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报主体: XX劳动服务公司
申报单位: XX劳动服务公司
二〇一七年X月
第1章 综合说明
1.1项目概况
XX街道位于广东省XX市XX区东南部,面积约xx平方公里,属XX市XX区管辖。辖XX、等7个居委会。
XX事处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制定XX年度精准扶贫帮扶项目计划的文件精神和《广东省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监管办法》规定的资金用途,并经征求分散贫困户所在社区、各联系帮扶单位的意见,拟多方筹集资金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各社区无偿提供集体工业厂房的屋顶,由事处统一实施建设,建成后再移交各社区管理,项目净收益全部分配给辖区贫困户,做到精准扶贫并实现具有保障性的资金投入和相应回报。
该项目计划将利用5个社区的集体工业厂房屋顶,总面积约5000㎡,建设550-600KWp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平均发电量约66万KWh。建设地点主要位于XX、的集体厂房屋顶,XX商业街集体楼房屋顶,投资总额计划约400万元。
该精准扶贫-600KWp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工程计划在2017年7月底前完成项目勘察、立项、并网申报、设计、预算、招投标等前期工作,10月底前完成建设并网。
1.1.1地理位置
XX市处潮汕平原,仅西北部有小片丘陵。全市最高峰是位于南澳岛的大尖山,海拔587米,上的最高峰是位于澄海区的莲花山,其他主要山峰有桑浦山、小北山、大南山等。XX位于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出海口。榕江及红莲池河、鮀济河等横贯市区,榕江口有妈屿岛、德州屿等岛屿。XX市全境处于东经116°14′40″至117°19′35″和北纬23°02′33″至23°38′50″之间,同时北回归线从市区北域通过。
本项目安装位置点详见以下卫星标识图
主要设计任务是根据相关基础资料,结合光伏电站的特点并参照相关文件及标准,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1.1.2项目汇总表
表~1a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汇总表
| 序号 | 社区产权 | 项目装机规模(kW) | 占地面积(㎡) | 组件数量(台) | 50KW逆变器台数 | 财政扶贫资金(万元) | 项目建设地址 | 备注 |
| 1 | XX居委扶贫项目点-190 kWp | 190 | 1250 | 704 | 4 | 129 | XX市XX区XX工业区 | |
| 2 | XX居委扶贫项目点-140 kWp | 140 | 950 | 519 | 3 | 91.5 | XX市XX区XX工业区 | |
| 3 | XX居委扶贫项目点-110 kWp | 110 | 750 | 407 | 2 | 72 | XX市XX区XX工业区 | |
| 4 | XX居委扶贫项目点-60 kWp | 60 | 400 | 222 | 1 | 24 | XX市XX区XX商业街集体楼房 | |
| 5 | XX居委扶贫项目点-100kWp | 100 | 650 | 370 | 2 | .5 | XX市XX区XX工业区 | |
| 其它 | 19 | |||||||
| 合计 | 600 | 4000 | 400 |
XX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13.8℃,极端最低气温0.3℃(1991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气温28.3℃,极端最高气温38.8℃(2008年7月27日)。年平均气温21.5℃。年均降水量1631.4毫米。
XX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常年总辐射保持在约5302.97 MJ/m2﹒a,属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较适合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并且符合国家产业。年均日辐照度3.(度/平方米/日),年均日照小时数1,420(小时)日照资源较为充足,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适合建设太阳能发电。
据2013年3月XX市气象台有关专家介绍,从最新的统计信息来看,我市上月各区县的日照时数达到125.7小时(中心城区)至173.8小时(南澳)。与常年同期相比,中心城区偏多25.1小时,潮阳区偏多22.4小时,澄海区偏多45.1小时,该月全市日照最多的南澳更是偏多了60.6小时。
| 表~1:XX累年年平均太阳资源评估参数 | |||||
| 观测站 | 年数 | 天文辐射MJ/m2﹒a | 总辐射 MJ/m2﹒a | 直接辐射MJ/m2﹒a | 日照百分率 |
| XX | 37 | 12148.24 | 5302.97 | 2279.12 | 45.41 |
| 图~1: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 |
根据NASA数据统计显示,将辐射照度1000w/m2作为标准照度时,揭阳年平均日标准辐照度为3.(度/平方米·日),年均日照时间为1420小时。
表~2:全国各地太阳能总辐射量与年平均日照当量
| 地区类别 | 地 区 | 太阳能年辐射量 | 年日照时数 | 标准光照下年平均日照时间(时) | |
| MJ/m2·年 | kWh/m2·年 | ||||
| 一 | 宁夏北部、甘肃北部、南部、青海西部、西部 | 6680-8400 | 1855-2333 | 3200-3300 | 5.08-6.3 |
| 二 | 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东南部、南部 | 5852-6680 | 1625-1855 | 3000-3200 | 4.45-5.08 |
| 三 | 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西南部 | 5016-5852 | 1393-1625 | 2200-3000 | 3.8-4.45 |
| 四 | 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黑龙江、东北部 | 4190-5016 | 1163-1393 | 1400-2200 | 3.1-3.8 |
| 五 | 四川、贵州 | 3344-4190 | 928-1163 | 1000-1400 | 2.5-3.1 |
图~2:XX市气候数据(NASA)
太阳能辐射数据
根据NASA数据统计显示,将辐射照度1000w/m2作为标准照度时,揭阳年平均日标准辐照度为3.(度/平方米·日),年均日照时间为1420小时。
表~2:全国各地太阳能总辐射量与年平均日照当量
| 地区类别 | 地 区 | 太阳能年辐射量 | 年日照时数 | 标准光照下年平均日照时间(时) | |
| MJ/m2·年 | kWh/m2·年 | ||||
| 一 | 宁夏北部、甘肃北部、南部、青海西部、西部 | 6680-8400 | 1855-2333 | 3200-3300 | 5.08-6.3 |
| 二 | 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东南部、南部 | 5852-6680 | 1625-1855 | 3000-3200 | 4.45-5.08 |
| 三 | 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西南部 | 5016-5852 | 1393-1625 | 2200-3000 | 3.8-4.45 |
| 四 | 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黑龙江、东北部 | 4190-5016 | 1163-1393 | 1400-2200 | 3.1-3.8 |
| 五 | 四川、贵州 | 3344-4190 | 928-1163 | 1000-1400 | 2.5-3.1 |
图~2:XX市气候数据(NASA)
1.3安装点条件
本项目属于屋顶光伏电站项目,经过现场勘查,各居委会厂房均为混凝土结构屋顶,楼高均在6层以上,在设计时将避开屋顶的障碍物和遮挡阴影区域,符合安装条件。
1.4 项目任务和规模
本项目拟在各居委会资产的混凝土结构厂房屋顶建设共计600KWp光伏电站项目,可用屋顶面积约5000㎡。
XX居委扶贫项目-190kWp建筑物卫星图
