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低温对花生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40:34
文档

低温对花生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基金(06kjd180061)。作者简介王娜(1976-),女,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从事植物生理生化研究。收稿日期2007!05!24花生(ArachisL.)在春季种植时因出现低温天气,不能发芽或烂芽,影响全苗;或虽出了苗也会因冷害而死苗,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寒害条件下许多植物[1-3]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目前已有不少研究,为实际生产和培育抗寒品种等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但对花生在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研究鲜见报道。该试验通过实验室模拟低温条件,对花生幼苗渗
推荐度:
导读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基金(06kjd180061)。作者简介王娜(1976-),女,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从事植物生理生化研究。收稿日期2007!05!24花生(ArachisL.)在春季种植时因出现低温天气,不能发芽或烂芽,影响全苗;或虽出了苗也会因冷害而死苗,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寒害条件下许多植物[1-3]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目前已有不少研究,为实际生产和培育抗寒品种等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但对花生在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研究鲜见报道。该试验通过实验室模拟低温条件,对花生幼苗渗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基金(06kjd180061)。作者简介王娜(1976-),女,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从事植物生理生化研究。

收稿日期

2007!05!24

花生(ArachisL.)在春季种植时因出现低温天气,不能发芽或烂芽,影响全苗;或虽出了苗也会因冷害而死苗,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寒害条件下许多植物[1-3]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目前已有不少研究,为实际生产和培育抗寒品种等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但对花生在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研究鲜见报道。该试验通过实验室模拟低温条件,对花生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进行测定,得出初步结论,旨在为选育花生新品种及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花生种子购自镇江市种子公司。25℃浸种8h

后催芽,至胚芽长出1cm时选取生长健壮、一致的种子播种,在恒温培养箱中25℃培养至长出3龄真叶的花生幼苗。

1.2方法选取生长健壮一致的花生幼苗分别放在(10±

0.5)℃,(15±0.5)℃条件下生长,并设25℃为对照,于0、1、

3、5、7d取样测定相关指标。

各指标均重复3次。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4];脯氨酸含量的测定采用磺基水杨酸法[5];可溶性糖的测定采用硫酸苯酚法[6];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参照李瑞智的愈创木酚法[7];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单位U为每分钟催化1μmolH2O2分解的酶量表示;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测定均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法。

2结果与分析

2.1

低温胁迫下花生幼苗的形态学变化

花生在低温情

况下生长受到明显的影响,且10℃条件下受害症状比15

℃条件下明显。10℃条件下花生在遭受冷害后表现为植株

生长缓慢,幼叶舒张延缓、黄化,老叶颜色转为深绿色并逐渐脱水,后期叶边缘开始干枯,达到冷害标准的2级程度[8]。

15℃处理组未出现叶的干枯现象,且植株比10℃的处理组

稍高一些,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明显的受害症状。从花生受胁迫7d后洗净的根系可以看出胁迫程度的加大直接影响花生根部的发育,10℃的侧根粗壮,但密度比15℃的低;而15℃的根密度比对照组低得多。这可能是植物保持自身从环境中获得足够营养的一种适应。

2.2低温胁迫下花生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2.2.1

真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低温胁迫下花生体

内可溶性蛋白变化趋势明显,胁迫组蛋白含量远高于对照组(图1)。10℃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除第1天高于15℃处理组外(是15℃处理组的1.20倍),其余几天均低于15

℃处理组。

2.2.2真叶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真叶中脯氨酸含量随着

胁迫的增强和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加的趋势(图2)。处理前期(第1 ̄3天)10℃的含量高于15℃的,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脯氨酸的调节能力减弱,从第5天开始与15℃的接近。

2.2.3真叶和子叶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图3表明,随着

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在花生真叶内迅速积累。处理组前期含量变化不是很明显,但都比对照组高1.5倍以上;后期(3d以后)10℃处理组可溶性糖含量急剧增加,第

5、7天其含量分别是15℃处理含量的2.06和2.57倍。

图4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子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经过一个短暂的降低期后迅速上升,达到峰值后又骤然

低温对花生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王娜,褚衍亮

(江苏科技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8)

摘要在实验室模拟低温条件下,对花生幼苗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增加,花生真叶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以10℃胁迫组增加最为明显;可溶性蛋白和子叶中可溶性糖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降后升趋势,3种酶在低温胁迫中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花生;低温胁迫;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保护酶中图分类号S5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7)29-09154-03

EffectofLowTemperatureonOsmoticAdjustmentSubstancesandProtectiveEnzymeActivityofArachisSeedlings

WANGNaetal(CollegeofBiologica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Zhenjiang,Jiangsu212018)

AbstractContentsofosmoticadjustmentsubstancesandprotectiveenzymeactivityinArachisLseedlingsunderlowtemperaturecondition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contentsofprolineandsolublesugarinleavesincreasedwiththeextensionoftreatmenttime,withthegroupof10℃themostobvious.Thecontentsofsolubleproteininleavesandsolublesugarincotyledonincreasedfirstandthendecreased.ActivitiesofSODandCATwereobviouslyhigherthanthoseofthecontrol.PODactivitydecreasedatfirstandthenincreased.Thethreeenzymesshowedsynergismunderlowtemperaturestress.

