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工程主要情况
本工程为高密市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工程,工程地址为高密市镇府街77号人民医院院区北侧。建设单位为高密市人民医院,监理单位为山东省华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1.2 设计简介
本工程为公建病房楼,地上19层,地下2层,主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为77m,裙楼为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23.80m。总建筑面积为61692.06㎡。
1.3 工程施工条件
本方案为直插盘销式模板支撑施工方案。为加快现场施工进度,方便现场施工,主楼标准层即3层以上拟采用直插盘销式模板支撑。由于主楼部分标准层支撑架高度为3.5m,因此采用有剪刀撑框架式支撑体系。立杆间距为90cm。在立杆距地面35cm,设置第一道纵横向水平杆;第一道水平杆向上1.4m,设置第二道水平杆;第二道水平杆向上1.2m,设置第三道水平杆。
2编制依据
2.1高密市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结构设计图纸
2.2高密市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施工组织设计
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6《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2.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8《建筑施工直插盘销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范》DB37/ 5008-2014
3 施工安排
3.1 工程施工目标。
进度目标: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实施。
3.2 工程施工顺序及施工流水段划分
根据施工组织计划,主楼及裙楼标准层分别配置三层直插盘销式模板支撑架,随梁、板模板倒运使用。
3.3 工程施工难点:
3.3.1主楼部分楼层降板较多,不利于支撑架形成整体支撑体系。
3.3.2支撑架搭设分班组施工,相邻班组施工的支撑架水平杆对接难度较大。
3.4管理制度
项目部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仔细学习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准确把握施工标准。项目部设立两名专职技术人员负责主楼模板支撑架搭设的技术工作,一名工长负责现场的模板支撑架安装。
4 施工进度计划
模板支撑架的施工满足进度计划要求,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实施,随主体结构梁、板模板施工搭设。
5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5.1 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1.1项目部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仔细学习施工图纸和相关施工规范,准确把握相关施工标准,做好设计验算。
1.2搭设模板支撑架前应根据搭设要求,确定所需物资。
2 现场准备:
2.1塔吊等机械运转正常,现场道路畅通。
2.2对支撑架立杆、水平杆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使用,经检查合格的结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5.2 资源配置计划
1 劳动力配置计划: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结合现场实际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劳动力配置,做好现场整体施工规划布置。
序号 | 工 种 | 人数 | 主要工作内容 |
1 | 架子工 | 15 | 工字钢埋设、脚手架搭设 |
2 | 辅助人员 | 10 | 材料倒运、模板清理 |
序号 | 材料名称 | 规格 | 备注 |
1 | 立杆 | 1.0m | 带直插头 |
2 | 立杆 | 2.6m | 带直插头 |
3 | 水平杆 | 0.9m | |
4 | 水平杆 | 0.6m | 用于避开梁底 |
5 | 水平杆 | 1.2m | 用于避开梁底 |
6 | 钢管3.5 | 3.5m | 个别位置补强 |
7 | 扣件 | 个别位置补强 |
6.1模板支撑架搭设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铺设垫板→立杆搭设→水平杆搭设→剪刀撑搭设→放置顶托→检查验收。
6.1.1支架搭设前应根据模板支架图纸进行定位放线。
6.2立杆支架底部应设置木垫板,木垫板厚度应一致且不得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长度不小于2垮。
6.1.3模板支撑架搭设应先立杆后横杆顺序搭设,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应以此扩展搭设整体支撑架体系。立杆采用钢管套管进行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10mm。
6.1.4水平杆直插头插入立杆的连接盘后,采用不小于0.5kg的手锤锤击水平杆端部,是直插头卡紧。
6.1.5每搭设一步支架后,应及时校正水平杆步距,立杆的纵、横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杆的水平偏差;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模板支架总高度的千分之二且不得大于30mm。
6.1.6剪刀撑
(1)支撑架外侧四周应设置连续剪刀撑。
(2)支架中间应在纵、横向分别连续布置竖向剪刀撑;竖向剪刀撑
间隔不应大于6跨且不大于6000mm,每个剪刀撑跨度不大于6跨且不大于6000mm。
(3)剪刀撑的斜杆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各旋转扣件等距离固定,且端部扣件盖板边缘离杆端不小于10mm。
6.1.7支撑架搭设完成后由专业工长进行验收并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6.2模板支撑架的拆除工艺流程
申请拆除→支撑架拆除→分类堆放倒运
6.2.1模板支撑架拆除前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拆除。
6.2.2支撑架拆除应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两层同时拆除。
6.2.3拆除的构建应分类堆放,以便周转。
7 质量保证措施
7.1支架构件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及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7.2 钢管应光滑、无裂纹、无锈蚀、无分层、无结疤、无毛刺等,不得采用横断而接长的钢管。
