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K—39 Mn—55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C.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下列各项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D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分子个数 ⑥各种原子的总数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3.如图所示||,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C )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是( D )
A.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B.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分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D.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不变
5.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B )
6.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D )
7.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
8.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B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 g氢气与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
A.2H2↑+O22H2O B.4Fe+3O22Fe2O3
C.2H2O22H2O+O2↑ D.S+O2SO2↑
10.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常用作火箭推进剂||,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参加反应的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的质量比为( B )
A.1∶2 B.60∶184 C.60∶92 D.80∶198
11.某市空气受到SO2的严重污染||,环保部门立即派出飞机喷撒X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的SO2含量||,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D )
A.H2O B.Na2CO3 C.CaO D.CaCO3
12.已知2A+3B===C+3D||,用一定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 g C和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 )
A.16 B.27 C.44 D.56
13.过氧化氢溶液长期存放会因分解而使溶液质量减轻||。实验室有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共减少8 g||,则该过程共有多少过氧化氢分解( A )
A.17 g B.8 g C. g D.32 g
14.实验室用5.5 g氯酸钾和2.5 g MnO2放在试管里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7.2 g||,那么剩余物质是( D )
A.MnO2和KClO3 B.KClO3
C.KCl和KClO3 D.MnO2、KClO3、KCl
15.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 g A和5 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A )
A.10 g B.13 g
C.16 g D.18 g
1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C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反应有两种元素参与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17.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5 g||,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生成4.5 g的水||,关于原混合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①可能是2.5 g氢气和2.5 g氧气
②可能是1 g氢气和4 g氧气
③可能是0.5 g氢气和4.5 g氧气
④可能是0.5 g氢气和4 g氧气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①②③都正确 D.只有④正确
18.化学上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 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 g CO2和2.7 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有机物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实验中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8 g
C.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该有机物可能为乙烯(C2H4)
19.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停止后||,D的质量为60 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8 | 12 | 1 | 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6 | 10 | 2 |
B.待测数据是6
C.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为2∶1
D.d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
21.(5分)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都有错误||,请将相应错误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缺少反应条件
C.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缺少或错用“↑”或“↓”号
(1)C+O2CO2↑( D )
(2)H2+O2H2O( C )
(3)2H2O===2H2↑+O2↑( B )
(4)Fe+CuSO4===FeSO4+Cu↓( D )
(5)Mg+O2MgO2( A )
22.(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化合反应__S+O2SO2__;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3Fe+2O2Fe3O4__;
(3)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__2H2O22H2O+O2↑__;
(4)实验室加热纯净物制取氧气__2KMnO4K2MnO4+MnO2+O2↑__;
(5)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__2H2O2H2↑+O2↑__||。
23.(5分)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CO+2NON2+2CO2__||,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氧元素(或O)__||。
(2)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2MgO+C||,则X的化学式为__CO2__;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1||,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2||,则m1__>__(填“>”“=”或“<”)m2||。
24.(5分)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B__(填字母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B__;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 g S和32 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 g 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3)右图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__是__(填“是”或“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R | O2 | CO2 | H2O | |
反应前质量/g | 46 | 128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32 | x | 54 |
25.(8分)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分析:取4.6 g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得只生成5.4 g水和8.8 g二氧化碳||。请你通过计算填空:
(1)该物质中含氢元素__0.6__g||,含碳元素__2.4__g||。
(2)该物质中__含__(选填“含”或“不含”)有氧元素;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__1.6__g(若不含有氧元素||,此空不填)||。
(3)将16 g硫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如下表所示实验数据:
实验Ⅰ | 实验Ⅱ | 实验Ⅲ | |
给定氧气的质量 | 1.5 g | 16 g | 20 g |
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 3 g | 32 g | 32 g |
①在三次实验中||,实验__Ⅱ__恰好完全反应;
②在实验__Ⅲ__中氧气有剩余 ||,剩余__4__g;
③在实验__Ⅰ__中硫有剩余||,剩余__14.5__g||。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6.(9分)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 甲同学用图A所示实验:在瓶中先铺一层细沙||,再引燃白磷||,为什么?__防止锥形瓶底部炸裂__||。此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__缓冲作用__||,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__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气球先变大后变小||,天平仍然平衡__||。
(2)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__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__||。
(3)丙同学用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定律||,C实验能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实验的原因__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反应过程也没有气体生成__||。
(4)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一部分氧化镁逸散到空气中__||,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一个烧杯||,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出现的结果是__偏大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综上所述||,A、B、C、D所示四个实验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实验__ABCD__||。(选填字母序号||,下同);上述现象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实验__AC__||。
27.(7分)(沈阳中考)研究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揭示物质之间转化的规律||。
反应一: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1)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2H2O2H2↑+O2↑__||。
反应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2)根据所给信息||,请画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氢气+氧气水__||。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其表示的含义:
①表示1:__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事实(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②表示2:__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或H2、O2、H2O的分子个数之比是2∶1∶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③表示3:__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或H2、O2、H2O的质量之比是1∶8∶9||,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28.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 g该样品与0.8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1、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 t1 | t2 | t3 | t4 |
剩余固体质量/g | 2.48 | 2.41 | 2.34 | 2.34 |
(1)在__t3__时间后||,该样品中的氯酸钾已经反应完全;
(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3)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解:(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5 g+0.8 g-2.34 g=0.96 g;
(3)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 96
x 0.96 g
= x=2.45 g
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00%=98%
答: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