子 | 纯合子 | 显性纯合子 | 隐性纯合子 | 显性性状个体 | 隐性性状个体 |
所占比例 |
由图中曲线得到启示:在育种过程中,选育符合人们要求的个体,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例5.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要使其后代中出现的纯合体占总数的95%以上时,至少要自交几代后能达到目的( )
A.3 B.4 C.5 D.6
例6.让某一品系的红果番茄自交,F1有红果番茄,也有黄果番茄(基因用R和r表示)。试问:
(1)F1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F1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比例是_____。
(3)在F1红果番茄中的杂合子占________,纯合子占________。
(4)如果让F1中的每一株红果番茄自交,F2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其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比例是________。
(5)如果让F1中的红果番茄种植后随机交配,在F2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其中红果番茄和黄果番茄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红果是显性,黄果是隐性 (2)3∶1 (3)2/3 1/3 (4)RR∶Rr∶rr=3∶2∶1 红果:黄果=5∶1 (5)RR∶Rr∶rr=4∶4∶1 红果:黄果=8∶1
四、分离比异常问题(基因致死或配子致死)
淘汰杂交类中涉及到淘汰后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会发生改变,这一细节将决定整个分析的正确与否。淘汰方式有直接淘汰和间接淘汰,如人为选择、限定,某些基因型个体失去繁殖能力或含有致死基因等,重点是要学会审题。
例7.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获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获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占总数的 ( )
A.1/4 B.1/6 C.1/8 D.1/16
例8.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型会导致生物死亡。下面是对某种鼠的黄毛和非黄毛这对性状的观察结果:①黄毛鼠之间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黄毛与非黄毛之比为2:1。②凡是黄毛与非黄毛个体间交配,后代中黄毛与非黄毛的比例为 1:1。③非黄毛个体间交配产生的后代总是非黄毛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隐性性状是黄毛 B.①的后代致死率为33%
C.②过程相当于测交 D.③的后代致死率为50%
五、特殊概率计算
1.2/3问题
例9.两株高茎豌豆杂交,F1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选择F1中高茎豌豆让其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
A.3:1 B.1:1 C.9:6 D.5:1
例10.某一正常男子的父母亲均正常,其妹是白化病患者。该男子与一个其母为白化病的正常女子结婚,他们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机率是( )
A.1/3 B.1/4 C.1/6 D.1/8
2.1/2问题
例1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男孩患白化病的几率和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几率分别是多少( )
A.1/4 1/4 B.1/8 1/8 C.1/4 1/8 D.1/8 1/4
六、方案设计型
例12、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绿色分别由A和a基因控制,形状圆粒、皱粒分别由B和b基因控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重复了孟德尔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获取F2四种类型的豌豆种子共80颗。现为了探究其中的黄色圆粒豌豆种子的基因型比例,二个小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A组采用将F2中黄色圆粒豌豆自交的方法对部分种子进行基因型鉴定;
B组采用另一种实验方案,对豌豆进行基因型鉴定。
(1)若你是B组实验成员,请补充完善下列方案。课题名称:探究F2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① 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② 。③分别收集每株植株所结的种子,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现象的预测及结论: 。
(2)你认为以上二组鉴定方法中, 组的方法最简便,请说明理由: 。
解答:(1)鉴定基因型的方法除了自交外,还有一种是测交,所以①的答案应为:将F2中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②的答案应为测交的具体方法:在花未成熟时去雄,套代,待雌蕊成熟时授于绿色皱粒豌豆的花粉,再套袋。实验现象的预测及结论:若某植株只结黄色圆粒一种豌豆,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若某植株结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豌豆,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若某植株结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两种豌豆,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若某植株结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豌豆,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上述四种植株出现的概率是1︰2︰2︰4。(2)A组方法最简便,因为豌豆是闭花传粉,实验操作最少。
1.一种生物个体中,如果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子一代(F1)个体,在F1个体只能自交和可以自由交配两种情况下,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分别占F2总数的( )
A.2/3 1/9 B.1/9 2/3 C.8/9 5/6 D.5/6 8/9
2.丈夫的哥哥患有半乳糖血病(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妻子的外祖母也有此病,家庭的其他成员均无此病。经调查,妻子的父亲可以视为基因型纯合。可以预测,这对夫妻的儿子患半乳糖血病的概率是 ( )
A.1/12 B.1/4 C.3/8 D.1/2
5.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由交配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6.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A、B两棵植株进行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实验一:在杂交Ⅰ中,将植株A的花粉粒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受粉后,雌花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实验二:在杂交Ⅱ中,植株B的花粉粒被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受粉。
实验三:在杂交Ⅲ中,植株A的花粉粒被转移到与植株B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另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受粉。上述三种杂交所获得玉米粒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杂交 | 紫红玉米粒 | 黄玉米粒 |
Ⅰ | 587 | 196 |
Ⅱ | 0 | 823 |
Ⅲ | 412 | 386 |
(2)用G代表显性性状,g代表隐性性状,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植株B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受粉类型长期进行对植株有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请说明用玉米作为遗传工具的两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黄色玉米 从杂交Ⅰ可知,植株A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即紫色玉米∶黄色玉米=3∶1
(2)Gg gg GG或Gg
(3)Ⅲ(1分)后代产生更大、更多的变异,提高后代对环境的适应力
(4)玉米生长期短,繁殖速度较快;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多,统计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