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56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对于理想变压器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变压器是利用互感现象制成的 B、变压器可以改变各种电源的额定功率
C、变压器不仅能改变电压,还同时改变电流 D、变压器的初级电流随次级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2、对于如图所示的电流i随时间t作周期性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流大小变化,方向不变,是直流电
B、电流大小、方向都变化,是交流电
C、电流最大值为0.2A,周期为0.01s
D、电流大小变化,方向不变,不是直流电,是交流电
3、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两个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2和n3,且n1:n2:n3=4:2:1,输入电压U1=16V,R1=R2=10Ω,则输入的电流I1大小是
A、0.4A B、0.1A
C、0.5A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图是一个理想变压器,K为双向电键,P是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U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电压,I1为原线圈上电流,则
A、保持U1及P的位置不变,K由a合向b时,I1将增大
B、保持P的位置及U1不变,K由a向b时,R消耗的功率减小
C、保持U1不变,K合在a处,使P上滑,I1将增大
D、保持P的位置不变,K合在a处,若U1增大,I1将减小
5. 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该实验是荣获诺贝尔奖的重大近代物理实验之一.如图所示的是该实验装置的简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
B.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
C.该实验再次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
D.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6. 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逸出功与ν有关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当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AB部分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现把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m与BC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终小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于B、C之间的D点,则B、D间的距离x随各量变化的情况是( )
A.其他量不变,R越大x越大
B.其他量不变,μ越大x越大
C.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D.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8. 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m2的速度一定为v
B.射线甲是粒子流,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C.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D.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低的方向移动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核子结合成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并释放出能量
D.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
10. 物理学家常常根据物理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假设,并用假设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进而建立新理论。玻尔关于氢原子结构的理论便是这种研究方法的成功典范。玻尔理论是根据下列哪些现象提出的( )
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B.慢中子轰击铀核产生的裂变现象
C.天然放射现象 D.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现象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HC+He是α衰变过程
B. H+HHe+γ是核聚变反应方程
C. UTh+He是核裂变反应方程
D. He+AlP+n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
12. 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6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 eV到3.11 eV之间.由此可推知,氢原子( )
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B.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C.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
D.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13. 如图所示,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初动能增大,应该( )
A. 改用红光照射
B. 改用紫光照射
C. 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D. 增大绿光的强度
14、质量为M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左右两侧各有一位拿着完全相同步和子弹的射击手。首先左侧射手开,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1,然后右侧射手开,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2,如图设子弹均未射穿木块,且两颗子弹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均相同。当两颗子弹均相对木块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终木块静止,d1=d2
B.最终木块向右运动,d1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5.(6分)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所示,入射球A与被碰球B的质量之比为MA∶MB=3∶2,则实验中碰撞结束时刻两球动量大小之比为pA∶pB=________. 16.(6分)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________.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________粒子,B为________气. 17. (6分)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 H+H→He+x,式中x是某种粒子.已知: H、H、He和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2.0141 u、3.0161 u、4.0026 u和1.0087 u;1 u=931.5 MeV/c2,c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粒子x是______,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MeV(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2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 汽锤质量,从1.2m高处自由落下,汽锤与地面相碰时间为,碰后汽锤速度为零,不计空气阻力。求汽锤与地面相碰时,地面受到的平均作用力。 19.A、B两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其中物体A的质量为mA=4 kg,两球发生相互作用前后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则: (1)B物体的质量为多少 (2)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损失多少 20.有一台内阻为1Ω的太阳能发电机,供给一个学校照明用电,如图1所示,升压变压器匝数比为1:4,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4:1,输电线的总电阻R=4Ω,全校共22个班,每班有"220V40W"灯6盏,若全部电灯正常发光,则 (1)发电机输出功率多大? (2)发电机电动势多大? (3)输电效率多少? (4)若使灯数减半并正常发光,发电机输出功率是否减半? 高二物理期中试题答案 1. B 2.AC 3.C 4.A 5.C 6. D 7.A 8.CD 9.CD 10.D 11.BD 12.AD 13. B 14. C 15.(6分) 0.497 16.(6分)(1)质子,(2分),α,(2分)氮(2分), 17.(6分) 中子 (3分) 17.6 MeV. (3分) 18.(7分)选择汽锤为研究对象,设汽锤落地是速度为, 则有 -----------2分 汽锤与地面相碰时,受力如图所示, 选取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 -------------------4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地面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498N,方向竖直向下。-------1分 19.(9分)(1问5分 2问4分) 20.(10分)(1)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出=nP灯+R----------1分 而I2= ---------1分 所以, P出=22×6×40+×4=5425W---------1分 (2)E=U1+I1r, r为发电机内阻,---------1分 U1=U2-----------------------------------1分 U2=4U3+I2R=4×220+6×4=904V;I1=4I2 ---------1分 所以,E=+4×6×1=250V---------1分 (3)η==97%---------------------------1分 (4)电灯减少一半时,n'P灯=11×220×6=20W---------1分 I2=n'P灯/U2=20/880=3A 所以,P出=n’P灯+I'2R=20+32×4=2676W---------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