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3•淄博)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
A. | 一日千里 | B. | 大步流星 | C. | 风驰电掣 | D. | 迅雷不及掩耳 |
A. | 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0cm | B. |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 |
C.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 D.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
A. | 太阳 | B. | 地球 | C. | “天宫一号” | D. | “神舟九号” |
A. | B. | C. | D. |
A. | 1.2cm/s | B. | 1.2m/s | C. | 12cm/s | D. | 12m/s |
A. | v甲>v乙,s=16米 | B. | v甲>v乙,s=8米 | C. | v甲<v乙,s=16米 | D. | v甲<v乙,s=8米 |
A. | 游轮 | B. | 青山 | C. | 河岸 | D. | 路边凉亭 |
A. | 这列火车的机车 | B. |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 |
C. |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 D. | 关着的车门 |
A. | 机械能保持不变 | B. | 运动状态在不断变化 | |
C. | 相对于其站立的台阶是静止的 | D. | 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
A. |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 |
B. |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 |
C. | 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 |
D. |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
A. |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 |
B. |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 |
C. |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 |
D. |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
A. | B. | C. | D. |
13.(2013•遵义)遵义市正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城市,为了宜游,正在加快建设遵义到赤水的高速公路.“遵赤”高速由三段组成,已建成的遵义到白腊坎30km,设计最大时速100km/h,白腊坎到仁怀60km,设计最大时速80km/h,正在建设的仁怀到赤水160km,设计最大时速80km/h.我们坐在汽车里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周围的景物向后退去,这是以 _________ 为参照物来描述的,若遵赤高速全程通车后,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遵义到赤水最快需 _________ h.
14.(2013•宿迁)近期,我国进行了“探空火箭”实验,该火箭搭载了多款新型探测仪器,这些仪器在太空中的质量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离前相对于火箭是 ___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5.(2013•山西)如图是“辽宁号”航母指挥员正在用“走你”的动作指挥飞机起飞的情景.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是以 _________ 为参照物,飞机 _________ 风(填“顺”或“逆”)时更容易起飞.
16.(2013•眉山)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初中物理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t=6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V= _________ m/s.
(2)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_ m/s2.
(3)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_________ .
(4)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以速度V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乙)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由V0到Vt,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用V0、t、a写出S的表达式,S= _________ .
17.(2013•娄底)端午节,贝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响,几只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括号中的句子中龙舟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_________ .
18.(2013•佛山)将图中三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纸带中AD两点间的距离 | 体温计的温度 | 汽车运动的速度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20.(2012•肇庆)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速度单位或数字: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是5 _________ ;骑自行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是4.2 _________ ;汽车2min内匀速行驶了3600m,汽车的速度是 _________ km/h.
21.(2012•烟台)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 _________ 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 _________ 为参照物.
22.(2012•南京)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___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学生由于具有 _________ 而造成的伤害.
(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_________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4)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 _________ km.
