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分数
笔试部分100分(80分钟完成)
一 、按要求写字词句(22分)
1.把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注意写得正确、工整。(6分)
肃 寨 堆 诚 氏 煮
2.联系词句,根据拼音在□里写出合适的字。(8分)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奥运会在 北京国家体育场 “鸟巢”隆重开mù□, 继希là□雅典之后,lì□经百年沧桑的奥运五环旗第一次在中国首都的上空飘扬。 那一刻,xiān□花biàn□地,pǔ□天同庆,美jiǔ□飘香,举bēi□共饮……成功举办这届体育盛会,实现了向世界奉献一届高zhì□量奥运会的庄yán□承诺。这是中国体育发展shǐ□上的一次重大kuà□越,不仅给中华文明史册 增tiān□了光辉的一页,为奥林匹克运动和全世界积lěi□了极其宝贵的cái□富,而且让全中国感受了被全球关注、信lài□的巨大光rónɡ□。
3.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字词,注意与加点词语的对应。(8分)
(1)课文《九色鹿》告诉我们:知恩图报真君子,( )是小人。
(2)春回大地( )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伟大祖国又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3)与蓝天为伴,与( ) 同行,小鸟永远是那么自由自在。
(4)这一带谷窄、山高、林( ),搜救伤者的难度很大。
二、按要求,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 ”上(5分)
1. 下列语句不适合作春联的一项是
(1)春回大地 福满人间 (2)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3)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4)风拂千条柳 雨润万朵花
2.《一路花香》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
(1)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不经风雨,难有花香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三、下面加点的语句用得对的画 “√”,错的画“×”(9分)
例:个别外国学生瞧不起徐悲鸿,其实他是有眼不识泰山。( √)
1. 他平时体育成绩一般,这次运动会上竟然得了冠军,值得祝贺! ( )
2. 仰望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塔,它真是开天辟地,雄伟壮观!( )
3. 小明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只是在关心集体方面还需努力。( )
4. 张师傅原来对英语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他从零开始,硬是凭着一股钻劲通过了服务奥运的合格考试。( )
5.说话表达要注意通顺连贯,不能断断续续,正如古人所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
6. 举国欢庆国庆,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四、根据读背过的诗文填写词句(7+7=14分)
1. 自然景物赏心悦目,也启迪思想。苏轼举头望明月,心情顿觉开朗:
“人有 ,月有 ,此事古难全。 ,千里共婵娟!”九寨沟雪峰插云、 、 ,还有许多的 ,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 。
2.课文中有些描述事物的词语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如表示计算机联
结系统的“互联网”,还有表现成熟的桂子纷纷飘落情形的“ ”。还有一些句子的表达也用了这样的方法,如高尔基谈读书的名言“ ”;刘禹锡《望洞庭》中的句子“ , ”。请再写一个打比方的词语或句子: 。
五、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10+15=25分)
短文(一) (4+4+2 =8分)
天安门广场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
广场北端是天安门。天安门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显得雄伟壮丽。天安门前是金水河,河上横跨着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金水桥。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上面雕刻着蟠龙花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
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广场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广场南端是毛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天安门广场》片段)
1. 从文中的 、 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天安门广场是“宽广”的;从文中的 、 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天安门广场是“壮观”的。
2. 根据短文内容,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1)眺望 (2)尽收眼底
