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阅读,点亮孩子心灵的明灯——构建“家校社”阅读共同体的思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9:01:45
文档

阅读,点亮孩子心灵的明灯——构建“家校社”阅读共同体的思考

教育界/EDUCATIONCIRCLE2018年第30期(总第306期)▲深度关注阅读,点亮孩子心灵的明灯——构建┈“家校社”阅读共同体的思考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张艳超【摘要】面对当下青少年阅读推广中存在学校阅读氛围欠缺、家庭认识有误区、社会公共资源未能形成合力等方面的问题,笔者力求寻找出青少年阅读推广的策略,期望通过构建并完善阅读环境,提升社区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功能,初步探索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的路径,科学引导青少年数字化阅读,通过家庭、学校、社区携手共建青少年阅读新天地。【
推荐度:
导读教育界/EDUCATIONCIRCLE2018年第30期(总第306期)▲深度关注阅读,点亮孩子心灵的明灯——构建┈“家校社”阅读共同体的思考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张艳超【摘要】面对当下青少年阅读推广中存在学校阅读氛围欠缺、家庭认识有误区、社会公共资源未能形成合力等方面的问题,笔者力求寻找出青少年阅读推广的策略,期望通过构建并完善阅读环境,提升社区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功能,初步探索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的路径,科学引导青少年数字化阅读,通过家庭、学校、社区携手共建青少年阅读新天地。【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2018年第30期(总第306期)▲深度关注

阅读,点亮孩子心灵的明灯

——构建┈“家校社”阅读共同体的思考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 张艳超

【摘要】面对当下青少年阅读推广中存在学校阅读氛围欠缺、家庭认识有误区、社会公共资源未能形成合力等方面的问题,笔者力求寻找出青少年阅读推广的策略,期望通过构建并完善阅读环境,提升社区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功能,初步探索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的路径,科学引导青少年数字化阅读,通过家庭、学校、社区携手共建青少年阅读新天地。

【关键词】阅读;共同体;策略

阅读,像一座灯塔,可以指明前行的方向;阅读,似一缕阳光,能够照亮人生的旅程。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风潮在我国的兴起,、学校、家庭、社会……越来越多的力量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少年儿童是国之栋梁,其阅读素养影响着一个民族未来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和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当下做好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尤为重要。笔者在关注青少年的学校阅读之余,也尝试着推动家庭阅读和社区阅读,以期构建家庭、学校、社区联动的青少年阅读共同体。

一、青少年阅读推广的主要问题

1.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阅读氛围不够浓厚

学校应该是青少年阅读推广的主阵地,学生每天至少有6小时在学校度过,且是学习的最佳时间段,但是应试教育、考试评价等功利因素制约着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区域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要进行调研模考排名;学校内,学生与学生之间要进行文化课比拼;课堂上,教师对课内阅读教学一丝不苟,却忽视课外阅读;回家后,过多的习题试卷又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学校营造的阅读氛围还不浓厚,没有充分激发起学生的阅读热情。

2.中国式教育下家庭认识尚存误区

与集体性、共性化的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教育、启蒙教育的基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但是,当下很多家庭都缺少浓厚的阅读氛围,家中书柜里的图书成了摆设,家庭式藏书的理念意识比较淡薄。家长们的眼光更多地停留在了能帮助孩子提分的教辅书上去了,担心课外书会“野”了孩子的心思,“费”了孩子的时间,冲击教科书,影响学习成绩。家长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也一定程度阻碍了青少年的课外阅读实践。

3.社会公共资源未能形成合力

近年来,加大了对公共阅读设施的投入,公共服务意识也进一步提升。但深入调查后会发现,社区阅读公共资源尚未整合,没有形成合力。一是现有资源未得到有效使用。很多公共图书馆,还按照传统模式运行,被动接待上门读者,没有主动在青少年阅读中发挥示范、引领、指导作用。二是阅读推广措施有待丰富。没有进行阅读品牌建设,很多所谓品牌也只能称为是某一场活动的主题而已,没有延续性、扩展性,缺少对青少年阅读品牌的规划和思考。三是社会倡导阅读的氛围不浓。平时,我们很少在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上看见关于推广阅读的广告,举办的读书活动也是在固定人群内小范围开展,社会大众鲜有所闻,阅读推广的宣传程度还不够广泛。

4.青少年阅读者自身问题

一是没有阅读时间。除了课业负担外,形形色色的智能电子产品对青少年极具诱惑力,成了争夺其阅读时间的最大“杀手”。青少年纸质阅读率持续下降,暴露出“非网不读”的阅读倾向,偏离了正确的阅读方向。二是没有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读的是关于考试和就业的书,急功近利的阅读心态使孩子丧失了阅读兴趣。三是没有阅读能力。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的课程多、考试多、作业多,休息时间还要参与各式各类的兴趣班,课外阅读能力退化是必然的。

