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020
年
第33期(总第233期)
摘 要:数学和语文都是一门学科语言,其中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相比,较为抽象,且概括性较强。文章以小学数学教学与语文学科融合研究为题,先探究了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后提出促进二者融合的有效建议,如在数学课堂中融入识字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融入语文知识、将数学日记作为一种作业形式、把文本阅读融入数学教学之中等措施,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3-0061-02
引 言数学看似与语文学科天差地别,但实则二者存在密
切的联系,具备学科融合渗透的前提条件,并且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进行思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语文学科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就是分学科教学,这
种教学模式是指将多个学科的内容统筹安排到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内容,且该学科内容具有思维相似和解决方法一致性的特点,可以为学生集中学习和认知创造有利的条件。由于这种方式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效率和
质量的作用,因此被一直沿用。但事实上,生活实际问
题的构成较多,不仅包括数学问题,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学科分科式教学模式也在此背景下广泛应用。但考虑到一个问题的解决对人的综合知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里所说的综合知识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还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各种素质,比如思维方式、心理和生理,等等。我们可以用高分低能对综合知识能力不强的人进行概括,具体表现为这部分人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却不能对这些知识进行充分利用,无法在短时间内调动全部的思维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从而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现阶段的教学模式无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但学科融合无疑为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有效的途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其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思维,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具创造性,在解决问题时,会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学科融合就
是在目前的教育下,对学科之间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予以认同,并明确学科融合必要性。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我国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尚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为教育模式较为僵化,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因此以小学数学和语文学科作为切入点进行学科融合的尝试,可行性非常之高,容易被多方主体所接受。二、小学数学教学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策略1.在数学课堂中融入识字教学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识字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在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理念,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通常情况下,看图识字、使用词语造句、模仿句子形式是常用的教学方式,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就会对生字和词语产生深刻的记忆,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基于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建议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识字教学,以促进
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增强。比如,教师在进行“锐角和钝角”教学时,就可以应用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同时,完成对生僻字的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是“锐”和“钝”属于生僻字,学生对这两个字会感到十分陌生,再加上两个字的结构较为类似,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将难以理解。为此,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的方式,使其对这两个字形成初步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词造句。同时,该教师还巧妙设置了两个问题:①比直角小的角被叫作锐角的原因;②钝角比直角大,可以反着叫吗?在问题提
出后,教师给予学生15分钟的讨论时间,经过讨论后,学生逐渐认识到锐角相较于钝角,更加尖利,故锐这个词的意思为尖和利,用这个字可以组成的词语非常多,常见的有“尖锐”和“锐利”。而钝则与之相反,故可以用这个字组成“迟钝”“钝器”等词语。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达到了数学教学的目的,还让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1]。
以“正比例的意义”教学为例,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如下的教学对话。
教师:请同学们列举两个存在关联的量。学生A:汽车行驶距离与耗油量存在直接的关联,汽车行驶距离越长,耗油量越多。学生B:圆的直径和周长存在关联性。学生C :粉笔使用前后存在关联,粉笔使用量越多,剩
余粉笔量越短。
学生D:水和船存在关联。
小学数学教学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研究
李 云
(江苏省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江苏 南京 210000)
文献标识码:A
-062-2020年第33期(
总第233期)
教师:它们为什么关联,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D:有一个成语是水涨船高,因此,水和船存
在关联性。
教师:同学D以语文为切入点解决数学问题,这是
一条可行的思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语文知识属于有益
的尝试,同学们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得到了
风和日丽、风起云涌、国泰民安等成语,并从中获取关
联量。
结合上述案例可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语文知识,效
