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筹措与高效使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8:58:47
文档

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筹措与高效使用

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筹措与高效使用作者:***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5期        摘要对我国近年中、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收入和支出的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在筹措及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职教经费来源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区域差异大等。具体对策是:应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路径,完善办学经费的管理制度和使用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筹措与使用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
推荐度:
导读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筹措与高效使用作者:***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5期        摘要对我国近年中、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收入和支出的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在筹措及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职教经费来源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区域差异大等。具体对策是:应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路径,完善办学经费的管理制度和使用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筹措与使用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
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筹措与高效使用

作者:***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5期

        摘 要 对我国近年中、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收入和支出的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在筹措及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职教经费来源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区域差异大等。具体对策是:应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路径,完善办学经费的管理制度和使用途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筹措与使用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5-0048-05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现代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的新引擎。而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职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职责。2010~2012年,职业院校为第三产业输送了10多万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以北京市为例,在汽车维修服务企业中,70%以上的管理及技术骨干是职校生[1]。然而在现实中,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与艰难发展,导致其始终徘徊在主流教育体系之外。面对拓展空间有限、教育模式僵化、“双师型”教师匮乏等办学瓶颈,如果把实现到202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比作万丈高楼,那么大厦的基石就是稳定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2011年,全国职业教育经费收入为281007916千元,与2010年的233698045千元相比,增长了20.24%。但职业教育经费收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收入的比例仅为11.77%。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每年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各种专项拨款不断增长,但相比基础性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因为要适应相关产业发展需要,需要更多的投入,财政教育投入也更要向职业教育倾斜。同时,各类职业院校自身也积极筹措办学经费,拓宽融资渠道,把办学经费投资到专业建设、特色办学上,以提升办学质量。2011年,各类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共计273231521千元,比2010年增长了17.61%。但办学经费不足仍然阻碍着很多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经费的入不敷出导致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等诸多方面举步维艰。本文在对《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及《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中提供的有关各地(省/区/市)高职高专、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教育经费数据计算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对有关职业院校的访谈,分析职业教育在办学经费筹措及使用中的问题,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途径。

        二、职业教育经费结构分析

        (一)职业教育经费收入来源结构分析

        全国教育经费来源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及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如表1所示,职业教育经费收入来源主要呈以下特点:

        表1 2010~2011年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经费来源及比例

        注:职业学校包括高职高专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

        数据来源:教育部财政司,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教育部财政司,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除民办职业学校外,教育部门和企业办职业学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和事业收入

        以2011年为例,教育部门举办的高职高专学校,其办学经费中的55.32%来自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35.8%来自于事业收入,两者相加共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91.12%;企业举办的高职高专学校,由于教育经费部分来自于企业拨款,所以两项经费来源所占比重分别为37.61%和33.63%,相加之和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71.24%。以2011年为例,教育部门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其办学经费中的66.26%来自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16.83%来自于事业收入,两者相加共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83.09%;企业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教育经费部分来自于企业拨款,所以两项经费来源所占比重分别为36.76%和35.12%,相加之和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71.88%。

        2.民办职业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通过事业收入和举办单位、个人投入两个渠道筹措

        以2011年数据为例,民办高职高专学校办学经费中的78.59%来自于事业收入,9.81%来自于举办单位、个人投入,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仅占全部办学经费的7.84%;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受到的扶持,教育经费收入中25.12%来自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56.93%来自于事业收入,举办单位及个人投入占12.48%。

        3.社会各界及个人对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占教育经费收入的比重明显偏低

        统计数据表明,无论是教育部门、企业还是个人为办学主体,无论是高职高专学校还是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捐赠形式获得的办学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收入的比重明显偏低,均未能超过0.5%。

        4.事业收入占教育经费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

        各类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经费收入中,事业收入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分别为:教育部门办下降13.87%,企业办下降33.36%,民办下降1.85%;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收入中,事业收入所占比例降幅分别为:教育部门办下降20.80%,企业办下降14.43%,民办下降3.63%。事业收入占教育经费收入比重的下降说明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收入对于学杂费收入的依赖性降低。

        (二)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分析

        全国教育经费支出分为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两部分,其中事业性经费支出包括个人部分(工资福利支出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和公用部分(商品和服务支出及其他资本性支出)。如表2、表3、表4所示,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主要特点为:

        1.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经费支出中,事业费支出所占比重较大,远远多于基建支出所占比重

        从整理数据中可以看出,2011年,各类职业学校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所占比例均在94%以上,其中职业高中达到96.46%,相反公共财政预算基本建设支出所占比例则不超过5%,其中职业高中则仅为3.54%;2011年,各类职业学校的事业费支出所占比例均在95%以上,其中职业高中达到97.69%,相反基本建设支出所占比例则不超过4%,其中职业高中则仅为2.31%。基本建设经费比重偏小容易影响学校的整体扩张和发展。

        2.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事业性支出中,个人经费所占比重明显大于公用经费

        以2011年数据为例,高职高专学校的事业性经费支出中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的比例分别为49.02%和45.95%,中等专业学校为60.31%和35.01%,职业高中为63.35%和33.11%,技工学校为58.20%和37.61%。

        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中,高职高专学校事业性经费支出中个人部分所占比重低于公用部分所占比重,而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事业性经费支出中个人部分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公用部分所占比重,技工学校则呈现波动。

        在事业性经费一定的情况下,个人部分所占比重若高于公用部分所占比重,则意味着用于公用经费支出的减少,即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设施的经费减少,教育支出效用水平较低。

        3.各级各类学校事业性经费支出中个人部分所占比重相比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事业性支出个人部分的比重有所下降,公用部分所占比重有所增长

