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
重点 :重点掌握“何”字的五大用法。
难点 :掌握“何”作疑问代词、作疑问副词的用法。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要求学生完成知识梳理和基础自测题;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②课前只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留在课中完成)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
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是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前置。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哪”。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 么”“怎么这样”。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四)何:通“呵”,喝问。
(五)与“何”有关的复合虚词。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和“凭什么”等。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何乃】译为 “怎能”。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
二、基础自测
1. 指出下列句中“何”的用法和意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答案:用法: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④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⑤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⑥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答案:用法: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⑦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答案:用法: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2. 指出下列句中“何”的用法和意义。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用法: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③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答案:用法: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3. 指出下列句中“何”的用法和意义。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答案: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 论》)
答案:何:通“呵”,喝问。(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1. 指出下列句中“何”的用法和意义。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答案:【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2. 指出下列句中“何”的用法和意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答案:【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3. 指出下列句中“何”的用法和意义。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答案:【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何乃】译为“怎能
4.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
答案:
1、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2、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3、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4、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5、 副词,可译为多么 6、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7、可译为凭什么 8、可译为怎么样
二、总结整理
请对“何”字的用法进行归纳总结。
总结:
1、 用作疑问代词:
① 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
②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翻译时“何”要后置。
③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2、用作疑问副词。【不能移到动词后】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样”。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
3、何:通“呵”,喝问
训练案
一、课中训练与检测
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大王来何操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答案:【 D(A怎么 B什么,宾语 C什么,定语 D为什么 E多么)】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 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4.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10.今日 之事何如?(《鸿门宴》)
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12何以哉?(《曹刿论战》)
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答案:1、【疑问代词,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2.【疑问代词,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 “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
3. 【疑问代词,用作前置的 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 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4.【疑问代词,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
5.【疑问代词,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6. 【疑问代词,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7. 【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8. 【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9. 【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10. 【复音虚词。 “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
11 【同上】
12【复音虚词。“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
13. 【复音虚词。“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
14. 【复音虚词“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15. 【复音虚词“奈何”,常用于疑问句 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