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振荡式微型电动机三相交流 电源的设计
学院
专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振荡式微型电动机三相交流电源的设计
课程设计小组成员:课程设计指导老师:课程设计时 间:2012.6.25~2012.7.1
一、课题名称:
振荡式微型电动机三相交流电源的设计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振荡式三相正弦波变流电源:
输入直流电压正负15V,输出三相交流电压正负10V,频率405HZ,输出电流200mA以上,三相电压不对称度小于2%,频率稳定度~,正弦波的失真度小于1%。
2.振荡式三相梯形波变流电源:
输入直流电压正负30V,输出移相交流电压正负14V,频率500HZ,输出电流200mA以上,移相电压不对称度小于2%,频率稳定度~,梯形波的失真度小于1%。
3.振荡式三相方波变流电源:
输入直流电压正负30V,输出方波交流电压正负15V,频率406HZ,输出电流200mA以上,方波电压不对称度小于2%,频率稳定度~。
三、设计的电路图以及工作原理分析、器件参数选择:
1. 振荡式三相正弦波:
(1)电路原理图:
(2)工作原理分析:
= —
幅频特性为:
式中,为反相输入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相移,为有源移相的附加相移。由幅频特性得出有源移相器的对数幅频特性为:
㏒㏒㏒
=2,,并代入相频特性和对数幅频特性式中可得有源移相器的增益,这是有源移相器构成正弦波震荡器的幅值平衡条件,相移领先输入电压相位角,是有源移相器构成正弦波震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
将三个有源移相器级联,并将AR3的输出端与AR1的输入端连接,形成环电路,将构成振荡式三相正弦波变流电源。
(3)器件参数选择:
根据三相变流电源的技术指标要求,可调节并确定有源移相器的参数:
经计算可得有源移相器的数据为: Hz,相移,增益20㏒。
此电路增益AF=1,三相有源移相器总相移为,该电路将产生正弦波振荡,在AR1,AR2,AR3的输出端,即W、 V、U端产生对称的三相正弦波电压,三相正弦波电压的相序时U-V-W
即
2.振荡式三相梯形波:
(1)电路原理图:
(2)工作原理分析:
= —
幅频特性为:
式中,为反相输入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相移,为有源移相的附加相移。由幅频特性得出有源移相器的对数幅频特性为:
㏒㏒㏒
=2,,并代入相频特性和对数幅频特性式中可得有源移相器的增益,这是有源移相器构成正弦波震荡器的幅值平衡条件,相移领先输入电压相位角,是有源移相器构成正弦波震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为产生梯形波震荡,须使》2,并保证平衡条件,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限幅特性,产生梯形输出
(3)器件参数选择:
参数取值: R=5.1K R=100K R =4.7K C=6800PF。
这是集成运放的增益为A=19.6》2 。将三个有源移相器级联,并将AR3的输出端与AR1的输入端连接,形成闭环电路,使其环路增益AF》1,环路相移=0,该电路将产生梯形波震荡。在AR1、AR2、AR3的输出端U、V、W产生对称的三相梯形波电压U U U
3.振荡式三相方波:
(1)电路原理图:
(2)工作原理分析:
其频率特性为: F==
其幅频特性:F(=
其相频特性为
其对数幅频特性为:
20㏒F(=-20㏒
由式可知,附加相移,是产生三相方波的相位条件,由此,可导出该条件下的振荡角频率,频率f=,是产生方波的幅值条件,因集成运算放大器开环工作二满足。输出方波的幅值守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的而稳定。
(3)器件参数选择:
电路参数设定:R=100K C=6800pf
此时,F=-6dB, f=406hz,所以该移相器与开环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相结合,能满足产生方波振荡的幅值和相位条件。
将三个RC移相电路和三个功率集成放大器级联,如上图所示,并将AR3的输出端与R1连接,形成闭环电路,组成模拟振荡式三相方波电源,其环路增益AF》1,环路相移=。该电路产生方波振荡,在AR1、 AR2、AR3的输出端U、V、W产生对称的三相方波电压.
四、调试过程:
1. 振荡式三相正弦波:
接好电路,首先调节R,利用万用表将其调到阻值为49K,接好电源正负极,接好地线,将三相输出端得任意两端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调节示波器,使其显示清晰稳定的波形,并读出波形中的频率 幅值并做记录。
相关数据及波形记录:
f=416Hz, A=9V
2.振荡式三相梯形波:
接好电路,首先调节R,利用万用表将其调到阻值为5.1K,R =4.7K,接好电源正负极,接好地线,将三相输出端得任意两端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调节示波器,使其显示清晰稳定的波形,并读出波形中的频率 幅值并做记录。
相关参数及波形记录:
f=454Hz, A=11V
3.振荡式三相方波:
接好电路,,接好电源正负极,接好地线,将三相输出端得任意两端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调节示波器,使其显示清晰稳定的波形,并读出波形中的频率 幅值并做记录。
相关参数及波形记录
幅值A=10V,频率f=416hz 相移
五、总结与体会:
开始没有接触的时候觉得实验很难,实验之前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慢慢的了解了面包板的用途。在实验之前,我与同组同学王幼琴一起根据原理图连接好实物图,考虑线路的布局,怎样布局合理美观而且易于检查错误,此过程中真正考察了我们实际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样我们的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实验的当天,在实验室我们将搭好的电路接好电源及示波器进行观察实验结果,刚开始的正弦波几乎是同相的,我们一直以为是电位器的问题,但是不管怎么调电位器,相位差就是不变,最后请教了老师,才知道是示波器的原因,最后经过调试,我们顺利的将波形调出,并对实验的数据进行了记录。接着我们重新搭建了方波的电路,本次搭建吸取上次实验教训,认真仔细的搭建并做了检查,同样顺利的得到了方波的实验波形。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锻炼了自己实际应用能力,合作精神及遇事冷静检查错误的能力。实验已经无形中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了我们对模电的兴趣,希望这种课程设计以后还会多些
六、器件清单:
电源 | V1 | 12V |
电容 | C1、C2、C3 | 6800pF |
C4、C5、C6 | 1nF | |
电阻 电阻 | R2、R5、R8 | 100K |
R1、R4、R7 | 电位器 | |
R3、R6、R9 | 33K | |
R10、R11、R12 | 10 | |
二极管 | D1、D2、D3、D4、D5、D6 | 管压降0.7V |
集成运算放大器 | AR1、AR2、AR3 | 管脚图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