3. 由最后一句话我们知道,“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天安门广场的 侧,“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广场的 侧。
短文(二) (3+3+3+3+3=15分)
萝 卜 青 菜
母亲的菜园里有两样东西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萝卜,一个是青菜。种植的时候,萝卜种子和青菜种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小粒一小粒的。种子发芽后,逐渐有了区别,一个使足劲往下长,一个使足劲往上长。
夏末秋初是萝卜生命中最出彩的时候。 这时的萝卜地上地下全面发展。地上( )的是萝卜叶,一撸一大把,是养牛喂猪的好饲料; 地下( )的是萝卜,细皮嫩肉,营养丰富,炒肉片或者煨骨头汤都是上品;生吃也可以,入口极脆,甜津津的。相比之下,青菜就有些不如人意,只长叶子不长根,就是叶子也像个黄脸婆,经常有虫子把它咬得( );就算不计较这些,把它下锅炒熟了,口感也不好,带点苦味。秋初的时候在心里做比较,觉着萝卜比青菜强多了。
然而到了秋后,一场霜接着一场霜过后,萝卜的叶子受不了苦寒,开始没有精神,振作不起来,泛黄泛白,最后相继枯死;埋在地底下的萝卜,看起来白白胖胖的,但只要切开,就发现都是空心的,且肉质疏松,连猪都不愿多吃,吃多了会泻肚子。而此时的青菜,贴地生长,再也没有了虫咬之苦,出落得青翠欲滴,像要冒出油似的。这时的青菜,入口会带点甜味,甜里带点干脆,是四季中最好吃的时候。母亲说,秋后的萝卜 ,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大萝卜了;而秋后的青菜,经历了一番寒霜苦后,却长得越来越旺,吃起来也越来越甜了。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选择,萝卜选择的是先甜后苦,而青菜选择的是先苦后甜。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第2自然段的3个( )里(只要填序号)。
(1)郁郁葱葱 (2)斑斑点点 (3)白白净净
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第3自然段的“ ”里。
(1)中看不中用 (2)好看也好吃 (3)好吃不好看
3. 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部分:
4. 写出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5.这篇短文通过写萝卜青菜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 __
六、习作(两题任选一题,25分)
1.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物、事情、景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其中的一个(件、处)写下来。题目自定。
2. 以《激动人心的时刻》为题,写一个生活场景。
口试部分 20分
七、背诵 (10分)
将本学期要求背诵的课文题目做成纸条,让学生任抽其一二,当场背诵。
八、口语交际 (10分)
从下面的话题中任选一个当众说一说。
1.我是这样读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的。
2.我眼中的压岁钱
参及评分标准
一、按要求写字词句
2.联系词句,,根据拼音在□里写出合适的字。0.5×16=8分
腊 历 鲜 遍 普 酒 杯 质
严 史 跨 添 累 财 赖 荣
3. 恩将仇报(或背信弃义、见利忘义);
千 白云 深(密) 2×4=8分
二、按要求,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 ”上2.5×2=5分
1.(2) 2.(2)
三、下面加点的语句用得对的画 “√”,错的画“×”1.5×6=9分
√ × √ √ × ×
四、根据读背过的诗文填写合适的词语 7+7=14分
1. 悲欢离合 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
古木参天 平湖飞瀑 异兽珍禽 人间仙境 1×7=7分
2. 桂花雨;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2+2+2)=7分
五、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短文(一) 《天安门广场》片段
1. 向南眺望 遥遥相对 ; 雄伟壮观、巍峨壮丽 4分
2. 略 4分 3. 东 西 2分
短文(二) 萝 卜 青 菜
1. (1) (3) (2) 3分
2.中看不中用 3分
3.无精打采(或萎靡不振) 3分
4. 秋初的时候在心里做比较,觉着萝卜比青菜强多了。 3分
5. 道理大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选择,有的人像萝卜那样选择的是先甜后苦,而有的人则像青菜那样选择的是先苦后甜 (如果加上自己对这两种选择的看法也行) 。3分
六、习作 25分
评分参考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分项计分,每方面酌情按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等级计分(下列各条为“优秀”的标准,其余类推)
1.内容: 符合题意,有实在的内容,有明确的中心,想法与心情真切(10分)
2.表达: 段落清楚,有条理,叙写完整,语句通顺(10分)
3.特征:材料有新意,见解新颖、有启发作用;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修辞;想象合理丰富(5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笔试部分100分(80分钟完成)
一 、按要求写字词句(22分)
