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0-16 Cl-35.5 Na-23 Mn-5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个体内的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B.镰刀型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多肽链中的谷氨酸被缬氨酸所替换
C.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环境因素对各生物个体进行选择的结果
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神经递质
B.糖腌果脯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蔗糖的结果
C.氧气浓度不会影响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K+的主动吸收
D.胞吞与胞吐均是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3.睾丸是青春期以后的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男性Y染色体特有区段的末端有一个决定睾丸发育的基因为“SRY基因”,但是少数男性“SRY基因”正常,体内雄性激素含量正常或稍高,却具有类似女性的性特征,这是因为他们的X染色体上一个“AR基因”突变,下列有关“SRY基因”和“AR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基因具有不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B.有丝过程中两基因分别进入两子细胞
C.“AR基因”可能控制雄性激素受体的合成
D.男性的第二性征与两基因的功能密切相关
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时核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均发生改变
B.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时线粒体的分配是随机的
C.由于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D.细胞凋亡有利于机体维持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5.如图表示自然界中某动物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2000只
B.t2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t1时以该种群为食的天敌数最多
D.t1-t2种群数量变化与食物等有关
6.将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幼苗(品系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品系甲、品系乙在同一地块中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繁殖一代,得到它们的子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品系甲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品系乙植株自交后代全为显性性状
B.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有丝间期形成纺锤体而诱导染色体加倍
C.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
D.品系甲植株作父本、品系乙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是三倍体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14-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铀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等于它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
B.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C.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这就是β衰变的实质
D.用能量为11.0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P,用两根轻绳OP和在P点拴结后再分别系于竖直墙上且相距0.4m的O、两点上,绳OP长0.5m,绳长0.3m,今在小球上施加一方向与水平成θ=370角的拉力F,将小球缓慢拉起.绳刚拉直时,OP绳拉力为T1,绳OP刚松驰时,绳拉力为T2,则T1:T2为(sin37=0.6;cos37=0.8) ( )
A.3:4 B.4:3 C.3:5 D.4:5
16.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b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作匀速圆周运动,测得a星的周期为T,a、b两颗星的距离为l,a、b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r(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则( )
A.b星的周期为 B.a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C.a、b两颗星的半径之比为 D.a、b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
17.如图甲所示,粗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3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从A点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作用下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该推力,小物块能到达最高位置C点,小物块上滑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设A点为零重力势能参考点,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块最大重力势能为54J
B.小物块加速时的平均速度与减速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3:1
C.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D.推力F的大小为40N
18.我国位处北半球,某地区存在匀强电场E和可看作匀强磁场的地磁场B,电场与地磁场的方向相同,地磁场的竖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分别竖直向下和水平指北,一带电小球以速度v在此区域内沿垂直场强方向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某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方向为自南向北 B.小球可能带正电
C.小球速度v的大小为 D.小球的比荷为
1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输入端接在电动势随时间变化、内阻为r的交流电源上,输出端接理想电流表及阻值为R的负载.如果要求负载上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交流电源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Emsin(100πt)
B.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的比值为
C.电流表的读数为
D.负载上消耗的热功率为
20.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曾经预言,自然界应该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磁单极子,其周围磁感线呈均匀辐射状分布;如图所示,现一半经为R的线状圆环其环面的竖直对称轴CD上某处有一固定的磁单S极子,与圆环相交的磁感线跟对称轴成θ角,圆环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B大小相等,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R为一闭合载流I、方向如图的导体圆环,该圆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BIR
B.若R为一闭合载流I、方向如图的导体圆环,该圆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2πBIRsinθ
C.若R为一如图方向运动的带电小球所形成的轨迹圆,则小球带负电
D.若将闭合导体圆环从静止开始释放,环中产生如图反方向感应电流、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21.如图所示,水平面内的等边三角形ABP的边长为L,顶点P恰好位于一倾角为300的光滑、绝缘直轨道的最低点,的竖直投影点O处三角形AB边的中点.现将一对等量异种电荷固定于A、B两点,各自所带电荷量为Q,在光滑直轨道上端处将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套在轨道上(忽略它对原电场的影响)由静止开始释放,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静电力恒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可忽略,则小球沿轨道P下滑过程中( )
A.小球刚释放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5g
B.小球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小球到达轨道底端P的速度为
D.轨道与P处场强大小之比为
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共174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三、必考题(本大题共有11小题,共129分)
22.(6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点;在O点右侧的B、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B、C两点间距离s,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到C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O之间的距离x.