23.(2012•内江)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盘面指示为千米数)的示数.由图可知,汽车行驶的里程数为 _________ Km,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 m/s.(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24.(2012•昆明)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 ;某同学家距学校600m,他以此速度从家步行至学校需要的时间是 _________ s;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他是 _________ 的(填“运动”或“静止”).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5.(2013•泰安)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6.(2013•佛山)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请求: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013年12月王老师的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组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3•淄博)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
A. | 一日千里 | B. | 大步流星 | C. | 风驰电掣 | D. | 迅雷不及掩耳 |
考点: | 速度与物体运动.2163220 |
专题: | 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明确每个成语的含义,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
解答: | 解: A、“一日千里”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符合“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的条件.此选项符合题意; B、“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不符合“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的条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不符合“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的条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不符合“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的条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点评: | 此题考查的是对速度物理意义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要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
2.(2013•岳阳)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 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0cm | B. |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 |
C.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 D.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
考点: | 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2163220 |
专题: | 估算综合应用题. |
分析: | 根据对实际情况的掌握进行合理的估算,然后分析答题. |
解答: | 解:A、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cm,260cm不符合实际,故A错误; 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1.5m/s,10m/s不符合实际,故B错误;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符合实际,故C正确;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42℃不符合实际,故D错误; 故选C. |
点评: | 本题是一道估算题,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物理量是数据有助于解该类习题,本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
3.(2013•宜昌)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太阳 | B. | 地球 | C. | “天宫一号” | D. | “神舟九号” |
考点: | 参照物及其选择.2163220 |
专题: | 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 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
解答: | 解: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相对它的位置不变,“天宫一号”是静止的,地球相对于“神舟九号”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地球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
点评: | 本题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所选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
4.(2013•盐城)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考点: | 匀速直线运动.2163220 |
专题: | 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方向为直线的运动,反映在频闪摄影中就是相同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均相同. |
解答: | 解:读图可知,只有A图是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小球运动的距离均相同,而B图是做加速运动,C图是做减速运动,D图则是先加速后减速,故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
点评: |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并会通过频闪摄影的图片来判断其运动状态. |
5.(2013•泰州)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
A. | 1.2cm/s | B. | 1.2m/s | C. | 12cm/s | D. | 12m/s |
考点: | 速度与物体运动.2163220 |
专题: | 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速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速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
解答: | 解: ∵1km/h=m/s, ∴正常情况下,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在4.5km/h=4.5×m/s≈1.2m/s左右. 故选B. |
点评: |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
6.(2013•上海)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
A. | v甲>v乙,s=16米 | B. | v甲>v乙,s=8米 | C. | v甲<v乙,s=16米 | D. | v甲<v乙,s=8米 |
考点: | 速度与物体运动.2163220 |
专题: | 压轴题;图像综合题. |
分析: | (1)根据v=求出两车的速度,然后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关系; (2)从图象上找出当时间为6s时,甲、乙车对应的纵坐标﹣﹣路程是多少,因为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所以两者之差即为P、Q之间的距离. |
解答: | 解:(1)甲的速度:v甲==≈0.67m/s; 乙的速度:v乙===2m/s;所以v乙>v甲; (2)由图象读出经过6s时,甲行驶的路程s甲=4m,乙行驶的路程s乙=12m,所以P、Q间的距离为s=s乙﹣s甲=12m﹣4m=8m. 故选D.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读懂图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
7.(2013•三明)小红坐在行驶的游轮上游览大金湖时,看到窗外的青山向后运动,她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游轮 | B. | 青山 | C. | 河岸 | D. | 路边凉亭 |
考点: | 参照物及其选择.2163220 |
专题: | 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如果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 |
解答: | 解:小红坐在行驶的游轮上游览大金湖时,青山相对于游轮的位置不断后退,位置不断变化,以游轮为参照物,窗外的青山是向后运动的; 故选A.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是一道基础题. |
8.(2013•内江)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运动的物体是( )
A. | 这列火车的机车 | B. |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 |
C. |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 D. | 关着的车门 |
考点: | 参照物及其选择.2163220 |
专题: | 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在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时都要先选定一个参照物,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于参照物的,参照物不同则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