XX居委扶贫项目-190kWp组件安装排布图
XX居委扶贫项目-100kWp建筑物卫星图
XX居委扶贫项目-100kWp组件安装排布图
XX居委扶贫项目-60 kWp建筑物卫星图
XX居委扶贫项目-60 kWp组件安装排布图
XX居委扶贫项目-110 kWp建筑物卫星图
XX居委扶贫项目-110 kWp组件安装排布图
XX居委扶贫项目-140 kWp建筑物卫星图
XX居委扶贫项目-140 kWp组件安装排布图
本项目拟采用270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定式安装方式。针对于彩钢瓦屋顶项目,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安装与屋面平行,倾斜角度约为20°。太阳能电池组件倾斜面上接收到的太阳能年辐照量为5005MJ/m2。
1.5 项目实施周期及进度计划
本项目系统总安装容量为600KWp,计划从2017年7月底前完成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工作,10月底前完成竣工验收(详见表~3)。
表~3项目实施周期计划
| 进度计划 | 施工设计完成时间(年/月) | 2017.7-2017.7 |
| 基础施工完成时间(年/月) | 2017.8-2017.8 | |
| 支架安装完成时间(年/月) | 2017.8-2017.8 | |
| 组件安装完成时间(年/月) | 2017.8-2017.8 | |
| 电气桥架安装完成时间(年/月) | 2017.8-2017.8 | |
| 电器安装完成时间(年/月) | 2017.9-2017.9 | |
| 运行调试完成时间(年/月) | 2017.9-2017.9 | |
| 并网运行完成时间(年/月) | 2017.10-2017.10 | |
| 竣工验收完成时间(年/月) | 2017.10-2017.10 |
根据系统设计软件及项目建设地具体情况,太阳能电池阵列采用固定倾角式安装于生产厂房的混凝土屋顶,系统总安装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项目拟采用270Wp太阳能光伏组件约2222块,使用50kW光伏并网逆变器12台。
系统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在1416.2小时,年均发电量为66.168万度。
| 设计期限 | 2017年发电 | 衰减系数(%) | 每年发电量(KWh) | 年发电 收益(元) | 年补贴 收益(元) | 年初始 总收益(元) | |
| 25年各年度发电量计划 | 1 | 2016 | 100.00% | 720,000 | 403,200 | 302,400 | 705,600 |
| 2 | 2017 | 99.50% | 716,400 | 401,184 | 300,888 | 702,072 | |
| 3 | 2018 | 99.00% | 712,800 | 399,168 | 299,376 | 698,544 | |
| 4 | 2019 | 98.50% | 709,200 | 397,152 | 297,8 | 695,016 | |
| 5 | 2020 | 98.00% | 705,600 | 395,136 | 296,352 | 691,488 | |
| 6 | 2021 | 97.50% | 702,000 | 393,120 | 294,840 | 687,960 | |
| 7 | 2022 | 97.00% | 698,400 | 391,104 | 293,328 | 684,432 | |
| 8 | 2023 | 96.50% | 694,800 | 3,088 | 291,816 | 680,904 | |
| 9 | 2024 | 96.00% | 691,200 | 387,072 | 290,304 | 677,376 | |
| 10 | 2025 | 95.50% | 687,600 | 385,056 | 288,792 | 673,848 | |
| 11 | 2026 | 95.00% | 684,000 | 383,040 | 287,280 | 670,320 | |
| 12 | 2027 | 94.00% | 676,800 | 379,008 | 284,256 | 663,2 | |
| 13 | 2028 | 93.00% | 669,600 | 374,976 | 281,232 | 656,208 | |
| 14 | 2029 | 92.00% | 662,400 | 370,944 | 278,208 | 9,152 | |
| 15 | 2030 | 91.00% | 655,200 | 366,912 | 275,184 | 2,096 | |
| 16 | 2031 | 90.00% | 8,000 | 362,880 | 272,160 | 635,040 | |
| 17 | 2032 | .00% | 0,800 | 358,848 | 269,136 | 627,984 | |
| 18 | 2033 | 88.00% | 633,600 | 354,816 | 266,112 | 620,928 | |
| 19 | 2034 | 87.00% | 626,400 | 350,784 | 263,088 | 613,872 | |
| 20 | 2035 | 86.00% | 619,200 | 346,752 | 260,0 | 606,816 | |
| 21 | 2036 | 85.00% | 612,000 | 342,720 | 257,040 | 599,760 | |
| 22 | 2037 | 84.00% | 604,800 | 338,688 | 254,016 | 592,704 | |
| 23 | 2038 | 83.00% | 597,600 | 334,656 | 250,992 | 585,8 | |
| 24 | 2039 | 82.00% | 590,400 | 330,624 | 247,968 | 578,592 | |
| 25 | 2040 | 81.00% | 583,200 | 326,592 | 244,944 | 571,536 | |
| 平均值 |
| 661,680 | 370,541 | 277,906 | 8,446 | ||
| 总数 |
| 16,542,000 | 9,263,520 | 6,947,0 | 16,211,160 |
本项目各区域电站分别采用多组串并联,集中逆变的形式经汇流和升压后就近并入厂区的380kV母线上。光伏系统所发电能全额上网。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对光伏设备及电气设备的监控以便于日常的发电量获取及检修。
本工程拟在XX项目处安装一套太阳能发电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监测的参数有:风速、风向、环境温度、太阳能电池温度、太阳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等。
1.8 土建工程
本项目所有太阳能电池阵列采用固定倾角式安装在屋顶的混凝土砌块上进行支架连接,安装倾斜角度与屋面平行,混凝土屋顶则设置20°热浸镀锌支架。根据屋顶载荷等实际情况对光伏阵列安装方式进行设计,并争取达到支架安装方便,系统结构稳定性高,投资成本低的目的。
1.9 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主要施工工程量为光伏阵列支架安装及基础砌筑,逆变器基础及安装。为节约投资及便于日后运行管理,在施工期间集中设置一个材料堆放的仓库区,到货后采用叉车卸货,做好标识并集中堆放,在吊装过程采用吊车进行,吊装范围采用警示带围栏做吊装区,做好安全警示,施工期间做好协调,做到不影响工业区内企业运行及无出现安全事故。
1.10 工程管理设计
项目公司将对光伏电站实施全面管理。负责光伏电站的日常运营和维护,管理本光伏电站。本光伏电站自动化程度很高,拟采用无人值守的方式对厂内光伏电站进行日常运行监控,采用现有的电工人员做日常的维护。在厂区配电室内设一监控室,值班人员通过微机监控装置实现对光伏系统的监视,通过传输系统送至电网调度和业主总部。
1.11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太阳能光伏发电本身没有废气排放、光伏发电本身不需要消耗水资源,也没有污水排放、没有噪声产生。光伏电站的建设既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该光伏电站的建设可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