(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_____.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
A.弹簧原长 B.当地重力加速度 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
(3)增大A、O之间的距离x,计时器显示时间t将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23.(9分)利用如甲图所示电路,可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压表V,A为标准电流表,E1为待测电源,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
(1)己知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Ig=200μA,按如图乙所示电路,用半偏法测定灵敏电流计G的内电阻rg,其中电阻R4约为1kΩ.为使rg的测量值尽量准确,在以下器材中,电源E2应选用_________,电阻R3应选用_______,电阻R2应选用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A.电源(电动势1.5V)
B.电源(电动势6V)
C.电阻箱(0~999.9Ω)D.滑动变阻器(0~500Ω)
E.电位器(一种可变电阻, 与滑动变阻器相当)(0~5.1kΩ)
F.电位器(一种可变电阻, 与滑动变阻器相当) (0~51kΩ)
(2)如果所得R3的阻值为300.0Ω,则图中被测电流计G的内阻rg的测量值为___ ___Ω,该测量值___________实际值(填“略大于”“ 略小于”“ 等于”);
(3)给灵敏电流计G串联一个阻值为_____ kΩ的电阻就可以将该电流计G改装为量程6V的电压表V;
(4)由(2)确定灵敏电流计的内阻测量值与实际值差异后, 将其改装另一电压表V(甲图虚线框所示)接入甲图电路进而完成甲图实验测量时,电压表V测量值________实际值(填“大于”“小于”“等于”);电源E1电动势测量值______实际值(填“大于”“ 小于”“ 等于”).
24.(14分)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存在平行于水平面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水平面上放置两个静止、且均可看作质点的小球A和B,两小球质量均为m,A球带电荷量为+Q,B球不带电,A、B连线与电场线平行.开始时两球相距L,在电场力作用下,A球与B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设碰撞过程中,A、B两球间无电量转移.
(1)第一次碰撞结束瞬间A、B两球的速度各为多大?
(2)从开始到即将发生第二次碰撞这段过程中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3)从开始到即将发生第二次碰撞这段过程中,若要求A在运动过程中对桌面始终无压力且刚好不离开水平桌面(v=0时刻除外),可以在水平面内加一与电场正交的磁场.请写出磁场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
25.(18分)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单匝铜质线框型货件abcd,通过水平、绝缘且足够长的传送带输送一系列该货件通过某一固定匀强磁场区域进行“安检”程序,即便筛选“次品”(不闭合)与“正品”(闭合).“安检”程序简化为如下物理模型:各货件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边长为l,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0向右运动,货件在进入磁场前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货件运行中始终保持∥∥.已知磁场边界、与传送带运动方向垂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的宽度为d(l<d).现某一货件当其边到达时又恰好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则:
(1)上述货件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运动加速度的最大值与速度的最小值;
(2)“次品”(不闭合)与“正品”(闭合)因“安检”而延迟时间多大.
29.(10分)细胞衰老时,细胞内蛋白质和RNA的总量均会下降。将一完整的烟草叶片,一半用细胞素处理,另一半用水处理,放置暗处一段时间后,测得叶片中蛋白质和RNA的含量如图所示。请回答:
(1)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往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析出絮状物(蛋白质),但析出的蛋白质
(填“发生”或“未发生”)结构变化。
(2)写出细胞素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应用 ,写出蛋白质和RNA共有的一项生理功能 。
(3)依据图中曲线得出的相关结论(两项)
①
②
30.(10分)某湖泊有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大量繁殖,为探究这种微生物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有课外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列的研究:
第一步提出问题:该生物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
第二步提出假设:这种单细胞微生物种群呈“J”型增长。
第三步制定并实施计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施计划时,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估算该微生物初始数量,至少需要配备的器材有:锥瓶和滴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天定时到湖泊随机抽样得到等体积的水体样品,进行种群数量观察记录,将连续7天所得的数值用坐标曲线表示,结果为“S”型曲线。
(2)第三步以后的研究思路: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支持假设,需修正假设,重复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这种单细胞微生物是蓝藻,能从中提取出______________等两种色素。
(4)若这种单细胞微生物是衣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将外界CO2浓度从1.2%迅速降低到0.002%后,衣藻细胞中C5化合物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1.(9分)虽然高等植物不像高等动物那样对外界的刺激做出迅速的反应,但是可以通过激素完成一定的反应。请回答:
(1)窗台植物往往会“探出脑袋,向外张望”,导致这一现象的外界刺激是 ,此现象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2)下图显示了某种植物激素对同一株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相对于A点而言,在B点所对应的激素浓度下,根和茎所作出的反应分别是什么?
