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试卷参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39:36
文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试卷参考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试题(期末)一、概念(=5*6=30分)1、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法2、揭示偏好法3、单次投标博奕法4、资源的内部成本5、投资回收率6、租金的概念二、简答(10*4=40分)1、说明资源无价值的弊病。2、用资源经济学原理分析评价土地投机。3、环境价值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其适用条件如何?4、国际上采用的环境经济和手段主要有哪些?三、论述(15*2=30分)1、比较直控型与社会制衡型资源环境管理的优缺点。2、讨论真实储蓄状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答案一、概念题1、指获取一单位国土资源
推荐度:
导读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试题(期末)一、概念(=5*6=30分)1、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法2、揭示偏好法3、单次投标博奕法4、资源的内部成本5、投资回收率6、租金的概念二、简答(10*4=40分)1、说明资源无价值的弊病。2、用资源经济学原理分析评价土地投机。3、环境价值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其适用条件如何?4、国际上采用的环境经济和手段主要有哪些?三、论述(15*2=30分)1、比较直控型与社会制衡型资源环境管理的优缺点。2、讨论真实储蓄状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答案一、概念题1、指获取一单位国土资源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试题(期末)

一、概念(=5*6=30分)

1、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法

2、揭示偏好法

3、单次投标博奕法

4、资源的内部成本

5、投资回收率 

6、租金的概念

二、简答 (10*4=40分)

1、说明资源无价值的弊病。

2、用资源经济学原理分析评价土地投机。

3、环境价值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其适用条件如何?

4、国际上采用的环境经济和手段主要有哪些?

三、论述(15*2=30分)

1、比较直控型与社会制衡型资源环境管理的优缺点。

2、讨论真实储蓄状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答案

一、概念题 

1、指获取一单位国土资源时全社会所付出的全部代价,它包括:①边际生产成本,②边际使用者成本,③边际外部成本。

2、通过考察人们与市场相关的行为,特别是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他们获得的利益,间接推断出人们对环境的偏好,以此来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

3、调查者首先要向被调查者解释要估价的环境物品或服务的特征及其变动的影响以及保护这些环境物品或服务的具体办法,然后询问被调查者,为了改善保护该热带森林或水体不受污染他最多愿意支付多少钱,或者反过来询问被调查者,他最少需要多少钱才愿意接受该森林被砍伐或水体污染的事实。

4、由某一经济财货所包含并计人市场价格的直接费用。如在买一辆汽车所付出的钱中,包括了建设汽车厂、经营汽车厂的费用,原材料费用,劳动力费用,销售费用,运输费用,以及公司和推销者的利润。买到汽车后,还必须支付汽油费、保养费、维修费等等。

5、为衡量投资效益的大小,假定把数量等于投资额的资金存入银行,每年从银行取回的钱等于系统每年可以获得的效益,在时间等于系统寿命时,正好把银行中的存款全部取完,这个假想的年利率就等于投资的回收率。

6、租金指资源产品现价与边际开采费用之差,也称原位资源价格、矿区使用费或使用者成本

二、简答 

1、说明资源无价值的弊病

(1)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导致财富分配不公和竞争不平等。

(3) 一项重要的国家岁入化为乌有。

(4)资源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不足,导致自然资源财富枯竭。

(5)国民财富的核算失真。

(6)“公共财产”问题

2、用资源经济学原理评价土地投机

(1)为持有处于非最佳和最高层次利用状态中的土地资源,经营通过转售获得资本收益,谋取利润叫土地投机。

(2)土地投机在价格上升时期往往是最繁荣的。在价格稳定较低时,投机者持有土地若干年伺机等待更高层次和更好的用途,此时所获得的利润要大于累计的土地持有成本。

(3)如果市场价格下降并使投资资本要支付较高利息,财产税提高,保险费支出增加,以及其他压力时,经营者以一定价格出售其不动产。

(4)市场价格适中时,经营者可能采取折中方法,即将土地资源用先用于一些粗放的用途,如农田、停车场,这些用途的收入可足以弥补其现时的持有成本,并仍保留了他日后有 机会向更高层次和更佳土地用途(如商业中心或工厂等)转移。

3、环境价值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其适用条件如何?

(1)直接市场评价法:包括剂量-反应法,损害函数法,生产率变动法,生产函数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等。

适用条件:

①土壤侵蚀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泥沙沉积对流域下游地区使用者的影响(例如,对低地的农民、河水使用者、河流航行等);

②酸雨对农作物和森林的影响,以及它对材料和设备造成的腐蚀等影响;

③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

④水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⑤由于排水不畅和渗漏问题,造成受灌地的盐碱化,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

⑥砍伐森林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

(2)揭示偏好法:包括内涵资产定价法,旅行费用法,防护支出法等。

适用条件:

内涵资产定价法适合评价:

①局地空气和水质量的变化;②噪声,特别是飞机和交通噪声;③舒适性对于社区福利的影响;④工厂选址(如,污水处理厂、电站等)、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的选线规划;⑤评价城市中比较贫困的地区改善项目的影响

防护支出法可以适用于以下方面:①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②土壤侵蚀,滑坡以及洪水风险;③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④海洋和沿海海岸的污染和侵蚀。

(3)陈述偏好法:例如,意愿调查评估法等。

适用条件:

①空气和水质量;

②休闲娱乐(包括钓鱼,狩猎,公园等);

③无价格的自然资产的保护,如原始森林;

④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⑤生命和健康影响或风险;

⑥交通条件改善;

⑦供水、卫生设施和污水处理。

4、国际上采用的环境经济和手段主要有哪些?