1.把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注意写得正确、工整。(6分)
肃 寨 堆 诚 氏 煮
2.联系词句,根据拼音在□里写出合适的字。(8分)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奥运会在 北京国家体育场 “鸟巢”隆重开mù□, 继希là□雅典之后,lì□经百年沧桑的奥运五环旗第一次在中国首都的上空飘扬。 那一刻,xiān□花biàn□地,pǔ□天同庆,美jiǔ□飘香,举bēi□共饮……成功举办这届体育盛会,实现了向世界奉献一届高zhì□量奥运会的庄yán□承诺。这是中国体育发展shǐ□上的一次重大kuà□越,不仅给中华文明史册 增tiān□了光辉的一页,为奥林匹克运动和全世界积lěi□了极其宝贵的cái□富,而且让全中国感受了被全球关注、信lài□的巨大光rónɡ□。
3.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字词,注意与加点词语的对应。(8分)
(1)课文《九色鹿》告诉我们:知恩图报真君子,( )是小人。
(2)春回大地( )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伟大祖国又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3)与蓝天为伴,与( ) 同行,小鸟永远是那么自由自在。
(4)这一带谷窄、山高、林( ),搜救伤者的难度很大。
二、按要求,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 ”上(5分)
1. 下列语句不适合作春联的一项是
(1)春回大地 福满人间 (2)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3)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4)风拂千条柳 雨润万朵花
2.《一路花香》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
(1)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不经风雨,难有花香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三、下面加点的语句用得对的画 “√”,错的画“×”(9分)
例:个别外国学生瞧不起徐悲鸿,其实他是有眼不识泰山。( √)
1. 他平时体育成绩一般,这次运动会上竟然得了冠军,值得祝贺! ( )
2. 仰望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塔,它真是开天辟地,雄伟壮观!( )
3. 小明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只是在关心集体方面还需努力。( )
4. 张师傅原来对英语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他从零开始,硬是凭着一股钻劲通过了服务奥运的合格考试。( )
5.说话表达要注意通顺连贯,不能断断续续,正如古人所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
6. 举国欢庆国庆,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四、根据读背过的诗文填写词句(7+7=14分)
1. 自然景物赏心悦目,也启迪思想。苏轼举头望明月,心情顿觉开朗:
“人有 ,月有 ,此事古难全。 ,千里共婵娟!”九寨沟雪峰插云、 、 ,还有许多的 ,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 。
2.课文中有些描述事物的词语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如表示计算机联
结系统的“互联网”,还有表现成熟的桂子纷纷飘落情形的“ ”。还有一些句子的表达也用了这样的方法,如高尔基谈读书的名言“ ”;刘禹锡《望洞庭》中的句子“ , ”。请再写一个打比方的词语或句子: 。
五、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10+15=25分)
短文(一) (4+4+2 =8分)
天安门广场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
广场北端是天安门。天安门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显得雄伟壮丽。天安门前是金水河,河上横跨着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金水桥。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上面雕刻着蟠龙花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
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广场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广场南端是毛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天安门广场》片段)
1. 从文中的 、 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天安门广场是“宽广”的;从文中的 、 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天安门广场是“壮观”的。
2. 根据短文内容,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1)眺望 (2)尽收眼底
