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1. (1分) (2016七上·常熟期中) 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当你打开一本本不同的书藉,就如同徜洋在古堡中,远离世间的喧哗与躁动。千年的先贤圣人,今世的凡夫俗子都可能与你不期而遇,你可以与之娓娓而谈。书中的人物任你调遣,书中的声音任你顷听,书中的思想使你矛塞顿开。
错别字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改正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 (6分) (2019七上·金堂月考) 默写填空。
(1) ________,以观沧海。________,山岛竦峙。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
(3)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4)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5) 《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__)中直接表现诗人羁旅之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6)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
3. (7分) (2017九上·芜湖月考)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振风塔的底层供奉一尊五米高的楼迎佛,二层供奉弥勒佛,三层供奉五方佛,四层以上有浮雕像六百多尊。每层8个飞檐翘角之下悬有“风铎”,徐风吹来,叮当悦耳,令人顿增愉悦。
各层塔门多变化,游人往往迷入难出,大有“ ”之感,因此,引起游人笑不绝口,登塔兴趣反而更浓,一旦得其门而过,则又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景象。
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塔外走栏,每上一层,走栏就矮几分。游人立于塔上凭栏眺望,南看长江“铁板琵pá”,唱滚滚东去;北看古城“女郎红牙”,数杨柳美景。
(1) 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 | ________ | pá |
风铎 | 弥勒 | 琵________ |
(3) 文中“眺望”的意思是:________。
(4) 在文中横线处填写一句古诗,使文章内容完整。
应填写的诗句是:________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4. (5分) 名著阅读
(1)
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B . 书中的“豹子头”林冲、“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 . 文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分别是: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D . 林冲火拼王伦后,大家推晁盖为梁山寨主,后来晁盖在攻打曾头市时被曾家教师爷史文恭用毒箭射中面颊致死。
(2)
“兄弟,莫要怪我,前几天,我已经喝了朝廷送来的药酒,可能已危在旦夕了。我一生主‘忠义’,不存半点异心。心想,今天却要落得这样的下场,宁可朝廷负我,我也绝不负朝廷……”
语段选自《水浒传》,作者是 (姓名),其中“兄弟”的绰号是 ,本语段体现“我也绝不负朝廷”的具体行动是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
5. (9分) (2017八上·凤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_______。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________。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①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②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日:“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日:“安可如此?”愚人日:“吾知天下之美味成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选自《百喻经》)
【注】①适:到……去。②薄暮:傍晚,日将落时。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乃益盐 益:________
②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咸:________
(2)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
(3) 你从“愚人食盐不已,味败”这一遭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7. (5分) (2012·山西) 好书点亮智慧,阅读陪伴成长。请结合你读过的一本好书,表达此书对你的有益影响(不少于50字)。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
8. (16分) (2017·广丰模拟)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退步与向前
王也
唐朝布袋和尚《插秧诗》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布袋和尚是从现实劳动中退步插秧的情境来阐述参禅的境界。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每个人的成长也是在进步,当人们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时,非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不可。如果是非达到不可的,能停下来甚至退下来想想,就可以另辟蹊径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道路,_______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如自唐朝始的科举,多少学子为此而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熬成白头?因此出现了范进中举而精神失常的情况,更多的是像孔乙己一样的心不如愿,贫困潦倒。但是,也有不少学子知难而退,却取得非凡成就。
作家刘诚龙做过一次有趣的调查,他把两份名单给人看,问是否熟悉这些人名。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是: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结果,被调查者多数对第一份名单中的人一无所知,而对第二份名单耳熟能详。谜底最后揭晓: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第二份里的人,全是当时的落第举子!
想当年,第一份名单上的人多么显赫啊!但由于在官场上的打磨,以致状元郎归于平庸,湮没无闻。而第二份名单中的人,名落孙山,与厚禄无缘。但是,他们很快调整心态,在逆境中奋起,有的成为思想家,有的成为文学家,有的成为农民领袖,有的成为一代枭雄,声名鹊起,载入史册。
不少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农人插秧,一步步倒退,退到最后,秧便插好了,看起来是退步,实则是向前。船舶前行,双桨却往后划动;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离就越远……
不少青年人有着远大的理想,更有不少到处碰壁还执迷不悟。我们要鼓励勇往直前,也要劝告毫无进展的人及时认清方向转型,善于退步,才能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电视剧《潜伏》中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退,有时是为了更好地进。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开篇引用唐朝布袋和尚的诗有何作用?
(3)
文章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
(4)
比较第2段画线处的原句与改句,表达效果有何不同?为什么?
原句:何必非去挤独木桥不可?
改句:不必非去挤独木桥。
(5)
某校初三学生小明阅读了本文之后,联系到季羡林的《成功》一文中的一段,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两段文字所持观点不同?”请你阅读以下链接文字,回答他的问题。
链接: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节选自季羡林《成功》)
9. (15分) (2016九上·陇西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②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③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④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护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⑥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⑦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⑧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1) 请你为本文拟一个标题,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有人认为第②段的论据有些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
(3) 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结合全文内容具体分析第③段“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有何作用?
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8九上·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酝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参
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1-1、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2-1、
2-2、
2-3、
2-4、
2-5、
2-6、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
3-1、
3-2、
3-3、
3-4、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4-1、
4-2、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
5-1、
5-2、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6-1、
6-2、
6-3、
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7-1、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9-4、
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