        以2011年为例,各级各类学校预算内事业性经费支出中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的比重分别为:高职高专学校49.02%和45.95%,中等专业学校60.31%和35.01%,职业高中63.35%和33.11%,技工学校58.20%和37.61%;各级各类学校事业性经费支出中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的比重分别为:高职高职学校39.45%和56.93%,中等专业学校49.40%和47.42%,职业高中51.06%和46.63%,技工学校48.08%和49.18%。公用部分经费支出在事业性经费支出中比例的提升源于预算外经费对于公用经费不足的补充。部分职业院校收取的学费只能维持正常运转,项目建设只能通过借贷方式,造成学校可持续发展变得举步维艰。目前职业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凸显了公共财政对职业学校办学经费常规性支出的严重缺失。

        三、职业教育投入的区域均衡分析

        在这一部分中,运用离差、极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对20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进行平衡分析,并按照区域划分,进行了中、东、西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对比,具体结果见表5、表6。根据表中整理的统计数据,我国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的地域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

        表5 2011年全国高职高专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差异情况

        表6 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差异情况

        (一)中高职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省际间差异突出

        从表5和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是北京市,为37372.27元,最低的是福建省,为4828.30元,极差达到32543.97元。全国31个省市的离散系数达到0.626219。

        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省际间存在差异。从表5和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是北京市,为19410.65元,最低的是湖北省,为3944.59元,极差达到15466.06元。全国31个省市的离散系数达到0.448208。

        (二)中、东、西部地域间差异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低的“盆地式”特点

        中部、东部和西部普通高职高专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的平均值分别为6994.25元、10774.88元和10021.55元。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五个省份依次为:北京、、宁夏、和广东,东部占2个,西部占3个,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最低的5个省份中,中部占了2个。

        中部、东部和西部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的平均值分别为5935.49元、9144.50元和7522.46元。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和,东部占3个,西部占2个,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最低的5个省份中,中部占了3个。

        (三)东部地域内差异较大

        高职高专学校中、东、西部的离散系数分别为0.220046、0.7994和0.405733,中等职业学校中、东、西部的离散系数分别为0.245483、0.493423和0.341005。东部省份中地域间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差异最大。东部地区高职高专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是北京,为37372.27元,最低的是福建,为4828.30元,前者是后者的7.7倍。东部地区中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北京为19410.65元,最低的河北为4953.92元,前者是后者的4倍。

        (四)部分西部省市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位居前列

        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下,如和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均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两省的高职高专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位居全国第二和第四位,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位居全国第四和第五位。

        四、对策与建议

        我国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稳步上升,但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存量偏小,导致职业教育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全国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的比重偏低。在各类职业教育中,高职高专学校相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得到的财政支持更多,经费也更有保障。目前办学经费来源渠道主要以财政投入和学费收入为主,社会捐赠收入所占比重极低。在教育经费支出中,事业性经费支出比重过大,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在公共财政预算事业性经费支出中个人部分的比例高于公用部分,公用经费需通过预算外经费补充。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地域间和地域内差异突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的扶持等原因,导致中部地区由于在经济上不如东部,又不能像西部地区得到国家扶持,生均经费在三个地域中最低。针对我国在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筹措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

        无论是教育部门兴办的职业院校还是企业兴办的职业院校,办学经费主要以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为主要来源,针对此,及各级地方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院校的直接资助力度,为其提供充沛的发展资金,降低职业教育院校对于学费收入的依赖。同时,拨款制度应根据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就业率等具体指标做到区别对待、公平合理,并以3~5年为一个周期及时调整财政拨款数额。

        除常规的财政拨款外,也可以通过加大对职业院校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资助规模和力度,补充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此外,财政每年都安排有上百亿的科研经费,这部分经费也应向职业院校倾斜,即缓解经费不足同时又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二)建立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路径

        在投入不足、学费上涨空间有限的前提下,职业院校只有努力开辟财源,多方筹措办学资金,才能够实现学校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首先,职业院校应提升经费筹措的意识与能力,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吸纳资金,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充分发挥校友联谊会的作用,积极争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从而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投入。积极加强与当地合作,举办职业培训。各级各部委和省级财政每年都投入了上百亿的经费用于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各类培训。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与合作,举办各类职业培训课程,一方面锻炼教师,另一方面使办学设备得到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获得一定数额的办学经费。

        其次,大力发展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在此基础上,各类职业教育学校应紧密加强与企业间合作,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一方面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提高教育质量,使得培养的学生更适应市场需要。

        (三)完善办学经费的管理制度和使用途径

        在办学经费支出中,首先应优化支出结构。减少一般性支出,增加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和教学实验设备等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软件”建设支出可以为日后争取财政、教育以及其他职能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制度与机制调整,避免内部的浪费现象。如,水电改革、规范维修项目的审批与管理程序、控制行政经费,减少用车与餐费的支出,并形成监督机制。

        美国教育行政专家罗森延所言:“学校经费如同教育活动的脊椎”,教育经费不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师资结构以及专业结构。充足的办学经费是职业教育质量得以保障的前提之一。对于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院校来说,一方面要积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另一方面也要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刀刃上,从而增强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婷.职业教育肩负着助理现代服务业发展重任[EB/OL].http://news.jyb.cn/zyjy/zyjyxw/201308/t20130829_549798.html.

文档

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筹措与高效使用

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筹措与高效使用作者:***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5期        摘要对我国近年中、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收入和支出的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在筹措及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职教经费来源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区域差异大等。具体对策是:应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路径,完善办学经费的管理制度和使用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筹措与使用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