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9:00:03
文档

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什么是新词新语?明确:新词新语就是流行语,指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广为传播使用的语言。二、走进新词新语稍稍留意就会发现,近年来在语言交际中出现了许多在过去的词典里所没有收录的新词新语,例如:“酷爽白领另类炒作克隆网络黑客课改漫游解读帅哥辣妹知本家炒鱿鱼卡拉ok知识经济终身教育”等等“课改”是缩略词,“克隆”是外来词,“漫游”是旧词新用(原义是指随意游玩,新义是指移动电话或寻呼机的一种功能,当用户离开自己注册登记的服务区域而到另一个服务区域后,联网的移动通信系统或
推荐度:
导读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什么是新词新语?明确:新词新语就是流行语,指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广为传播使用的语言。二、走进新词新语稍稍留意就会发现,近年来在语言交际中出现了许多在过去的词典里所没有收录的新词新语,例如:“酷爽白领另类炒作克隆网络黑客课改漫游解读帅哥辣妹知本家炒鱿鱼卡拉ok知识经济终身教育”等等“课改”是缩略词,“克隆”是外来词,“漫游”是旧词新用(原义是指随意游玩,新义是指移动电话或寻呼机的一种功能,当用户离开自己注册登记的服务区域而到另一个服务区域后,联网的移动通信系统或
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一、什么是新词新语?

明确:新词新语就是流行语,指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广为传播使用的语言。

二、走进新词新语

稍稍留意就会发现,近年来在语言交际中出现了许多在过去的词典里所没有收录的新词新语,例如:“酷  爽  白领  另类  炒作  克隆  网络  黑客  课改  漫游  解读  帅哥  辣妹  知本家  炒鱿鱼  卡拉ok  知识经济  终身教育  ” 等等

    “课改”是缩略词,“克隆”是外来词,“漫游”是旧词新用(原义是指随意游玩,新义是指移动电话或寻呼机的一种功能,当用户离开自己注册登记的服务区域而到另一个服务区域后,联网的移动通信系统或寻呼系统仍能为其提供服务),“解读”是新造词,“炒鱿鱼”是被普通话吸收的方言词。 

    没不叫没                     叫    米

我不叫我                     叫    偶

东西不叫东西                 叫    东东

倒霉不叫倒霉                 叫     衰

蟑螂不叫蟑螂                 叫     小强

惹人厌不叫惹人厌             叫     欠扁

同学不叫同学                 叫     童鞋

去死不叫去死                 叫     去 shi 

看不懂不叫看不懂                 叫晕

有钱佬不叫有钱佬                 叫vip

提意见不叫提意见                 叫拍砖

支持不叫支持                     叫顶

好看不叫好看                     叫养眼

发帖不叫发帖子                   叫灌水

只看不发不叫只看不发             叫潜水

宅女不叫宅女                     叫居里夫人

飞机不叫飞机                     叫灰机

我搜集整理的一些新词新语

1、斑竹、野猪(意思是版主、业主)

2、0487561(你是白痴无药医)3344521(生生世世我爱你)

3、月光女孩(每月把薪水都花光的女孩)

4、SJB(神经病)LG(老公)

5、晒月亮(恋人约会)聪明(冲厕所第一名)

三、新词新语的特点

明确:指示的对象新,代表的概念新,形式新。

                                                                                                                   1.以汉语中既有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方式作为语言基础

2.数量多 

3.双音节词占优势,三音节词也有增长的趋势 

4.复合式结构仍是新词产生的主要方式 

5.词缀化的词明显增多,虚语素加实语素的构词方式比较活跃 

6.缩略语的大量出现 

7.科技与经济类新词占主体 

8.值得注意的“旧瓶装新酒”现象 

9.身价倍增的数词 

四、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1、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新词语。

如:緑客(一些热爱生活,崇尚健康,酷爱户外运动,善待自己也善待环境的人。他们“下班关手机,点菜要维C,周末必出游,随手带垃圾”。 )

踩铃女孩:踩着铃声来上课的女孩

微博控:对微博极度喜爱的人。他们每日每夜地上微博,一上就是十多个小时,甚至放弃睡眠时间。“今天你织围脖了吗?”

2、 旧词新用、仿拟而产生的新词语。

如:蔷薇(陈翔和李炜被YY的产物)

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偶是小美眉,偶有一个理想,那就是等 Me 长大了,要做一名“白骨精!”)

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

    昨夜饮酒过度,误入校园深处。呕吐,呕吐,惊起鸳鸯无数。(仿李清照词)

    大家要相互通融,共渡难关,我们的原则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共同致富! (考试作弊用语)

3、来自外语和汉语方言、数字的新词语。

如:kuso:KUSO在日文作“可恶”的意思  后来演变成恶搞 现在多指无聊

    8:不    8147:不要生气   

    DIY:Do it  myself  自己动手做

    886:拜拜喽

    AA制:各人平均分担所需费用。

4、词语衍生和略缩形成

如:由白领(有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阶层,领较多薪水的专业人士)衍生出蓝领(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资收入者,如一般工矿工人、农业工人、建筑工人、码头工人、仓库管理员等)又衍生出金领(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某一行业有所建树的资深人士,月薪在1万元以上)、黑领(具有较高经济和政治地位的人或者是垄断企业的高收入者)

你见过以下词语吗?