1.1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光伏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可能存在的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害因素如:火灾、雷击、电气伤害、机械、坠落伤害等应做到早预防,勤巡查,消除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
本光伏电站不配备专门的安全卫生机构,只设兼职人员负责站内的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
1.13 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
太阳能发电工程总投资约400万元,单位造价为6.667元/Wp。
第2章 太阳能资源和气象条件
2.1地质与地貌
XX市XX区是一个半岛区,三面环海,一面临江,岸线长达92.8公里;周围海域广阔。XX地质地貌以丘陵为主,山不高峭,多怪石,海拔多为60—100米。北部是石山地,海拔196米的区内最高峰香炉山位于其中,自西北向东南延伸至XX、XX。西北部的叠石山,由众多巨石堆叠而成,形成螺旋状的天然石洞。东南部为XX山地,东西走向,两端延至河渡、XX入海。中部从猫山岭至河渡营盘山,东部从北洋大坑至葛洲,南部马凤南片区均是大片平地,平坦土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河浦半岛西部为连绵的丘陵,中部为居民区,东部多为稻田,大部分为围海造田。河浦半岛与达濠岛相隔一条“XX”(实为海峡)。达濠岛边缘间有小块平原,多为沿海台阶和宽谷的冲积土而成,马凤南属沿海的冲积小平原。
气候
XX地处低纬度,属冬暖夏凉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3℃,年平均日照率为49%,年平均湿度为82%,年平均海水表层温度21.1℃,年平均海水表层盐度3.15%。
2.2 光伏电站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2.2.1 光伏电站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概述
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XX地区年日照时数达到2000小时以上,年累计太阳辐照量达到5100MJ/m2。总体上看,XX市太阳能资源较丰富,优于上海、云南和江浙等地区。
2.3.1.1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2.3.1.1.1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
20世纪 60年代平均日照时数最多, 达到 2227.0h,平均日照时数最少的是80年代,为 2087.5h,比60年代少了139.5h,仅是60年代的93.7%,90年代、2000~2009年和2010~2014 年的平均日照时数较为稳定,分别是 2157.0h、 2192.0h 和 2172.3h。
2.3.1.1.2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
XX区近55年日照时数平均值为 2162.1h,日照时数最多的年份是 1963 年,达2686.4h,最少的年份是1960年,只有1805.6h,2者相差880.8h,占 55年平均值的 40.7%,足见其振幅之大。
2.3.1.1.3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
春、秋、冬季的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秋季减少得最多,倾向率为 -2.48h/10a,春季次之,倾向率为-2.22h/10a,冬季减少得最慢,倾向率为 -1.h/10a;夏季日照时数则呈现增加趋势,倾向率为 6.37h/10a。由此得出,近 55a XX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1960~2014 年XX区日照时数夏季最多,占年日照时数的 58.4%;日照时数最少的是春季,占年日照时数的11.4%;秋、冬季分别占年日照时数的 17.4% 和 12.8%。
2.3.1.1.4日照时数的月变化
XX区月平均日照时数在 55a内有1个渐变过程:最高值出现在 7 月份,为 260.1h,最低值出现在2月份,为 116.6h,二者差值多达 143.5h。
2.2.2 站区太阳能资源评价
根据清洁能源项目分析软件RETScreen中气象数据所得XX市年平均总辐射为5100MJ/m2。根据我国在1983年做出的太阳能资源区划标准,该区属于II“丰富带”,比较适合开展光伏电站的建设。
2.3.2.1太阳总辐射的分布特征
2.3.2.1.1年变化
图~2是韶关(粤北) 、广州(粤中) 、XX(粤东) 、徐闻(粤西南)太阳总辐射年变化曲线。可以看出 ,全省各地太阳总辐射年变化趋势有单峰型和双峰型两种 ,单峰型太阳总辐射以7月份最大 ,2月份最小 。这主要是由于广东6月份正处于前讯期后期 ,阴雨天较多 ,日照较少 ,虽然6月份天文总辐射最大 ,但受阴雨天的影响 ,总辐射受到削弱 ,而 7 月份正处于夏季风最盛行时期,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广东 ,多晴好天气 ,天文总辐射也仅次于6月份 ,因此 ,太阳总辐射最大。2 月广东处于冬春转换季节 ,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而海洋暖湿空气也开始活跃北上 ,两股气流对峙 ,使广东经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统计资料表明 ,2 月份出现低温阴雨的机率粤北达 50 %~100 % ,粤中达 30 %~60 % ,粤东达 20 %-40 % ,粤西南也有 10 %~20 %。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时,低云多、云层厚、日照时数往往小于 2h。因此 ,虽然天文总辐射以 12 月最小 ,但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以 2月最小。双峰型变化除7月出现一次高值外 ,5月也有一个次高值 ,而6月份为一相对低值。
图~2广东省不同地区太阳总辐射的年变化
1.2空间分布
1月和2月太阳总辐射自沿海和东部向西部、北部减少,最高值出现在粤东的南澳岛 ,其间总辐射分别为 353.5 MJ·m- 2和 314.4 MJ·m- 2,最低值出现在连州、连山和连南 ,1月和 2月总辐射分别在210 MJ·m- 2和190 MJ·m- 2以下。
5月、 6月为广东的前汛期 ,云量多 ,日照少 ,所以尽管天文辐射值高 ,但太阳总辐射并不比 4月份高很多。
7月广东前汛期结束 ,进入受西太平洋副高压控制的少云晴朗为主的天气 ,所以6月至7月全省各地总辐射都明显增大 ,其分布呈现两高三低的态势。2个高值区分别位于雷州半岛和粤东地区,其中雷州半岛的徐闻太阳总辐射为515.9MJ·m-2,粤东的XX区高达 590.8 MJ·m-2。
8月、9月和10月的分布形势和7月相似,只是高值中心稍有不同。最高值澄海的总辐射达 553.9 MJ· m- 2;最高值南澳的总辐射达500.6 MJ· m- 2。
10月有最高值仍出现在南澳 ,其值为 486 MJ·m- 2。11月高值为仍为南澳 ,太阳总辐射达391.7 MJ·m- 2。12月全省各地太阳总辐射在269.7 MJ·m- 2至362 MJ·m-2之间。最低值位于连州 ,最高值出现在XX区。
图~3 广东省年总辐射分布
全省年总辐射在3758.8MJ·m- 2~5273 MJ·m- 2之间,分布趋势(图~3)东部和沿海多,北部、西部和内陆少。东部地区年总辐射达4600MJ·m-2-5270MJ·m-2,其中南澳5273 MJ·m- 2为最大 ,澄海、XX、潮阳也都在5100 MJ·m- 2以上 。
| 表~4我国太阳能区域分布表 | |||
| 名称 | 符号 | 指标/MJ/㎡·a | 占国土面积/% |
| 最丰富带 | I | >6300 | 17.4 |
| 很丰富带 | II | 5040~6300 | 42.7 |
| 丰富带 | III | 3780~5040 | 36.3 |
| 一般带 | IV | ﹤3780 | 3.6 |
本工程站址所在区域日照充足,年总辐射5100MJ/m2。根据我国太阳能资源区划标准,该区属于II“很丰富带”,比较适合建设光伏电站,尤其是保障性的投资项目。
第3章 项目任务与规模
3.1 项目任务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XX区地区年总辐射5100MJ/m2,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建设光伏电站,符合国家产业。本工程主要任务是在各居委会的厂房屋顶建设安装600KWp太阳能光伏系统。