果好到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另辟蹊径在成语中找出关
联量,虽然这些关联量是否存在比例关系,还无法明确,却
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使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进
一步扩大。在实际应用中,不仅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还
融入了语文的诗意,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与
此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比如,教
师在引入3+4=4+3时,可以将“朝三暮四”这个成语作
为导入,帮助学生对加法交换规律产生新的理解。
2.在数学教学中融入语文知识
数学属于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在解释事物
时,所使用的主要工具为图形和数字。而语文学科则与
之不同,培养学生沟通和交流能力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作
用,其特点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在
传统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学较为僵化,一般不会与其他
学科相联系,一切以教材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为
主,显然这种僵化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长此
以往,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这对于学生未来发展
而言十分不利。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融入语文知识,弥
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尤为关键。
比如,某教师在教学“生活中的数”的过程中,首
先让学生结合语文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并背诵带有数
字的语文诗歌,学生在思考一段时间后,读出了多个带
有数字的句子,包括“亭台六七座”“一去二三里”等,学
生在朗读诗句的同时,有关数的概念就会在他们的头脑
中建立。然后,该教师又基于教学主题,设计了相关的
活动。该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名为“成语比拼大赛”,要
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带有数的成语,优胜者可以获
得教师所提供的奖品。此外,教师还在多媒体上展示利
用数字拼成的图案,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促使数学教学与多个学科相融合,从而让学生在掌
握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在数学教学中,一些语文儿歌
之中也存在与数字有关的句子,比如“两只老虎跑得快,一
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等。并且这些儿歌简单易
学,朗朗上口,教师应该加强对这些儿歌的利用[2]。
3.将数学日记作为一种作业形式
据了解得知,传统的数学作业多为练习题,虽然
这种作业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但长此以
往,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质量也难以
提升。建议教师可以将数学日记作为一种作业形式,让
学生在数学教学结束后,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将自己的
学习过程和对教学的看法记录在日记本上,并定期交给
教师阅读。通过这种方式的使用,让教师加强对学生的
了解。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有
助于发挥出数学教学和语文学科相融合的作用[3]。
4.把文本阅读融入数学教学之中
国外著名教育家曾经指出,数学语言教学就是所谓
的数学教学。阅读是学习语言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数
学教学中融入文本阅读,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数
学文本语言也因此出现。众所周知,文本阅读在语文教
学中十分常见,但实质上这种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不
限于语文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同样可以应用这一方法。
开展数学阅读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养成学习数学知识
的习惯,并建立数学思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终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强化。因此,数学教师应重视文
本阅读的应用。比如,某数学教师为应用文本阅读,针
对学生的喜好和实际需求,选择了多本数学读物,包括《小
学数学报》《数学家故事》等,这类读物图文并茂,且
蕴藏非常丰富的知识内容,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同时,学生还可以在阅读的同时获取基础的数学知
识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技巧。此外,阅读这些课外读物,还
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促使其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能
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4]。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语文诗歌引入数学教学之中。
以“百分数意义”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
生通过举例的方式,对一些百分数进行解释,部分学生
借助成语回答了教师的提问。比如,部分学生认为可以
使用“百里挑一”这个成语表示1%。在表示100%时,可
以用“百发百中”这个成语。与之相类似的成语均能表
示百分数,包括“九牛一毛”“一心一意”“十拿九稳”,等
等。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一蓑一笠一
叶舟,诗句中哪个字的出现频率最高,其占比为多少?学
生在阅读后,很快就得出了答案,在上述诗句中出现频
率最高的字是“一”,其占比为3/7。
结 语
小学数学和语文学科具备融合的先天条件,将语文
学科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可以弥补数学传统教学方法存
在的不足。因此,建议数学教师采取在数学课堂中融入
识字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融入语文知识、将数学日记作
为一种作业形式以及把文本阅读融入数学教学之中等策
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文 镜.小学教育中数学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实施[J].
学周刊,2020(16):123-124.
[2]黄阳美.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J].
学周刊,2020(5):27.
[3]董淑珍.从数学与语文学科的融合说起[J].教育科研
论坛,2009(9):4-5.
[4]张春艳.浅谈小学数学学习与语文教学的融合[J].当
代教研论丛,2018(10):76,78.
作者简介:李 云(19— ),女,江苏南京人,一
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