32.(10分)根据2015年我国的计划生育做出的调整,一对夫妇可生育2个孩子。某对夫妇表现型正常,已有一个6岁的、表现型正常的孩子,妻子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产前诊断,医生建议她做以下检查:①进行超声波等检查,观察胎儿的器官发育以及脏器、骨骼结构等发育是否良好;②通过技术手段获得胎儿细胞,并进行染色体检查、DNA分析、某些酶的活性或代谢产物测定。
(1)第②项检查中,对这些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DNA分析、某些酶活性或代谢产物测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如果在第①项检查中,超声波检查显示胎儿的器官以及身体结构的发育良好,是否还有必要进行第②项检查?为什么?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有关热现象分析与判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
A.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固体小颗粒的撞击引起的,固体小颗粒的体积越大,液体分子对它的撞击越多,布朗运动就越显著.
B.在墙壁与外界无热传递的封闭房间里,夏天为了降低温度,同时打开电冰箱和电风扇,两电器工作较长时间后,房间内的气温将会增加.
C.温度升高,单位时间里从液体表面飞出的分子数增多,液体继续蒸发,饱和汽压强增大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等温压缩过程时,气体压强增大,从分子动理论观点来分析,这是因为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分子碰撞的次数增多
E.在一个大气压下,1g100℃的水吸收2.26×103J热量变为1g100℃的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2.26×103J=水蒸气的内能+水的内能+水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对外界做的功
(2)(9分)如右图所示,横截面积为S,质量为M的活塞在气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现对缸内气体缓慢加热,使其温度从T1升高了ΔT,气柱的高度增加了ΔL,吸收的热量为Q.不计气缸与活塞的摩擦,外界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此加热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多少?
②若保持缸内气体温度不变,再在活塞上放一砝码,如右图所示,使缸内气体的体积又恢复到初始状态,则所放砝码的质量为多少?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点,t+0.6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c、P、Q是介质中的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50m/s
B.质点a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小于30cm
C.质点c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能为60 cm
D.若T=0.8s,则当t+0.5s时刻,质点b、P的位移相同
E.若T=0.8s,当t+0.4 s时刻开始计时,则质点c的振动方程为y=0.1sin (πt)(m)
(2)(9分)在真空中有一正方体玻璃砖,其截面如图所示,已知它的边长为d.在AB面上方有一单色点光源S,从S发出的光线SP以60°入射角从AB面中点射入,当它从侧面AD射出时,出射光线偏离入射光线SP的偏向角为30°,若光从光源S到AB面上P点的传播时间和它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相等.求点光源S到P点的距离.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B、C、D、E、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B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且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D的基态原子与B的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目相同,E的基态原子的s能级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的电子数相等,F的基态原子的3d轨道电子数是4s电子数的4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基态原了价电子排布式为 。
(2)B、C、D、E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回答)
(3)下列关于B2A2分子和A2D2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都含有σ键和π键 B.中心原子都sp杂化
C.都是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互为等电子体
E.B2A2分子的沸点明显低于A2D2分子
(4)F2+能与BD分子形成[F(BD)4]2+,其原因是BD分子中含有 。
(5)由B、E、F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具有超导性的晶体,晶胞如图所示。B位于E和F原子紧密堆积所形成的空隙当中。与一个F原子距离最近的F原子的数目为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___ 。
若该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B、E、F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1pm、r2pm、r3pm,则该晶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g·cm3。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化合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
PCl3
已知:RCOOH
RCOCl;D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D→E的反应类型是 ,D的结构简式为 .