3. 由最后一句话我们知道,“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天安门广场的 侧,“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广场的 侧。
短文(二) (3+3+3+3+3=15分)
萝 卜 青 菜
母亲的菜园里有两样东西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萝卜,一个是青菜。种植的时候,萝卜种子和青菜种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小粒一小粒的。种子发芽后,逐渐有了区别,一个使足劲往下长,一个使足劲往上长。
夏末秋初是萝卜生命中最出彩的时候。 这时的萝卜地上地下全面发展。地上( )的是萝卜叶,一撸一大把,是养牛喂猪的好饲料; 地下( )的是萝卜,细皮嫩肉,营养丰富,炒肉片或者煨骨头汤都是上品;生吃也可以,入口极脆,甜津津的。相比之下,青菜就有些不如人意,只长叶子不长根,就是叶子也像个黄脸婆,经常有虫子把它咬得( );就算不计较这些,把它下锅炒熟了,口感也不好,带点苦味。秋初的时候在心里做比较,觉着萝卜比青菜强多了。
然而到了秋后,一场霜接着一场霜过后,萝卜的叶子受不了苦寒,开始没有精神,振作不起来,泛黄泛白,最后相继枯死;埋在地底下的萝卜,看起来白白胖胖的,但只要切开,就发现都是空心的,且肉质疏松,连猪都不愿多吃,吃多了会泻肚子。而此时的青菜,贴地生长,再也没有了虫咬之苦,出落得青翠欲滴,像要冒出油似的。这时的青菜,入口会带点甜味,甜里带点干脆,是四季中最好吃的时候。母亲说,秋后的萝卜 ,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大萝卜了;而秋后的青菜,经历了一番寒霜苦后,却长得越来越旺,吃起来也越来越甜了。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选择,萝卜选择的是先甜后苦,而青菜选择的是先苦后甜。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第2自然段的3个( )里(只要填序号)。
(1)郁郁葱葱 (2)斑斑点点 (3)白白净净
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第3自然段的“ ”里。
(1)中看不中用 (2)好看也好吃 (3)好吃不好看
3. 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部分:
4. 写出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5.这篇短文通过写萝卜青菜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 __
六、习作(两题任选一题,25分)
1.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物、事情、景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其中的一个(件、处)写下来。题目自定。
2. 以《激动人心的时刻》为题,写一个生活场景。
口试部分 20分
七、背诵 (10分)
将本学期要求背诵的课文题目做成纸条,让学生任抽其一二,当场背诵。
八、口语交际 (10分)
从下面的话题中任选一个当众说一说。
1.我是这样读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的。
2.我眼中的压岁钱
参及评分标准
一、按要求写字词句
2.联系词句,,根据拼音在□里写出合适的字。0.5×16=8分
腊 历 鲜 遍 普 酒 杯 质
严 史 跨 添 累 财 赖 荣
3. 恩将仇报(或背信弃义、见利忘义);
千 白云 深(密) 2×4=8分
二、按要求,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 ”上2.5×2=5分
1.(2) 2.(2)
三、下面加点的语句用得对的画 “√”,错的画“×”1.5×6=9分
√ × √ √ × ×
四、根据读背过的诗文填写合适的词语 7+7=14分
1. 悲欢离合 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
古木参天 平湖飞瀑 异兽珍禽 人间仙境 1×7=7分
2. 桂花雨;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2+2+2)=7分
五、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短文(一) 《天安门广场》片段
1. 向南眺望 遥遥相对 ; 雄伟壮观、巍峨壮丽 4分
2. 略 4分 3. 东 西 2分
短文(二) 萝 卜 青 菜
1. (1) (3) (2) 3分
4.中看不中用 3分
5.无精打采(或萎靡不振) 3分
4. 秋初的时候在心里做比较,觉着萝卜比青菜强多了。 3分
5. 道理大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选择,有的人像萝卜那样选择的是先甜后苦,而有的人则像青菜那样选择的是先苦后甜 (如果加上自己对这两种选择的看法也行) 。3分
六、习作 25分
评分参考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分项计分,每方面酌情按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等级计分(下列各条为“优秀”的标准,其余类推)
1.内容: 符合题意,有实在的内容,有明确的中心,想法与心情真切(10分)
2.表达: 段落清楚,有条理,叙写完整,语句通顺(10分)
3.特征:材料有新意,见解新颖、有启发作用;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修辞;想象合理丰富(5分)
期末综合测试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字词训练营(20分)
1.选择正确的音节,画上“√”。(4分)
溜(liū liú) 驶(shǐ sǐ)
材(cái chái) 悟(wǔ wù)
拢(lóng lǒng) 零(líng lín)
