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期终试题(B卷)
班级 | 姓名 | 学号 | 成绩 |
1、饱和土是由 相和 相组成的二相体。
2、土粒表面的静电引力内强外弱,通常将吸附在土粒表面的水化膜分为内外两层,吸附在外层的为 水。
3、絮状结构是 特有的结构形式。
4、塑性指数IP大,说明该土能吸附的结合水 。
5、粘性土指塑性指数IP>10的土,可分为 和 。
6、库仑土压力理论假定挡土墙墙背 ,墙后填土表面倾斜。
7、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 、 、 。
8、软弱地基处理根据地质特征包括 、 、 、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
9、基坑排水方法有 和 两种。
10、刃脚主要作用是沉井下沉时 ,同时也有 的作用。
11、基础按埋深,可分为 和 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衡量土的粒径级配是否良好,常用( )指标判定。
A、不均匀系数
B、含水量
C、标贯击数
D、内摩擦角
2、作用于矩形基础的基底压力相同,埋深相同,土质相同的两个基础,若它们的长宽比相同,则基础尺寸小的沉降( )基础尺寸大的沉降。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主动土压力比较接近实际,但计算被动土压力时,其计算值( )
A、偏大
B、偏小
C、无偏差
D、偏大或偏小均可能
4、土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剪切破坏面与大主应力作用方向所成的角度是( )
A、(45°+φ/2)
B、(45°-φ/2)
C、45°
D、(45°+φ)
5、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指标是( )
A、孔隙比、天然含水量和饱和度
B、孔隙比、相对密度和密度
C、天然重度、天然含水量和相对密度
D、相对密度、饱和度和密度
6、有两个不同的基础,其基础总压力相同,问在同一深度处,哪一个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
A、宽度小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B、宽度小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小
C、宽度大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小
D、两个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相等
7、土的压缩性可以用压缩系数a来描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a越大,土的压缩性越小
B、a越大,土的压缩性越大
C、a的大小与土的压缩性无关
D、a增大,土的压缩性有时增大有时增小
8、土的压缩变形是主要是由下述变形造成的 ( )
A、土的孔隙的体积压缩变形
B、土颗粒的体积压缩变形
C、土孔隙和土颗粒的体积压缩变形
D、土颗粒的压碎变形
9、若产生主动土压力为Ea,被动土压力为Ep,所需的挡土墙位移量分别为△a、△p,则下述是正确的是 ( )
A、Ea>Ep,△a<△p
B、Ea<Ep,△a>△p
C、Ea<Ep,△a<△p
D、Ea>Ep,△a>△p
10、土压力有主动、被动、静止土压力三种,它们相互区分的根据是( )
A、挡土墙的刚度
B、挡土墙的高度
C、挡土墙的位移情况
D、墙背土体性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在摩擦桩中,群桩承载力是否是单桩承载力之和?为什么?
2、简述桩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
三、计算(每题10分,共40分)
1、已知某天然土样ω= 42.7 %,ρ= 1.805 g/cm ,ρs = 2.72 g/cm 。试求:土的孔隙比e 。
2、某地基的内摩擦角=20°,粘聚力C= 25 KPa,某点的大主应力为300 KPa,小主应力为100 KPa,试判别该点的应力状态。
3、图为某教学楼外墙基础剖面图,基础埋深 ,室内外高差为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值 KN ,基础埋深范围内土的重度γ = 18 KN/m ,地基持力层为粉质粘土η ,η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 190 KPa。试确定基础底面宽度。
4、已知一挡土墙高H 。墙背光滑垂直,墙后填土面水平。填土:γ= 18 KN/m , =18°,C= 0 KPa。试求主动土压力的大小。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05~2006学年第2学期
《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期终试题(B卷)
班级 | 姓名 | 学号 | 成绩 |
1、饱和土是由 固 相和 液 相组成的二相体。
2、土粒表面的静电引力内强外弱,通常将吸附在土粒表面的水化膜分为内外两层,吸附在外层的为 弱结合 水。
3、絮状结构是 粘 土 特有的结构形式。
4、塑性指数IP大,说明该土能吸附的结合水 多 。
5、粘性土指塑性指数IP>10的土,可分为粉质粘土 和 粘土 。
6、库仑土压力理论假定挡土墙墙背 倾斜粗糙 ,墙后填土表面倾斜。
7、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 上层滞水 、 潜水 、 承压水 。
8、软弱地基处理根据地质特征包括 淤泥 、 淤泥质土 、 冲填土 、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
9、基坑排水方法有 表面排水 和 井点降水 两种。
10、刃脚主要作用是沉井下沉时 切土下沉 ,同时也有 支撑沉井 的作用。
11、基础按埋深,可分为 深基础 和 浅基础 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 A 3、 A 4、A 5、C
6、 A 7、 B 8、 A 9、 C 10、C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在摩擦桩中,群桩承载力是否是单桩承载力之和?为什么?
答:不一定。桩间距大于六倍桩径,桩端反力互不重叠,此时群桩承载力是单桩承载力之和。桩间距小于六倍桩径,桩端反力互相重叠,此时群桩承载力不等于单桩承载力之和。
2、简述桩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
答:1、收集资料;
2、选择持力层和桩型;
3、确定单桩承载力;
4、确定桩数及平面布置,承台尺寸和埋深;
5、验算单桩;
6、验算群桩承载力和变形;
7、桩身结构设计和计算;
8、承台设计和计算;
9、绘图和编设计说明。
三、计算(每题10分,共40分)
1、已知某天然土样ω= 42.7 %,ρ= 1.805 g/cm ,ρs = 2.72 g/cm 。试求:土的孔隙比e 。
解:令V =1cm
由ρs = ms/V = 2.72g/cm3有ms=2.72 g
又ω= mω/ ms =42.7 %,有mω=1.16 g
故m = mω+ ms=3.88 g
因ρ= m /V = 1.805 g/cm3有V =2.15 cm3
故V =V- V =2.15-1=1.15 cm3
e=V / V =1.15/1=1.15
2、某地基的内摩擦角=20°,粘聚力C= 25 KPa,某点的大主应力为300 KPa,小主应力为100 KPa,试判别该点的应力状态。
解:σ , =σ tan2 (45°+φ/2)+ 2Ctan (45°+φ/2)
=100× tan2 (45°+20°/2)+ 2×25×tan (45°+ 20°/2)
=275.37 KPa<σ = 300 KPa
该点破坏。
3、图为某教学楼外墙基础剖面图,基础埋深 ,室内外高差为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值 KN ,基础埋深范围内土的重度γ = 18 KN/m ,地基持力层为粉质粘土η ,η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 190 KPa。试确定基础底面宽度。
解:(1)假设b<3 ,因 >0.5 ,故
f = f +η γ ( 0.5)=190+ ×18×( 0.5) KPa
(2)求基础宽度
= +1/2×0.45=2.23m
4、已知一挡土墙高H 。墙背光滑垂直,墙后填土面水平。填土:γ= 18 KN/m , =18°,C= 0 KPa。试求主动土压力的大小。
解: (1)σ =r tan2 (45°-φ/2)- 2Ctan (45°-φ/2)
=18×0× tan2 (45°-18°/2)-2×0×tan (45°- 18°/2)
=0 KPa
(2)σ =r tan2 (45°-φ/2)- 2Ctan (45°-φ/2)
=18×6× tan2 (45°-18°/2)-2×0×tan (45°- 18°/2)
=57.01KPa
(3)主动土压力E =1/2×57.01×6=171.03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