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练第八单元检测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6:18
文档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练第八单元检测试题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C)A.李鸿章B.詹天佑C.张謇D.左宗棠2.下表反映了1911年和1919年我国面粉业的生产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时间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资本(万元)日产量(万袋)1911年10约6004.31919年120约450018.8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③中华民
推荐度:
导读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C)A.李鸿章B.詹天佑C.张謇D.左宗棠2.下表反映了1911年和1919年我国面粉业的生产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时间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资本(万元)日产量(万袋)1911年10约6004.31919年120约450018.8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③中华民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C )

A.李鸿章    B.詹天佑

C.张謇    D.左宗棠

2.下表反映了1911年和1919年我国面粉业的生产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 )

时间面粉厂和机

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

1911年

10约600

4.3
1919年

120约4 500

18.8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中华南京临时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C )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辛亥    D.新中国成立

4.清末张謇创办的实业是(A )

A.大生纱厂    

B.安庆内军械所

C.轮船招商局    

D.天津电报总局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是在(C )

A.辛亥后

B.抗日战争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D.战争时期

6.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

A.以重工业为主

B.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C.比较落后

D.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

7.19世纪后期,中国人行走借助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A )

①轮船 ②火车 ③飞机 ④马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8.下图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的剧照。该影片是(C )

A.《歌女红牡丹》

B.《渔光曲》

C.《定军山》

D.《难夫难妻》

9.在19世纪末的上海,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当时在上海创办的报纸是(C )

A.《民报》    B.《中外纪闻》

C.《申报》    D.《时务报》

10.辛亥后颁布了废止缠足的法令,但是人们至今还可以看见出生于辛亥后的“小脚老太”。这说明(D )

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

B.辛亥的成果值得怀疑

C.废止缠足的法令成为一纸空文

D.传统旧习俗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11.《申报》是我国早期的报纸。通过当时这份报纸,我们可能看到的内容有(A )

①谭嗣同英勇就义 ②《马关条约》的评论 ③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 ④某照相馆刊登一则广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1932年,上海的一位女仆人给北京的男主人通话。下列通话符合该时期时代特点的是(D )

①“大人”,你何时回来 ②“先生,你家小姐生病了” ③“老爷,北京的学生缠足的一定很多吧” ④“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A )

①乘火车探亲访友 ②坐轮船出国留学 ③陪朋友看电影 ④陪家人看电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出版它的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这一机构是(B )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15.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近代中国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D )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民报》    D.《申报》

16.“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    (B )

A.陈独秀    B.鲁迅

C.郭沫若    D.聂耳

17.《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D )

A.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D.20世纪30年代日本扩大侵略使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18.1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B )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19.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A )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A )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却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请回答: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

参兴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他的著名主张是什么?(4分)

参张謇。实业救国。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4分)

参辛亥后,中华临时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出现了发展实业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4分)

参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 

(5)国民的哪些措施使秦二爷兴办的企业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4分)

参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大英百科全书》

材料二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最早的考试制度”产生于我国的哪一个朝代?它是指什么制度?(4分)

参隋朝。科举制度。 

 (2)科举考试是在何时被废除的?(2分)

参1905年。 

 (3)你怎样理解材料二所说的废除科举制度是“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6分)

参①科举制度的废除,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的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废科举,兴学堂,有利于培养各方面的人才。③从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方面,都与以往有本质的区别。可见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之前清末民初
日常生活照相、电影的传入和流行
发 式清入关后男

子留有长辫

剪辫
人际称谓老爷、大人先生、君
服 饰长袍马

西服、中山装、旗袍
材料二 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爱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孙中山

(1)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请你判断反映的是什么现象。(2分)

参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一下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参辛亥后,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对中国社会封建习俗观念强制改造;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 

 (3)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剪辫令,这是为什么?(4分)

参清朝特有的辫子,是满族贵族占统治地位的象征,是残酷的民族压迫的标志,辛亥后颁布剪辫令,意味着去除旧俗,做中华的新国民。 

(4)孙中山对材料二现象的认识是什么?(2分)

参孙中山认为“大人、老爷”的称谓玷污了共和政治。 

(5)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华临时是怎样对待这种现象的。说明了什么?(4分)

参革除旧的官场称呼,改称职务,民间互称“先生”“君”。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申报》创刊词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哪些内容列入《申报》登载范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的历史地位。(6分)

参“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都可以登载。《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申报》和商务印书馆都创建于哪一地区?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新闻出版事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4分)

参上海。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等。(言之有理即可) 

文档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练第八单元检测试题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C)A.李鸿章B.詹天佑C.张謇D.左宗棠2.下表反映了1911年和1919年我国面粉业的生产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时间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资本(万元)日产量(万袋)1911年10约6004.31919年120约450018.8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③中华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