7.3 钢管应平直,直线度允许偏差应为管长的1/500,两端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
7.4各焊缝应饱满,焊渣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渣、咬肉、裂纹等缺陷。
7.5顶托底座螺栓伸出立杆长度不得大于200mm,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小于150mm。
7.6模板支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立杆的扫地杆与低处的水平杆拉通。
8安全保证体系
8.1 直插盘销式模板支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应持证上岗。
8.2 支架搭设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8.3 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模板支架混凝土浇筑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集中堆载严禁超过设计值。
8.4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测模板支架的工作状态,发生异常时观测人员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情况紧急时应迅速撤离施工人员,并应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
8.5 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报请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以及总监理工程师同意,确定防控措施后方可实施。
8.6 拆除的支架构件应安全传递至地面,严禁抛掷。
板模板(工具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 | B2,标高9.00m | 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 | 150 |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长L(m) | 8 |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宽B(m) | 7.2 |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 2.5 |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 | 2.5 | |
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 1.5 | |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 1 | |
面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 面板 | 0.1 |
面板及小梁 | 0.3 | |
楼板面板 | 0.5 | |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 24 | |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 1.1 |
模板支架高度(m) | 3.9 | 立柱纵向间距la(mm) | 900 |
立柱横向间距lb(mm) | 900 | 水平拉杆步距h(mm) | 1400 |
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的位置 | 中心对称 | 立柱距混凝土板短边的距离(mm) | 400 |
立柱距混凝土板长边的距离(mm) | 450 | 主梁布置方向 | 平行楼板长边 |
小梁间距(mm) | 150 | 小梁两端各悬挑长度(mm) | 250,250 |
主梁两端各悬挑长度(mm) | 400,400 |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长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宽向)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 覆面木胶合板 | 面板厚度(mm) | 15 |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 15 |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 10000 |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15)+1.4×2.5,1.35×(0.1+(1.1+24)×0.15)+1.4×0.7×2.5] ×1=7.32kN/m
q2=0.9×1.2×G1k×b=0.9×1.2×0.1×1=0.11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max=max[q1l2/8,q2l2/8+pl/4]=max[7.32×0.152/8,0.11×0.152/8+3.15×0.15/4]= 0.12kN·m
σ=Mmax/W=0.12×106/37500=3.16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G1k+ (G3k+G2k)×h)×b=(0.1+(1.1+24)×0.15)×1=3.86kN/m
ν=5ql4/(384EI)=5×3.86×1504/(384×10000×281250)=0.01mm≤[ν]=l/400=150/400=0.38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 方木 | 小梁材料规格(mm) | 45×90 |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 15.44 |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 1.78 |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 9350 |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 60.75 |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 273.38 |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3+(1.1+24)×0.15)+1.4×2.5,1.35×(0.3+(1.1+24)×0.15)+1.4×0.7×2.5]×0.15=1.13kN/m
因此,q1静=0.9×1.2(G1k+ (G3k+G2k)×h)×b=0.9×1.2×(0.3+(1.1+24)×0.15)×0.15=0.66kN/m
q1活=0.9×1.4×2.5×0.15=0.47kN/m
M1=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0.66×0.92+0.121×0.47×0.92=0.1kN·m
q2=0.9×1.2×G1k×b=0.9×1.2×0.3×0.15=0.05kN/m
