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明确米酒制作的基本原理;掌握甜米酒制作的一般工艺操作。
二、实验原理:
用大米(糯米)为原料,经蒸煮使淀粉糊化,然后接种甜酒药经发酵制成的一种发酵食品。由于甜酒药是糖化菌及酵母的混合制剂,主要含根霉、毛霉及少量酵母、因此发酵过程中
糖化菌酵母
︱淀粉————→葡萄糖︱————→酒精
水解(部分)糖酵解
从而甜米酒具有甜味,又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三、实验原料:
菌种(甜酒药)、大米
(0.6g)(400g)
四、实验步骤:
1、用水将糯米泡开(半天),漂洗干净。
2
3、将蒸好的米端开,冷却至室温(30℃)间或用筷子加以翻动。使米散开。再将酒曲撒在米上。边撒边拌,尽量混均匀。
4、将大米转移到发酵容器中,用手掌轻轻压实(使表面光滑),将最后一点酒曲撒在上面。
5、在铺平的米中挖个洞,放入少许凉开水。用保鲜膜覆盖在盒上,尽量不要留空隙。转入培养箱30℃下发酵2天。中间随时查看,看有无发热现象。
6、品尝。
五、注意事项:
1、酒酿的关键是干净,不能沾生水和油。
2、发酵途中(12h、24h)可打开盖子看(勿经常打开)
六、实验评价:
有无酒香味,米饭是否结成豆腐状,有无汁液,气味是否芳香,酒味是否冲鼻,是否还有生米粒等。
七、实验结果
成品成品出酒量少,经煮后品尝,略有酒味,偏酸,微甜。
八、实验分析
1)出现白点(杂菌),是由温度过高导致其他杂菌生长所致。
2)出酒量少,经查明是恒温箱定了时,导致时间到了恒温箱不再工作,从而导致发酵时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