解答: | 解:车厢小桌上的苹果与车门、机车、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车门、机车、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从桌旁走过的列车员时,苹果与列车员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苹果相对于列车员是运动的. 故选C. |
点评: |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9.(2013•湖州)顾客站在商场自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随自动扶梯匀速上升(如图).顾客在上升过程中( )
A. | 机械能保持不变 | B. | 运动状态在不断变化 | |
C. | 相对于其站立的台阶是静止的 | D. | 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
考点: |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163220 |
专题: | 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首先确定人所处的运动状态,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来判断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同时根据其相对于台阶的位置是否变化来判断其是否运动. |
解答: | 解:A、顾客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高度升高,所以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大,故选项说法不合题意; B、因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是不变的,故选项说法不合题意; C、顾客相对于站立的台阶其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相对于其站立的台阶是静止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顾客站在自动扶梯的台阶上匀速上升,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但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选项说法不合题意. 故选C. |
点评: | 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将受力分析、运动状态的判断、运动与静止的判断、机械能的判断等互相联系起来,不能将各知识点完全. |
10.(2013•安顺)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 |
B. |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 |
C. | 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 |
D. |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
考点: |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163220 |
专题: | 应用题. |
分析: | 题目中各选项的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已给出,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
解答: | 解: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 C、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他以自己为参照物.自己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本选项正确; D、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注意题目的要求:选择错误的. |
11.(2012•武汉)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 |
B. |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 |
C. |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 |
D. |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
考点: |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163220 |
专题: | 应用题. |
分析: | 题目中各选项的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已给出,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
解答: | 解: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卡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以其中一辆赛车为参照物,另一个赛车相对于所选为参照物的赛车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它们是相对运动的.故本选项错;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正确. 故选D. |
点评: |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
12.(2012•泉州)如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 )
A. | B. | C. | D. |
考点: | 速度与物体运动.2163220 |
专题: | 应用题;图析法. |
分析: | 根据图甲所示物体的s﹣t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然后逐一分析各v﹣t图象,看哪个图象与s﹣t图象反应的运动规律相同. |
解答: | 解:由s﹣t图象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它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示各v﹣t图象知: 图象B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A图象中时间不变而速度变化,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图线错误; C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与s﹣t图象不符; D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s﹣t图象不符; 故选B.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s﹣t图象与v﹣t图象,熟练掌握常见运动状态的图象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3.(2013•遵义)遵义市正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城市,为了宜游,正在加快建设遵义到赤水的高速公路.“遵赤”高速由三段组成,已建成的遵义到白腊坎30km,设计最大时速100km/h,白腊坎到仁怀60km,设计最大时速80km/h,正在建设的仁怀到赤水160km,设计最大时速80km/h.我们坐在汽车里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周围的景物向后退去,这是以 汽车 为参照物来描述的,若遵赤高速全程通车后,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遵义到赤水最快需 3.05 h.
考点: | 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2163220 |
专题: | 计算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1)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2)已知主线全长和设计时速,可利用公式t=求出从遵义到赤水所需时间; |
解答: | 解:(1)以汽车为参照物,周围的景物相对于汽车是运动的; (2)遵义到白腊坎所需时间t1===0.3h;白腊坎到仁怀所需时间t2===0.75h; 仁怀到赤水所需时间t3===2h;所以遵赤高速全程通车后,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遵义到赤水最快需 t=0.3h+0.75h+2h=3.05h. 故答案为:汽车;3.05.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及参照物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计算时注意单位要统一. |
14.(2013•宿迁)近期,我国进行了“探空火箭”实验,该火箭搭载了多款新型探测仪器,这些仪器在太空中的质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离前相对于火箭是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考点: | 质量及其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163220 |
专题: | 运动和力. |
分析: | 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②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这个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这个物体就是静止的. |
解答: | 解: ①物体的质量是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所在位置无关,所以这些仪器在太空中的质量不变; ②以火箭为参照物,分离前仪器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不变;静止. |
点评: | 此题考查的是质量的特点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知道影响质量的因素和会根据参照物判定物体运动状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所在. |
15.(2013•山西)如图是“辽宁号”航母指挥员正在用“走你”的动作指挥飞机起飞的情景.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是以 飞机 为参照物,飞机 逆 风(填“顺”或“逆”)时更容易起飞.
