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课间十分钟的安排,平时我们老师只是布置一下课堂作业,然后就一走了之,鲜有老师把它也当作一个重要的教育阵地。课间十分钟,学生的活动基本上不在监管之中,无序、吵闹,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学生的课间活动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
一、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宁静的心理品质
阅读是一种高雅的心灵活动,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能使人充实,让人受到心灵的洗礼。古往今来,没有哪位有识之士不是博览群书的。在如今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提倡在课余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
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的文化素养逐渐深厚了,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就会自觉地欣赏、追求真善美,厌恶、摒弃假恶丑。学生的精神境界就会在众多优秀文化的熏陶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升华,自然会去除浮躁的心态,逐步养成宁静淡泊专注的心理品质。我们就不用担心学生整天叽叽喳喳、调皮捣蛋,更不用担心学生不安心学习,成绩下降了。
二、开展有益的课间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笨?展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机能的提高
课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体育竞赛,比如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短跑、斗鸡、扔沙包、踢毽子等。这些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反应速度,增强了学生的灵敏协调能力,提高了运动技巧,更重要的是课间活动让学生的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和调整,使学生有更充足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学习中。而且体育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这种活动能满足学生相互交往、驱除寂寞的需要。在这种有组织的课间活动过程中,他们学会了遵守规则,学会了与人合作,也学会了竞争。
2?笨?展益智活动,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由于课间活动只有十分钟,时间比较短,如果活动量太大,课间活动项目不能在上课前结束,让学生还意犹未尽,必然会影响下节课的学习效率。所以笔者认为课间活动应尽量进行些小运动量的健身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间活动创新大赛,让孩子改良已有的课间活动项目,或者创造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课间活动。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间活动的积极性,并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3?笨?展艺术类娱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对美的追求得到了空前发展。我们可以学校或者班级为单位,把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兴趣小组,既可以三五成群小组交流切磋,也可以大组集中由老师讲解指导练习。
从小就接受艺术熏陶的人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较高的审美境界。因此利用课间十分钟开展艺术类活动,对于培养少年儿童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及能力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各班应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学校现有的活动资源,安排丰富多彩且有校本特色的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还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样既有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让孩子们劳逸结合;又有利于构建新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风,使学生不仅得到了真正的快乐,还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综合素养,可谓一举多得!
三、规范课间的活动管理,营造和谐的活动氛围
1.发出倡议,提倡文明活动
学校德育处、各班主任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晨会等阵地,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课间活动以静为主,比如读书、下棋等;艺术体育等热闹的活动最好在室外进行,以免干扰静态活动的学生。一切课间活动要做到安全、有序、文明。
2.固定场所,开展各式活动
学校要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课间有书可读,有地方安静读书。开放舞蹈室、微机房,规定各个兴趣组队的活动场所,班主任和兴趣组队的老师要加强管理,确保课间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
3.规范管理,强化文明行为
每班选出两名学生,作为“文明课间活动”的监督员,并实行每日汇报制度。学校设置文明岗,值周学生加强巡视,对学生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进行制止,批评,并记录下来,与班级纪律分挂钩。全校老师齐抓共管,贯彻“人人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的原则,努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课间是学生的天地,只有健康的、积极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课间10分钟,才能使学生的压力得到释放,心理得到放松,身体得到锻炼,才能获得竞争的体验、合作的力量和成功的快乐。放任不管的放羊式课间十分钟,必然会成为各种不良习气滋长的温床。要想让不良习气离我们的学生而去,只有让安全、有益、高雅的活动占领课间十分钟。课间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十分钟,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关注、思考、实践,让我们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