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 |||||
课 题 | 芝麻官餐馆(一) | 课 型 | 新授课 | ||
教 学 目 标 | 知 识 与技能 | 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缘事而发,拓展提升 | |||
教 学 方 法 | 知识抢答法,朗读法。 分析法,范例指导法 | ||||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实干精神 劳动创造幸福 | ||||
教学重点 | 本文的发现之美,深蓄之忧 | ||||
教学难点 | 本文的感发之功,引用之力 | ||||
教具准备 | 投影仪、录音机、教学磁带、多媒体投影 | ||||
教 学 过 程 | |||||
程 序 | 内 容 | ||||
〈1〉学生自学探究 ①展示教学目标 ②提出自学探究的内容、要求、方法及自学时间(也就是学案) ③模拟练习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3〉达标练习(分层次),教师个别辅导。 | 一.导入。(学生自学探究) 一个当过的人,退休后不享清福却在亲友的劝阻、老伴的反对与俗人的讥讽中,开起一家餐馆。堂堂一县之长,威风扫八面,何以开餐馆?为名呼?为利呼?让我们一起感受芝麻官餐馆的韵味! (板书:芝麻官餐馆)(展示教学目标) 二、作者简介 杨汇泉,小学文化。1946年2月参加工作,并任恩县县通讯员、建设科科员。1949年加入中国党。同年8月,随军南下湖南,历任湖南省南县县科员、县委宣传部干事,南县第五区区委秘书、组织委员、副、。1953年8月调常德,先后任常德地委组织部干事、科长,共青团常德地委副、,常德地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常德地委组织部副。60年代后,曾任桃源、澧县县委副,常德地委副、行署副专员、专员。1983年5月,在湖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1988年2月,在湖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副。19年5月被罢免湖南省副职务。后任湖南省顾问。1994年补选为第七届湖南省政协副,1998年离休。结集出版了《芷兰集》《湘江北去》等诗文专集。 三、布置自学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课本。(提出自学探究的内容、要求、方法及自学时间) 1.学生预习课本P8、9、10的内容,划出重点(8分钟)(分组布置任务) 2.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列出下列词语(6分钟)(分组完成任务) 绰号 偏房 朴实无华 慕名 车马盈门 大相径庭 海带 招牌 遨游四海 境界 敬佩 络绎不绝 神通广大 尽力拼搏 造访 尴尬 洒脱 豪言壮语 自愧不如 纡青拖紫,服冕乘轩 引车卖浆,贩夫走卒 遗憾 辉煌浪漫,宁静朴实 3、成语解释 (1)家喻户暁:形容人所共知 (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3)神通广大: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4)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 四、整体阅读,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本文结构如何?。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1.合作完成(8分钟) 2.学生抢答 (一)、主要介绍和记叙了“芝麻官餐馆”的所在地、经营品种、店堂面积与陈设、人满为患的经营盛况和别名的来历。 1、慈利县城南小街上 2、经营水饺、煎饺、烧麦和海带汤 3、宽不足四米,长不足七米的偏房,一头放了四张小方桌、十几把松木棒煨的靠背椅子 4、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二)、主要介绍和记叙了主人公如何破除世俗观念。 1、“自择其途”地开餐馆 2、不顾有人的有意奚落 3、殷勤为顾客服务 (三)、作者与主人公早年作为同事交往的情况,介绍了作者特意造访的心情与目的,着重介绍了此次造访的所见、所闻、所感,并自然而然情不自禁地表达了心中的赞美之情。 (四)、缘事而发,拓展提升,作者再度集中阐述了由此而生出的思想认识与现实感触。 五、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1、芝麻官餐馆有别于其它餐馆的地方在哪里? 2、高开餐馆是否是在作秀?如果不是,哪些事实可以证明? 3、高开餐馆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他对自已有何表白? 4、缘事而发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问你能指出几处来? 六、拓宽视野,自查资料 1.学生查找关于餐馆老板或餐馆服务人员的言行的有关资料。 2.每组写一篇关于餐馆老板或餐馆服务人员的言行的文章。 | ||||