考点: | 参照物及其选择;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163220 |
专题: | 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2)根据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这样,当飞机起飞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 |
解答: | 解: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被研究的物体是指挥员,指挥员是运动的,一定要选择一个和指挥员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做参照物,并且选择一个与指挥员之间距离越来越大的物体为参照物.选择飞机或飞行员都可以. 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飞机在长长的跑道上加速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慢.机翼上下方所受空气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当飞机滑行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机翼所受的升力大于飞机自身的重力,飞机就起飞了.飞机逆风起飞时飞机的速度不需要加速到很大,飞机就可相对空气有一个较大的相对速度,从而获得足够的升力. 故答案为:飞机;逆.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告诉了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时,要以物理情景中出现的物体为参照物. |
16.(2013•眉山)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初中物理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t=6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V= 4 m/s.
(2)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0.8 m/s2.
(3)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
(4)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以速度V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乙)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由V0到Vt,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用V0、t、a写出S的表达式,S= V0t+at2 .
考点: | 速度与物体运动.2163220 |
专题: | 压轴题;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1)末速度与初速度之差就是速度的变化量; (2)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求出即可; (3)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写出表达式; (4)根据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用V0、t、a表示出即可. |
解答: | 解:(1)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V=Vt﹣V0=6m/s﹣2m/s=4m/s; (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0.8m/s; (3)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4)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即S=V0t+at2. 故答案为:(1)4;(2)0.8;(3);(4)V0t+at2. |
点评: | 本题是一道涉及高中知识的物理题,但这道题我们是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并结合我们已有的学习方法和物理知识完成解答的.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题. |
17.(2013•娄底)端午节,贝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响,几只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括号中的句子中龙舟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河岸 .
考点: | 参照物及其选择.2163220 |
专题: | 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说明是运动状态,相对于哪个(些)物体是运动状态,这个(些)物体就是参照物. |
解答: | 解: 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说明是运动的,并且运动速度非常快,要得到龙舟运动并且运动速度特别快的结论,参照物是河岸. 故答案为:河岸. |
点评: |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一般选择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山川、路灯等为参照物. |
18.(2013•佛山)将图中三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纸带中AD两点间的距离 | 体温计的温度 | 汽车运动的速度 |
4.00cm | 38.4℃ | 85km/h |
考点: | 长度的测量;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速度与物体运动.2163220 |
专题: |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
分析: | (1)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其分度值,两点所对应刻度尺示数之差是两点间的距离. (2)根据图示体温计确定其分度值,读出体温计的示数. (3)由图示速度计可以读出汽车的速度. |
解答: | 解: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是1mm,AD两点间的距离为6.00cm﹣2.00cm=4.00cm; 由图示体温计可知,其分度值是0.1℃,体温计示数为38.4℃; 由图示速度计可知,汽车的速度为85km/h; 故答案为:4.00cm;38.4℃;85km/h.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体温计、速度计的读数,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要掌握常用测量器材的使用及读数方法. |
19.(2013•达州)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的隧洞,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 90 s,火车上乘客看见洞中的路灯在后退,乘客是以 火车 为参照物.
考点: |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2163220 |
专题: | 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火车长度与隧洞长度之差是火车完全在洞中的路程,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火车火车的运动时间;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
解答: | 解:火车完全在洞中的路程s=2000m﹣200m=1800m, 火车速度v=72km/h=20m/s, ∵v=, ∴火车的运动时间: t===90s; 路灯相对于火车位置不断后退, 以火车为参照物路灯在不停地往后退; 故答案为:90;火车.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求火车的运动时间、选择参照物,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知道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如何变化即可正确解题. |
20.(2012•肇庆)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速度单位或数字: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是5 km/h ;骑自行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是4.2 m/s ;汽车2min内匀速行驶了3600m,汽车的速度是 108 km/h.
考点: | 速度与物体运动.2163220 |
专题: | 应用题;压轴题;估算题;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1)根据对实际情况的了解进行合理的估算,通过计算确定各数据的单位; (2)已知汽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 |
解答: | 解:(1)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1.2m/s=1.2×=4.32km/h,接近5km/h,故单位是km/h; 骑自行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为4m/s,接近4.2m/s,故单位是m/s; (2)汽车的路程s=3600m=3.6km,运动时间t=2min=h 汽车的速度v===108km/h; 故答案为:km/h;m/s;108.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单位、求汽车的速度问题,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助于解答该类习题. |
21.(2012•烟台)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 汽车 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 地面 为参照物.