(2)若B→C转化所加的试剂为银氨溶液,则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有关G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烃 B.1mol G最多可以跟2mol NaOH反应
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可以发生水解、加成、氧化、酯化等反应
(4)F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可能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发生水解反应 ②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③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
(6)已知:酚羟基一般不易直接与羧酸酯化。而苯甲酸苯酚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结合题中信息试写出以苯酚、甲苯为原料制取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原料任用)。注: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参照如下示例流程图:
CH3CHOCH3COOHCH3COOCH2CH3
37.(15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学习小组同学为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进行相关的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
(1)该小组同学所用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等营养物质。
(2))配制培养基时在进行称量、溶解、定容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采用此方法灭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4)图甲和图乙是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菌落分布,图甲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图乙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5)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恒温箱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_______℃。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实施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8(15分)【生物--选修3:】
为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图1为几种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2为耐盐基因的部分序列,图3、图4中箭头表示相关酶的酶切位点。
(1)图4中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图2中的 (填“a”或“b”)处,其特异性表现为 。如同时用EcoRⅠ和HindⅢ酶切外源DNA,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
(2)构建重组质粒时,如同时使用EcoRⅠ和HindⅢ酶,则可以形成 种重组质粒。
(3)由导入目的基因的水稻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 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 和 。
(4)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______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 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
江西省2017届重点高中九校联考
【化学卷】参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D | C | D | D | A | A | C |
1.分别取两种固体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水溶解; 再分别滴加酚酞试液, 变红的为NaNO2(3分)
2.(1)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2分)
(2)Cu +4HNO3(浓)=Cu(NO3)2+2NO2↑+2H2O (2分) C(2分)
(3)bc(2分) 6H++2MnO4-+5NO2-=2Mn2++5NO3-+3H2O(2分) 69%(2分)
27.(14分)
(1)吸热(2分) (2)= ; (1分) K1·K2 (1分) (3)加催化剂; (2分) 将体积压缩为2L(2分)
(4)O2+4e-+2H2O = 4OH-(2分) 1.2NA(1.2×6.02×1023) (2分)
(5)2×10-7b/(a-2b) (2分)
28. (14分)
(1)MnO、MnCO3 (2分) (2)2ClO3-+4H2O+5Mn2+=5MnO2↓+Cl2↑+8H+(2分)
(3)漏斗(2分) (4)NaCl (2分) 4H++ MnO2+2Cl- Cl2↑+Mn2++2H2O(2分)
(5)8.52(2分)
(6)2NH3(g)+CO2(g)=CO(NH2)2(s)+H2O(l); ΔH=–87.0kJ·mol-1(2分)
35.(15分)
(1)3d84s2(2分) (2)Mg C O N(2分) (3) e (2分) (4)孤电子对(2分)
(5)8(2分) MgNi3C(2分) 1030·M/﹝2 (r2+r3)3NA﹞(3分)
36.(15分)
⑴取代反应(2分), (2分)
⑵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 + 2 Ag↓+3 NH3 + H2O(2分)
⑶BD(2分)
⑷+3NaOH+CH3COONa+CH3OH+H2O(2分)
⑸(2分)
⑹(3分)
参
CCBADD
29.(10分)
(1)未发生(2分)
(2)用于某些蔬菜的保鲜(其它合理也可)(2分) 催化作用(2分)(其它合理也可)
(3)①蛋白质量的变化和RNA量的变化有相关性(2分)
②N、P等的缺乏可能会加速叶片的衰老(2分)(其它合理也可)
30.(10分)(1)血球计数板、盖玻片 (2分)
(2)进一步探究,检验和修正(2分)
(3)藻蓝素和叶绿素(2分)
(4)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4分)