板 书 设 计 | 慈利县城南小街上 水饺、煎饺、烧麦和海带汤 小方桌、靠背椅子 络绎不绝 破除世俗观念。 殷勤为顾客服务 心情与目的 所见、所闻、所感 缘事而发 拓展提升 | ||||
教学 后记 |
2011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 |||||
课 题 | 芝麻官餐馆(二) | 课 型 | 新授课 | ||
教 学 目 标 | 知 识 与技能 | 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缘事而发,拓展提升 | |||
教 学 方 法 | 知识抢答法,表演法。 分析法,范例指导法 | ||||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实干精神 劳动创造幸福 | ||||
教学重点 | 本文的发现之美,深蓄之忧 | ||||
教学难点 | 本文的感发之功,引用之力 | ||||
教具准备 | 投影仪、录音机、教学磁带、多媒体投影 | ||||
教 学 过 程 | |||||
程 序 | 内 容 | ||||
〈1〉学生自学探究 ①展示教学目标 ②提出自学探究的内容、要求、方法及自学时间(也就是学案) ③模拟练习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3〉达标练习(分层次),教师个别辅导。 | 一.导入。(学生自学探究) 贵为一方的高惠庆可说是官场另类,他在离休后非但不坐享清福,反而放下架子,不惧世俗,干起了开餐馆的营生,把自已变成了“完全彻底”的“下里巴人”。 (板书:芝麻官餐馆)(展示教学目标) 二.布置自学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课本。(提出自学探究的内容、要求、方法及自学时间) 1.学生再读课本P8、9、10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2分钟)(分组布置任务) 2.学生代表回答问题(4分钟)(分组完成任务) (一)、芝麻官餐馆有别于其它餐馆的地方在哪里?(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明确:它的真名叫“高佳饮食店”,座落在慈利县城南小街上,经营水饺、煎饺、烧麦和海带汤。店堂是在主人住房后面搭建的、宽不足四米,长不足七米的偏房,招牌是一条红纸写的横贴在门口上端。店堂设施也同主人的性格一样朴实无华,一头放了四张小方桌、十几把松木棒煨的靠背椅子,一头是操作间,中无遮拦,可谓是开放经营。如果同时有十多人用餐,那就人满为患了。 (二)、高开餐馆是否是在作秀?如果不是,哪些事实可以证明? 明确:不是。 1、高退休后选择了开餐馆。他即当老板又兼采购员和跑堂的,帮工则是老伴和侄女。 2、他每天早晨五点起床,骑上自行车,买回新鲜的肉菜,亲手调馅。 3、有的小青年故意要试试这位老的服务态度,一坐下来就高喊“老板来盘饺子”,有的干脆直呼“高收盘子”,他都会殷勤地回答“来了”,面无愠色,且非常利落地把盘子一收随手将桌子擦干净,就像一名训练有素的服务员。 (三)、高开餐馆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他对自已有何表白? 明确:我就是想做点实在的事,离休后闲在家里,天天打麻将不是个路,我也不想发大财,薄利多销,别人卖一毛五一个的饺子,我卖一毛从不涨价,一个人来这里吃上十多个饺子,喝碗海带汤,一顿不超过两元钱,很受欢迎的。每天三十斤面粉的饺子,下午七点就卖完了,把帐一结,十点就睡觉。忙活了一天,吃得也香,睡得也香。 (四)、缘事而发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问你能指出几处来? 明确:“高大大有别于某些神通广大的干部下海”,“ 他既无公司总经理的时髦头衔,也无汽车笛鸣与大哥大的喊叫声,更无想到遨游四大洋五大洲。他只是在自己家门口用一千多元建造的浅水池中,手脚并用的尽力而为。” “一个人走过了辉煌与浪漫,宁静和朴实才会显得更加珍贵。我们不妨在这平实的土地上选择最符合自己性情的生活之路,不求出色,但求充盈,不攀比、不自卑,过一种平淡是在的日子,也不失为一种幸福。”“是呀,人只能活一次,能忙既是福,忙是人有活力的象征,也是社会有生气的象征。人在忙碌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小溪不停才有冲进大海的欢乐。