3.1.1 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能源将近76%由煤炭供给,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大量的煤炭开采、运输和燃烧,对我国的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仍将得到大力发展,在非化石能源占比20%的目标下,能源生产和消费“飘绿”进程预计加快。
按照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集中送出与就地消纳相结合的原则, 202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亿和1亿千瓦以上。风电价格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由此可以测算,在2020年之前,风电年均新增装机2000万千瓦左右,光伏装机年均1500万千瓦左右。虽然受到弃风、弃光压力,但从资源特征看,“三北”地区仍是未来风电、光伏电站的主要阵地。
随着装机规模的增加,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不仅重视装机规模的增加,而且注重并网消纳能力的提高。为减少可弃风、弃光、弃水问题,未来电源、电网之间的统筹建设将得到重视,尤其是跨区域的电网建设投资仍是重点,以统筹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国在能源领域将实行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首先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提高清洁能源开发生产能力。以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工程为重点,以“设备国产化、产品标准化、产业规模化、市场规范化”为目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为实现“十三五”能源工业发展规划目标,促进XX市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对环境产生的污染,XX市将利用各种途径来发展可再生能源。其中,选择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目前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主要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其中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尚处于试验开发阶段,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经成熟、可靠、实用,其使用寿命已经达到25-30年。
3.2 项目规模
根据XX街道的扶贫计划和发展规划,本项目600KWp光伏阵列主要安装各居委会资产的厂房屋顶。光伏系统共利用现有屋顶面积5000㎡。
第4章 项目实施周期及进度计划
本项目从2017年3月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阶段。项目工程建设期为4个月。工程进度安排如下所示:
(1)建设前期工作阶段
①用户侧并网发电可行性论证;
②对XX区地理位置、气象数据、太阳能辐射量进行分析;
③搜集相关资料。
(2)设计阶段
①根据当地太阳能辐射情况和负载容量分析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容量配置及具体分布情况;
②根据业主要求设计太阳能阵列布置;
③确定太阳能电池板的架设位置。
(3)建设准备阶段
①技术准备: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编制工图预算,施工预算;
②物资准备:施工所需设备、材料、加工件、施工机具等;
③施工现场准备:搭建生产用临时设施,解决施工所需的水、电、道路。
(4)建设实施阶段
①土建施工开建600KWp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项目;
②建设项目的配套设施;
③进行配电室及太阳电池支架的基础制作,基础及配电室土建施工,太阳电池支架制作安装、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安装;
④布线、安装电缆。
(5)施工验收阶段
①放电试验;
②根据不同用途进行太阳电池方阵安装调试,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系统的并网运行调试,试运行;
③竣工验收。
第5章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
5.1 光伏系统的选型
根据光伏电站内太阳能资源状况,本阶段光伏系统的选型主要根据制造水平、运行的可靠性,技术的成熟度和价格,并结合光伏电场的局部情况进行初步布置,计算其在标准状况的理论发电量,最后确定技术方案,根据混凝土屋面采用预制块及热浸镀锌支架方案和彩钢板屋面采用铝合金支架方案。
图~15a地面或砖混结构支架系统
5.1.1光伏电池组件选型
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具有电池转换效率高,商业化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5.9%,其稳定性好,同等容量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占面积小。
在寿命期内有一定的效率衰减,在25年内衰减控制在20%以内本项目拟选用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或同等级品牌)的270Wp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具体参数如下:
5.1.2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
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基本功能是将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此外,它还有自动运行、自动停止功能、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功能、防孤岛运行功能等。
本工程拟采用合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或同等级品牌)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器容量为50kW,共选用12台。具体参数如下:
5.2方阵倾角及间距
从气象部门获得的太阳能总辐射量是水平面上的,实际光伏电池组件在安装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倾角以尽可能多的捕捉太阳能。
根据项目建设地厂房的实际情况,光伏阵列采用与屋面砌筑的混凝土砌块通过支架形式进行安装。
图~16
5.3 方阵布置
根据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相关规范以及国际惯例,太阳能电池组件宜安装于冬至日9:00-15:00不受阴影遮挡的区域。
5.4 系统配置方案
本项目采用模块化方案进行系统配置:每台50kW光伏并网逆变器配置太阳能光伏组件约185块。每组太阳能电池阵列含270W×22块/串。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后发出的电量需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
5.5 发电量测算
5.5.1 光伏系统总效率计算
光伏阵列效率η1:
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与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包括:
1)组件匹配损失:对于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系统,约有4%损失;
2)太阳辐射损失:包括组件表面尘埃遮挡及不可利用的低、弱太阳辐射损失,取值3%;
3)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精度,取值2%;
4)直流线路损失:按有关标准规定,应小于3%.