p=0.9×1.4×2.5=3.15kN
M2=max[0.077q2L2+0.21pL,0.107q2L2+0.181pL]=max[0.077×0.05×0.92+0.21×3.15×0.9,0.107×0.05×0.92+0.181×3.15×0.9]=0.6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1.13×0.252/2,0.05×0.252/2+3.15×0.25]=0.79kN·m
Mmax=max[M1,M2,M3]=max[0.1,0.6,0.79]=0.79kN·m
σ=Mmax/W=0.79×106/60750=12.99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607q1静L+0.62q1活L=0.607×0.66×0.9+0.62×0.47×0.9=0.62kN
V2=0.607q2L+0.681p=0.607×0.05×0.9+0.681×3.15=2.17kN
V3=max[q1L1,q2L1+p]=max[1.13×0.25,0.05×0.25+3.15]=3.16kN
Vmax=max[V1,V2,V3]=max[0.62,2.17,3.16]=3.16kN
τmax=3Vmax/(2bh0)=3×3.16×1000/(2×90×45)=1.17N/mm2≤[τ]=1.78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0.3+(24+1.1)×0.15)×0.15=0.61kN/m
跨中νmax=0.632qL4/(100EI)=0.632×0.61×9004/(100×9350×2733800)=0.1mm≤[ν]=l/400=900/400=2.25mm
悬臂端νmax=qL4/(8EI)=0.61×2504/(8×9350×2733800)=0.01mm≤[ν]=l1/400=250/400=0.62mm
满足要求!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 钢管 | 主梁材料规格(mm) | Ф48×3 |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 2 |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 206000 |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 205 |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 125 |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 10.78 |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 4.49 |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k=1.5kN/m2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5+(1.1+24)×0.15)+1.4×1.5,1.35×(0.5+(1.1+24)×0.15)+1.4×0.7×1.5]×0.15=0.98kN/m
q1静=0.9×1.35×(G1k+(G3k+G2k)×0.15)×b=0.9×1.35×(0.5+(1.1+24)×0.15)×0.15=0.78kN/m
q1活=0.9×1.4×0.7×Q1k×b=0.9×1.4×0.7×1.5×0.15=0.2kN/m
q2=(G1k+(G3k+G2k)×0.15)×b=(0.5+(1.1+24)×0.15)×0.15=0.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四跨连续梁,Rmax=(1.143q1静+1.223q1活)L=1.143×0.78×0.9+1.223×0.2×0.9=1.02kN
按悬臂梁,R1=q1×0.25=0.98×0.25=0.24kN
R=max[Rmax,R1]/2=0.51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四跨连续梁,Rmax=1.143q2L=1.143×0.×0.9=0.66kN
按悬臂梁,R1=q2×0.25=0.×0.25=0.16kN
R=max[Rmax,R1]/2=0.33kN;
2、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弯矩图(kN·m)
Mmax=0.38kN·m
σ=Mmax/W=0.38×106/4490=84.9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1.82kN
τmax=2Vmax/A=2×1.82×1000/424=8.59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0.94mm
跨中νmax=0.21mm≤[ν]=900/400=2.25mm
悬挑段νmax=0.94mm≤[ν]=400/400=1mm
满足要求!
七、立柱验算
工具式钢管立柱规格 | 其他 | 容许荷载[N](kN) | 15 | |
立柱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 205 | 自重(kN) | 0.12 | |
项目 | 截面面积A(mm2) | 惯性矩I(mm4) | 截面抵抗矩W(mm3) | 回转半径i(mm) |
插管 | 424.12 | 107831.24 | 4492.97 | 15.95 |
套管 | 537.21 | 218779.73 | 7292.66 | 20.18 |
1、考虑插管和套管偏心时的立柱稳定性计算
λx=((1+Ix2/ Ix1)/2)0.5h/i2=((1+218779.73/107831.24)/2)0.5×1400/20.18=85.37≤[λ]=15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φx=0.72
NEX=π2EA/λx2=3.142×206000×424.12/85.372=118304.01N
N/(φxA)+βmxMx/[W1x(1-0.8N/NEX)]=3275.63/(0.72×424.12)+1×3275.63×48/2/(4492.97×(1-0.8×3275.63/118304.01))=28.59N/mm2≤[f]=205 N/mm2
满足要求!
2、插管与套管处设置水平拉杆时立柱稳定性计算
λ=h/i=1400/15.95=87.8≤[λ]=15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φx=0.71
f=N/(φA)=3275.63/(0.71×424.12)=10.88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八、插销验算
钢插销净截面面积An(mm2) | 28.27 |
钢插销直径(mm) | 6 |
钢插销抗剪强度设计值fvb(N/mm2) | 140 |
插销孔处管壁端承压强度设计值fcb(N/mm2) | 205 |
N=3275.63N≤2×Anfvb=2×28.27×140=7915.6N
满足要求!
2、插销处钢管壁端面承压计算
N=3275.63N≤2dtfcb=2×6×3×205=7380N
满足要求!
九、可调托座验算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 30 |
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