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哲学典故谚语归纳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6:36
文档

中国哲学典故谚语归纳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3、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
推荐度:
导读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3、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
1.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3、掩耳盗铃

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

5.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6. 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

说明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与此相反,有人提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走向了极端,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可知论。

7. 天行有常,不为饶存,不为桀亡。

指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不因为饶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

8.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不能成功。

9.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原理。即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又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10.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违背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次,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又如,"眉毛胡子一把抓",亦属此类。

11. 唇亡齿寒

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又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同属此理。

12.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这是说全局与局部不可分割,既要顾全大局,也不可忽视局部联系对整体的影响作用。否则,往往因局部的失败而酿成全局的失败。又如,"一只老鼠害了一锅粥"也是这个意思

13.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这是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又如,"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以及韩非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都包含了发展的观点。

14. 师傅引入门,学艺在个人

说明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外因作

用再大,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否则,再高手艺的匠人也"朽木难雕"。

15. 故步自封.

违背了发展的观点。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又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及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都属于静止的观点。

1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明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即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又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师出高徒"、"哥们义气害死人"等都说明了外因的作用。

17. 水滴石穿

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又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契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同属一理。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说明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中,要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权衡利害。有益的事,应持之以恒,促使它的质变;有害的事,应防微杜渐,阻止它的转化。

文档

中国哲学典故谚语归纳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3、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