KeywordsArachisL;Lowtemperaturestress;Proline;Solublesugar;Solubleprotein;Protectiveenzyme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7,35(29):9154-9156责任编辑张杨林责任校对王

2.3低温胁迫下花生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2.3.1真叶中POD活性的变化。处理组花生体内POD活性整体呈现一种先降再升然后再下降的趋势(图5)。10℃处理组第1天酶活性较未处理前下降了47%,然后开始快速上升,第3天开始与对照持平,第5天达到最高值,第7天又有所下降,但仍比对照组高10%。15℃处理组POD活性变化趋势与10℃处理组一致,只是在各个点数值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2.3.2真叶中SOD活性变化。图6表明,胁迫组SOD活性整体高于对照组;10℃处理组第1天酶活性快速上升比对照组高1.24倍,第3天达到峰值后变化趋于平缓;15℃处理组变化趋势与10℃相似;两胁迫组虽然变化趋势相同,但在刚开始胁迫时10℃酶的变化比15℃快的多。2.3.3真叶中CAT活性变化。图7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胁迫组酶活性整体高于对照组;10℃处理组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大,第1天低于对照组,为对照组的84.6%,而后迅速增强,到第7天时与15℃处理组接近。

2.3.4真叶中MDA含量变化。图8表明,胁迫组MDA含量整体变化趋势相同,但10℃处理组变化明显,且两者均高于对照组。

王娜等低温对花生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35卷29

期9155

(上接第9153页)

明显低于邓恩桉,由此得出,幼苗期的尾叶桉对水分的要求要高于邓恩桉,因而苗期的尾叶桉一定要注意水分管理,水分不足很可能会大大抑制尾叶桉幼苗的生长。参考文献

[1]祁述雄.中国桉树[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陆钊华,徐建民,陈儒香,等.桉树无性系苗期光合作用特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3,16(5):575-580.

[3]张小全,徐德应.杉木中龄林不同部位和叶龄针叶光合特性的日变

化和季节变化[J].林业科学,2000,36(3):19-26.

[4]苏培玺,张立新,杜明武,等.胡杨不同叶形光合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加富CO2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03,27(1):34-40.

[5]朱万泽,王金锡,薛建辉.桤木引种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J].西

北植物学报,2004,24(11):2012-2019.

[6]王忠.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7]冷平生,杨晓红,胡悦,等.5种园林树木的光合和蒸腾特性的研究

[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15

(4):13-18.[8]ZHANGXM,STICKANW,RUNGEM.Astudyontherelationship

betweenthenetphotosyntheticrateofyoungEuropeanbeechandmainclimaticfactorsundernaturalconditions[J].ActaBotanicaSinica,

1993,35

(8):611-618.3结论与讨论

(1)试验结果表明,在遭受低温胁迫后花生体内蛋白质

水平发生很大变化。10℃胁迫组前期蛋白含量高于15℃胁迫组,说明此时花生体内可能有新的基因启动表达诱导蛋白,或者是从膜上或其他的结合形式中降解释放,产生应急反应抵抗外界不良环境对自身的影响。后期10℃胁迫组的蛋白含量有所下降,这可能与后期花生对逆境耐受能力的下降有关,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10℃处理下的蛋白表达关闭或是表达量低于分解量而出现蛋白含量的降低。15℃胁迫前期的蛋白含量较之10℃处理下低,这可能与温度有关,虽然15℃对花生已经产生伤害,但是并没有10℃严重,所以蛋白含量与10℃相比后期仍有一个上升的过程。说明此时花生已经能够适应15℃低温,在短时间内不会对植株造成大的伤害,这与花生在形态学上表现出的症状一致。