他实实在在,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在他的实际行动中感觉到他一如既往的敬业精神、实干精神、和能官能民的宝贵精神。我想清官没有清福享,一来是因为他没有厚蓄可享;二来是事业心的驱使他也无法天天坐享。此理古来亦然。”等。 三、学生再读课文,本文哪些方面可以为我们学习时以资借鉴?(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明确:1、发现之美。抬眼纵目,餐馆遍地,何以“芝麻官餐馆”进入了作者的视线?原因就在于“高大大有别于某些神通广大的干部下海”,在于他在继续“鞭策自己” “实现了人生的一次飞跃,进入了人生的自由王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这是人物的灵魂,没有一灵魂,人物便无法树立,充其量一个生活的老年刨食者而已。所贵者,作者发现了主人公的这种“有别”并使其形象闪烁出时代的光芒,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特质,其意义与作用也正在于此。这里,正应得上罗丹所说的那句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自然,作者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的。 2、感发之功。近些年,人们对散文的境界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第一是“描写美”,第二是“抒情美”,第三是“哲理美”。若是一篇文字能引人深思,给人启迪,这无疑是给思想的大厦添上了一块精神的砖石,其功了得!本文中这种感发的文字随处可见,确也能引人深思,给人启迪。我们不妨一读文末一段:“一个人走过了辉煌与浪漫,宁静和朴实才会显得更加珍贵。我们不妨在这平实的土地上选择最符合自己性情的生活之路,不求出色,但求充盈,不攀比、不自卑,过一种平淡是在的日子,也不失为一种幸福。”稍一回味,感觉多对味!这一功,当然要给作者记上了。 3、深蓄之忧。忧乐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情结,更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长期在湖南工作,且居于重要领导岗位上,自然不会缺少这种忧乐情怀。但作为文章,并不非要把它挂在嘴上,显在表面,这样不仅会显得浮浅而倒人胃口,也缺乏如中国古典诗歌那样的含蓄之美。所贵者乃在于作者是深得中国古典诗歌含蓄之美这一诗家三味的,因此,它不仅没有浮浅之憾,反倒具隽永之美。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于字里行间嚼出作者的那种深沉忧思。不信,请看这两处文字“高大大有别于某些神通广大的干部下海”“ 他既无公司总经理的时髦头衔,也无汽车笛鸣与大哥大的喊叫声,更无想到遨游四大洋五大洲。他只是在自己家门口用一千多元建造的浅水池中,手脚并用的尽力而为。”好了,不再多举例,便足以证明了。中国的文字常常是朝相反的方向读的,相信,人们不难读出个中未曾说出的事实。 4、引用之力。引用是写文章的惯常之法,常常用来说服和证明,拓展与升华。本文多处的引用这种功能自不例外,但我们又发现,除此之外,它还有一大功力就是如金线一般构连全篇,并在文中起着不可去除的作用。比方说,引用古罗马诗人罗佩斯的诗句“各人都来学会自择其途”,就在文中起着这样的构连结构作用。再比方说,引用美国著名的摄影艺术家史泰钦说的“每隔十年,人就应该鞭策自已,好使自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亦是如此。 四、分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题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1.合作完成(8分钟) 2.学生抢答 四.才艺展示,分组表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到餐馆去吃饭,请把餐馆老板或餐馆服务人员的言行与顾客的言行表演出来。请各动车组通过自己最拿手的形式表演出来。(学生分组表演,表演完成者计20分,出色者计30分) 提示:通过表演小品,小合唱(可改歌词)、快板、舞蹈、哑剧、双簧的形式,反映服务态度这一主题。 五.小结:这是一篇貌似调侃,实则钦敬,语为平淡,意为深沉的优美散文。 六.作业题 以“《芝麻官餐馆》读后”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 ||||
板 书 设 计 | 发现之美 感发之功 深蓄之忧 引用之力 | ||||
教学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