滋(zī zhī) 勤(qíng qín)
2.我会给形近字组词。(6分)
3.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例:(倔强)的小红军
( )的桓景 ( )的林则徐
( )的嘎子 ( )的小泽征尔
( )的织女 ( )的小约翰
4.用“ ”画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写在括号里。(3分)
天崖海角( ) 赞不决口( )
全神惯注( ) 泊不及待( )
无优无虑( ) 守珠待兔( )
5.在句子的括号里填上带有“激”字的词语。(4分)
前线将士在报告中充满激情地讲述了战斗的( )和我军的英勇。大家听了心情十分( )。报告( )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前线将士的精神( )着我们前进。
二、句子七彩虹(19分)
1.按要求写句子。(4分)
(1)节日的北京,人多花多。(改成比喻句)(2分)
(2)小姑娘善良美丽。小姑娘心灵手巧。(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2分)
2.一年四季轮回,演绎出我们这个缤纷多彩的奇妙世界。我最喜欢的季节是 ,漫步其间不由让我想到描写这个季节的四字词语: 、 ,想起赞美这个季节的诗句: , 。(5分)
3.这次考试我没有准备,所以我心里忐忑不安,这种心情用“ ”这句歇后语来形容真是恰如其分。(2分)
4.读句子,填上恰当的成语,让句子更精练生动。(4分)
(1) 的黄河水冲向壶口,突然下跌几十米,形成了壮观宏伟的壶口瀑布,那 的气势震撼着每一个炎黄子孙。
(2)“星光大道”节目摄制组来到这座小山城,人们沸腾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亲把节目现场围得 ,参赛选手的亲友团更是 ,为选手们加油助威。
5.排列句子。(4分)
( )还没缝几针,手就被扎破了,疼得我流下了眼泪。
( )我回到家,放下书包,找到针线和扣子,学着缝纽扣。
( )放学路上,我发现上衣扣子掉了一颗。
( )我说:“不,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 )奶奶看见了,说:“拿来,我给你缝。”
( )我坚持自己缝,终于把纽扣缝好了。
三、重点突破吧(15分)
1.在本学期的学习中,你最喜欢本册书的哪一篇课文?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收获。(3分)
我喜欢( ):
2.同学们畅游在语文的海洋里,收获很多:跟随我国著名作家 欣赏了 的《火烧云》;见识了天下奇观 ,以及的 ;读了《小兵张嘎夺记》,不禁回忆起抗战的峥嵘岁月, 的“嘎子”是我们敬佩的小英雄;作家 写的《麻雀》给我们以心灵的震动,让我们明白了母爱是 ;还了解到 、 、 等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仿佛看到了两个愚蠢可笑的人做出的“蠢事”: 、 。(12分)
四、阅读风景线(16分)
登汇波楼
我来到大明湖公园。一进东门,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高大建筑矗立在眼前。啊,这就是汇波楼!
楼面侧上方横挂一块巨匾,“汇波楼”三个大字闪闪发光。房顶上的绿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壮观。屋檐四角上各有龙、狮、鱼、犬等动物的形象,姿态优美,栩栩如生。“汇波楼”大匾两侧,雕刻着冉(rǎn)冉升起的红日,旁边有一对翩(piān)翩起舞的仙鹤,仿佛要把这楼阁带入仙境。
登上汇波楼向南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如镜的湖面。和煦的阳光下,一阵风吹来,湖面漾起粼粼波纹,浮光跃金。各种游船,犹如一只只小鸟,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
最壮观的是百米喷泉,103个喷头从不同的角度将水喷向天空,好像在湖上盛开着一朵美丽而奇特的“水晶花”。这朵花方圆百米,“花瓣”簇拥着“花蕊”,像是一串串珍珠挂在空中。一阵风吹来,“水晶花”随风飘动,在阳光的照耀下,这“花”变得五光十色,绚丽无比。
湖岸边,小岛上,一排排垂柳倒映水中;远处,千佛山、英雄山,座座山峰尽收眼底。站在汇波楼上,人仿佛在画卷中。
1.读了短文,我积累的四字词语有:
(3分)
2.写出作者登上汇波楼后的观察顺序。(4分)
→ → →
3.用“ ”画出你喜欢的比喻句,这一句把 比作 。(2分)
4.按地点将本文分为两段,并写出每段的段意。(4分)
第一段:
第二段:
5.理解“站在汇波楼上,人仿佛在画卷中”这句话的意思。(3分)
五、习作天地(30分)
题目:一件最令我感动的事
要求:1.要突出事情的“感人”之处。
2.内容具体,条理清晰,400字左右。
期末综合测试
一、1.liū shǐ cái wù lǒng líng
zī qín
2.示例:侵略 浸湿 折尺 拆开 航行 抗日 测量 左侧 狠心 很多 醒悟 梧桐
3.示例:勇敢 爱国 机智 冷静 善良 勤快
4.崖—涯 决—绝 惯—贯 泊—迫
优—忧 珠—株
5.激烈 激动 激发 激励
二、1.示例:(1)节日的北京,人如潮花如海。
(2)小姑娘不但善良美丽,而且心灵手巧。
2.示例:春天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3.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4.(1)波涛汹涌 大气磅礴
(2)水泄不通 欢呼雀跃
5.3 2 1 5 4 6
三、1.示例:《重阳节的传说》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在这天,人们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
2.萧红 千变万化 钱塘江大潮 蝴蝶谷 机智勇敢 屠格涅夫 无私的奉献和牺牲 变色玻璃 吃音玻璃 吸热玻璃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四、1.闪闪发光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2.湖面→喷泉→小岛→群山