抱抱团:“抱抱团”活动,崇尚与陌生人自由拥抱。 

奔奔族: “东奔西走之族”,指的是1975—1985年出生的人。

笔替:替身的一种,在影片中代替主角写字。

博斗:利用博客“吵架”、互相攻击。

独二代: 4-2-1家庭,即独生子女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 

2时歇业令:《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规定:“每日凌晨2时至上午8时,娱乐场所不得营业。”这就是所谓2时歇业令。 

法商: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守法习惯等,类似“情商”、“智商”的构词。 

五、网络流行语 

(一)猜猜下列网络语言的意思:

    “菜鸟”:就是“新手”的意思。 

“大虾”:是“大侠”的谐音,指“计算机高手”。(由于一些水平较高的电脑爱好者,因长期沉迷于电脑而弯腰驼背,形似“大虾”。)

“东东”:网上不叫“东西”叫“东东”。

“伊妹儿”:“E-mail”(电子邮件)。

如:(我原只是一只菜鸟。一晃三年,已是高三大虾了。在我的主页上找不到“欢乐”,只有老班的眼光让我巨寒。没有PLMM的安慰,没有人给我灌水,铺天盖地的练习,折腾得我毫无办法。我真想趴在桌上zzzz……,或给自己设置防火墙,让练习远离我,真羡慕高一的菜鸟,他们可以在某个聊天室,畅谈自己,7456,55555……)

(二)"网络流行语"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创造性。 

    网民们挖空心思“创造出”令人感到新奇的网语,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 

2、方便性。 

   既可提高交流的速度,又可节省输入的时间和上网的花费。 

3、娱乐性。 

    网民上网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找乐”,而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流行语”,无疑增加了实时交流的乐趣 

4、不规范性。 

    从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络流行语”中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完全是“病句”。 

(三)网络语言对民族语言的冲击

1、汉语拼音化

GG,MM,DD,JJ,即哥哥、妹妹、弟弟、姐姐,是亲昵的称谓。 在平时让人觉得酸溜溜的哥哥妹妹,此时用GG和MM代替,立刻就会拉近聊友之间的距离,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网络简化了现实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也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得原本冷冰冰的虚拟数字网络时代平添了一份温馨和亲昵。

PMP,意思是您跟在后面拍马屁;P,“臀部”的文雅表达;BT,变态;P9:啤酒;PFPF:佩服佩服;拼音的简写缩写形成中国语言在虚拟界的“中国特色”。

2、符号化

①喜、怒、哀、乐类:  :-( 愤怒 :) 微笑  ^_^    不必转头就可以看的笑脸 (^o^)/

举手欢呼  ^_< 挤眉弄眼 ?_? 瞪着充满疑惑的眼睛,茫然 ~~~~>_<~~~~大声哭用力哭

② 动作表情类: 3_3 刚睡醒 ..@_@|||||.. 头昏眼花 ^_^||| 好尴尬!! (-_^)撒娇  

③个人身份类: C=:-) 厨师 *:o) 小丑!  *<|:-) 圣诞老人 

④动物类:  ^(00)^猪头 ●_●熊猫 =^.^=猫咪

3、数字化

数字语言更是不可小视。当你在网上向你的网友讲述一个悲惨的故事时,他会传来“55”

(呜呜)的信息;当他气愤时,会来个“7456”(气死我了);你的屏幕上突然跃出“886”(拜拜了),你就不得不终止和这个网友的交流;8147,不要生气;5196 ,我要走了。

由于网络的自由,数字可爱语绵绵:04551你是我唯一、5335无聊时想想我、1392010

一生就爱你一人、1314925一生一世就爱我、3344520 生生世世我爱你、53880我想抱抱你……可谓一网情深、爱到地老天荒。

4、汉字谐音化

今天的年青一代以使用“拼音输入法”占主流,由于“大虾”先于“大侠”出现,且诙

谐幽默,故以谐音称之。“酱紫” 是“这样子”的快速省事读法。“瘟都死”一些人对一种著名的软件Windows的带贬义和谐趣意味的汉字译音。“瘟酒吧”, Windows 98的谐音,带有谐趣色彩。 “烘培机”homepage(个人主页)的谐音。“我来乐”——打招呼的时候,说“我来了”。

5、语义上的变异 

有一些传统词汇在网上常被赋予新的含义。打铁(贴帖子,在BBS上发表文章);隔壁

(相邻的论坛);楼上楼下(帖子中的上下部分,为了叙述方便;另外一个相关词是楼主,指发起该主题的人);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经病儿童);偶像(呕吐的对象)等等。