得: η1=96%×97%×98%×97%=88.5%
逆变器的转换效率η2;
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
对于大型并网逆变器,可取η2=97%。
交流并网效率η3:
从逆变器输出至并网点的传输效率,其中最主要的是变压器的效率。可取η3=99%。
温度对发电量的影响:
光伏电池组件只有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即:电池温度25℃、垂直入射日照强度1000W/m2、太阳光谱等同于大气质量1.5的情况下,功率才能达到标定值。多晶硅电池随着温度的升高,功率会有所下降。此处取效率为96%。
综上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效率可估算为:
η=88.5%×97%×99%×96%=81.6%。
5.5.2 发电量计算
本项目600KWp光伏发电工程根据相关计算软件得出具体发电量情况如下:
表~6 25年逐年发电量表 单位:kWh
| 设计期限 | 2017年开始发电 | 衰减系数 | 每年发电量 | |
| 25年各年度发电量计划 | 1 | 2017 | 100.00% | 720,000 |
| 2 | 2018 | 99.50% | 716,400 | |
| 3 | 2019 | 99.00% | 712,800 | |
| 4 | 2020 | 98.50% | 709,200 | |
| 5 | 2021 | 98.00% | 705,600 | |
| 6 | 2022 | 97.50% | 702,000 | |
| 7 | 2023 | 97.00% | 698,400 | |
| 8 | 2024 | 96.50% | 694,800 | |
| 9 | 2025 | 96.00% | 691,200 | |
| 10 | 2026 | 95.50% | 687,600 | |
| 11 | 2027 | 95.00% | 684,000 | |
| 12 | 2028 | 94.00% | 676,800 | |
| 13 | 2029 | 93.00% | 669,600 | |
| 14 | 2030 | 92.00% | 662,400 | |
| 15 | 2031 | 91.00% | 655,200 | |
| 16 | 2032 | 90.00% | 8,000 | |
| 17 | 2033 | .00% | 0,800 | |
| 18 | 2034 | 88.00% | 633,600 | |
| 19 | 2035 | 87.00% | 626,400 | |
| 20 | 2036 | 86.00% | 619,200 | |
| 21 | 2037 | 85.00% | 612,000 | |
| 22 | 2038 | 84.00% | 604,800 | |
| 23 | 2039 | 83.00% | 597,600 | |
| 24 | 2040 | 82.00% | 590,400 | |
| 25 | 2041 | 81.00% | 583,200 | |
| 平均值 | 661,680 | |||
| 总数 | 16,542,000 |
注:25年年均发电量按照系统发电量25年折减20%计算
第6章 电气
6.1 接入系统方案
本项目各区域电站分别采用多组串并联,分散逆变,根据现场情况经汇流升压后就近接入厂区380V母线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力,再通过并网型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并入电网。屋顶光伏电站所发电能作为补充区域消纳。
电站以全额上网的方式,就近接入业主厂房的配电系统,确保光伏输出电量由系统自动倒送上电网。
6.2 电气一次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600KWp,全部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安装。光伏阵列单元通过逆变器逆变并升压后输出380V三相交流电接入厂区外380V母线上。
图~19 低压并网电气系统原理图(部分)
6.2.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均按照国家标准选择确定,并按海拔高度进行修正。屋顶电站按照太阳能光伏系统防雷规范进行安装,对每个建筑物屋顶的太阳能支架系统与屋顶避雷带焊接相连,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6.2.2 照明
光伏阵列工作在白天,傍晚为自动停机工作,不设单独照明装置。
6.2.3电气设备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安装位置及建设规模,视现场情况在光伏阵列所在建筑物配电室内部或在光伏阵列附近新建配电室内布置一套的逆变装置,经交流汇流后由一路输出至厂区外380V母线侧。
6.2.4电缆敷设及电缆防火
电缆采用现有电缆沟敷设,过路电缆采用穿管地埋的敷设方式;太阳能电池板至逆变器电缆主要采用太阳能板下敷设电缆槽盒的方式;低压动力和控制电缆拟采用ZRC级阻燃电缆,消防等重要电缆采用耐火型电缆。
电缆构筑物中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电缆贯穿墙、楼板的孔洞处,均应实施防火封堵。电缆沟道分支处、进配电室、控制室入口处均应实施防火封堵。
6.3 电气二次
本工程采用光伏发电设备集中控制方式,在控制室实现对光伏设备及电气设备的监控。
光伏电站配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并具有远动功能,根据调度运行的要求,本电站采集到的各种实时数据和信息,经处理后可传送至后台,实现无人值班。
光伏部分的主要监控功能如下:
1)采用微机监控,对汇流箱及逆变器进行监控和管理,在LCD上显示运行、故障类型、电能累加等参数。运行人员可以操作键盘对汇流箱及逆变器进行监视。
2)逆变器设置保护和监测装置,可以实现就地控制,同时向微机监控系统发出信号。如:温升保护、过负荷保护、电网故障保护和传感器故障信号等。保护装置动作后跳逆变器出口断路器,并发出信号。
3)微机监控系统设有多级访问权限控制,有权限的人员才能进行远程操作。
太阳能辐射、环境温度、风速等环境数据是决定太阳能发电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光伏发电技术研究的基础数据。项目建设地屋顶安装一套太阳能发电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监测的参数有:风速、风向、环境温度、太阳能电池温度、太阳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等。
整套监测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太阳能辐射仪表(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风速风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记录仪、上位管理机软件等。如下图所示。
图~20 监测系统示意图
记录仪采用高性能微处理器为主控CPU,大容量数据存储器,可连续存储正点数据三个月以上(存储时间可以设定),工业控制标准设计,便携式防震结构,大屏幕汉字液晶显示屏(一屏显示多路监测要素,替代微机),轻触薄膜按键。
上位管理机软件可在WINDOWS98以上环境即可运行,实时显示各路数据,每隔10秒更新一次,小时整点数据自动存储(存储时间可以设定),与打印机相连自动打印存储数据,数据存储格式,EXCEL标准格式,可供其它软件调用。上位PC机采用标准RS232接口与记录仪相连。
6.4 发电计量系统配置方案
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根据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发电企业负责管理本企业内部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并配合当地供电企业管理与本企业有关的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发电企业在电能计量中的职责包括:
发电企业负责本企业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并设立计量专职(责)工程师处理日常管理工作;设立电测计量室,开展正常的电能计量业务工作。
电能计量仪表按照电力行业标准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及DL/T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规定选择适用的电能表,并配套合适的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对上网电量、自用电电量进行检测计量,其选型、维护、运行均需满足相应国家或电力行业标准。