二、青少年阅读推广的主要策略

1.阅读立法背景下构建并完善阅读环境

(1)做好顶层设计。层面要加强全民阅读的宣传推广,开展自上而下的各类阅读活动,通过打造“书香社会”,积极营造青少年阅读的浓厚社会氛围。教育部门要通过打造“书香校园”,促使教师在一切可能的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各地要出台相应法律条文,对“书香家庭”“学习之星”的建设提出鼓励机制,要求家长重视家庭阅读。

(2)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配备阅读指导教师,合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阅读活动,如针对幼小学生开展童话剧表演,针对中学生开展读书沙龙等。学校通过开展“立体阅读”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引领、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点燃他们的阅读热情。

(3)家庭督促习惯养成。父母是孩子的最佳阅读伙伴,在亲子共读中,通过你问我答的交流方式,帮助孩子理解阅读内容,达到阅读分享的目的。在平时的观影、旅游、观察等活动中,也可以向孩子进行诱导式提问,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去寻找正确答案。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有助于让孩子“在阅读中生活,在生活中阅读”。

2.提升社区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功能

(1)讲究馆藏策略,激发阅读需求。馆藏推介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要内容,一是要严把质量关,优先采购教育部门规定的青少年必读图书和推荐书目;及时掌握最新的出版信息,补充购入适合青少年的新书好书。二是定期对馆内图书进行分类,合理调整图书结构,确保藏书合理地覆盖各个类别。三是建立读者参与式的管理模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或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置“留言信箱”功能等,及时获取读者阅读需求。

(2)讲究文化策略,挖掘阅读乐趣。一是设置开放式阅览书架,读者在查找图书的同时,也可以坐下来悠闲品鉴,形成社区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新模式。二是定期制作图书推荐宣传海报,如“假期推荐书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推荐书目”等。三是创建图书馆导读网站,通过设置“书海导航”“新书通报”等栏目,对网上文本分类导读,并在网站上开设读书论坛,让学生在网上发表读书心得,展示读书成果。

(3)讲究合作策略,促进持续发展。一方面,社区图书馆可以面向辖区内学校提供青少年喜爱的主题图书,弥补学校图书馆的馆藏不足。另一方面,积极与学校合作开展阅读教育及策划阅读推广活动,如举办图书流通车进校园、公共图书馆参访日、作家进校园等活动。图书馆应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在不增加学校及青少年负担的情况下,积极参与、配合学校的阅读工作,以此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

3.探索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路径

(1)建立专业、稳定的志愿者队伍。青少年阅读推广志愿者可以来自各行各业:一方面可以挖掘中小学、教育机构教师中的专业志愿者。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阅读需求和阅读瓶颈,推荐有能力、有意愿的老师担任志愿者,可以更有效地协助社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家长志愿者。吸收有意向的家长作为志愿者,指导他们掌握促进孩子阅读的技巧,共同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宣传和组织。

(2)充分发挥志愿者在青少年阅读推广中的作用。一是积极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志愿者可以帮助青少年制订阅读计划,策划适合青少年的阅读活动,组织青少年参与阅读推广,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二是积极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志愿者可以从读者角度出发,在运用传统媒介的同时,利用QQ微信群、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更快、更直接地宣传活动内容。三是志愿者可以作为社区图书馆专业人才的有益补充。借助图书馆专业人员培训教师志愿者、家长志愿者,使其成为青少年阅读服务的得力助手,丰富人力资源。

(3)打造志愿者活动服务品牌,发挥品牌辐射作用。将志愿者服务的重点与全民阅读的热点相结合,努力打造阅读品牌,借此平台凝聚志愿服务力量,形成一批有内涵、有影响的志愿服务项目,将志愿服务的公益理念融入活动中,发挥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

4.尝试数字化阅读推广策略

(1)消除对数字阅读的误解。学校和家长要转变观念,不能谈“网”色变。没有节制和选择的上网确实会令人沉迷其中,但是不可否认网络以其快捷丰富的内容和不受地域的优势能够让我们迅速获取信息。所以,我们要规避网络缺陷,鼓励青少年进行数字阅读的同时,运用网络技术屏蔽不健康的站点和信息,将删选过的健康的网站及数字资源推荐给学生,并进行阅读行为指导。同时严格控制青少年上网时间,防止其误入歧途。

(2)积极构建数字资源阅读平台。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捍卫者,要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各种方式探索建立数字阅读资源共享平台。例如,凭借阅览证,读者可到电子阅览室免费上网查找资料;购买电子图书阅览机,下载电子图书,随时随地阅读;建立少儿数字体验馆,通过肢体感应翻阅图书,看到会动的3D立体科普图书,从中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积极构建一种寓教于乐的阅读平台。