31.(9分)(1)单侧光 (1分)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向光弯曲,是因为植物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因此,植物器官背光侧的生长素量多于向光侧,使得背光侧生长较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生长。(4分)
(2)B点时,该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已减弱,而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仍在加强。 (4分)
32.(10分)(1)分别是:检查胎儿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是否异常、判断胎儿是否携带某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判断胎儿细胞中是否有某些致病基因的表达(6分)
(2)有必要。因为胎儿的器官、脏器等指标属于外观指标,即表现型。外观正常不能说明染色体、基因型等也正常。(4分)
37. (1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氮源 碳源
(2)pH调整(2分) 高压蒸汽灭菌(2分) 因为只有在此温度以上才能杀死培养基中的细菌芽孢(2分)
(3)无菌
(4)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5)37 (2分) 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2分)
38. (1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a 特异性的识别并切割DNA(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2分) 9 (2分)
(2)2 (2分)
(3)植物组织培养(2分) 脱分化(去分化) 再分化
(4)耐盐基因(目的基因) (2分) 一定浓度盐水浇灌(移栽到盐碱地中) (2分)
江西省2017届重点高中九校联考
【物理卷】参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C | C | B | D | D | BC | BC | ACD |
23.【答案】(1)B; F; C.( 每空各1分, 共3分)(2) 300.0Ω; 略小于(每空各1分, 共2分)(3) 29.7kΩ.(2分)(4) 小于; 小于(每空各1分, 共2分)
24.【解析】(1)A球的加速度,碰前A的速度;碰前B的速度.设碰后A、B球速度分别为、,两球发生碰撞时,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有:……………………………………………①(2分)
∴B碰撞后交换速度: =0,…………………………②(2分)
(2)设A球开始运动时为计时零点,即t=0;A、B球发生第一次、第二次的碰撞时刻分别为t1、t2;由匀变速度公式有:
第一次碰后,经t2-t1时间A、B两球发生第二次碰撞,设碰前瞬间A、B两球速度分别为和,由位移关系有:得: t2=3t1=3………………③(2分)
;…………………………④(1分)
由功能关系可得:W电=…………………………⑤(1分)
(另解:两个过程A球发生的位移分别为x1、x2,x1=L,由匀变规律推论x2=4L,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有W=QE(x1+x2)=5QEL)
(3)对A球由平衡条件得:…………………………………⑥(2分)
从A开始运动到发生第一次碰撞:
()…………………………………⑦(2分)
从第一次碰撞到发生第二次碰撞:
()……………………⑧(2分)
25.【解析】(1)线框以速度进入磁场,在进入磁场过程中,受安培力F、摩擦力f共同作用而做减速运动;完全进入磁场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当ab边到达时速度又恰好等于.因此,线框在刚进入磁场时,所受安培力F最大,加速度最大,设为am;线框全部进入磁场的瞬间速度最小,设此时线框的速度为.线框刚进入磁场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mam………………………①1分
解得:……………………………………②2分
在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又加速运动到达边界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③2分
解得……………………………………………………④1分
(2)设“正品”货件进入磁场所用时间为t1,取此过程中某较短时间间隔,在t~(t+)的内货件速度变化为,货件加速度大小为:,…………………………⑤1分
设流经线框的电流为i,货件瞬时速度为vi,货件所受安培力方向向左,大小为:
,……⑥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⑦1分
由力的性原理并根据位移大小的“面积法”有:
……………………⑧1分
即:………………………⑨1分
解得:…………………………………⑩1分
(关于t1另解:对货件,由动量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同理可得:)
设“正品”货件在磁场中匀加速恢复v0所用时间为t2
由匀变速速度公式,有:………………⑪2分
设“正品”货件完全出磁场并达到稳定运行时间为T1,由受力与运动对称性可得:
T1=2(t1+t2)=…………………………⑫2分
而“次品”货件运动过程不受“安检”的影响,设其达到“正品”货件稳定后的相同空间距离所用时间为T2,由匀速运动规律有:………………………………… ⑬1分
可见“安检”而延迟时间为:………………⑭1分
【答案】(1) ;
(2)
33.[物理——选修3-3](15分)
(1)【答案】BCD
(2)【答案】①Q-(p0S+Mg)△L②
【解析】
①设缸内气体的温度为T1时压强为p1,活塞受重力、大气压力和缸内气体的压力作用而平衡,得:Mg+p0S=p1S……………………………………①(1分)
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为W=p1S△L………………………②(1分)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Q-W=△U ……………………③(1分)
联立可得△U=Q-(p0S+Mg)△L…………………………④(1分)
②设放入砝码的质量为m,缸内气体的温度为T2时压强为p2,系统受重力、大气压力和缸内气体的压力作用而平衡,得(M+m)g+p0S=p2S ……⑤(1分)
根据查理定律………………………………⑥(2分)
联立可得:……………………………⑦2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答案】(1)ACD (2) d
(2)光路图如图所示,由折射定律知,光线在AB面上折射时有n=…①(1分)在AD面上出射时n=……………②(1分)
由几何关系有α+β=90°…………………………③(1分)
δ=(60°-α)+(γ-β)=30°………………………④(1分)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α=β=45°,γ=60°…⑤(1分)
所以n=…⑥(1分)光在棱镜中通过的距离s=d=t……⑦(1分)
设点光源到P点的距离为L,有L=ct…………⑧(1分)
解得L=d…………⑨(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