本项目拟采用国产DSSD331/DTSD341(9D)型高精度电能表标准 GB/T1717883-1999GB/T17882-1999,DL/T614-1997,GB/T14549-93,GB/T15284-2002,IE061850-9-1;其准确度等级有功:0.2S无功:1级。
第7章 土建工程
7.1 结构方案
7.1.1 屋顶方案
本项目所有太阳能电池阵列采用固定倾角式安装在厂房的混凝土屋面,安装倾斜角度与屋面平行。根据屋顶载荷等实际情况对光伏阵列安装方式进行设计,并争取达到支架安装方便,系统结构稳定性高的高质量电站,投资成本低为目的。
7.2 水工
7.2.1 概述
光伏站区无生活用水,只有电池组件冲洗用水,此部分建议在厂区接水清洗。
7.2.2 电池板冲洗供水
为保证发电效率,需定期(视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对电池组件进行清洗,以保证电池的发电效率。电池组件的污物主要是粉尘,采用清水冲洗即可。冲洗水拟采用管网供水。
7.2.3 移动灭火器灭火
建筑物内根据规范要求设置便携式及移动灭火器。
7.3消防设计
7.3.1消防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93)
7.3.2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消防设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立足自防自救。针对不同建(构)筑物和设施,采取多种消防措施。在工艺设计、材料选用、平面布置中均按照有关消防规定执行,力求做到保障安全、方便使用、经济合理。
消防总体设计采用综合消防技术措施,从防火、监测、报警、控制、灭火、排烟、逃生等各方面入手,力争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一旦发生也能在短时间内予以扑灭,使火灾顺势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确保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在变压器及太阳能板附近设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消防砂箱及消防铲等。
第8章 施工组织设计
8.1 施工组织计划编制说明
8.1.1 编制目的
本方案基本内容包括:工程施工组织、质量控制措施、进度控制措施、文明施工及安全施工的保证措施、工程文档管理以及客户培训等方面的内容。为本项目提供总体安装方案设计,施工的组织与管理,确保与土建、设备安装和室内装修等专业的协调配合。
8.1.2 编制依据
1)项目相关专业的图纸文件
2)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3)XX市的有关规定
4)国家相关的法令、法规、标准及规范
8.1.3 引用标准
编制依据和验收技术规范标准: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GCJ81-9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现行施工规范和标准;
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DBJ/T15-22-98。
本公司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范、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8.2 施工部署
8.2.1 项目组织
一.项目管理机构组成
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产生组织功能,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总目标。组织机构设置应遵循“因目标设事,因事设机构定编制,按编制设岗位定人员”原则。组织机构设置还应考虑工程项目的规模及本项目的具体情况。
为了确保本项目要求,我司成立一个由具有丰富工程施工、实施经验及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精干人员组成的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和协调工作。
二.项目管理人员职责
从整个施工程序上来看,基本上分为五个阶段:系统深化设计、隐蔽工程施工及验收、线路敷设、设备安装与配线、调试开通等。要求在各个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劳力和技术力量的配置,做到相对固定又灵活调配,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要尽量做到统一,避免重复作业,力争一次性施工,周密计划,节约用工。其人力资源初步计划如下,但须说明的一点,人力资源计划是不断随着工程情况的进展和变化而改变的,项目部进入现场后必须对人力资源计划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提前向项目指挥部提出计划,由项目指挥部统一调配。
项目经理部组成成员及工作职责:
项目经理:具有大中型光伏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与实施经验,监督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负责;负责协调解决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负责与业主及相关人员的协调工作。
技术负责人:具有大中型光伏系统工程项目设计、实施经验,技术知识、技能全面,负责组织本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现场工程技术。配合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对本工程的实施方案设计,现场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
工程部:对工程涉及到的问题及人员安排进行总体控制管理。
设计部: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深化设计。
8.2.2 施工准备
光伏组件安装测量
为保证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平整的精确性,工程施工前测量放线,设置控制点,确保施工质量和外观效果达到较高的技术标准。
施工队伍的准备
根据确定的现场管理机构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层,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确定各施工阶段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遵守地方治安法规。
要求施工单位做好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防暑降温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业条件确认
向施工班组进行质量、技术和安全交底,使班组明确有关任务的质量、技术、安全、进度等要求。
做好工作面准备:检查道路、垂直和水平运输是否畅通,操作场所是否清理干净等。
对材料、构配件的质量、规格、数量等进行清查,并有相当一部分运到指定的作业地点。
检查前道工序的质量。在前道工序的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8.2.3 施工流程
第9章 工程管理设计
9.1 管理方式
公司将对光伏电站实施全面管理,负责光伏电站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光伏电站自动化程度较高,本光伏电站监控系统设在厂区总配电控制室内,人员通过微机监控装置实现对光伏系统的监视,通过自动化远动传输系统送至电网调度和业主总部。
9.2 人员配置
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进行人员配置。
运行维护人员通过考试在项目当地选拔,通过培训使所有人员均具备合格资质,一专多能的专业技能;主要运行岗位值班员具备全能值班员水平。
9.3 主要管理设施
光伏电站自动化程度很高,本光伏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安装在控制室内,值班人员通过微机监控装置实现对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逆变器的控制和监视,通过远动传输系统送至电网调度和业主总部。