(3)利用网络技术架设在线阅读平台。利用青少年上网时间长、网络技能强的特点,推广在线阅读。社区图书馆可以提供具有读书交流功能的网页、微博等,让青少年分享读书体会,扩大交流范围。除了一般互动功能,也可量身定做专属功能。例如心得分享、好书交换、我的原创等功能,并允许用户在网站上转帖书单、书评、照片、视频,让这些功能成为用户交换信息、经验的平台。

5.家校携手共建阅读天地

(1)营造温馨舒适环境,打造书香阅读乐园。在家里,要求家长为孩子设一个书房,一张书桌、一盏台灯、一个书架,让一间小小的书屋充满书香味。在教室,可以在墙角创办小书阁,号召每位学生自愿捐献读物,做好班级“读书园地”和黑板报的布置。在校园,开设“开放书吧”,让书触手可及。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让每一间房、每一堵墙、每一块草坪都会说话,让孩子随时随地都能走进书中。

下转第23页校园内学生尊师爱幼蔚然成风,待人接物温文尔雅,勤学好问孜孜不倦,基本形成了求真、向善、尚美、乐群、勤勉、刚毅、阳光的文化气质。学生积极进取,在校外的各级竞赛中佳音频传。近五年来,获得省级各类竞赛特等奖50人次,一等奖200多人,黄宇欣、庄洁洁、田璇璇三位同学在江苏省少儿京剧大赛中,崭露头角,荣获新苗奖。

2.从教师层面看

使广大教师明确了培养学生“树德立人”的途径与方法,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近五年来,获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00多篇;市县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近20人次;获得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名教师、骨干教师的50多人次。

3.从学校层面看

近年来,学校秉承“大气做人、精致做事”的核心理念,紧紧围绕“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走和谐教育的发展之路,为孩子‘大器人生’奠基”的这一办学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学校先后被评为“宿迁

市‘非遗进校园活动优秀传承基地’”“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基地”“宿迁市教育先进集体”等。

总之,我们虽然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大气教育”做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实践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明白教育教学理念、行为、方法等的改变或转变,绝非一日之功,绝非一人之功,绝非一事之功,就能发生持久性奇迹,真正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与完善,可以说

始终行走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马丁·塞利格曼.认识自己,接纳自己[M].万卷出版公司,2010.

[3]李俊,刘玉杰.教育本真:自由的生成与精神的唤醒——《什么是教育》解读[J].大学教育科学,2007(4).

[4]王建树.阳光气质 本真品格[J].黄金时代,2015(2):1-1.

(2)成立家长活动组织,巧搭家校联动之桥。一是成立阅读家委会。号召每一位家长都加入到阅读教室建设中来,筹集专用资金,用来购图书、开展阅读活动。二是开设家长微课堂。借助QQ、微信,发布教师摘录的教育类文章,以及家长们的学习体会……让家长在工作之余也收获育儿知识。三是开展家长育儿论坛。让优秀孩子的父母做讲师,开设“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亲子绘本制作”课程等,让大家觉得教育子女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3)开展多彩阅读活动,激活家校阅读之情。一是班级读书活动活起来。学校每周可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以“每周一诗”“畅游书海”等活动促进阅读。二是爸妈故事团讲起来。定期用故事爸爸、故事妈妈的方式走进课堂,给孩子们读书。在学会阅读的同时,让孩子感受阅读的美好。三是亲子悦读日嗨起来。┈“悦读”,而非“阅读”,就是要求孩子们享受阅读的乐趣。学校倡导每天挤出30分钟时间,全家人坐在一起读读、说说、品品,让琅琅书声充盈家庭,洗涤心灵,让书香气不知不觉弥漫在家长和

孩子的身上。

一个国家,只有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个国家才会有美好的未来。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凝心聚力,形成相互联动的阅读共同体。虽任重道远,依然要向着明亮那

方前行!┈

【参考文献】

[1]张涛.浅谈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的意义和措施[J].图书档案信息,2017(6).

[2]滕云霞.携手共促 全民阅读[N].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5).

[3]郑冬梅.青少年阅读推广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江西教育,2017(5).

[4]陈天娇.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相关思考[J].基础教育,2017(7).

[5]吴迪.论家校合作共建阅读天地[J].学科教学与成才研究,2018(2).

上接第19页

文档

阅读,点亮孩子心灵的明灯——构建“家校社”阅读共同体的思考

教育界/EDUCATIONCIRCLE2018年第30期(总第306期)▲深度关注阅读,点亮孩子心灵的明灯——构建┈“家校社”阅读共同体的思考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张艳超【摘要】面对当下青少年阅读推广中存在学校阅读氛围欠缺、家庭认识有误区、社会公共资源未能形成合力等方面的问题,笔者力求寻找出青少年阅读推广的策略,期望通过构建并完善阅读环境,提升社区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功能,初步探索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的路径,科学引导青少年数字化阅读,通过家庭、学校、社区携手共建青少年阅读新天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