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第 一 学期(A)
学院 法学院 课程名称 《刑法分论》 考试日期 2014年1月10日
姓名 专 业 学 号
题 号 | 一 | 二 (一) | 二 (二) | 二 (三) | 二 (四) | 三(附加题) | 总分 |
得 分 | |||||||
评卷人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答题纸上。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于《刑法》分则条文中注意规定与拟制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
A.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对于犯盗窃罪,为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的行为,认定为抢劫罪,这一条是注意规定。
B.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也应认定为抢劫罪,这一条是注意规定
C.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伙同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的,以共犯论处,这是一条是拟制规定
D.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第四款的规定,对于保险事故的鉴定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实施保险诈骗提供条件的,也应当认定为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这一条是注意规定。
2.以下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公共安全是仅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B.,投放危险物质罪属于抽象危险犯
C. 劫持航空器罪与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可能竞合,对此应从一重罪论处
D. 交通肇事罪只能发生在公路与水路运输过程中
3.甲曾向乙借款9000 元,后不想归还借款,便预谋毒死乙。甲将注射了"毒鼠强"的白条鸡挂在乙家门上,乙怀疑白条鸡有毒未食用。随后,甲又乘去乙家串门之机,将"毒鼠强"投放到乙家米袋内。后乙和其妻子、女儿喝过米汤中毒,乙死亡,其他人经抢救脱险。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A.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B.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抢劫罪的想象竞合犯
C.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
D.故意杀人罪
4.甲在建筑工地开翻斗车。某夜,甲开车时未注意路况,当场将工友乙撞死、丙撞伤。甲背丙去医院,想到会坐牢,遂将丙弃至路沟后逃跑。丙不得救治而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甲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伤,触犯交通肇事罪
B.甲在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触犯重大责任事故罪
C.甲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想象竞合犯
D.甲为逃避法律责任,将丙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致丙不得救治而亡,还触犯故意杀人罪
5.以下有关经济犯罪表述正确的是( )
A.生产、销售假药罪要求造成严重后果才处罚,因而属于结果犯
B.走私贵重金属罪只处罚将贵重金属走私出境的行为,因而将贵重金属从境外走私入境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普通受贿罪一样,在索取贿赂的情况下都不要求“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
D.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属于职务犯罪
6.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伪造货币罪中的“货币”,包括在国内流通的人民币、在国内可兑换的境外货币,以及正在流通的境外货币
B.根据《刑法》规定,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据此,行为人伪造美元,并运输他人伪造的欧元的,应按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
C.将低额美元的纸币加工成高额英镑的纸币的,属于伪造货币
D.对人民币真币加工处理,使100元面额变为50元面额的,属于变造货币
7.甲、乙为朋友。乙出国前,将自己的借记卡(背面写有密码)交甲保管。后甲持卡购物,将卡中1.3万元用完。乙回国后发现卡里没钱,便问甲是否用过此卡,甲否认。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侵占罪 B.信用卡诈骗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
8.以下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表述正确的是( )
A.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中的“暴力”应限于不构成轻伤害程度的暴力