考点: |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163220 |
专题: | 应用题;压轴题. |
分析: |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
解答: | 解: (1)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司机和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相对司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 (2)以地面为参照物,司机、乘客和汽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车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汽车;地面.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
22.(2012•南京)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学生由于具有 惯性 而造成的伤害.
(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最大速度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4)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 12 km.
考点: |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 |
专题: | 应用题. |
分析: |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即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4)知道此时的运动时间和运动的速度,据公式s=vt可计算出运动的路程. |
解答: | 解:(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相对于司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路边的树相对于司机是运动的; (2)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而飞出,造成二次伤害; (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即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4)此时所走的路程是: S=vt=30km/h×h=12km. 故答案为:(1)运动;(2)惯性;(3)最大速度;(4)12. |
点评: | 该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取、惯性应用的判断、最大速度的理解和速度的计算等知识点. |
23.(2012•内江)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盘面指示为千米数)的示数.由图可知,汽车行驶的里程数为 120 Km,平均速度为 11.1 m/s.(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考点: |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2163220 |
专题: | 信息给予题;顺推法. |
分析: | ①已知汽车的启动时间和到达时间,可以得到汽车行驶的时间; ②已知汽车开始计时的里程数和行驶一段时间后的里程数,可以得到汽车此过程行驶的路程; ③已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利用v=得到行驶的速度. |
解答: | 解: 汽车行驶的时间为t=12:25﹣9:25=3h 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27582km﹣27462km=120km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40km/h=11.1m/s 故答案为:120;11.1. |
点评: | 此题是关于速度运算的基本题目,读懂图片提供的时间和路程信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
24.(2012•昆明)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人1s通过的距离为1.2m ;某同学家距学校600m,他以此速度从家步行至学校需要的时间是 500 s;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他是 静止 的(填“运动”或“静止”).
考点: | 速度与物体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163220 |
专题: | 应用题. |
分析: | ①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②已知人步行的速度和路程,利用t=得到需要的时间; ③运动方向和速度都相同的两个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都处于静止状态. |
解答: | 解: ①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表示人1s通过的距离为1.2m; ②从家步行至学校需要的时间是t===500s; ③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人1s通过的距离为1.2m;500;静止. |
点评: | 在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时,研究对象的状态以与参照物是否发生位置变化为准,特别注意的是:参照物一定是假定静止的.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5.(2013•泰安)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考点: |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2163220 |
专题: | 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1)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利用v=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 |
解答: | 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9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100km/h, (2)∵v=,v2=144km/h=40m/s ∴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s=v2t2=40m/s×25s=1000m, ∴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000m﹣400m=60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600米.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火车完全过桥时行驶的路程为桥长与火车长的和是关键. |
26.(2013•佛山)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请求: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考点: |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2163220 |
专题: | 长度、时间、速度. |
分析: | (1)根据v=求出汽车从广州到三水、从三水到肇庆行驶的路程; (2)求出总路程和总时间,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 |
解答: | 已知:速度v1=90km/h,时间t1=0.5h,t3=0.5h,t2=1h,速度v2=80km/h 求:(1)汽车行驶的路程s1=?;(2)汽车的平均速度v=? 解:(1)∵v= ∴汽车从广州到三水的路程: s1=v1t1=90km/h×0.5h=45km; (2)汽车从三水到肇庆的路程: s2=v2t2=80km/h×1h=80km, 总路程:s=s1+s2=45km+80km=125km, 行驶的总时间:t=t1+t3+t2=0.5h+0.5h+1h=2h, 平均速度:v===62.5km/h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45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2.5km/h.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