9.4光伏电站运营期管理设计
(1)建立健全运行规程、安全工作规程、消防规程、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交制度、巡回检查制度、操作监护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等,严格遵守调度纪律,服从电网的统一调度,依据《并网调度协议》组织生产。
(2)运行当中值长是生产运行的直接领导者,也是生产指挥决策的执行者,接受电网调度的业务领导和技术指导。应及时全面地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和系统运行信息,组织协调光伏电站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
(3)建立健全文明值班责任制和管理考核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考核严明。值班期内生产人员应举止文明、遵章守纪、坚守岗位,不做与值班无关的事情。各类标志齐全、规范,各种值班记录、报表整齐、规范。
(4)严格执行交制度。交人员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交准备。交前后三十分钟内原则上不安排大项目的操作,特别是电气操作。如遇正在进行重大操作或发生事故,不进行交,由当班者负责处理。者未按时时,者应坚守岗位,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待者后方可离开。
(5)加强运行监视以优化运行方式。现场备有运行记录以记录每小时发出的实际功率、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计划停机、强迫停机、部分降低出力和运行期间发生的所有事故和异常。
(6)保证光伏发电设备在允许范围内运行,若出现异常,值长应及时向调度部门汇报并申请改变运行方式。运行人员在遇到设备异常时,应按现场有关规程、规定及时、果断处理,处理后马上向相关领导及部门进行汇报。根据设备运行状况、运行方式、天气变化和将要进行的操作,有针对性地做好事故预想,特别是进行重大操作、试验时,要做好风险预测、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7)建立健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填写设备缺陷通知单,通知检修人员,跟踪缺陷处理过程,认真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验收,实现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
(8)建立并实施经济运行指标的管理与考核制度,进行运行分析并形成报告,找出值得推广的“良好实践”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按规定将各项指标进行统计上报,并保证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9.5 检修管理设计
(1)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切实贯彻“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认真分析设备状况,科学制定维护检修计划,不得随意更改或取消,不得无故延期或漏检,切实做到按时实施。如遇特殊情况需变更计划,应提前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对于主要设备的大、小修,输变电设备及影响供电能力的附属设备的计划检修,应根据电网的出力平衡和光伏电站太阳能资源特征提出建议,该建议应递交地区电力调度通讯中心并经电力调度通讯中心同意后纳入计划停运。
(4)年度维护检修计划每年编制一次,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工程名称、检修主要项目、特殊维护项目和列入计划的原因、主要技术措施、检修进度计划、工时和费用等。
(5)应提前做好特殊材料、大宗材料、加工周期长的备品配件的订货以及内外生产、技术合作等准备工作,年度维护检修计划中特殊维护检修项目所需的大宗材料、特殊材料、机电产品和备品备件,由使用部门编制计划,材料部门组织供应。
(6)在编制下一年度检修计划的同时,宜编制三年滚动规划。为保证检修任务的顺利完成,三年滚动规划中提出的特殊维护项目经批准并确定技术方案后,应及早联系备品备件和特殊材料的订货以及内外技术合作攻关等工作。
(7)建立和健全设备检修的费用管理制度。
(8)严格执行各项技术监督制度。
(9)严格执行分级验收制度,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检修人员应熟悉系统和设备的构造、性能;熟悉设备的装配工艺、工序和质量标准;熟悉安全施工规程。每次维护检修后应做好维护检修记录,并存档,设备检修技术记录,试验报告,技术系统变更等技术文件,作为技术档案保存在项目公司和技术管理部门。对维护检修中发现的设备缺陷,故障隐患应详细记录并上报有关部门。
9.6防尘、防雪和清理方案
9.6.1 灰尘冲洗
为保证电池发电效率,每1个月定期对组件进行清洗,清洗主要采用清水冲洗方式。
为了不影响发电,清洗工作主要应在早晨和傍晚。
9.6.2 防雪方案
当地全年无降雪,原则不考虑防雪问题。如遇极端天气情况,则利用太阳光照射自然融化滑落。
9.6.3 防台风方案
该项目设计已考虑当地最大风压和台风引起共振的可能性,原则可以忽略;但由于当地常年存在大小不同等级的台风,建议在台风来临前将所有设备(汇流箱、直流柜、逆变器、交流柜)关闭并断开并网点。在台风后对各区域进行检查,如有个别组件压块螺丝松动则进行固紧,设备是否存在进水现象,经过检测数据无误后并按各台逆变器开启并网发电。
图~21 2003~2012年台风路径图
| 2012年 | 2011年 |
| 2010年 | 2009年 |
| 2008年 | 2007年 |
| 2006年 | 2005年 |
| 2004年 | 2003年 |
第10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
10.1 环境保护
10.1.1 建设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及减排措施
通过对本工程太阳能光伏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少部分来之施工过程带来的少量扬尘和施工噪音。施工造成的影响将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
生活污水和垃圾由于产生数量少,对环境影响甚微。
噪声
本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光伏系统基础制作及安装、光伏设备运输和安装等。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所产生的施工噪声及物料运输产生的交通噪声,在施工工艺选择时,将施工噪音降低到标准范围内;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作业时间,且场址周围没有居民和工矿,故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没有影响。
施工粉尘
太阳能光伏场地位于建筑物屋顶上方,施工时不易形成扬尘,对环境影响不大。
污染物排放
污染物排放包括废水排放和固体废物排放。
施工期内废水主要是施工污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污水按有关设计有序排放;生活污水量极少,且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排向沉淀池后,即可自动挥发,对环境影响极小。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要求随产生随清运并处置,避免刮风使包装材料等固体废弃物飞扬,污染附近环境。
10.1.2 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及减排措施
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产生废水、废气等污物。通过对太阳能光伏电站工程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该工程在运行期无任何污染。
污染物排放
污染物排放包括废水排放和固体废物排放。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较高的自动化运行水平,一般为无人值守,仅需少量人员值班,生活污水量极少,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排向沉淀池后,即可自动发挥,对环境影响就较小。本工程冬季采用电热设施取暖,不新增大气污染源,从而减少工程建设投运后,对区域大气、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破坏。