3.各种游船,犹如一只只小鸟,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 游船 小鸟
4.第一段:(1-2)写“我”站在汇波楼前观看汇波楼的概貌。
第二段:(3—5)写“我”站在汇波楼上观看周围的景色。
5.湖岸边,小岛上,一排排垂柳倒映水中;远处,千佛山、英雄山,座座山峰尽收眼底。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而汇波楼正是这美景中的一景,因此,作者感到自己如同在画卷中。
五、略
四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卷(含解析)
班级: 姓名: 分数: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9分)
jīng qiāng jīng yùn míng chú jiā yáo xiǎo xīn yì yì
( ) ( ) ( )
zuǒ gù yòu pàn bù yuē ér tóng yán hán kù shǔ
( ) ( ) ( )
bó rán dà nù qiè qiè sī yǔ mò míng qí miào
( ) ( ) ( )
二、选字填空正确的打对。(9分)
干(核 涸) 光(班 斑) 泼(洒 酒)
(皮 疲)倦 甜(密 蜜) (凭 评)借
(撤 辙)兵 (试 视)探 奖(励 历)
三、组词。(10分)
淋( ) 憾( ) 殊( ) 峰( ) 凝( )
琳( ) 撼( ) 珠( ) 锋 ( ) 疑( )
四、选词填空。(8分)
欢腾 奔腾 飞腾
(1)我校荣获市“文明学校”的喜讯传来,全校师生立刻( )起来。
(2)滚滚的长江水( )而来。
感谢 感激 感动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多么受( )啊!
(4)我对老师的教育帮助( )不尽。
五、补充词语并解释横线字的意思。(16分)
( )惊( )怪 欢( )喜( ) ( )顾( )盼
( )张( )望 七( )八( ) 冰( )雪( )
( )倒( )歪 转( )为( ) ( )口( )声
争( )恐( ) ( )处( )生 ( )心( )魄
六、按要求填写。(6分)
(1)春草明年绿, 。
(2)桃花潭水深千尺, 。
(3)独在异乡为异客, 。
(4)不识庐山真面, 。
⑸ ,上有黄鹂深树鸣。
⑹ ,天下谁人不识君③。
七、按要求完成下题。(7分)
1.孩子们交谈。(扩句)
2.我一定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一定改正错误。(修改病句)
3.突然,一只足球飞过来,打碎了教室的玻璃。
⑴改“把”字句:
⑵改“被”字句: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成反问句:
5.她跑远了。(扩写句子)
6.鲜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很美丽。
改成拟人句:
八、阅读理解。(14分)
(一)课内语段品读。(6分)
滥竽充数
齐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③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④之,廪食以数百人等⑤。宣王死,湣王⑥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齐宣王:战国时代齐国的国君。②竽(yú):古代的一种乐器。③南郭处士:南郭先生。④说:通“悦”,喜欢、高兴。⑤廪(lǐn)食(sì)以数百人等: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廪食,官府供给的粮食,待遇。以数百人,按(那)几百人(的标准)。⑥湣(mǐn)王:齐国国君,宣王死后继王位。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⑴齐宣王使人吹竽:( )
⑵好一一听之:( )
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2分)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3.现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什么呢?(2分)
(二)课外阅读《蚂蚁认路》(8分)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巢去,或者同心协力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把消息通知同伴的呢?原来,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就摆得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用樟脑球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划断,蚂蚁就迷路了。
1.蚂蚁认路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2.短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是一个_________句。
3.用“____”画出人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蚂蚁认路的本领的。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可概括为( )。
A.蚂蚁靠眼睛认路。 B.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
C.蚂蚁根据气味认路。 D.蚂蚁很少会迷路。
九、作文。(21分)
妈妈,你休息一会吧!
