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温度为40 ℃、压力为101.3 kPa的条件下,测得溶液上方氨的平衡分压为15.0 kPa时,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6.6 g (NH3)/1 000 g(H2O)。试求在此温度和压力下的亨利系数E、相平衡常数m及溶解度系数H。
解:水溶液中氨的摩尔分数为
由
亨利系数为
kPa
相平衡常数为
由于氨水的浓度较低,溶液的密度可按纯水的密度计算。40 ℃时水的密度为
kg/m3
溶解度系数为
2. 在温度为25 ℃及总压为101.3 kPa的条件下,使含二氧化碳为3.0%(体积分数)的混合空气与含二氧化碳为350 g/m3的水溶液接触。试判断二氧化碳的传递方向,并计算以二氧化碳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已知操作条件下,亨利系数kPa,水溶液的密度为997.8 kg/m3。
解:水溶液中CO2的浓度为
对于稀水溶液,总浓度为
kmol/m3
水溶液中CO2的摩尔分数为
由 kPa
气相中CO2的分压为
kPa <
故CO2必由液相传递到气相,进行解吸。
以CO2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为
kPa
3. 在总压为110.5 kPa的条件下,采用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测得在塔的某一截面上,氨的气、液相组成分别为、。气膜吸收系数kG=5.2×10-6 kmol/(m2·s·kPa),液膜吸收系数kL=1.55×10-4 m/s。假设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溶解度系数H=0.725 kmol/(m3·kPa)。
(1)试计算以、表示的总推动力和相应的总吸收系数;
(2)试分析该过程的控制因素。
解:(1) 以气相分压差表示的总推动力为
kPa
其对应的总吸收系数为
kmol/(m2·s·kPa)
以液相组成差表示的总推动力为
其对应的总吸收系数为
(2)吸收过程的控制因素
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
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绝大部分,故该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
4. 在某填料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甲醇蒸汽。操作压力为105.0 kPa,操作温度为25 ℃。在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2.126
kmol/(m3·kPa)。测得塔内某截面处甲醇的气相分压为7.5 kPa,液相组成为2.85 kmol/m3,液膜吸收系数kL=2.12×10-5 m/s,气相总吸收系数KG=1.206×10-5 kmol/(m2·s·kPa)。求该截面处(1)膜吸收系数kG、kx及ky;(2)总吸收系数KL、KX及KY;(3)吸收速率。
解:(1) 以纯水的密度代替稀甲醇水溶液的密度,25 ℃时水的密度为
kg/m3
溶液的总浓度为
kmol/m3
(2)由m/s
因溶质组成很低,故有
(3)吸收速率为
5. 在101.3 kPa及25 ℃的条件下,用清水在填料塔中逆流吸收某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硫。已知混合气进塔和出塔的组成分别为y1=0.04、y2=0.002。假设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亨利系数为4.13×103 kPa,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45倍。
(1) 试计算吸收液的组成;
(2) 若操作压力提高到1013 kPa而其他条件不变,再求吸收液的组成。
解:(1)
吸收剂为清水,所以
所以操作时的液气比为
吸收液的组成为
(2)
6. 在一直径为0.8 m的填料塔内,用清水吸收某工业废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气体。已知混合气的流量为45 kmol/h,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0.032。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0.056 2 kmol/(m3·s)。若吸收液中二氧化硫的摩尔比为饱和摩尔比的76%,要求回收率为98%。求水的用量(kg/h)及所需的填料层高度。
解:
惰性气体的流量为
水的用量为
求填料层高度
7. 某填料吸收塔内装有5 m高,比表面积为221 m2/m3的金属阶梯环填料,在该填料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组分。已知混合气的流量为50 kmol/h,溶质的含量为5%(体积分数%);进塔清水流量为200 kmol/h,其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6倍;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气相总吸收系数为;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近似取为填料比表面积的90%。试计算(1)填料塔的吸收率;(2)填料塔的直径。
解:(1)惰性气体的流量为
对于纯溶剂吸收
依题意
(2)
由
填料塔的直径为
8. 在101.3 kPa及20 ℃的条件下,用清水在填料塔内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已知混合气的质量流速G为600 kg/(m2·h),气相进、出塔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5、0.000526,水的质量流速W为800 kg/(m2·h),填料层高度为3 m。已知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 0.9 X,KGa正比于G 0.8而于W无关。若(1)操作压力提高一倍;(2)气体流速增加一倍;(3) 液体流速增加一倍,试分别计算填料层高度应如何变化,才能保持尾气组成不变。