(2)花生属于油料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贮存在子叶中的脂类经过乙醛酸循环生成糖类供萌发的需要。在未处理以前子叶中糖含量要比真叶中高很多,是真叶的3.36倍。前期子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植株要利用这些营养物质就必须保证此时子叶的正常生长,所以前期子叶中可溶性糖有个上升的过程,这样可以减轻子叶的冷损伤,保证子叶活性和养料的有效利用。但是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子叶中的养分很快耗尽,子叶萎缩,糖也大量转移到真叶中去,此时植株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真叶的受害。花生真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与某些经冷驯化而获得一定抗寒能力的植株如落叶松[9]的试验结果相符。

(3)在逆境条件下,脯氨酸不仅是细胞质中重要的渗透剂和防脱水剂,而且还是活性氧的清除剂,保护膜结构,防止膜脂过氧化[10]。

该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情况下,脯氨酸在花生体内大量积累,尤其是在10℃处理前期含量急剧增加。在处理的第7天,10℃处理组脯氨酸含量与15℃处理组接近,可能是低温抑制了合成反应,导致脯氨酸含量没有再增加而是维持在15℃的水平。同时脯氨酸的增加在处理前期即开始而在后期则变化幅度不大,可溶性蛋白在后期反而降低,这与真叶中可溶性糖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可能是在胁迫前期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起主要作用,而后期则以可溶性糖为主,三者相互补偿。

(4)试验结果显示,SOD活性在迅速上升后便维持在一

个基本恒定的水平。低温导致植株出现暂时的代谢紊乱,体内产生较多的自由基类物质,而自由基的产生成为诱导植物体sod基因高表达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最主要原因。SOD催化超氧自由基产生大量的过氧化氢和分子氧,其中过氧化氢又是诱导cat和pod基因表达产生CAT、POD的主要原因。SOD酶的大量表达降低了超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与此相关表现在前期MDA累积量的降低。但到后期即使基因最大限度地表达仍然不能完全清除自由基时MDA含量便又开始迅速上升。从POD的酶活性来看,当植株遭受低温冷害后POD酶有个下降的过程,并且降幅较大,这可能与POD同工酶种类有关。胁迫前期在常温下翻译产生的酶可能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失活或被降解,同时随着体内过氧化物类物质的增加,新的POD同工酶表达翻译出抗低温逆境的新酶。CAT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一直呈现增强趋势。滞后于SOD的酶活变化表明POD和CAT在清除过氧化物中的重要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植株因低温造成生理机能的下降和过氧化作用的加剧,SOD、POD和CAT三者联合已不能抵抗逆境伤害,植株的抗逆性降低,损伤加重,MDA含量直线上升。10℃植株开始出现真叶的干枯、死亡。参考文献

[1]谢国生,彭金光,孙玉宏,等.10℃低温对西瓜幼苗耐性生理指标的

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42-45.

[2]施大伟,张成军,陈国祥,等.低温对高产杂交稻抽穗期剑叶光合色

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22(2):40-44.

[3]李芸瑛,梁广坚.GB对低温胁迫黄瓜叶绿体及SOD、

POD同工酶的影响[J].生物技术,2005,15(3):25-27.

[4]BRADFORDMA.Rapidandsensitivemethodforthequantitation

ofmicrogramquantitiesofproteinutilizingtheprincipleofproteindyebinding[J].AnatytocalBiochemistry,1976,72:248-254.

[5]张殿忠,汪沛洪,赵会贤,等.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

[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26

(4):62-65.[6]沈爱英,陆跟名.叶面消毒对桑叶有机养分的影响[J].蚕业科学,

2003,29

(2):189-192.[7]

李瑞智,黄林.SO2对作物叶片过氧化物酶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3):380-385.

[8]逯明辉,宋慧,李晓明,等.冷害过程中黄瓜叶片SOD、

CAT和POD活性的变化[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8):1570-1573.

[9]武惠肖,吉艳芝,何海龙,等.落叶松几个抗寒生理指标研究[J].河北

林果研究,2000,15(2):105-109.

[10]XINZG,LIPH.RelationshipbetweenprolineandABAinthe

inductionofchillingtoleranceinmaize[J].PlantPhysiol,1992,99:7996-7998.

!!!!!!!!!!!!!!!!!!!!!!!!!!!!!!!!!!!!!!!!!!!!!!!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

9156

文档

低温对花生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基金(06kjd180061)。作者简介王娜(1976-),女,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从事植物生理生化研究。收稿日期2007!05!24花生(ArachisL.)在春季种植时因出现低温天气,不能发芽或烂芽,影响全苗;或虽出了苗也会因冷害而死苗,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寒害条件下许多植物[1-3]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目前已有不少研究,为实际生产和培育抗寒品种等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但对花生在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研究鲜见报道。该试验通过实验室模拟低温条件,对花生幼苗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