网民们还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具体可感的事物,创造性地产生其比喻义。“恐

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青蛙”(是指网上的男性公民);“水母”(指在BBS上极能灌水的女性网民);食肉性恐龙(长相丑陋的泼妇)等等。

(四)怎样对待网络流行语

这种语言的随意性太大,不稳定,只是年轻人时髦的“文字游戏”。在平时生活中或上网时偶尔用用可以,但在作文里尽量避免使用。

六、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

中小学生流行语的产生绝不是偶发现象,现在它已成为中小学生所追求的各种时尚中最有活力的。如果谁不懂得几句流行语,他在同学中间就显得不合潮流,就会受到嘲笑和冷淡。那么为什么校园流行语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剖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1 学生之间相互模仿,追求时尚。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正处于发展最快、最不稳定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中小学生对新事物、新现象很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容易跟风。他们认为使用流行语就是一种最前卫、最现代的标志,否则就会为同学群体所耻笑。

                                                                                                                                                                                2 大众传媒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的中小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相当广泛,网络、影视、书刊等大众传媒都为流行语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被中小学生视为偶像的影视明星、时尚人物都是操用流行语的高手,而这些渠道的信息远比父母、老师的说教要有趣得多、生动得多,因此他们更易于接受。 

                                                                                                                                                                               3 宣泄压抑、孤独的心理。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流行语是宣泄对学校教育、教育方式的不满。由于现代的中小学生在家背着“望子成龙”的过高期望的压力,在学校又负担着要为老师、学校增光添彩的任务,同时要为自己的未来透支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这“三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压抑、苦闷、孤独、忧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又无法与父母、老师沟通,只能通过编歌谣、仿套歌词、诗词进行宣泄。因此这些流行语幽默、反讽意味非常浓厚,而中小学生的心理也在传诵这些流行语中得到了抚慰。

七、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新词新语产生的源泉,新词新语又是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如:黄金周、按揭、次贷危机、金融风暴等。

2、新词新语也是流行文化的“晴雨表”和“温度计”。如:快餐、快餐文化、大片、韩流、新新人类等。

八、新词新语的去向

1、随着所表示的事物的消失而消亡。

如:千年虫、非典等。

2进入日常词汇而保留下来。

如:互联网、盗版等。

九、讨论

1、小婷上学时在小区门口碰上隔壁王奶奶,热情地打招呼:“王奶奶,您早恋(早晨锻炼)回来了?我发现您最近巨靓(很美丽),好养眼(好看)哦!”王奶奶愣在原地半天,摇摇头往家里走去。

问:你觉得小婷的新词新语用得合适吗?

   A、合适  B、一般  C、不合适

2、两个好友在网上聊天。

甲:JJ(姐姐)我来乐(我来了)。

乙:欢迎!MM(妹妹或美眉)!

甲:最近好吗?

乙:7456(气死我了)

甲:?

乙:一恐龙(丑女人)对FXD(TT业名人方兴东)大肆造谣中伤!

甲:污你呕像(偶像)哪行!造块砖(用心写篇文章)踢她。

乙:对!886

甲:886

问:你觉得她俩这样对话可以吗?为什么?

A、可以      B、无所谓     C、不可以

3、一个学生在题为《我的朋友》的作文中这样写道:

    最近好郁闷,钱丢了,上课出糗(qiǔ)了,迟到挨批了。我晕,就是篮球赛上都一球不进!好在有你在身边,我的死党。

问: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为什么?

 A、合适   B、无所谓   C、不合适

使用新词新语的好处:

1、形象生动

2、方便简洁

3、富有时代气息

使用新词新语的注意事项:

1、场合     2、对象      3、口头语与书面语

附2011网络流行语

1、我爸是李刚。

2、恨爹不成刚。

3、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挣钱养家。

4、鄙视我的人那么多,你算老几?

十、课堂小结    

新词新语的特点就是新。用的时间短,用的人少,有些词语还包含着许多创造,虽然有时我们对它还不怎么熟悉,使用时可能不大好懂,但我们不能拿一些人不懂来指责它,要以特别宽容的态度来学习它,了解它,从中感知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文档

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什么是新词新语?明确:新词新语就是流行语,指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广为传播使用的语言。二、走进新词新语稍稍留意就会发现,近年来在语言交际中出现了许多在过去的词典里所没有收录的新词新语,例如:“酷爽白领另类炒作克隆网络黑客课改漫游解读帅哥辣妹知本家炒鱿鱼卡拉ok知识经济终身教育”等等“课改”是缩略词,“克隆”是外来词,“漫游”是旧词新用(原义是指随意游玩,新义是指移动电话或寻呼机的一种功能,当用户离开自己注册登记的服务区域而到另一个服务区域后,联网的移动通信系统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