【参及解析】
一、
参:京腔京韵、名厨佳肴、小心翼翼、左顾右盼、不约而同、严寒酷暑、勃然大怒、窃窃私语、莫名其妙
二、
参: 涸 斑 洒 疲 蜜 凭 撤 试 励
三、
参:淋漓 遗憾 特殊 山峰 凝聚 琳琅 震撼 珠宝 锋利 怀疑
四、
参:大惊小怪 欢天喜地 左顾右盼 东张西望 七嘴八舌 冰天雪地
东倒西歪 转危为安 异口同声 争先恐后 绝处逢生 惊心动魄
(解析:欢腾:欢喜得手舞足蹈。形容欢乐之极;奔腾:[许多马]跳跃着奔跑。 犹如万马奔腾。比喻水流汹涌;感动:思想受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羡慕。感激: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五、
参:崇山峻岭 昂首挺胸 受益匪浅 恍然大悟 筋疲力尽 枝美花俏 举世无双 屏息凝视(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六、
参:⑴王孙归不归 ⑵不及汪伦送我情 ⑶每逢佳节倍思亲 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独怜幽草涧边生⑹莫愁前路无知己(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平时的积累掌握能力。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七、
1参:天真可爱的孩子在热烈地交谈。(解析:扩句时至少扩两处,语句通顺。)
2.参:我一定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一定改正错误。(解析:“意见”改为“建议”。)
3.参:⑴改“把”字句:突然,一只足球飞过来,把教室的玻璃打碎了。⑵改“被”字句:突然,教室的玻璃被一只飞过来的足球打碎了。(解析:转换句子时注意主谓语的位置即可。)
4.参: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解析:加否定词及问号。)
5.参:她面带笑容飞快地跑远了。(解析:扩句时至少扩两处。)
6.参:鲜花在绿叶的映衬下像一个美丽的姑娘。(解析:写拟人句时要找出所写物体具有人性。)
八、
(一)
1.参:1.⑴让。 ⑵喜欢(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识记能力。)
2.参: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齐湣王他喜欢一个一个吹。(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翻译能力。)
3.参:示例: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充数,或者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仔细阅读问答,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回答。)
(二)
1.参:两种。一种是靠眼睛,一种是靠气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表达能力,表达得体,符合文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2.参:设问
3.参:“用一个圆筒……蚂蚁就迷路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解释得通,符合文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4.参: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九、
【范文】
妈妈,你休息一会吧!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被那“哗啦哗啦”的流水声惊醒了,于是带着好奇心悄悄地走向阳台,露出半个脑袋去看,一瞧,妈妈正在洗衣服呢。她不想把我吵醒,所以做什么动作都是轻轻的。我仔细一看,呀,妈妈的黑眼圈很浓,眼球上布满了血丝。唉,妈妈好疲倦!
我这才想起来:前几天,公公病得很重,住进了医院。妈妈白天往医院跑,晚上还忙家里的事情。想到这里,泪水从我的眼里流出来了。我赶快用纸巾把眼泪擦掉后,走了过去,关切地说:“妈妈,你累了,先休息一会儿吧,我来帮你晾衣服!”妈妈微笑地说:“好吧!乖儿子。”说完,妈妈就回房间休息去了。我立刻挽起衣袖,把洗干净的衣服晾起来,并把客厅里的东西收拾得井然有序。
过了一会儿,妈妈走到大厅一看,衣服已经晾好了,地面非常干净,沙发、桌子上、茶几上一尘不染,就亲切地对我说:“你真是个乖儿子,我有一个这么乖巧的孩子,真幸福!儿子长大了。”说着就哭了起来。此刻我明白了,这是幸福的眼泪,欣慰的泪!原来,我动手干了这一丁点的事,就给妈妈带来了这样大的欣慰!
啊!我以后一定要做个好孩子!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的文章。外貌描写尤为突出,语言亲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