①明晰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和开发权;

②建立市场,包括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可交易的环境股票等;

③税收手段,包括污染税、产品税、出口税、进口税、税率差、资源税、免税等;

④收费制度,包括排污费、使用者费、资源(环境)补偿费等;

⑤罚款制度,包括违法罚款、违约罚款等;

⑥金融手段,包括软贷款、贴息贷款、优惠贷款、商业贷款、环境基金等;

⑦财政手段,包括财政拨款、赠款、部门基金、专项基金等;

⑧责任赔偿,包括法律责任赔偿、环境资源损害责任赔偿、保险赔偿等;

⑨证券与押金制度,包括环境行为证券、废物处理证券、押金、股票等。

三、论述

1、比较资源环境管理直控型与社会制衡型的优缺点。

直控型优点:

创造和维护人与人就环境权益进行合理交易所需的“秩序和公正”方面,如环境立法、制定环境标准、协调内部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监测并公布环境质量状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意识、传播环境科技信息等等,一般称之为“宏观环境管理”

直控型环境管理的缺点

(1)部门将环境通过和行政行为直接操作实施,耗费较多的财政资源。

(2)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提“机构不全,人手不足,条件缺乏,资金太少”,环境管理越深化,需要追加的各项成本就越多。

(3)环境污染主要是大量分散小规模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个管理不当的大企业造成的。 

不适合“微观环境管理”

社会制衡型的优点

(1)明确和社会的各自优势领域,为两种力量留下各自作用的空间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的优势领域则在具体的环境冲突的化解方面。

(2)明确权益对行动的激励关系,创造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

(3)扩展社会环境权益建立各种社会环境组织。如环境监督权、环境知情权、环境索赔权、环境议政权等;如环境非组织、环境权益代理公司等。

(4)调整环境管理方式。一是适当简化环境管理制度;二是建立环境裁决机制;三是强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环境管理方式的调整,社会力量置于基础性地位。并非仅仅“参与”,因此我们宁愿用“社会动员。

2、讨论真实储蓄状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公式中当GNP-C-δK(=当代人的净储蓄)>0时,才能实现当代人的经济增长;只有当满足下列条件才构成后代人真实储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0时, 

下面的分析有3种情况:

(1)真实储蓄>0:

即经济较高增长,在满足了为后代人进行的教育投资后,净储蓄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使真实储蓄大于零,即当>0 时,才是财富的真实增长量,供后代人发展。这时人造资本Cm、人力资本Ch、资源环境资本Cn(和社会资本Cs)构成财富总资本的综合状况大于零。这里又有三种情况一是双高,二是双低,三是一高一低。

①双高:GNP高速增长,净储蓄和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都较高,但前者刚好超过后者,表明以较大的资源和环境损失换来的经济增长。这种可持续发展称弱可持续发展。(若用Ca代替人均GNP的资本量,它与真实储蓄正相关,即Ca>0)时为中国的现在就属于这种情况。根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牛文元教授计算,中国的高速增长是用生态赤字换取的,“扣除这部分损失,纯GDP只剩下78%。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对中国的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 8%,而1997年我国GDP 仅增长8.8%。据此,而中国GNP年增长率为8%则是弱持续发展或可能是不可持续发展,因为是靠括号内外的双高实现。

②双低:即GNP低速增长,而资源和环境损失更小使真实储蓄>0时为适中的可持续发展(当Ca>其它资本各自的最低限)。居世界第5位的经济大国法国2002年靠GNP年增长率2%,是适中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是括号内外的双低来实现,因此也成为了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③ 一高一低:。即经济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损失较小,使净储蓄和真实储蓄都较大。这种是最好的可持续发展,为强可持续发展(当Ca > 其它资本的最高限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实现。

文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试卷参考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试题(期末)一、概念(=5*6=30分)1、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法2、揭示偏好法3、单次投标博奕法4、资源的内部成本5、投资回收率6、租金的概念二、简答(10*4=40分)1、说明资源无价值的弊病。2、用资源经济学原理分析评价土地投机。3、环境价值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其适用条件如何?4、国际上采用的环境经济和手段主要有哪些?三、论述(15*2=30分)1、比较直控型与社会制衡型资源环境管理的优缺点。2、讨论真实储蓄状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答案一、概念题1、指获取一单位国土资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