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各选答案
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愿意。)
1.“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隋朝的建立者和都城是
A.李隆基、洛阳 B.杨广、长安
C.李渊、洛阳 D.杨坚、长安
2.蒙曼教授曾说:“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
功。”下列哪项属于他的功绩
①统一全国 ②开凿大运河 ③创立进士科 ④重用魏征
A.①②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3.右侧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关于该图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见证中外文化交流
B.体现民族交往交融
C.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D.重视考察各级官吏
4.唐朝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B.唐玄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C.杜甫一享有“诗仙”的美誉 D.《大唐西域记》——研究中日交流
5.“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无
家别》,诗中描述的是哪一事件带来的灾难
A.黄巢 B.朱温灭唐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6.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涉及经济、军事等领域,下列措施中属
于经济方面的是
①方田均税法 ②募役法③保甲法④农田水利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下列关于政权建立,表述正确的是
A.阿骨打建立西夏 B.金兀术建立金政权
C.赵匡胤建立北宋 D.耶律德光建立辽政权
8.岳飞创作的《满江红》是他气吞万里英雄气概的展现,值得我们去探究品鉴。该作
品创作于哪一历史时期
9.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这段记载反映了宋代A.市坊界线分明 B.经商时间不受限
c.海外贸易繁盛 D.手工业水平高超
10.《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种现象说明了宋代
A.城市经济活跃 B.民众生活安定
C.民族关系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
11.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言其宗旨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宋神宗以其所编之书具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意,故赐书名。我们能在该巨著中查阅到哪一时期的历史
A.黄帝到春秋 B.黄帝到汉武帝
C.战国到五代 D.春秋到秦始皇
12.朱彧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是在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13.《蒙古秘史》中写道“星天旋转,诸国征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种“互相杀伐”局面,实现蒙古统一的是下列哪一人物
A.铁木真 B.元吴 C.忽必烈 D.阿保机
14.唐朝以来,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元朝时开始形成了哪个新的民族
A.藏族 B.回族 C.维吾尔 D.南诏
15.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出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是
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C.孙思邈的《千金方》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纵情享乐四处游玩:明熹宗爱好木工,朝政全部交给魏忠贤。这些反映了明代中后期
A.赋税繁重 B.法纪松弛C.财政危机 D.政治
17.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由此可知这支农民
军的口号是
A.自由平等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均田免赋 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18.在课堂上展示了如下文物图片,该老师讲课的内容是
A.的稳定B.的管辖C.海防的巩固 D.的管理
1 9.康熙帝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渥巴锡领导土尔扈
特部回归祖国,请你为这些史实归纳一个学习主题
A.巩固西北边疆 B.反抗外来侵略
C.抑制满洲贵族 D.击退倭寇进犯
20.关于明清时期文学作品,表述正确的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2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交往与交流】
材料一: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盛况出现的原因。(1分)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一例典型事件。(1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一的因素。(1分)写出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1分)
【和平与冲突】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哪位皇帝在位时期,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1分)图二人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请用史实说明。 (1分)图三人物在位时,中俄双方签署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1分)
【锁国与落后】
材料四:清的闭关锁国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防御作用.但是,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是违背历史纪展规律的。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4)清朝前期,朝廷特许哪个机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1分)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古代的交往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22.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过程中,皇权不断加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皇权集中】
材料一:本朝(北宋)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五代藩镇之弊”是指唐末以来的哪一积弊?(1分)在,一宋太祖采取什么办法削弱相权?(1分)
材料二:朱元璋认办,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为解决材料二中“地方分权’’,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置了哪一机构?(1分)
材料三: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问也。
一清代史学家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
(3)材料三中军机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设置的?(1分)为什么说它的设立强化了君主?(1分)
【思想】
材料四:
材料五:大臣胡中藻写韵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 4)材料四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种选官制度?(1分)明朝严格规定这种考试的内容是什么?(1分)材料五反映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做法?(1分)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何认识?(2分)
23.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美乎政权稳定和民生福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农业篇】
材料一: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二:(清朝)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所描述的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1分)“频至丰稔’’景象的出现与当时经济上采取的什么措施有关?(1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玉米、甘薯’’何时引进中国?(1分)根据材料概括这些作物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有何影响?(1分)
【手工业篇】
材料三: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以“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闻名中外的是哪种工艺品?(1分)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宋朝时称为“瓷都”的地方是哪里?(1分)
【商业篇】
材料四: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滴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五: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汉口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零”,乾隆时期的苏州,据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材料四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1分)材料五反映清朝出现了怎样的景象?(1分)写出一例当时的大商帮。 (1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24.科技与文化,是文明的两翼。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斐然,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描述的是唐朝推广的哪一重要生产工具?(1分)
材料二: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
宋词元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请写出他的代表作。 (1分)
材料三:
(3)图一人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是谁?(1分)依据图二和所学知识回答,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人欧洲后,对欧洲有何影响?(1分)图三这部书传到国外,
被译成多种文字,获得怎样的赞誉?(1分)
材料四:1987年,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都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结合所学,选取图一和图二任意一处建筑撰写解说词。 (3分)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七下历史答案参考标准
(满分7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 DDBAC 6-10 DCCBD 11-15 CCABA 16-20 DCBA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21.(11分)
(1)原因:开放的对外、重用贤才、重视经济、轻徭薄赋、以民为本等(1分,答出一点即可)典型事件:鉴真东渡或者玄奘西游(1分)
(2)原因:陆路被阻断;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经济重心南移(1分,答出一点即可)泉州或者广州(1分)
(3)明成祖(朱棣)(1分)郑成功收复(1分)《尼布楚条约》(1分)
(4)广州十三行 (1分) 开放国富民强,闭关积贫积弱(2分)
22.(14分)
(1)藩镇割据(1分)分化事权,设副宰相(1分)
(2)废行省设三司 (1分) 锦衣卫(1分)
(3)雍正皇帝 (1分) 军机大臣只是上传下达,是皇帝的提线木偶。(1分)
(4)科举制(1分)四书五经(1分)(1分)
(5)禁锢思想,遏制创新,不利于社会进步(2分)
23.(11分)
(1)贞观之治(1分)轻徭薄赋,曲辕犁和筒车,重视农业(1分)
(2)明朝引进中国(1分)高产(1分)
(3)唐三彩(1分)景德镇(1分)
(4)交子(1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1分)晋商(1分)
(5)科技、制度、对外贸易、稳定的环境(2分)
24.(8分)
(1)筒车(1分)
(2)《窦娥冤》(1分)
(3)毕昇(1分)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1分)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分)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