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知识积累与应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镊(niè)子 喧(xuān)闹 烦躁(zào)
B、 妲(dá)己 黛(dài)青色 嗫(niè)嚅
C、 绵亘(gèn) 鞭笞(chī) 囊(náng)括
D、 参乘(shèng) 坐骑(qī) 目眦(zì)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约二斤鸡蛋 约:大约。
B、文化形态 形态:事情的现状或表现。
C、别烦躁,别起急 烦躁:烦闷急躁。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然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
D、《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4、“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 )
A、朋友 B、学生 C、桃子和李子 D、亲戚
5、“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6、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
A、挂香包 B、插艾蒿 C、喝雄黄酒 D、登高采菊
7、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D、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
8、下列语句的意思与括号里写出的句意不相应的成语或词语是( )
A.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肯轻易迁移。(安土重迁 )
B.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旁观。 ( 冷眼旁观 )
C.对别人的欺负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针锋相对)
D.规矩老实,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安分守己)
9、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洋洋洒洒地走进高等学府的神圣殿堂,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
B.他的作品并非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简单得一目了然,说这种话的人归根到底是没有读懂原著。
C.从古至今,长江、黄河拖儿带女,养育着中华民族人丁兴旺的一大家子,任劳任怨,万古长流,实在太不容易了。
D.先烈前赴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道理,是可歌可泣的。
10、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暗然失色。
B、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急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C、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蒙蒙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
D、用独木船穿过三峡,简直难以想象,可是那第一个人就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
二、国学专场(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养不教,___________ 。人不学,____________。
2、忠言逆耳利于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俭入奢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长江后浪推前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释句中字的意思。
稻粱菽 菽:________ 。 鸡犬豕 豕:__________。
7、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历史故事是( )
A、孟母教子 B、举案齐眉 C、岳母刺字
8、“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 D、要刻苦学习
9、“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D、要学会学习
10、“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说明学习要( )能吃苦,还要有坚强的意志。( )
A、自觉 B、靠父母 C、靠老师 D、靠朋友
三、文言文(每小题2分,共10分)
1、《过秦论》是论述秦代兴旺的史论名品,作者________ ,分析了秦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鸿门宴》作者______ ,本文节选________,它是______和_______争夺天下而首次展开的一次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
3、下列先秦思想家中,主张“施仁政,行王道”的一位是( )
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4、下列没有通假字的是( )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君安与项伯有故。
5、翻译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翻译: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翻译:
四、阅读理解题(20分
(一) 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不知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甚至在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而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
1、“炮弹”一词加上引号,其作用是( )(2分)
A、引用 B、讽刺 C、强调 D、比喻
2、在这段文字中,能表现作者主张的句子是( )(2分)
A、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
B、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
C、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
D、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
3、作者称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他的根据是( )(2分)
A、历史资料 B、历史传说 C、引用别人的说 D作者的推理
4、作者写秦始皇的目的是( )(2分)
A、为了抨击秦始皇的横征暴敛,不得人心。
B、为了引出孟姜女的传说,从而增添行文的情趣。
C、将秦始皇和赵武灵王相提并论,肯定秦始皇和赵武灵王一样是个英雄。
D、突出了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同时也否定了部分人攻击秦始皇的做法。
(二)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1、①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为:(2分)
②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为:(2分)
2、这两个自然段的文字告诉我们胡同里的居民的心态,可概括成两个方面,4分
①
②
3、胡同文化从居民身上体现出来,其封闭性也表现为两点,它们是:(4分)
①
②
五、作文(30分)
诚信是金,诚信是银,诚信是人们一直所拥有的一笔不可多得、不可超越的财富!拥有了诚信,就等于拥有了财富… 请以“诚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 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3、不少于5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 ||||||||||||||||||||
200 | ||||||||||||||||||||
300 | ||||||||||||||||||||
400 | ||||||||||||||||||||
500 | ||||||||||||||||||||
600 | ||||||||||||||||||||
700 | ||||||||||||||||||||
8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