B.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C.犯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而窃取财物的应数罪并罚
D.两个已婚的现役军人重婚的行为构成破坏军婚罪
9.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罪,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医生甲征得乙(15周岁)同意,将其肾脏摘出后移植给乙的叔叔丙。甲的行为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B.丈夫甲拒绝扶养因吸毒而缺乏生活能力的妻子乙,致乙死亡。因吸毒行为违法,乙的死亡只能由其本人负责,甲的行为不成立遗弃罪
C.乙盗窃甲价值4000余元财物,甲向派出所报案被拒后,向县告发乙抢劫价值4000余元财物。立案后查明了乙的盗窃事实。对甲的行为不应以诬告论处
D.成年妇女甲与13周岁男孩乙性交,因性交不属于猥亵行为,甲的行为不成立猥亵儿童罪
10.张某和赵某长期一起。某日两人在工地发生争执,张某推了赵某一把,赵某倒地后后脑勺正好碰到石头上,导致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关于张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故意伤害罪 .属于意外事件
11.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非法经营尸体器官买卖的,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
C.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并不从中牟利的,不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D.组织者出卖一个肾脏获15万元,欺骗提供者说只卖了5万元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12.为谋财绑架他人的,在下列哪一种情形下不应当判处死刑?( )
A.甲绑架并伤害被绑架人致其残疾的
B.乙杀死人质后隐瞒事实向人质亲友勒索赎金10万元的
C.丙绑架人质后害怕罪行败露杀人灭口的
D.丁控制人质时因捆绑太紧过失致被害人死亡的
13.以下关于侵犯财产犯罪表述正确的是( )
A.侵犯财产罪中的“财物”任何情况下都不包括财产性利益
B.“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仅限于行为人在公共交通工具里面进行抢劫
C.“飞车抢夺”一律以抢劫罪论处
D.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属于不作为犯罪
14.甲驾驶摩托车至某广场,乘途经该广场的乙不备,猛拽其携带的手提包,乙紧紧抓住手提包不放,甲即猛踩油门,将乙拖行数米并甩开,夺其手提包后扬长而去。经查,手提包共有钱物价值人民币5000元,乙亦因被甲强拉硬拽而致手腕脱臼。对甲的行为应以何罪处罚?( )
A.抢夺罪 .抢劫罪
C.抢夺罪与抢劫罪实行并罚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15.乙驾车带甲去海边游玩。到达后,乙欲游泳。甲骗乙说:“我在车里休息,把车钥匙给我。”趁乙游泳,甲将该车开往外地卖给他人。甲构成何罪?( )
A.侵占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竞合
16.关于诈骗罪的理解和认定,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甲曾借给好友乙1万元。乙还款时未要回借条。一年后,甲故意拿借条要乙还款。乙明知但碍于情面,又给甲1万元。甲虽获得1万元,但不能认定为诈骗既遂
B.甲发现乙出国后其房屋无人居住,便伪造房产证,将该房租给丙住了一年,收取租金2万元。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C.甲请客(餐费1万元)后,发现未带钱,便向餐厅经理谎称送走客人后再付款。经理信以为真,甲趁机逃走。不管怎样理解处分意识,对甲的行为都应以诈骗罪论处
D.乙花2万元向甲购买假币,后发现是一堆白纸。由于购买假币的行为是违法的,乙不是诈骗罪的受害人,甲不成立诈骗罪
17.以下有关扰乱公共秩序罪表述正确的是( )
A.根据现行司法解释确定的罪名,妨害公务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
B.招摇撞骗罪的主观方面原则上不包括骗取财物的目的
C.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只处罚首要分子
D.开设赌场罪主观上需以营利为目的
18.以下关于妨害司法犯罪表述错误的是( )
A.犯罪分子教唆他人为自己作伪证的因缺乏期待可能性而不构成犯罪
B. 窝藏罪中的“犯罪的人”仅限于实体意义上有罪的人
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主体仅限于本犯之外的人
D.脱逃罪的主体包括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与犯罪嫌疑人
19.以下关于贪污贿赂罪表述错误的是( )
A.受国家机关委托经营国有财产的人构成贪污罪所侵犯的必须是国有财产
B.挪用进行非法活动,如果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应当从一重罪论处
C.受贿罪中索取贿赂的情形下不要求为他人谋利
D.因被勒索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20.乙的孙子丙因涉嫌抢劫被刑拘。乙托甲设法使丙脱罪,并承诺事成后付其10万元。甲与副丁早年认识,但多年未见面。甲托丁对丙作无罪处理,丁不同意,甲便以揭发隐私要挟,丁被迫按甲的要求处理案件。后甲收到乙10万元现金。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对于“关系密切”应根据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实质进行解释,不能仅从形式上限定为亲朋好友
