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6:46
文档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卷

2011年下学期高三历史第七周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清高宗实录》,卷九。材料体现的实质是A.列强以有益天朝为由意欲侵略中国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C.清初帝王以怀柔之道处理国家关系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初统
推荐度:
导读2011年下学期高三历史第七周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清高宗实录》,卷九。材料体现的实质是A.列强以有益天朝为由意欲侵略中国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C.清初帝王以怀柔之道处理国家关系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初统
2011年下学期高三历史第七周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

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清高宗实录》,卷九。材料体现的实质是 

A.列强以有益天朝为由意欲侵略中国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  

C.清初帝王以怀柔之道处理国家关系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初统治者不满

2.1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这说明了 

A.联邦最高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      B.联邦最高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C.美国及国会与最高缺乏沟通    D.国会通过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批准才能生效

3.1903年清设立商部,“以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骛”的局面。对以上情况认识正确的是

    A.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            B.加强了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

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

4.关于“匠户”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便利统治者征调各类工匠               ②严重束缚劳动者的创造性

③该制度下,匠户无人身自由               ④该制度下,匠户子孙可以脱籍改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读图《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不能得出的结论

A.农业税相对稳定            B.新经济因素的出现

C.工商杂税超过农业税                    D.商品经济发展

6.阅读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状况的结论是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  (表1)

175018001830186018801900
欧洲23.128.034.153.662.063.0
中国32.833.329.819.712.56.2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大大落后于西方   

②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 

④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落后的重要根源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7.从以下《统一王朝统治时间简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王朝汉(含新)西晋合计
统治年数1542551382972772671459
——选自《略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 

A.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B.时期占据封建社会的主体

C.体现了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D.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8.《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9. 明清时期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继续推行重农抑商                B.实行海禁

C.对商品征收重税                      D.商品经济活跃

10.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11.“皇帝不,文人言论自由,社会经济发达,商业繁盛,人民富足的时代。”这可能是对下列哪个时代的描述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2.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的失败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D.中国党的影响

13.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商人为追逐名誉而往来奔波

B.反映了当时陆路商运的发达

C.反映了当时海路商运的不发达

D.反映了商人在经商过程中时常面对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

15.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反对工商为末

16.《拍案惊奇》总结的社会通则是:“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                    B.抑商传统仍然盛行

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D.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17.任恒俊在《晚清官场规则研究》一书中这样论述:“科举制度的创立,的确是一项举世罕见

的发明与创造,简单明快地解决了选拔的标准问题。贫寒人家的子弟只要通过苦读,可以进入官吏队伍。无疑,科举使社会管理这方面的机制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其形式增加了一些公正的色彩。”作为一种选拔的制度,科举制确立的选拔标准是

 A.品德和才能      B.家庭声望          C.先代功绩       D.个人文化素质

18.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 间

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330,824,000270,717
1920年

1759500,620,000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19.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此认识的形成是基于

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②巩固王权需要   

③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④实现儒家仁政的社会理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 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示威的权利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成立初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1.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2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23.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24.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战争时期

25.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肖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

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

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

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

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

  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担心小农玩物丧志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民族资本工业约有百余家,其中资本万元以上的50余家,资本总共不过五六百万。14年以前,资本超过1万以上的制造业,平均每家资本还不到9万元,只有清王朝所办的同类企业资本的1/10。

材料2:15——1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

材料3: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专为美商的“船坞”加工、制造船舶零配件;70年代,这个厂发展很快,已能制造小火轮船,不过直到此时,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国造。

材料4:祝大春办公益纱厂,“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

材料5:洋商见我工商业竞用新法,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动华续录》 

材料6(中国商人)茶叶从汉口运至张家口要经过63个厘金分卡,沿途捐税达13种之多,税率高达40%到50%。

材料7  13年,李福明设立机器磨房,京城见生意兴隆,存心勒索,今天令他降价,明天令他捐献,李福明不甘压迫到官府讲理,反被清作为“不安分”的“商”,“经督察院奏准,令撤去”,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民族工业的特点?

一、选择题(75分)

1—5 BADCB 6—10 AABDB 11—15BCDDC16—20 DDDBB21—25CCCDC

二、非选择题(25分)

26.民族工业的特点(归纳)

1、主要来源于一部分对新式企业感兴趣的官僚、买办、商人的投资创办。

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3、主要分布在通商口岸或靠近通商口岸的地方

4、工业布局不合理,以轻工业为主

5、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发展

文档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卷

2011年下学期高三历史第七周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清高宗实录》,卷九。材料体现的实质是A.列强以有益天朝为由意欲侵略中国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C.清初帝王以怀柔之道处理国家关系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初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