解:首先计算操作条件变化前的传质单元高度和传质单元数
操作条件下,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m
(1)
若气相出塔组成不变,则液相出塔组成也不变。所以
m
m
m
即所需填料层高度比原来减少1.801m。
(2)
若保持气相出塔组成不变,则液相出塔组成要加倍,即
故
m
m
m
即所需填料层高度要比原来增加4.910 m。
(3)
W对KGa无影响,即对KGa无影响,所以传质单元高度不变,即
m
即所需填料层高度比原来减少0.609 m。
9. 某制药厂现有一直径为1.2 m,填料层高度为3 m的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某气体混合物中的溶质组分。入塔混合气的流量为40 kmol/h,溶质的含量为0.06(摩尔分数);要求溶质的回收率不低于95%;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Y = 2.2X ;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气相总吸收系数为0.35 kmol/ (m2·h)。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近似取为填料比表面积的90%。试计算(1)出塔的液相组成;(2)所用填料的总比表面积和等板高度。
解:(1)
惰性气体的流量为
(2)
m
由
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为
填料的总比表面积为
由
由
填料的等板高度为
10. 用清水在塔中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已知混合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0.085,操作条件下物系的相平衡常数为26.7,载气的流量为250 kmol/h。若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5倍,要求二氧化硫的回收率为92%。试求水的用量(kg/h)及所需理论级数。
解:
用清水吸收,
操作液气比为
水的用量为
用清水吸收,
由
11. 某制药厂现有一直径为 0.6 m,填料层高度为6 m的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有害组分。现场测得的数据如下:V=500 m3/h、Y1=0.02、Y2=0.004、X1=0.004。已知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 Y = 1.5 X 。现因环保要求的提高,要求出塔气体组成低于0.002(摩尔比)。该制药厂拟采用以下改造方案:维持液气比不变,在原塔的基础上将填料塔加高。试计算填料层增加的高度。
解:改造前填料层高度为
改造后填料层高度为
故有
由于气体处理量、操作液气比及操作条件不变,故
对于纯溶剂吸收,
由
故
因此,有
操作液气比为
填料层增加的高度为
12. 若吸收过程为低组成气体吸收,试推导。
解:
由
故
13. 在装填有25 mm拉西环的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空气中低含量的氨。操作条件为20 ℃及101.3 kPa,气相的质量速度为0.525 kg/(m2·s),液相的质量速度为2.850 kg/(m2·s)。已知20 ℃及101.3 kPa时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m2/s,20 ℃时氨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m2/s。试估算传质单元高度HG、HL 。
解:查得20 ℃下,空气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Pa·s kg/m3
由
查表8-6,,,
查得20 ℃下,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Pa·s kg/m3
由
查表8-7,,
14. 用填料塔解吸某含二氧化碳的碳酸丙烯酯吸收液,已知进、出解吸塔的液相组成分别为0.008 5和0.001 6(均为摩尔比)。解吸所用载气为含二氧化碳0.000 5(摩尔分数)的空气,解吸的操作条件为35 ℃、101.3 kPa,此时平衡关系为Y=106.03X。操作气液比为最小气液比的1.45倍。若取m,求所需填料层的高度。
解:进塔载气中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
最小气液比为
操作气液比为
吸收因数为
液相总传质单元数为
填料层高度为
15. 某操作中的填料塔,其直径为0.8 m,液相负荷为8.2 m3/h,操作液气比(质量比)为6.25。塔内装有DN50金属阶梯环填料,其比表面积为109 m2/m3。操作条件下,液相的平均密度为995.6 kg/m3,气相的平均密度为1.562 kg/m3。
(1)计算该填料塔的操作空塔气速;
(2)计算该填料塔的液体喷淋密度,并判断是否达到最小喷淋密度的要求。
解:(1)填料塔的气相负荷为
填料塔的操作空塔气速为
(2)填料塔的液体喷淋密度为
最小喷淋密度为
,达到最小喷淋密度的要求。
16. 矿石焙烧炉送出的气体冷却后送入填料塔中,用清水洗涤以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硫。已知入塔的炉气流量为2400 m3/h,其平均密度为1.315 kg/m3;洗涤水的消耗量为50 000 kg/h。吸收塔为常压操作,吸收温度为20 ℃。填料采用DN50塑料阶梯环,泛点率取为60%。试计算该填料吸收塔的塔径。
解:查得20 ℃下,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Pa·s kg/m3
炉气的质量流量为
采用埃克特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 横坐标为
查图8-23,得纵坐标为
对于 DN50塑料阶梯环,由表8-10 和附录二分别查得
1/m
故
解出 m/s
操作空塔气速为
由
圆整塔径,取=1.0 m
校核 ,故所选填料规格适宜。
取 m3/(m·h)
最小喷淋密度为
操作喷淋密度为
>
操作空塔气速为
泛点率为
经校核,选用=1.0 m 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