在光伏电站建成投运后,主要固体废弃物为生活及检修垃圾,该部分废弃物要倒往指定地点,并定期集中处理,避免刮风时固体物飞扬,污染附近环境。
电磁辐射
(1)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
一切电气设备在运行时都会产生电磁辐射,这种辐射叫做人工工频型辐射,辐射源包括发电机、电动机、输电线路、变电所等。就太阳能电站而言,辐射源有发电机、变电所、输电线路三部分。根据1997年1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规定:变电所及输电线路电压在100kV以上的送变电系统属电磁辐射项目,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必须依法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另外,专题研究表明:当大强度的电磁辐射长期作用于人体时,可使其健康状况受到危害。光电站运行时会产生一定能量的电磁辐射,但其强度非常低(如家用灯泡的红外及可见光辐射),且本光电站距离居民区较远,可以认为光电站产生的电磁辐射不会对其附近居民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2)对无线电、电视的影响
通过对光电站附近居民的调查,目前已运行的太阳能电站对当地的无线电、电视等电器设备没有影响,因此认为太阳能电站不会对其附近居民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10.1.3 环境保护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本身没有废气排放、光伏发电本身不需要消耗水资源,也没有污水排放、没有噪声产生。光伏电站的建设既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又能为以污水处理厂为主体的生态主题公园增添新的旅游景点,因此该光伏电站的建设可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
第11章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1.1 设计依据、任务与目的
11.1.1 设计依据
本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部分设计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与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GBZ1-2002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5053-1996
11.1.2 任务与目的
光伏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可能存在的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害因素如:火灾、雷击、电气伤害、机械、坠落伤害等应做到早预防,勤巡查,消除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
11.2 工程安全与卫生危害因素分析
11.2.1 施工期危害因素
施工期主要危害安全的因素是由光伏电池组件引起触电事故和施工用电安全。单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开路电压为37.74V左右,但是若串联一定数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则输出电压能达到800V以上,因此在施工中应予以特别重视。施工用电配电箱可能存在漏电问题,导致现场人员误触电,故应设置明显警示标识;如需进行改线和引接线操作,应由专人负责。
11.2.2 运行期危害因素
光伏电站运行期间存在主要危害因素有火灾、设备损坏、电气伤害、机械伤害和电磁波辐射等。
电气伤害和机械伤害主要发生在巡查、维修和维护过程中,因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将避免电气和机械伤害的发生。
11.3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
为了避免以上危险因素对设备和人身造成伤害,在施工和运行期间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止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触电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作业时,在太阳能电池组件表面铺遮光板,遮住太阳光;
(2)带好低压绝缘手套;
(3)使用已有绝缘处理的工具;
(4)不要在雨天作业;
(5)电池组件框和支架应保持良好接地。
11.4 光伏电站安全卫生机构设置
光伏电站按照少人值守设计,不配备专门的安全卫生机构,只设兼职人员负责站内的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
第12章 投资概算
12.1工程概况
XX街道针对本扶贫项目,设计安装容量为600KWp,光伏阵列安装在各居委会资产的厂区屋顶,计划于2017年7月30日之前建设完成,生产运营期为25年。
主要设备运输方式:采用陆路运输。
本投资概算价格水平年为2016年第三季度。
12.2 投资概算编制原则及依据
参照(2007版)《风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
12.2.1 工程量
根据初步设计图纸计算的设备材料量。
12.2.2 定额
按《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2007版)和《电力工程建设概算定额》(2006版)。
12.2.3 项目划分及取费标准
项目划分及取费标准:参照《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2007版)。
12.2.4 价格
主设备价格
结合2016年设备厂家询价获得。
建筑材料
执行XX市的建筑工程材料市场信息价。
安装材料
执行XX市的安装工程材料市场信息价。
基础数据
(1)人工工资水平
根据编制办法规定,人工预算单价选取为:
高级熟练工: 20元/工时
熟 练 工: 15元/工时
半熟练工: 12元/工时
普 工: 10元/工时
(2)主要材料预算价格
根据当地市场信息的价格作为主要材料预算价:
钢 筋: 4500元/t
水 泥(#42.5): 470元/t
柴 油: 8000元/t
汽 油: 8150元/t
砂 : 65元/m3
碎 石: 85元/m3
12.3 投资概算范围
光伏电站内所有的设备材料及安装工程、土建工程、其他工程费用。本工程投资含接入系统的所有投资。
12.4 工程预算表
表~8 总装机容量600KWp项目可研预算
| 安装容量 | 600000 | 单价(元/W) | 造价(万) | 备注 |
| 关键设备 | 光伏组件 | 3.100 | 186.00 | |
| 逆变器 | 0.520 | 31.20 | ||
| 系统集成 | 支架 | 0.380 | 22.80 | |
| 光伏和动力电缆 | 0.470 | 28.20 | ||
| 继电保护部分 | 0.146 | 8.76 | ||
| 桥架 | 0.062 | 3.72 | ||
| 汇流箱 | 0.080 | 4.80 | ||
| 交直流配电柜 | 0.120 | 7.20 | ||
| 防雷系统 | 0.050 | 3.00 | ||
| 监控系统 | 0.072 | 4.32 | ||
| 土建 | 0.300 | 18.00 | ||
| 系统施工(施工辅材,吊装搬运,安全防护措施,人工费) | 0.412 | 24.72 | ||
| 项目前期 | 项目可研 | 0.030 | 1.80 | 项目要求 |
| 项目各项专家评审及会议费用 | 0.040 | 2.40 | 项目要求 | |
| 项目设计 | 0.060 | 3.60 | 项目要求 | |
| 项目监理 | 0.032 | 1.92 | 项目要求 | |
| 项目验收 | 0.010 | 0.60 | 项目要求 | |
| 电网接入设计和施工 | 0.433 | 25.98 | 当地电网指定 | |
| 其它 | 税费 | 0.200 | 12.00 | |
| 人员管理费及企业利润 | 0.100 | 6.00 | ||
| 不可预见费 | 0.050 | 3.00 | ||
| 投资合计 | 6.667 | 400.02 | ||
发电工程总投资400万元,单位造价6.667元/W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