B.根据A选项的观点,“关系密切”包括具有制约关系的情形,甲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丁构成徇私枉法罪,甲构成徇私枉法罪的教唆犯
D.甲的行为同时触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应从一重罪论处
二、案例分析题(本题共4个案例,每个案例20分,共8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
(一)案情:孙某与钱某是无业游民,经常合伙在某市火车站附近做些小偷小摸的勾当。2008年7月20日下午,两人又在火车站附近转悠,见一名军人走进候车室,孙某便尾随其后进入候车室。不久,这名军人去候车室内小超市买烟,孙某趁其不备,将其所带一个黑色皮包偷走。钱某见状,对孙某说::“偷当兵的不太好吧。你最好是放回去”。孙某说:“怕个鸟!”孙某并示意钱某一起出去,但钱某并没有跟着出去。于是,孙某一个人走出候车间,打开发现包内有现金3000余元和一把五四式手。孙某非常紧张,回家后即把手藏在衣柜里。之后,孙某给钱某打电话,谎称偷得1000多元,要分500元给钱某,钱某说不要。数日后,孙某感觉没被人觉察,便心安理得起来。8月初,孙某以800元的价格把卖给顾某。
问题:(1)就孙某盗窃军人的行为钱某与孙某是否构成共犯?(6分)
(2)孙某盗窃军人的行为该如何定性?(7分)
(3)孙某在本案中的行为是一罪还是数罪?(7分)
(二)案情:张某开了一家制鞋公司,并为鞋公司财产投了50万元人民币保险,后因经营不善,无力维持,而相邻的“万里行”鞋厂却是红红火火,张某既妒又恨,决定放火烧毁制鞋公司,张某放火后到保险公司理赔时被机关抓获归案。(案件事实一)经查,张某的制鞋公司曾为了解决资金不足,以与虚构的单位签订供货合同的方法,向银行申请获得贷款500万元,并将该款用于购置制鞋设备和原料,因本案事发,导致银行贷款不能归还。(案件事实二)
被拘押在看守所的张某,平时酷爱水浒传英雄,某日,张某梦见:自己变成了张青,与孙二娘在十字坡开黑店,没有办理营业执照,也没有工商、卫生的证照,私自在出售的酒品上贴上注册商标“醉仙人”标识,大量出售该酒品。孙二娘还用将住店的客人药倒,制作、出售人肉肉馅包子。(案件事实三)某日,因为血溅鸳鸯楼而被朝廷通缉的武松路经十字坡,与孙二娘冰释误会,武松自述:曾在景阳冈动了拳脚,喝令店小二卖给他18碗高粱酒,而后活活打死罕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吊睛白额大虫(老虎)(案件事实四),孙二娘甚是感佩,将武松打扮成一头佗(行者),帮其蒙混过关,逃过官府的检查,临行前,孙二娘还将卖酒时误收的假“大宋通宝”10万贯中,拨出1万贯送给武松作路上的盘缠。(案件事实五)
问题:1.就案件事实一,请问张某构成何罪?放火后到保险公司寻求理赔的行为该如何认定和处理?(6分)
2.就案件事实二,制鞋公司构成何种犯罪?(4分)
3.就案件事实三和事实五,分析孙二娘构成现代刑法上的什么犯罪?(5分)
4.就案件事实四,现代刑法意义上,武松构成何罪?设题干中增加:武松打虎时,虎患猖獗,大宋朝却颁布《禁止打虎条例》,违者处杖刑100,但武松不知条例已经发布,请分析武松打虎的主观心理态度。(5分)
(三)案情: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
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
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机关报案。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
深夜,丙上厕所,让门卫丁(临时工)帮忙看管乙。乙发现丁是老乡,请求丁放人。丁说:“行,但你以后如被抓住,一定要说是自己逃走的。”乙答应后逃走,丁未阻拦。(事实四)
问题:(1)关于事实一,如何认定甲的行为?为什么?(5分)
(2)关于事实二,如何认定乙的行为?为什么?(5分)
(3)关于事实三,如何认定丙的行为?为什么?(5分)
(4)关于事实四,如何认定乙、丁的行为?为什么?(5分)
(四)案情:田某系某派出所巡逻中队队长,甲的弟弟乙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而被刑事拘留,在报请批准逮捕期间,甲便通过其他人找到田某,想请田某帮忙将其定性改为故意伤害罪(轻伤)而将其弟弟乙取保候审出来。田某说:“我不是这个案子的承办人,我回去打听一下,像这种情况需要10万元。”甲先送给田某5万元,并答应事成之后再送5万元。田某回去后,从同事李某处了解到该案件,得知甲本人也是同案犯,便通知甲逃跑。期间,田某及妻子蔡某便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找到某副检察长王某,王某擅自同意改变定性,并指示承办的检察官廖某不予批准逮捕,而后,乙被取保候审出来,甲按照事先约定,又送给田某5万元。一年后,乙涉嫌绑架罪刚好被田某抓获,乙当着田的面说:你敢抓我,我就举报你曾经收受贿赂!但田某仍按照法律将乙刑事拘留。不久,乙将以前的事情一五一十写成书面材料,并向当地纪委举报,田某随后被反贪局带走。
问题:1、田某及其妻子蔡某的行为各构成什么罪?理由是什么?(5分)
2、王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理由是什么?(5分)
3、廖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理由是什么?(5分)
4、甲与乙的行为各构成什么罪?理由是什么?(5分)
三、附加题(本题10分,仅限于境外生做,境内生不做,做了不给分)
请分析“杀人偿命”这句话,或者说,杀人一定要偿命吗?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考生诚信考试承诺条款:我已知悉华侨大学考试的有关规定,愿意在本次考试中自觉遵守,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
本人签字 |
1-5 6-10 11-15
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